《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读译'国小民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用,人民死也不会冒险远走他乡。虽然有舟只车辆也都不会用来乘坐,有武器装备也没办法拿出来用,人民结绳记事不要文字。自以其食为香甜,自以其服装为漂高,自以为所居安适,自以为风俗得乐。邻国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声音也能相互听得见,人们直到死也不会相互往来。
  '读感'老子这一章讲的是一个小国家人民的心态,小国家,人民少,他们没有什么好争,自然也不会就争什么,都保持着自己的本份之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不争什么东西,便自有自己的一片国土,也许我们不会认同这种生活,但是没有争执与炫耀,虽然过得原始而清苦,但是内心安详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人一生,追名逐利,什么事情都要分个高下,争来争去,有什么结果,在老子的眼里,还不如鸡犬之声相闻,至老死不相往来。一个人活得幸不幸福,取决于他的内心世界,这一章,看出老子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那怕不识字,过最原始的生活,也好过你争我斗的生活。胜了如何,败了又如何?做人,总是放不下这一点成败之心,在患得患失之间选择,那便不如选择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敢,文化,识字,交流这些东西都不要了,不争,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一种对俗世多深的绝望。
  或许这就是老子不想写文章著书以解世人的原因。不过总算留下了这五千言,饱含了圣人智者对世人的那份眷恋爱护之心,能悟到多少,学会多少,便是人类的缘分,或许,只是拿来作糊弄功名的借口,或许拿来争强斗胜,或许拿来追名逐利,都是人类自己的造化。老子远去的身影留下了圣人智者落寞的背影。
  青牛,老人消失在函谷关,渐去,模糊,行走在消逝中,一份伤感不由的油然而,我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智者圣者一生,饱含了多少破碎的梦想与寄托,他们看开了,只是那份圣人的拳拳爱心,让他们不能释怀,总有一些放不开。为无为,事无事,同在一个世界,谁能完全置身事外,那怕是圣人智者。
  小国寡民复结绳而用之的原始国度,不是理想的国度,但是若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总好过繁华背后无尽的尔虞我诈。都有文化,自以为聪明,你攻我讦谁也不服谁的争来争去,不是傻子是什么呢?这样的生活那里会好过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小国寡民,其当然会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本无所争,那些东西,都是用来争强斗胜,都放弃了,还有什么可以执著。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更新时间2008…11…22 11:17:22  字数:1206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读译'诚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诚实。德善的人不善辩,善辩的人不善。有真知灼见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没有真知灼见。圣人不积累财富,尽全力帮助人,他们更加的充实富有,给人越多,自己得到也越多。天的“道”,利万物而不害,圣人的道,追求有为而不争。
  '读感'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老子这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便是这个意思,世界上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件事被充分夸大之后,便就有不对了,人容易被自己的一些本身快感所俘虏,而这种本能的快感很多时候也像水一样,侵蚀你,让你被溶化,堕落。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其实也可以运用现实中,往往说的多的人,实际做起来反而不行,正所谓腐儒误国,空言乱国,这中间,理论不结合实践便免不了要失败,都说中国现在的正在蒸蒸日上,我看其实实在有很多需要担心的问题。各种负面的东西正在侵蚀中国曾经健硕的体质,人们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出现了瓶劲,在信仰破灭与新的信仰受到怀疑的情形下,中国的未来,有点迷离。人对权力的迷恋不舍将会引发新的危机。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很难得老子在那个时代也能有这种认识,现代的知识分支十分广,要做到博,那实在是难,就算做到了,往往只是知道,确不是理解。这一句话,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老子这一章作为结尾,有总结的味道,五千言不多,但是点出要点,可真正要达到理解,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类争论了很多的民主,到底是个人言论泛滥还是人们应该学会审思慎言,言而不审,慎而不思,这种泛滥的言论有很大的危害,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很多道理我们都会明白,但我们不一定能做。世界上,热闹有人凑,可是静思的人切不多。老子提倡圣人之道,天之道,他必然对于泛民道有所约束,民主,泛民道,还是圣人之道亦或是天之道,这界限如果分不清,受苦的终归是自己。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百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道,只是为而不争,切不是不为,一般人所谓之无为。天之道,利万物,当应成为我们讨论一切民主与人生的唯一之原则,圣人之道当为我们信仰之生活唯一准则,此两点,现代社会,都在抛弃,只有在为自己狡辩之时拿出来去诘问圣人,已身切不断的提倡个性张扬,奢华享受,个人权势,此为人之道,好捷径,喜贪功,争高下,斗成败,成又如何败又如何,以成败论英雄,自乱了生活,自乱了自己,忘记自己的感情所好,良心所向,人生所在,在你争我逐之中疲惫不堪也要强颜欢笑,人生何其苦也!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