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迪生传-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爱迪生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但他不易接受其他人的意见。他注意
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但他绝不迷信权威,他在改进发电机时,就曾向一位
电学权威挑战。他不相信当时流行的什么“电机普遍规律”,他说:“如果按
照这样的规律设计发电机,那么电机效率只有50%,电灯的用费将是昂贵的,
那谁还能用得起电灯呢?我要用实践证明,发电机的效率仍然是可以提高
的。”他不怕权威的讥笑、奚落,终于研制出了效率高达90%以上的发电机。

爱迪生一生不但和桀骜不驯的电气相争,而且同陈腐的宗教观念斗争。
1910 年秋季,有人问他:“上帝对你意味着什么?”爱迪生说:“一个有人
性的上帝对我毫无意义。”他宣称“他是一切迷信的敌人”,“圣经是胡说八
道。”爱迪生的话传到教会,宗教界立即掀起了反对爱迪生的巨浪。他家的


信箱充满了杀气腾腾的来信。爱迪生面对教会的攻击毫不惧怕,他说:“我
并不为我的攻击担心,我说的是真话,我从来没有看见天堂地狱。上帝关于
个人未来道路的理论,没有丝毫科学证明。证据!证据!这是我经常追求的。”

爱迪生是一个富于想象的人。他说任何一个愿意观察、学习、思考的
人都可以有好的设想。

他相信,人们应该尽可能早地开始看到世界和大自然,去思考他们看
到的事物。他曾经讲过,一个人越勤于思考,思考愈容易。他说:“如果你
在年轻的时候不学会思考,你也许永远不会思考。”

他不想人们认为他永远不会猜想。他说,当猜想被实验证明时,猜想
可以成为发明。人们在头脑中进行设想,然后需要知识把设想变成事实。

爱迪生喜欢学习。他认为,学习特别值得肯定,因为他的大部分知识
都是自己学习得来的。他曾说,不应把学习视为玩。因此,在学习上,爱迪
生是刻苦的,乐此不倦的。他兴趣广泛,知识渊博。亨利·福特在《我所认
识的爱迪生》一书中写道:

“就我所知而论,他不仅对于一切事物都发生兴趣,而且对于一切事物
他都是专家。人人都知道他是科学家,但在我第一次和他旅行时,与及后来
的旅行中每次和他的晤面时,我都惊异的发觉他对于飞鸟、树木、花草的广
博知识,并且完全明了地质学和天文学。

他的历史和政治的知识也很广博,他对于艺术极饶兴趣,而尤羡慕于
希腊艺术和建筑艺术的朴素。他手成的直线和图式都含有美感。”

爱迪生自己也曾说:“我不追想过去,只为了今日和明日生活着。我对
于科学、艺术、企业及其他一切都有兴味。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
音乐、哲学、机械学,什么都读。只要是有关于世界的进步的,什么学问都
不憎恶。我读科学学会的刊物,读商业的新闻,又读关于演剧的东西,读关
于运动的东西,我因此得以理解世界。我跟了世界大势走,但书籍给与我以
瞬间的慰乐,真当感谢。”

他所阅的定期刊物,包括《警察公报》,《纽约财政公报》这一类的出
版物,还有许多英美的杂志。爱迪生对于这事的解释简单极了。他要把全世
界都纳到他的面前——与各种思想的观点相接触。他觉得世界上最有趣味的
题目,就是人类生活之研究,别人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他的知识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据他说,他给自己定的定额是,每天
读3 本书。一生中,他读书破万卷,并且能记住书中的要点。对于科学刊物
《科学美国人》等,对于科学团体举行的讲座,他也非常关心。刚开始做电
报员时,他买了一本旧的《法拉第全集》,这对他一生走上发明家的道路有
很大的影响。他一天工作20 小时,衣服破了也顾不上换,有了钱就买药品,
买仪器,买书。

