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八法导致懈怠,这种念头使我们无法修行,或延迟修行。世俗八法削弱心力,
使我们无法下定决心修行。
这完全是决心的问题。没有决心,就无从发展心性。第一位教我认字的老师,尊
名是阿库·雷谢,我前面提到过他。他时常告诉我,整个问题完全在于无法下定决
心修行。从他第一次教我字母,就这样教我,直到他过世前我们最后一次聚会,
谈到修行,他还是这么说。
无法下定决心,是问题和障碍的根源。你自己的心创造困境。由于自己的心使
然,所以不容易修行并证悟菩提道。假使下定决心修行,就不会有困难,不下决
心,就困难重重。从佛法或菩提道方面,都不会带来任何困难。困难不是来自外
在。修行的困难,来自你自己的心,来自你无法下定必要的决心。而使你无法下
定决心的,是世俗八法的念头。
当你把自己从世俗八法的恶念中抽离出来,修行就不会有困难。如果你的生活离
不开这种念头,和世俗八法为友,就会有困难。没有任何佛法是自性存在的困
难;没有真实存在的困难。是自己的心制造困难。除了自己无法下定决心以外,
并没有困难存在。
假使你当下就能够下定决心,不随逐欲望,要开始修行,内心马上会获得安宁;
如果你做不到,就不得安宁。就在这个座位上,在你下定决心的当下,你立刻会
获得安宁。要是你不下这样的决心,就得不到安宁。只要你下定决心,内心的安
宁,是你当下就能够立刻得到的体验。此外,别无选择,别无解决的办法。
十一、回向
──怀着菩提心回向功德,就好比把一滴水倒入大海;只要大海存在,水滴就存
在。
怀着菩提心回向
回向由于听闻这些教法的每一个字,你能够当下证悟整个菩提道,尤其是菩提
心。祈愿这些教法的每一个字,能够当下调伏一切众生的心,使整个菩提道,尤
其是菩提心,在他们的心中生起。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说:
“其他一切善行都像芭蕉树,一长出果实,树木就会枯死。菩提心树则源源不断
地长出果实。”
和怀着菩提心,回向功德以成就佛果相较之下,仅仅回向功德,以获得来生安乐
或个人解脱,空洞而无实益。怀着菩提心回向功德,好比把一滴水倒入大海:大
海存在,水滴就不失。怀着菩提心回向,无论我们累积的功德多么微小,都会增
长无尽,使我们不断地受用果报,直到证得佛果。
我们一定要回向生起菩提心。所以我们每次说法结束时,都要念诵:
“愿尚未生起珍贵的菩提心者,得以生起;已生起者,永不退失,永不退失,并
常恒增长。”
回向生起菩提心─自他一切快乐的泉源,十分重要。这是五力之一:祈愿力。菩
提心是成功之门,息除一切逆缘,带来事事如意。菩提心圆满自他一切心愿。因
此,我们一定要回向,在自他心中生起菩提心,已经生起者,能够增长。
怀着空性见回向
除了把功德回向成就佛果,还要以空性见封守功德。思惟回向功德的人,回向的
行为,以及回向的对象,这一切都自性空。这样,功德才不会被嗔心或邪见所毁
灭。嗔心和邪见不仅导致转生恶趣,也会延迟证悟好几千劫之久。
索巴格西仁波切说过,以空性见封守的功德,之所以不会被嗔心和邪见损毁,是
因为嗔心和邪见,肇自执取真实存在的无明,而了悟空性的智慧,能够消除这种
无明。由于了悟空性的智慧,会消除烦恼的根源─执取真实存在的无明,一旦以
空性见封守功德,就不会被嗔或邪见损毁。
要是你对空性、微细的缘起一无所知,帕绷卡·德钦·宁波提示,最起码你应该
思惟,你在作梦,在梦中回向功德。这样你就不会执着我、功德、众生、佛果真
实存在。这种执着会减轻。以这种方式理解一切如梦,使你明白没有真实的我,
亦即真实存在的我,或自性存在的我。你会粗略地了解,这一切都虚幻不实,没
有自性存在。怀着这份觉知,回向功德。
否则,如果你对空性有若干认识,要忆念一切法存在的微细实相。要记得,回向
功德的我,仅仅是假名安立,回向的行为,仅仅是假名安立,佛果,仅仅是假名
安立,我们回向功德的对象众生,也仅是假名安立。当你想到佛果,心中的理解
应该是,这不过是假名安立。而带来安乐果报,我们所谓“功德”,也仅是假名
安立。因此,这一切─我、回向的行为、功德、佛果─都彻底自性空。
怀着这份微细的觉知,视一切法彻底自性空,而且怀着菩提心,回向听闻这些教
法的功德。
笨人毛坤 恭敬录入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等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
【录自:二十一世纪内部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