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宴会,尽管那么的多,可是他们总不让我说话。有一次我跟德佩交谈了
一会,又和我们的公使赖德谈上三四句。我真不惯于这样多的宴会。在中午
我得参加一个他们所谓的‘早宴’,也许要坐到3 点钟。几小时以后,又得
出席一个什么盛大的宴会了。真是可怕!”
当时声名鼎沸的路易·巴斯德高兴地引他参观了刚刚建立的巴斯德学
院。
意大利国王亨信尔特特地派了专使到法国来,赠给爱迪生一个意大利
高级官吏的勋章,封他为伯爵,爱迪生夫人为伯爵夫人。
《费加罗》报馆也邀了许多文坛巨子和戏剧界著名人物来款宴他。人
们欢呼着欢迎他的光临,这家报馆已经装上了爱迪生电灯。
8 月19 日是庆祝达盖尔公布摄影术50 周年的日子。爱迪生在这次宴会
上遇见了法国摄影家马雷博士。与马雷的会晤,对爱迪生探索有声电影具有
重大意义。马雷当时设计了一种电影“摄影枪”,用一块圆形玻璃片和一个
圆形金属盘,盘上配有快门,使两个圆形呈相反方向旋转,用以摄影。后来,
爱迪生参观了马雷的车间,又在那里看到了一种连续显示相片的装置。爱迪
生对艾尔伯特·史密斯表示:“当时,我立刻意识到马雷找到了正路。”
爱迪生利用这次机会到欧洲到处旅行。他从巴黎转到柏林、伦敦、罗
马,到处都受到不亚于巴黎的欢迎。爱迪生在德国和西门子大科学家赫尔姆
霍兹会晤。德国进步科学家协会在海德堡特地设宴欢迎他,到会宾客120 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但他总是说人们
给他的荣誉实属他的国家。
活动的照相——电影
在返美的大西洋旅途中,爱迪生画了一张摄影机草图。爱迪生前往法
国之前,他催促迪克逊继续他的工作。的确,迪克逊“拼命地”工作着,并
成功地制造出一台能将几个动画形象记录在一条短胶带上的像机。他还制做
了一台观景器。它是一个盒子,人们往里看,可以瞧见画面在移动。这种像
机被称为“电影记录器”,而那种观景器则被叫做“电影视镜”。
爱迪生从欧洲载着盛誉回到西奥兰治来,友人们便把他请进实验室的
摄影室中,要他坐着静观一块布幕上的动静。幻灯开亮了,迪克逊的影像也
在幕上出现了。他扬着帽子,笑着说道:“早安,爱迪生先生,我很高兴你
回来了。我相信你对于这有声影片一定会觉得满意的。”
爱迪生从欧洲旅行回来后,开始集中精力试验条形底片,这种底片爱
迪生曾在马雷车间里见过,它可以重叠起来。这时,对于下一步的电影探索
工作,迪克逊和爱迪生之间存在意见分歧。迪克逊急于搞成大屏幕投影,而
爱迪生则主张集中精力研究即将获得成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
(Kinetoscope )。在爱迪生看来,目标稍低一些,可以完成的快一些。
1891 年5 月20 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城
的爱迪生实验室向公众展示。这种改装型的机器内装一台电动机,可使50
英尺长的胶卷从供人们观看的放大镜下通过。同年,爱迪生在美国又申请了
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但由于没有在其他地方也提出这一专利申请,以后便
给他带来了很大麻烦。
尽管这台装置可容下50 英尺长的胶片,但当时的胶片没有这么长,因
为第一台像机一次只能用几厘米长的胶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爱迪生需
要寻找一个能提供长条胶片的材料源。他在伊斯曼·柯达公司的创始人、被
尊为“摄影王”的乔治·伊斯曼(GeorgeEastman )那儿找到了这种可能性。
伊斯曼开始出售赛璐珞作的底片,以代替感光板,命名为“伊斯曼底片”。
这正是爱迪生所希望的。于是爱迪生立刻访问伊斯曼,双方说好底片的构造
与大小,作成使用上最方便的东西。由于爱迪生的亲往委托,伊斯曼爽快地
答应了。他们的胶片质量好,爱迪生开始使用。
伊斯曼的长卷胶片,解决了爱迪生的问题。每帧影片起初只有半寸大,
后来觉得太小,改为一寸半的大小,中间画图占1 寸的地位,边上多余的地
位留着穿打小孔,套在一种小齿上,可以不致滑脱。放映时,快门迅速地张
开,这时有一道光线便射在影片上,接着胶片又被急速地向前拉过一段;这
样连续地进行着,每秒钟可以造成46 个影像,每分钟便有2760 个。
爱迪生的活动电影的试验进行得非常顺利。在起初,这架粗糙的机器
只是拍摄一些像渥特的打嚏,卡门西大的舞蹈,意大利琴师和猴子的游戏,
或是一个人抽吸雪茄时的姿态等照片。这些影片都是在摄影室中开了4 盏眩
目的弧光灯拍摄的。
