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疮疣
属性:实热生疮。有痛痒轻重不同。重则堆高浓。紫血脓烂。而腥臭如瘀滞之证。膏溷水浊。每
每流于睥 成疮。血散而疮自除。别无痛肿证者。轻而无妨。若火盛疮生。堆重带肿痛者。又当
急治。恐浊气沿入而病及于珠也。治宜泻心火。解热毒。有疮处仍用开导洗点。椒疮生于睥内。
累累如椒。红而坚者是也。有则砂擦难开。多泪而痛。今人皆呼为粟疮误矣。粟疮亦生在睥。但
色黄软而易散。此则坚而难散。医者卒以龙须出血取效。甚则累累连片。疙瘩不平。不得已而导。
中病即止。若退而复来者。乃内有瘀滞。必须再导。更服祛风热药以治其内。粟疮生于两睥。细
颗黄而软。若目病头疼者。必有变证。是湿热郁于土分。须服退湿热药。若睥生痰核者。乃痰因
火滞而结。生于上睥者多。屡有不治自愈。有恣嗜辛辣热毒。酒色斫丧之人。久而变为瘿漏重疾者有之。
卷八七窍门上
五疳证
属性:木疳证 生于风轮者多。其色蓝绿青碧。有虚实之别。虚者大而昏花。实者小而涩痛。非比蟹
睛因破而出。乃自
然生者。大小不一。随其变长也。实者。泻青丸。虚者。通肝散。
火疳证 生于睥 及气轮。在气轮者。火邪克金。为害尤急。初起如椒疮瘤子一颗。小而圆
如小赤豆。次后渐大。痛者多。不痛者少。不可误认作轮上一颗如赤豆。为易消之证。此则从内
而生也。三黄汤、导赤散。分虚实治之。
土疳证 谓睥上生毒。俗呼偷针眼。有一目生又一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邪微不出脓血而
愈者。有犯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者。泻黄散。初起以 入大 内边泪堂窍中捻之。泪
出即消。无不立愈。
金疳证 初起与玉粒相似。生于睥内。必碍珠涩痛。以生障翳。生于气轮者。则有珠痛泪流
之苦。子后午前。阳分气升之时则重。午后入阴分。则病略宁。久而失治。违戒反触者。有变漏
之患。泻肺汤。
水疳证 忽然一珠。生于睥 气轮之间者多。若在风轮。目必破损。有虚实大小之殊。实者
小而痛甚。虚者大而痛缓。状如黑豆。亦有横长而圆者。头风人多有此患。清空膏、神芎丸选用。
此证与木疳相似。但部分稍异。色亦不同。黑者属水。青绿蓝碧者属木。久而失治。必变为漏。
以风郁久胜。精膏走散。随其所伤之络。结滞为疳。湿热相搏而为漏矣。
卷八七窍门上
漏睛
属性:漏睛者。 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此因风湿停留睑
中所致。久而不治。致有乌珠坠落之患。
大 漏证 大 之间生一漏。时流血水。紫晕肿胀而痛。病在心火实毒。金花丸加羌活、蝎尾。
小 漏证 小 间生一漏。时流血色鲜红。病由心胞络而来。相火横行之候。导亦散加透风清热药。
阴漏证 不论何部生漏。但从黄昏至天晓。则痛胀流水。作青黑色。或腥臭不可闻。日间则
稍可。乃幽阴中有伏火为患。四物加细辛、香附、连翘之类。
阳漏证 不论何部生漏。但日间胀痛流水。其色黄赤。遇夜则稍可。乃阳络中有湿热留着所
致。人参漏芦散去当归。加羌、防、生甘草。
正漏证 生于风轮。或正中。或略偏。为肝肾风热伏陷所致。若初发破浅。则流出如痰白膏。
日久而深。则流出青黑膏汁。瞳神已损。急用泻肝药。如龙胆、羌活、生地、大黄之类下夺之。
