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9-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十三回 讨成德中使无功 

                                   策魏博名相定议 

      却说王承宗自为留后,无非是积习相沿,看人榜样。最近 
的就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师道即李纳庶子,李纳死,长子师 
古袭职,师古死,判官高沐等,奉师古异母弟师道为节度副使, 
杜黄裳时尚为相,请设官分治,免致后虑。宪宗因夏蜀迭乱, 
不宜再激他变,乃命师道为节度使。至是承宗擅立,宪宗反欲 
进讨,裴垍乃面奏道 :“师道父李纳,跋扈不恭,承宗祖王武 
俊,有功国家,陛下前许师道,今夺承宗,教他如何心服?不 
如待衅而动为是。”宪宗又转问李绛,绛答道 :“河北不遵声 
教,莫不愤叹,但欲今日削平,恐尚未能。成德军自武俊以来, 
父子相承,已四十余年,今承宗又总军务,军士看成习惯,不 
以为非,今若遣人往代,恐彼未必奉诏。况范阳魏博易定淄青, 
人地相传,与成德同例,成德摇动,诸镇寒心,势必结连拒命, 
朝廷不能坐视,须遣将调兵,四面攻讨,彼将吏各给官爵,士 
卒各给衣粮,按兵玩敌,坐观胜负,国家转因此劳敝了。且关 
中旱荒未靖,江淮又报大水,公私交困,兵事不应轻试,且待 
他日。”按情度势,言之甚明,并非姑息之谈。宪宗颇也心许。 
偏左军中尉吐突承璀,由宦官入为黄门,尝侍宪宗潜邸,以机 
警得幸,至此欲阴夺相权,力请统兵往讨,宪宗又未免狐疑。 
还有昭义军节度使卢从史,因父丧守制军中,未曾起复,他却 

… Page 229…

唐史演义                                                               ·706· 

附会承璀,愿率本军讨承宗。有诏起复从史为金吾大将军,统 
兵如故。承宗闻朝廷有意加讨,恰也惊惧,因累表自诉,格外 
恭顺。宪宗乃遣京兆尹裴武,诣真定宣慰。承宗下拜庭前,跪 
接诏命,起语裴武道 :“承宗何敢擅为留后?只因三军见迫, 
不暇恭俟朝命,今愿献德棣二州,聊表微诚 。”说罢,即盛宴 
裴武,挽他善达宪宗。裴武一力担承,欢宴数日,才辞归覆命。 
宪宗乃命承宗为成德节度使,兼恒冀深赵州观察使,即授德州 
刺史薛昌朝为保信军节度使,兼德棣二州观察使。 
      昌朝为故节度使薛嵩子,又系王氏门婿,与承宗亲戚相关, 
所以特加任命。哪知魏博节度使田季安 ,独遣人语承宗道 : 
 “昌朝阴结朝廷,故得骤受节钺;足下奈何不察!”承宗被他一 
激,立遣数百骑驰入德州,把昌朝拘至真定,囚系狱中。反复 
若此,却也应讨。宪宗以裴武欺罔,欲加严谴,亏得李绛替他 
救解,方得免罪。乃再遣中使往谕承宗,令释昌朝还镇。承宗 
不肯受命,于是宪宗削夺承宗官爵,命吐突承璀为神策河中东 
道行营兵马使,兼诸军招讨处置等使,北伐承宗。斡林学士白 
居易上疏极谏,略云: 
      国家征伐,当责成将帅,近岁始以中使为监军,自古及今, 
未有征天下之兵,专令中使统领者也。今神策军既不置行营节 
度使,则承璀乃制将也,又充诸道招讨处置使,则承璀为都统 
也。臣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四夷闻之,必笑中国,陛下忍 
今后代相传,谓以中官为制将都统,自陛下始乎?臣恐刘济即 
卢龙节度使。张茂昭张孝忠子,任易定节度使,亦称义武军节 
度使。范希朝时调任河东节度使。卢从史等,以及诸道将校, 
皆耻受承璀指挥。心既不齐,功何由立?此是资承宗之计,而 
挫诸将之势也。陛下念承璀勤劳,贵之可也;怜其忠诚,富之 
可也。至于军国权柄,动关理乱,朝廷制度,出自祖宗,陛下 

