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钻进了金字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钻进了金字塔-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架飞机的阿拉法特因临时变更了飞行计划而幸免于难。1982
  来,以色列国防部长阿里尔·沙隆亲自率大军人侵黎巴嫩,把设有巴解总部的贝鲁特西 区团团围住,将阿拉法特、阿布。吉哈德、阿布·马赞等人困在其中,轰炸两个半月,但阿 拉法特再次逃脱,巴解总部从此迁往突尼斯。1992年底,我奉命前往南黎巴嫩采访被以色列 驱逐的415名巴勒斯坦难民时,曾拜谒贝鲁特西区巴解总部旧址,对阿拉法特在炮火轰击下击 下安然无恙大惑不解。
  巴解总部迁往突尼斯后,以色列仍未放弃从肉体上消灭阿拉法特的企图。1985年10月1日 ,经过周密计划的以色列空军长驱2400公里,突然袭击位于突尼斯城南郊的巴解总部,一举 将巴解总部夷为平地,伤亡数十人。可阿拉法特当天因迟到15分钟而再次逢凶化吉。
  自1982年以色列奇袭贝鲁特,阿拉法特便经常以车为家,他的十几辆不同牌号的防弹车 日夜待命,随时准备行踪不定的阿拉法特突然行动。以色列情报部一再扬言,一旦活捉阿拉 法特,就用直升机把他吊到约旦河两岸向巴勒斯坦人示众。为防止万一,阿拉法特与警卫约 定,一旦有被生擒的危险,警卫即可开枪将他打死。
  1993年12月初,我与新华社开罗分社首席记者刘顺驱车到埃及——以色列边境小城塔巴采 访巴以和谈。在塔巴希尔顿饭店七层楼口,竟与阿拉法特的大保镖相遇,我和刘顺当时都以 为阿拉法特秘密飞抵塔巴。大保镖将各国记者挡在楼下,只友好地将刘顺和我放进套房,独 家采访了巴勒斯坦代表团首席代表沙斯。原来,阿拉法特并未到此,他只是本能地预见到危 险,故将自己的大保镖借给沙斯担任贴身警卫,以保障巴以和谈安全举行。
  1993年9月13日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签署以后,阿拉法特一跃成为各国情报机关关注的 头号人物。现在,由于中东和谈的大量活动在恐怖活动猖撅的埃及举行,巴解“摩萨德”、 中央情报局和埃及内政部正竭尽全力保护谈判成员的安全,何拉法特名列重点保护对象的榜 首。
  乘飞机最多的国家元首
  阿拉法特素有开快车的嗜好,1969年1月他开车从安曼往巴格达看望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那天天降大雨,途中由于车速太高竟将警卫车远远抛在脑后。阿拉法特至此还不满足,继续 加速,乃至在超车时撞进一辆载重车的集装箱里,阿拉法特坐车车顶撕裂。20分钟后,赶上 来的警卫才救出全身是血的阿拉法特,令人惊奇的是他仅仅手骨骨折。
  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 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阿拉法特曾 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
  1992年4月7日晚,我正和一帮外国记者聚在利比亚办公室发稿。利比亚领袖卡扎菲上校 已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寻找阿拉法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命令埃及空军配合利比亚行动。 美国卫星、法国驻乍得的军队也都卷入寻找阿拉法特的行动之中。原来,阿拉法特于4月7日 结束对苏丹的访问,乘一架有阿尔及利亚民航标记的“安一26”飞往利比亚萨拉地区,视察 巴勒斯但游击队营地。可刚进入利比亚上空,就遇到一场50年未见的特大沙暴,使阿拉法特 的专机与地面无线电联络中断。
  阿拉法特失踪的消息举世震惊,几百万巴勒斯坦人祈祷真主,正在秘密和谈的中东各方 更为不安,担心巴以和谈夭折。
  经过一天多的搜寻,美国侦察卫星最先发现了严重毁损的飞机。利比亚空军也在极其恶 劣的气候条件下确定了阿拉法特专机坠落的位置,但因沙漠风暴继续肆虐,机上人员仍生死 不明。
  阿拉法特事先从不向外界透露他动身的时间、地点和行动路线。阿拉法特声称:“谁也 不知道今晚我在哪里睡觉。我坐进汽车后才告诉司机去哪里,飞机驾驶员也只有在飞机升空 后才被告知降落地点。”一夜之间,原本行踪不定的阿拉法特在撒哈拉沙漠罕见的风暴之中 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拉法特飞抵利比亚萨拉地区上空时正值沙漠风暴以150公里的时速呼啸而至,阿拉法特 命令马上在附近的库夫拉军用机场紧急迫降,可在飞沙走石的情况下,空中能见度不足30米 。机长穆罕默德立即用无线电通知地面利比亚军方,请求地面协助,但强大的沙暴使无线电 通讯蓦然中断,从此飞机杳无音信。