偏漏证 生于气轮。痰湿流于肺经而成。较正漏为害稍迟。其流如稠粘白水。重则流脓。急
用泻肺药。如贝母、桔梗、桑皮、生甘草、黄芩、山栀之类凉解之。久而失治。水泄膏枯。目亦损矣。
外漏证 生于两睥之外。或流稠脓。或流臭水。胀痛则流出。不胀则略止。先与人参漏芦散。
后用千金托里散加葱白。
窍漏证 乃目傍窍中流出薄稠水。如脓腥臭。拭之即有。久则目亦模糊也。嗜燥耽酒。痰火
湿热者。每多患此。竹叶泻经汤、千金托里散。先后收功。久不治。亦有暗伤神水。耗损神膏之患。
卷八七窍门上
不能近视
属性:东垣云。能远视不能近视者。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少年穷役眼神所致也。海藏云。目能远
视。知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加减地芝丸。或六味丸加减。秘要云。阴精不
足。阳光有余。病于水者。故光华发见。散乱而不能收敛近视。治之在心肾。若贪淫恣欲。饥饱
失节。形体甚劳。过于悲泣。皆斫丧阴精。精亏则阳火盛。火性炎而发见。阴精不能制伏挽回。
故越于外而远照不收。治之而反触激者。有内障之患。
卷八七窍门上
不能远视
属性:东垣云。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此老人桑榆之象也。海藏云。目能近视。
知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治当补心。加味定志丸、八味丸。早暮间服。秘要云。此证非
谓禀受生成近觑之病。乃平昔无病。素能远视而忽然不能者也。盖阳不足阴有余。病于火者。故
光华不能发越于外。而偎敛近视耳。治之在胆肾。若耽酒嗜燥。头风痰火。忿怒暴悖者。必伤损
神气。阴阳偏胜。而光华不能发达矣。
卷八七窍门上
目妄见
属性:素问云。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长短。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人之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
舍也。故精神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如神光自见。则每如
电闪。黑夜精明。则晦冥之中。倏忽见物。视正反邪。则物本正而目见为邪。视定反动。则物本
定而目见为动。视物颠倒。则观物皆振动倒植。视一为二。则一物而目视为二。视瞻有色。则常
见萤星云雾及大片青绿蓝碧之色。视赤如白。则视物却非本色。或视粉墙如红如碧。或看黄纸似
绿似蓝之类。光华晕大。则视日与灯烛皆生红晕而大。此阴精亏损。阳光飞越之候。总补养为主。
如加减驻景丸、益气聪明汤之类。久而不治。不无内障之虞。
报国澄和尚患眼疾二年。服祛风清热药过多。致耳鸣嘈嘈不止。大便常苦燥结。近来左眼上
有微翳。见灯火则大如斗。视月光则小如萤。尝询诸方家。俱莫能解。因以质之石顽。石顽曰。
此水亏而阴火用事也。试以格物之理参之。如西洋玻璃眼镜。人但知宜于老人。不知原为望气者
而设。其最精者。咸以十二镜编十二支为一套。无论老少。其间必有一者。能察秋毫。则知人眼