… Page 230…

唐史演义                                                              ·707· 

宁忍徇下之情,而自隳法制,从人之欲,而自损圣明,何不审 
慎于一时之间,而取笑于万代之后乎?臣愿陛下另简良将,毋 
任近臣,申国威,肃军纪,则立法无阙,而成效可期矣。 
      疏入不省。度支使李元素,盐铁使李璹,京兆尹许孟容, 
御史中丞李夷简,谏议大夫孟简,给事中吕元膺孟质,右补阙 
独孤郁等,更伏阙奏对,大旨如居易言。宪宗不得已改承璀为 
宣慰使,削去诸道兵马使职权,仍令会同诸镇,即日进讨。 
      承璀才出都门,田季安先已闻知,便聚众计议道 :“王师 
不越大河,已是二十五年,今一旦越魏伐赵,赵若受擒,魏亦 
被虏,如何是好?”有一将超伍出言道 :“愿假骑兵五千,为 
公除忧?”季安大呼道 :“壮哉勇士!愿如所言。”忽旁座又 
闪出一人道 :“不可不可。”季安正欲叱责,因见他是幽州来 
使谭忠,只好暂时耐气,问明情由。谭忠说道 :“王师伐赵, 
公出兵相阻,是先为赵受祸,恐赵未被兵,魏已糜烂了。忠有 
一计,令彼为鹬蚌,公为渔人。”季安问是何计 ?忠抵掌道: 
 “往年王师讨平蜀吴,算不一失,是皆相臣谋画,与天子无关。 
今天子专任中使,不用老臣宿将,是明明欲夸服臣下,自显威 
武,倘一入魏境,即遭挫衄,且必任智士,画长策,仗猛将, 
练精兵,毕力再举,与魏从事,公不是为赵受祸么?为今日计, 
王师入境,公且厚给犒赏,整顿甲兵,阳称伐赵,一面阴遗赵 
书,但说伐赵是卖友,不伐赵是叛君,两名都不愿受,执事若 
能贻魏一城,俾魏有词奏捷,不必再入赵境,庶西得对君,北 
得对友,如此说法,赵若果不拒我,是魏得两利,并可借此图 
霸了。”仿佛战国策士。季安不禁大喜道:“好计好计!先生 
此来,实是天助魏博哩。”遂一面欢迎承璀,一面致书承宗。 
承宗覆书照允,竟将当阳县赠魏。谭忠以魏策已成,乃辞行还 
镇,季安厚赠而别。 