后来爱迪生想利用日光摄影。1893 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起了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这是一所长方形建筑,中间部分特别高畅,
它的顶部有一个很大的门,打开时能使阳光照到演员身上。整个摄影棚可以
在围成半圆形的铁轨上移动,以保证拍摄区域全天都有阳光照射。这座摄影
棚是由木头和黑色防水纸搭成的,被称为“黑色玛丽亚”。
初期的影片大部分都是在“黑色玛丽亚”摄影棚内拍摄的,但偶尔也
有在外面拍的。用第一架像机拍摄时,胶片是水平移动的。这架像机并不成
功。迪克逊决定制作可使胶片垂直移动的第二架像机。他成功了。经过改进,
它被用来拍摄美国第一部商业片《处决苏格兰玛丽女王》。片中有一个简单
的特技摄影。摄影机起动,表演开始,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员按导演要求
静止不动。这时,撤换场景中的某些东西,然后表演和摄影再继续进行。在
这部影片中使用了一个假人来代替扮演苏格兰玛丽女王的演员。当表演继续
进行时,假人的头被刽子手砍掉,然后刽子手拾起假头让观众看。这是第一
部使用了特技摄影的影片。
爱迪生的摄影棚虽然简陋,但它吸引了形形色色的演员。迪克逊曾说:
“这些表演者中包括有社会上,艺术界,工业界的人物,和许多动物。”
著名的拳击家考尔倍特(James j .Corbett )被邀请到摄影机前来表
演。对手是从纽约克请来的一个黑人拳击家。比赛开始时,那黑人发现他的
对手是曾击倒过拳击名手苏利万的那个鼎鼎有名的优胜者时,恐惧得不敢和
他交手了。他全身发抖,勉强的在台上绕了一周后,就一下子冲下台来,逃
回纽约克去了。后来爱迪生设法又另外找到了一个拳击者,总算把影片摄成
了。
35 年后《杰姆先生》曾描写那旋转的摄影室道:“那个黑色玛丽亚看来
的确很像一辆旧式的警局巡逻车。我们一向没有踏进过这所屋子里面,但我
们还是宁愿去坐一下巡逻车的。那个活动的小摄影房既闷热,又狭窄,我从
也没有见过这种地方的。”
最初,“黑色玛丽亚”所拍摄的活动照片,动作单纯,如简单的舞蹈,
动作不大的拳击等。虽然拍摄的内容很平常,但人们很感兴趣,当这些照片
放映到银幕时,人们却都一齐拍手叫好。据爱迪生后来说:“在1893 年芝加
哥的世界博览会上(活动电影放映机放出的这些影片),吸引了大批观众。开
始时我们还没有觉察到,但后来发现有两位对这次展出感兴趣的英国人了解
到我疏忽了在海外的专利申请,就趁机建起了独立的工厂大批生产起来。”
爱迪生拒绝公开在银幕上放映他的影片,他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承死
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因为照他的意见,人们对默片决不会感兴趣的。由
于他在研究有声电影上遭到了失败,不能把和真人一样大小的人物放映出
来,所以在1894 年,他决心把他的“电影视镜”公之于世。1894 年4 月14
日,阿尔弗雷德·塔特在纽约开辟了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这家影院
共有10 台机器,影片是装在一个硕大的、两端相连的圆环上,它在一套滚
轴上转动。通过机器顶端的窥视孔往里瞧就可以看到一部5 分钟长的影片。
爱迪生曾经这样说过:“我发明‘电影视镜’的念头是从一个小的名叫‘走
马盘’的机器得到的。。我的机器只不过是一个用来表示我现阶段的研究成
果的小小模型而已。”为了看电影,参观者得买票,凭这张票可以看5 个电
影。在一些小电影视镜摊上,只要向一个槽里塞一枚硬币,机器就开始放映。
这种电影每次只能一个人看,相当原始。但是在爱迪生展映那天,却引起了
轰动。这种电影视镜立刻获得了成功。从1894 年到1900 年,爱迪生公司一
共生产了大约1000 台这种视镜,供美国各大城市中使用。
用电影视镜放映的短片,包括了一些爱迪生公司的人员认为观众会感
兴趣的动作影片。
其中有杂技演员、舞蹈演员、击剑手、职业拳击家以及经过训练的动
物。一些影片也企图讲述一个故事,但充其量不过是带有一点动作的事件或
场面。不久,叙事的影片就问世了。
这时,两位出租活动电影放映机的兄弟格雷·莱瑟姆和奥特韦·莱瑟
姆试图将影像投在银幕上。他们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几个月后,莱瑟姆兄
弟研制出了自己的机器,并于1895 年4 月21 日在纽约为记者们演示了他们
的研究成果——“望远显微两用镜”(Panopticon )。莱瑟姆兄弟的放映机