有十二种偏胜。故造眼镜者。亦以十二等铅料配之。取铅以助阴精。料以助阳气也。少年气血本
旺。原无藉此。若铅料之轻重。与眼之偏胜不相当。则得之反加障碍矣。老人气血皆衰。但借此
以笼住其光。不使散漫。不必论其铅料之孰重孰轻也。即如所言视月甚小者。月乃至阴之精。真
水内涸。不能泛滥其光。所以视之甚小。设加之以铅重者。则视月必大矣。见灯火甚大者。灯本
燃膏之焰。专扰乎阴。不能胜其灼烁。所以见之甚大。设加之以料重者。灯火必愈大矣。合脉参
证。知为平昔劳伤心脾。火土二脏过燥。并伤肾水真阴也。遂疏天王补心丹与之。他如中翰徐燕
及。见日光则昏眯如蒙。见灯火则精彩倍常。此平昔恒劳心肾。上盛下虚所致。盖上盛则五志聚
于心包。暗侮其君。如权党在位。蒙蔽九重。下虚则相火失职。不能司明察之
令。得灯烛相助其力。是以精彩胜于常时。此与婴儿胎寒夜啼。见火则止之义不殊。未识专事眼
科者。能悉此义否。
卷八七窍门上
目闭不开
属性: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纲。热则筋纵目不开。助阳和血汤。然又有湿
热所遏者。则目胞微肿。升阳除湿防风汤。真阳不能上升者。则喜暖怕亮。补中益气汤。肝虚者
则闭目不欲见人。金匮肾气丸。各求其本而治之。
卷八七窍门上
目为物所伤
属性:被物撞损者。或打跌撞破伤胞睑也。积血紫青。撞破白仁。伤其硬壳。此不为害。惟撞破黄
仁风轮。血灌瞳神。与水轮混杂。是为利害。或虽不破。而泪多苦如柏汁者难治。急宜酒煎散去
防己、牛蒡。加羌活、木贼。熨以葱、艾。护以清凉膏。或专以生地黄捣烂作饼。烘热贴太阳穴
及眼胞上。一日一换。以散其血。如无生地黄。用芙蓉叶捣烂烘贴。干者用鸡子清调之。若眼眶
青黑。捣生莱菔护贴。切宜避风忌口。痛甚。酒煎散加没药。渐生翳障者。犀角地黄汤换赤芍。
加大黄、当归、柴胡、连翘、甘草。若至血散。变生白翳不痛。为不治也。
惊振外障证 目被物撞触而结为外障也。与伤在膏上急者不同。初撞目时。亦有珠疼涩胀之苦。为其伤轻。而
瘀自潜消。故痛虽止而不戒禁。有所触发其火。致水不清。气滞络涩而生外障者。神消散去苍术。
加石决明。兼皂荚丸。凡外障结而珠疼。致头疼及肿胀者。皆是恶证。防变。急宜治之。
惊振内障证 因病目再被撞打。变成内障。日夜疼痛。淹淹障生。赤膜绕目不能视三光。亦
如久病内障。皂荚丸合生熟地黄丸。
物损真睛证 谓被物触打在风轮。伤有大小。色有黄白。黄者害速。白者稍迟。若触膏及破
者。必有膏汁。或青黑。或白如痰者流出。为患最急。纵然急治。瞳神虽在。亦难免欹侧之患。
如草木刺。金石屑。苗叶尖。针尖。触在风轮。必晓夜疼痛难当。急宜取出。迟则结成黄白颗。
如粟疮银星之状。绿膏水结滞而障生。先去物而治障。若伤在气轮皮内。取迟者必有瘀血灌睛。
取去物而先导之。后治余证。若视昏者。瞳神有大小欹侧之患。久而失治。目必枯凸。大凡此病。
不论大小黄白。但有泪流赤胀等证者。急而有变。珠疼头重者尤急。素有风热痰火斫丧之人。病
已内积。因外伤激动其邪。乘此为害。痛甚便涩者最凶。
飞丝入目证 谓风扬游丝。偶然触入目中而作痛也。若野蚕蜘蛛木虫之丝患尚迟。若遇金蚕
老鹳丝。其目不出三日迸裂。治飞丝入目方。用头垢点入眼中。柘树浆点过。线裹箸头。蘸水于
眼上缴拭涎毒。火麻子一合。杵碎。井水一碗浸搅。却将舌浸水中。涎沫自出神效。一方。用茄