… Page 231…

唐史演义                                                              ·708· 

     及忠还幽州,正值刘济会议军情,济宣言道 :“天子命我 
伐赵,赵亦必防我往伐,究竟伐赵好呢,不伐赵好呢?”忠入 
内应声道:“天子未必使公伐赵,赵亦未必防公往伐,忠谓公 
可缓日出师。”济怒道:“我岂可与承宗同反么?”遂不待忠 
再说,便将忠下狱系住。已而使人探视赵境,果不增防,唐廷 
有诏旨到来,亦止令济护北边,毋庸伐赵。济不觉惊讶,遂释 
忠出狱,问他何故先知?忠答道 :“卢从史外虽亲我,内实联 
赵,他必为赵画策,故意弛防,一示赵不欲抗我,二使我获疑 
天子,暗中必遣告朝廷,只说是燕赵相联,忠所以知赵不备燕, 
天子亦不愿燕伐赵呢。”料事如神 。济复问道:“前事被君料 
着,我究应若何处置?”忠又道 :“天子伐赵,君据全燕地, 
拥兵坐粮,若一人未渡易水,适堕从史诡计,公怀忠受谤,天 
子以为不忠,赵人又不见德,徒落得恶声嘈杂,请公自思便了。” 
遣将不如激将,忠两次进言,统用此术。济奋袂起座道 :“我 
知道了!”遂下令军中道 :“五日毕出,落后者斩!”乃自统兵 
七万,出攻赵境,连拔饶阳束鹿。 
      各道兵会集定州,承璀亦至行营,军无统帅,号令不专, 
只有张茂昭一军,还算纪律严明。卢从史虽派兵与会,暗地里 
恰与承宗通谋,因此人各一心,威令不振。左神策大将军郦定 
进,颇称骁勇,率部兵轻进,被承宗设伏截击,竟致败死,全 
军夺气,大家观望不前。会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宠任大将吴少 
阳,呼为从弟,出入如至亲。少诚有疾,少阳杀死少诚子元庆, 
竟将少诚软禁起来。少诚忧病交迫,遂致死去,少阳自为留后。 
宪宗方用兵河北,不能顾及淮西,没奈何加以任命,且待河北 
平定,再作计较。怎奈河北败多胜少,日久无功。白居易又复 
疏请罢兵,谏陈利害,宪宗仍然不许。适卢从史遣牙将王翊元 
入都奏事,宰相裴垍与言君臣大义,激动翊元。翊元遂将从史 

… Page 232…

唐史演义                                                               ·709· 

阴谋,一一告知,并言有计可取,当为国除患。垍乃嘱使还镇, 
联络将士,俟谋定后,再来京师。翊元往而复返,报称兵马使 
乌重胤等,均愿归诚,但教王师一到,即可下手。裴垍乃入白 
宪宗道 :“从史必将为乱,今闻他与承璀对营,视承璀似婴儿, 
毫不设备,幸有乌重胤王翊元等,愿归朝廷,失今不取,后虽 
兴师动众,恐非岁月可平呢。”恰是机会 。宪宗熟思良久,方 
才允行,亟遣使密告承璀。承璀与行营兵马使李听定议,先日 
邀从史过宴,盛陈珍玩,问他所欲,立即移赠。从史大喜,常 
相往来。一日,复由承璀邀与同博,俟从史入帐,掷局为号, 
有数十壮士突出,把从史擒住,牵至帐后,打入囚车,飞送京 
师。从史营中,士卒争出,欲与承璀拚命。乌重胤挡住军门, 
拔刀指叱道 :“天子有诏,命承璀执送从史,我已早闻密旨, 
从命有赏,不从命有诛。”士卒方敛兵归伍,不敢逆命 。及从 
史解到京师,入谒宪宗,惶恐谢罪,宪宗从轻发落,贬为欢州 
司马,且因重胤有功,拟即令为昭义节度使。承璀亦驰奏入都, 
谓已牒知重胤,使权充留后。独翰林学士李绛抗疏道: 
      昭义五州,据山东要害,向为从史所据,使朝廷旰食,今 
幸而得之,承璀复以与重胤,臣闻之实为惊心。昨国家诱执从 
史,虽为长策,已失大体,今承璀又擅移文牒令为留后,并敢 
代求旌节,无君之心,孰甚于此?陛下昨日得昭义,人神同庆, 
威令再立,今日忽以授本军牙将,物情顿沮,纲纪大紊。校计 
利害,更不若从史为之。何则?从史虽蓄奸谋,已是朝廷牧伯, 
重胤出于列校,以承璀一牒代之,窃恐河南北诸侯闻之,无不 
愤怒,耻与为伍。且谓承璀诱重胤,使逐从史而代其位,彼人 
人麾下,各有将校,能毋自危乎?倘刘济张茂昭田季安韩弘李 
师道等,继有章表,陈其情状,并指承璀专命之罪,不知陛下 
何以处之?若皆不服,则众怨益甚,若为之改除,则朝廷之威 