  阿拉法特的专机被沙暴吹离库夫拉空军基地,燃料殆尽、摇摇欲坠。经请示阿拉法特后 ,机长毅然决定不放起落架,用机腹在荒野上做软着陆。
  阿拉法特的战友马上在飞机尾部搭起一个简易掩体,用衣服、枕头等缓冲物堆在阿拉法 特周围。飞机迫降时飞机机头扎进沙堆,机身断成三截,机首部分三名机组成员无人生还, 五名随员重伤,可阿拉法特仅头部受轻伤。阿拉法特最先爬出飞机残骸,抢救重伤员。之后 ,点燃火把,命令伤员将尿撒到瓶子中,以备缺水时用。阿拉法特再次从死神黑翼下滑过。 先有国后成家阿拉法特被西方报刊描绘成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教徒,生性羞怯、不擅与 女人沟通,几次求婚遭拒绝后一蹶不振,还有人怀疑他是同性恋。
  直到1991年秋,年已62岁的阿拉法特突然与年方28岁的苏哈·塔维尔小姐秘密结婚,举 世皆惊。其实,阿拉法特在私生活上并非一个超人:“我是一个凡人,我也非常想有一位妻 子和孩子。但我将面临长期斗争,要求任何一位妇女与我共患难都是不公平的。”
  约旦河两岸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但居民点的出入口。由于经常爆发巴以冲突,以色列将 街口封锁,只留一个小门。
  苏哈小姐与阿拉法特都是耶路撤冷人,苏哈比阿拉法特年轻34岁。苏哈5岁时,阿拉法特 已是当地的抵抗运动导人了。苏哈说:“难以置信的是我s岁时听说过的那人,最终成了我丈 夫。”
  苏哈1964年6月17日出生于耶路撒冷布尔吉苏坦的信奉基督教的富有的银行经理家庭,父 亲是银行家,母亲是记者,创建了巴勒斯但通讯社,苏哈毕业于法国苏尔大学,曾在法国获 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语言、文明史博士学位。1984年,芳龄20的苏哈陪母亲前往约旦拜会 阿拉法特,从此相识。此后,苏哈辞去巴黎的工作,担任阿拉法特私人通讯员、秘书和经济 顾问。1988年,阿拉法特为之奋斗几十年的巴勒斯但国宣告成立,他本人当选为总统。大功 告成、年老思家的阿拉法特恰在此时开始考虑与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苏哈小姐结合,并终 成眷属。
  嫁给阿拉法特的苏哈不得不放弃许多自由,随时面对死亡,过着聚少离多动荡不安的生 活。丈夫的姓氏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她当然为这个姓氏骄傲,但同时也是沉重的负担,未经 安全人员许可,不得外出行动。阿拉法特太太既不能与新婚丈夫形影不离、共享蜜月的甜美 ;更无法尽主妇义务;为丈夫做一顿家常便饭。阿拉法特通常每天连续工作十几小时,而且 浪迹天涯、萍踪不定,只有凌晨才能同太大单独呆一会儿。新婚妻子苏哈抱怨“我总是担心 他的安全,但他却什么都不怕”。阿拉法特则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想逃也逃不掉”。 年逾花甲、胡须花白的阿拉法特是位很温存的丈夫,对娇妻体贴人微,每次出访归来都不忘 给太太带回纪念礼物。
  偶有闲暇,阿拉法特喜欢呆在房中欣赏古典音乐,阿拉法特最喜欢《茶花女》和莫扎特 的作品。擅长演讲的阿拉法特有时会声情并茂地给太太朗诵名著,整段整段地背诵戴高乐讲 演中的名句:“法国虽然输掉一场战斗,但没有输掉战争。”
  阿拉法特生活俭朴,不嗜烟酒,喜欢喝加蜂蜜的红茶。
  阿拉法特特别喜欢孩子,他常说:“孩子是我们的生命,孩子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我们的 政治。”
  阿拉法特与苏哈的结合,使他要一个自己孩子的心愿成为可能,可他们绝对想不到1995 年夏,苏哈在巴黎剖腹生下一个女婴后,她所住的医院就出现了恐怖炸弹,她眼看着嘴里含 着橡皮奶头的小东西裹在防弹背心里在保镖护卫被带走。阿拉法特夫妇给新生的小女儿取名 萨赫,意为希望,希望她“生活在一个真正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她在那能和以色列儿童一起 安全地玩耍”。
  1993年12月12日,按规定以色列从加沙、杰里科撤军的前夕,我在埃及开罗总统府最后 一次为阿拉法特拍照。
  由于直至撤军前夜与以色列总理拉宾长达一整天的艰难会谈毫无进展,满面花自胡须的 阿拉法特一脸倦容。我只记得他用阿语含混地宣布:“撤军将无限期推迟,再见!”透过取 景器,65岁的阿拉法特更显苍老,但仍然昂首挺胸地消失在总统府门口。七天后,我飞回北 京,写完这段我所知道的阿拉法特的故事。此时,我缩在寒冷的北京蜗居之中,遥祝拉法特 早日拥有统一完整的祖国。


  我钻进了金字塔