子叶碎杵。如麻子法亦妙。飞丝入目。目胀如眯。痛涩不开。鼻流清涕。用京墨浓磨。以新笔涂
入目中。闭少时以手张开。其丝自成一块。看在眼白上。用绵轻轻卷下。未尽再涂。
物偶入睛证 谓偶然被物落在目中而痛也。切不可乘躁便擦。须按住性。待泪来满而擦。则
物润而易出。如物性重。及有芒刺而不能出者。急令人取出。不可揉擦。擦则物愈深入而难取。
至若入深。轻翻上睥取之。不取则转运阻碍。气滞血凝而病变。芒刺金石棱角之物。失取碍久。
及擦重者。则坏损轮膏。如痕HT 凝脂等病。轻则血瘀水滞。为痛为障等病。有终不得出而结于
睥内者。必须翻之寻看。因其证而治之。
眯目飞扬证 因出行间。风吹沙土入目。频多揩拭。以致气血凝滞而为病。初起泪出急涩。
渐重结为障翳。常辨形证施治。初起将绵卷簪脚。捻拨出尘物。久者翻转睥睑。看有积处。镰洗
至平。不须吹点。物落眼中。用新笔蘸缴出。治稻麦芒入眼。取蛴螬以新布覆目上。待蛴螬从布
上摩之。其芒出着布上。又法。以鸭倒悬。取涎滴入目中。其芒自出。
卷八七窍门上
伤寒愈后之病
属性:伤寒病愈后。或有目复大病者。以其清阳之气不升。余邪上走空窍也。其病瘾涩赤胀。生翳
羞明。头脑骨痛。当助清阳上出则愈。最忌大黄、芒硝。苦寒通利。犯之不可复治。
卷八七窍门上
经逆赤肿
属性:女人逆经。血灌瞳神。满眼赤涩者。乃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行于上。如有 肉。切
不可钩割。只用四物加行气
破血通经药。经行则血翳自退。势甚。必加酒大黄下夺其势。去火所以存阴。正为肝虚血少。不
得不以退火为急务。火不下夺。则凌烁真阴。阳愈亢而阴愈竭矣。人但如四物之补血。孰知大黄
为补血哉。若因其虚而用补药。非徒无益。真是抱薪救焚矣。
卷八七窍门上
妊娠目病
属性:妊娠目病。须分气分血分。气分则有旋胪泛起。瞳神散大等证。血分则有瘀血凝脂等病。盖
其阴阳涩滞。与常人不同。内伐恐伤胎泄气。不伐则病又不除。然必善施内护外劫之法。则百发百中矣。
卷八七窍门上
产后目病
属性:产则百脉皆动。邪易以乘。肝部发生之气甚弱。而胆失滋养。精汁不盛。则目中膏液。皆失
化源。所以目病者多皆内不足所致。大抵产后。病宜早治。莫待其久。久则气血定而病深。治亦
不易。其外证易知者。人皆知害而早治。其内证害缓者。人多忽之。比其成也。悔无及矣。
卷八七窍门上
痘疹余毒证
属性:痘疮入眼。其痘疮初生。眼闭不开。眼上即有痘疮。点在黑暗上者。急取益母草煎汤熏洗。
日三度。更以鳝血点之。忌
口及夜啼。乳母亦忌口。须痘疮痊可。其眼渐开。眼中之痘亦愈矣。初起痘疮入眼。决明散、密
蒙散。痘疮入眼成翳者。谷精散、神功散选用。丹方。用望月砂末。生鸡肝研烂。饭上蒸熟。每
日空心食之效。大抵治之早。则易退而无变。迟则退迟。今人但见痘后目疾。便谓不治。不知但
瞳神不损者。纵久远。亦有可治之理。惟久而血定精凝。障翳沉滑涩损者为不治耳。倪仲贤云。
斑疹余毒所害者。与风热不制之病。稍同而异。总似羚羊散主之。便不硬者。减硝、黄。未满二
十一日而病者。当消毒化斑为主。斑后风热翳膜。气晕遮睛。泻青丸泻之大效。痘疹疮痂落尽。
肌体肥壮。眼中忽然红色。乃余毒郁结而发出。此证最剧。失治多能害目。只用车前草擂水。频
频灌之。涤却肝经之热毒。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