… Page 233…

唐史演义                                                               ·710· 

重去矣。臣意谓重胤有功,可移镇河阳,即令河阳节度使孟元 
阳,调镇昭义,如此则任人之权,仍在朝廷,重胤得镇河阳, 
已为望外之福,岂敢更为抗拒?况重胤所以能执从史,本以仗 
顺成功,一旦自逆诏命,安知同列不袭其迹而动乎?重胤军中, 
等夷甚多,必不愿重胤独为主帅,移之他镇,乃惬众心,何忧 
其致乱乎?幸陛下采择焉! 
      宪宗览奏,不觉称善,乃调孟元阳为昭义节度使,乌重胤 
为河阳节度使。惟王承宗失一臂助,不免焦急,更因范希朝张 
茂昭两军,进逼木刀沟,累战失利,不得不上表谢罪,把从前 
过失,都推到卢从史身上。但说是误信间言,今始觉悟,乞许 
 自新等语。李师道又代为申请,宪宗亦因师久无功,决计罢兵, 
仍令承宗为成德节度使,给还德棣二州,令诸道兵各归原镇, 
分赐布帛二十八万匹,加刘济为中书令。济有数子,长子绲为 
副大使,次子总为瀛州刺史,济出军瀛州,适患重疾,不能遽 
归,总与判官张圯等,密谋弑父 ,伪使人从京师来,入白济 
道:“朝廷责相公逗留无功,已除副大使为节度使了。”济已有 
怒意。次日,又使人报济道 :“使节已至太原了。”旋又使人 
走呼道 :“副大使已过代了。”全军皆惊,即欲溃归 。济愤不 
可遏,竟杀主兵大将数十人,且召绲诣行营,令圯兄皋代领军 
事。济自朝至日昃,未得饮食,乃召总使吏唐弘实入室,向索 
酏浆。弘实阴受总嘱,置毒浆中,济一饮而尽,毒发暴死。及 
绲至涿州,总矫传济命,逼绲自尽。可怜刘济父子,统死得不 
明不白,那弑父杀兄的刘总,为父发丧,但说是有病身亡,表 
奏朝廷。宪宗不知是诈,即命他承袭父职,寻且加封楚国公。 
弑父杀兄之逆贼,反得加官封爵,朝廷岂尚有纪纲耶? 
      吐突承璀自行营还朝,有旨仍令为左卫上将军,充左军中 
尉。裴垍入谏道 :“承璀首倡用兵,疲敝天下,卒无成功,陛 

… Page 234…

唐史演义                                                               ·711· 

下即顾念旧恩,不加显戮,怎得全不贬黜以谢天下?”给事中 
段平仲吕元膺,且请诛承璀。李绛亦奏言 :“不责承璀,他日 
将帅失律,如何处置?”宪宗撤去承璀中尉,令充军器使,中 
外始相率称贺。张茂昭奉诏班师,得加官检校太尉,兼太子太 
傅。茂昭愿举族还朝,乞另简后任,表至数上,乃诏从所请, 
令左庶子任迪简为行军司马,乘驿往代。茂昭悉举簿书管钥, 
授与迪简,立挈妻子就道,且嘱语道 :“人人贪恋旌节,试看 
节使子孙,有几家能保全过去?我使汝等还朝,正不欲子孙习 
染污俗,同归沦亡。汝等毋谓我迂拘呢 。”见机而作,不俟终 
 日者,君子之谓乎?都虞侯杨伯玉张佐元,相继作乱,为将士 
所诛,共奉迪简主持军务。迪简与士卒同尝甘苦,军心感附, 
易定皆安。宪宗命颁绫绢十万匹,犒赐二州将士,即授迪简为 
节度使。至茂昭入觐,面加慰谕,晋拜中书令,复授河中节度 
使。茂昭奉命往镇,越年首上生疽,竟至暴殁,年止五十,册 
赠太师,谥曰献武。茂昭公忠卓著,乃享年不永,反致病疽暴 
亡,天道岂真无知么?茂昭弟茂宗,曾尚德宗女义章公主,茂 
宗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