  唐师曾
  世界七大奇迹非倒即毁,唯一货真价实、称得上5000年历史的,只有埃及的金字塔。几 千年的严寒酷暑、沙暴地震……无奈它半分。金字塔启迪来此游览的希罗多德创建历史学、 诱使拜谒它的毕达哥拉斯钻研数学、引得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它面前静坐呆立,冥思苦想… …西方关于金字塔的专著汗牛充栋,不下数百种,可至今金字塔仍是横亘古今的一个谜。我 们对金字塔的了解大多是种种猜测。
  1990年12月至1993年12月,我充任新华社中东分社摄影记者,整整有两年多时间常驻开 罗。从我居住的摩汉迪森小区,即可看到若隐若现的金字塔尖顶。其间,我把我的前任使用 的奔驰轿车换成大吉普作为自己的坐骑,一直开进大沙漠,直到将前轮开到金字塔的基座上 。
  埃及共有96座金字塔
  从残存的遗迹看,古埃及的法老(pharaO即国王,原意为住在巨大房子中的人)至少建 造了96座金字塔,其中位于吉萨省的小金塔是1993年1月13日最新发现的。当时,我和途经开 罗的新华社贝鲁特分社记者邵杰有幸采访了发掘现场,成为世上为数不多亲临这一秘密遗址 的人。
  在已发现的96座金字塔中,经严格科学鉴定的有48座,共分为阶梯、角锥、弯弓、石棺 四种建筑形式。其中阶梯式金字塔九座,角锥式金字塔37座,弯弓式金字塔和石棺式金字塔 各一座。
  阶梯式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字塔,由古埃及第三王朝开国皇帝左塞尔(King9ose r)建于公元前2780年,它位于距开罗南20公里的古城孟菲斯附近的萨卡拉。这种最古老的阶 梯状金字塔的外表附有一层平整的抹面材料。可惜4800年的风雨侵蚀已经剥落,化作尘土。 据说其阶梯状建筑的原意可能是为已故的统治者修的升天国的阶梯。这里现为每年一届的北 非法老汽车拉力赛首段终点。
  1992年10月,我和安曼分社记者王波参赛,我的大吉普汇集到现代化的钢铁洪流中,咆 哮着掠过这座巍然屹立的人类最古老的建筑物。望着阶梯式金字塔下荡起的征尘,发出“万 古云霄一羽毛”的感慨。
  现各仅存一座的弯弓式金字塔和石棺式金字塔由于位于军事禁区内,严禁参观。我驾大 吉普数度在沙漠上做大迂回,试图绕过岗哨进入其中,但都归于失败,乃至遗恨终生。
  在四种形式的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是角锥式金字塔,它就是我们经常在书刊上看到的 那个著名形象。据说这种金字塔来源于大沙漠中自然形成的沙丘形状,古埃及人受大自然的 启示后建造出这种金字塔。由于角锥式金字塔科学、坚固,所以流传极广,苏丹国王雅纳赫 利和古罗马皇帝也仿照埃及角锥金字塔,建造自己的金字塔。在法国的卢浮宫,建筑大师贝 幸铭建起一座玻璃钢的金字塔形建筑物。至今,西文中的金字塔一词(Pyramid)与数学中的 角锥、文学中的宝塔诗还是一个词。
  吉萨高地金字塔群揽胜
  人们通常所称的金字塔是指坐落在开罗西南吉萨省吉萨高地的金字塔群,这里共有大小 金字塔十余座,几乎全都是角锥式金字塔,其中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就有9座。我的吉普车低压 胎的花纹遍及金字塔群的沙漠小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有146。5米高,古 希腊人称之为“齐奥普斯”(cheops)。与它相邻的是胡夫的儿子哈弗瑞(khafre)的金字 塔,古希腊人叫它“齐普芬”(tephren)。1993年春,恐怖分子为打击埃及旅游业,在该金 字塔内引爆了一颗炸弹。当时,我和《时代》周刊摄影记者“断腿巴利”冒着浓烟钻进哈弗 瑞金字塔内抢拍受伤者。
  尽管如此,哈弗瑞金字塔仍是当今世界上保留得最完整的金字塔。再向西南,是胡夫的 孙子门卡拉(Menkaura)的金字塔。胡夫祖孙三代大小各异的三个金字塔构成了吉萨金字塔 群的核心。
  由胡夫祖孙金字塔向西南方沙漠纵深,是三座小巧的金字塔,据考古学家考证是王后金 字塔。这里断壁残垣,一胡夫金字塔东南沙漠中,有一组比王后金字塔还小的塔,是古埃及 人祭把用的,可惜已经残破不堪,几乎无游人光顾。
  1993年1月13日,埃及考古文物局局长宣布,在吉萨地区又发现一个金字塔:“这是世界 考古学的最重大发现,使金字塔的数目增至96个。”我四处寻找角度试图表现这一震惊世界 的考古发现,可惜这座小金字塔仅剩边长23米的石基和塔顶的一块尖顶巨石。据推测,这座 小金字塔仅高吴呈米,是众多祭把用金字塔中的一座。
  1991年底,在吉萨区发掘的160个古墓全部为阶梯式、弯弓式、石棺式和角锥式,刚好与 金字塔的建筑形式相仿。墓中的象形文字显示墓中的死者曾在金字塔工地劳动过,墓石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