是从爱迪生手里购下的。因此,爱迪生就此对《纽约太阳报》发表谈话说:
“如果他们把这台根据我的机器改装的机器展出,还称之为活动电影放映
机,那我不加干涉,而且对莱瑟姆先生作出的任何改进,我都表示高兴。如
果他们拿着这台机器在全国招摇过市,并给它起了新的名字,那就是骗局。
不管是谁,只要他这样做,我就要起诉,因为很早以前,我就获得这种东西
的专利权了。”
由于竞争对手莱瑟姆兄弟的出现,爱迪生意识到了来自银幕电影的威
胁,于是他立即投入了银幕电影机的生产。在这一年,发生了另一件有影响
的事件。一位名叫弗朗西斯·詹金斯的美国发明家在托马斯·阿马特的资助
下造出了一台放映机。这台机器的演示和展出都相当成功。同爱迪生合伙做
生意的诺曼·拉弗和弗兰克·甘蒙看了詹金斯—阿马特的放映机后,确信电
影的未来在于向更多的观众放映影片。很明显,如果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很
多人看一场电影,那就会赚很多的钱。爱迪生决定同詹金斯和阿马特联合生
产放映机。爱迪生买下了使胶片制动和启动更为灵活的托马斯·阿马特的凸
轮运动的专利,解决了投影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来他不想在自己的电影机
中应用别人的创造,但是,为了尽快赢得这场争夺的胜利,他也只好使用阿
马特的发明。
爱迪生快速生产出的新放映机取名为“维太放映机”(Vi/tascope )。
1896 年4 月23 日,第一次用这种机器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放
映影片,受到公众极其热烈的欢迎。
从此,电影制造业就出现了各家公司你追我赶,不断推陈出新的局面。
促成这点的原因之一,就是1891 年爱迪生没有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申请放映
机专利。
第二天,《纽约时报》描述了首次映出电影的情景,它描绘着:“昨天
晚上,音乐厅的灯光全部熄灭后,从角楼里传出了一阵阵嘈杂的机器声音,
一道异常耀眼的光柱射到了幕布上。于是,大家看到两个金发妙龄演员,穿
着花花绿绿的衣服,飞快地跳着雨伞舞。她们的动作是那样的清晰鲜明。当
她们消失之后,出现了一片惊涛骇浪,向靠近石堤的沙滩冲击,使观众大吃
一惊。。接着,有一个瘦长的滑稽演员和一个矮胖的家伙,表演了一场滑稽
的拳击比赛;之后,是一出寓言喜剧《门罗主义》和霍坦剧院的滑稽剧《乳
白色的旗子》中的一个片断,重复了好多遍,最后以一个高大的金发女郎表
演飞裙舞而告结束。这些镜头都异常逼真,因而特别使人兴高采烈。”
这个新奇的发明引起了普遍的惊异。人们简直把这次演出当成奇迹。
活生生的雨伞舞令人目瞪口呆,银幕上的惊涛骇浪使人害怕,杂耍节目的再
现使人心旷神怡,飞裙舞的表演也人人觉得满意。爱迪生的助手迪克逊曾激
动地说:“这是一个神妙的东西,是19 世纪魔术的王冠和奇葩。”电影的出
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无论在技术史或者
文艺史上都是一件大事。
这一事件真正标志着故事片在美国的问世。但应提及的是,巴黎的卢
米埃尔兄弟于1895 年12 月,英国的罗伯特·鲍尔于1896 年2 月就已开始
在剧院放映电影了,这比维太放映机的展示分别早了4 个月和2 个月。正因
为几乎在同一时期,好几个发明家都取得了这样或那样的成功,所以有人说:
“要明确断定谁是这个领域中的第一位成功者却是难题。”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电影,
正是在玻璃工业提供了透镜,化学工业提供了感光药剂与透明塑料,电力工
业提供了电与电灯,机械工业提供了电影摄影机与放映机的条件下,经过人
们的实践、变革,这才创造出来的。
爱迪生在美国电影初期占有重要地位,并不是因为他早期的发明,甚
至也不是因为他的机器的质量。实际上“是因为他通过一系列法律方面的活
动,为其摄影机和放映机在美国取得了专利”。为了独占电影的发明权,爱
迪生在1897 年宣布了一个“专利权的战争”,他聘请了许多律师起诉。爱迪
生的竞争者一个接一个消失不见了。
只有“比沃格拉夫”和“维太格拉夫”两家公司还能存在。前者专门
拍摄新闻片;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创办的“维太格拉夫”公司则是以拍摄两
部成功的故事片而开始制片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