爱迪生读书有自己的特点。他很善于在短时间内精通一个方面的内容,
把前人和当代人达到的水平掌握到手。每当一个试验要进行时,不管在理论
方面有多大困难,他先把凡是可以借到的有关著作集中起来,一本一本地啃,
然后做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把遇到的问题和新的发现认真记录下来。例如
关于蓄电池的试验,他就记录了5 万多次。爱迪生的助手讲述这样一件事:
在研制打字机的一个部件时,爱迪生同所有的制造家约好,让他们某天把各
种打字机的样子都送来,并各派代表前来予以说明。同时,他就从图书馆把
有关这个机件的书都借来了,在客人们到来的前一天晚上集中精力阅读一


遍。第二天,客人们来到之后,爱迪生就对他们头头是道地讲了起来,这里
应该怎么改进,那里又该如何设计,还给他们画图示意,甚至对这些专家们
弄错的地方,也能纠正过来。这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奇。爱迪生的助手目睹
了这件事之后,曾经把爱迪生那个晚上读过的书借来通读一遍,结果竟用了
11 天的业余时间。

爱迪生相信未来。他认为世界很快会有这些伟大的发现,以致多年前
的伟绩会显得微不足道。他在谈到未来时说,如果人们都满足于已有的东西,
未来就不会变得更好。如果要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不
满足于事物的现状。他说完全满足于现状的人是不能成功的。

爱迪生在晚年曾对《美国成功》杂志记者维尔谈到:“你知不知道,我
总不会希望牺牲我所有的经验而取侥幸,而且绝不以战胜困难而满足?侥幸
和满足可以使我的奋斗容易些,也许可以使我多获得一些,然而我想我不会
因为一些困难就来改变。因为要有困难才能使人领略安逸的好处——如果安
逸至终临到了。”此外,他又加了一点爱迪生哲学的精义,这比他所说的任
何东西都有意义,任何人都可以当作一种荣耀,拿来作为自己的箴铭:“我
们常常所不能看透的事,终久可以做到。”

爱迪生渴望利用大自然的奥秘为世界各国人民谋利益,这正体现了美
国人民的愿望。他懂得生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我们得到了什么,而在于我们
提供了什么。

奇特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爱迪生认为,人们在睡觉上花了太多有用的时间。在他看来,人们不
需要花那么多时间休息,少睡觉不至于伤害人的身体。一次,他告诉美国的
一位总统,要他少睡觉。

爱迪生睡觉的方式很奇怪。他每晚没有一个定量的睡眠,有时睡4 个
小时或9 个小时,有时很长时间不休息,有时又接连睡24 个小时。当他对
某事物发生浓厚兴味时,简直不需要正常的睡眠。他持续地工作,一直到他
的脑力耗尽时,随处倒下来便唾。他在露营旅行中,当他对于目前的事物不
发生兴味时,无论何时,他随意便入睡。如果来宾或环境不来惹他,他就坐
在椅子上也会入睡的。因为没有什么事做,他就觉得不如休息来贮蓄他的精
力。

他可以在潮湿的地上或实验室的地上睡觉,也可以在实验室的金属板
上睡觉。

爱迪生后期的一位同事说:爱迪生睡觉,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什么
都可以当床。我曾见他用手作枕头睡在工作台上;还见过他两脚架在办公桌
上睡在椅子里;有时也穿着衣服睡在小床上。还有一次我见他一连睡了36
个小时,中间只醒来一个小时,吃了一大块牛排和一些土豆、馅饼,抽了一
支雪茄。此外,他还有站着睡觉的时候。

有时,他不用手当枕头,而是垫一本化学辞典,等醒来时,立刻就有
许多新的设想,所以人们常说他在睡觉的过程中也吸收着辞典里的知识。

日本吉松虎畅写道:“爱迪生之所以如此伟大,不仅因为他的思考力异
于寻常,且他想睡时只一刻熟睡,即能立刻恢复精神。”虽然他在60 年的生
涯中,工作多,睡觉少,但他几乎从来不患病。他是一个身体魁梧魄力强壮
的人,但他不需要操练,因此未作任何有规则的运动,他精神活泼,常在新
鲜空气的地方走动。


爱迪生在饮食方面有他自己的个性。他吃饭不多,他认为,大部分的
病都是由于吃得太多而引起的。尽管他同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应该比脑力劳
动的人增加一倍的饮食,但他仍然极力主张全美国所有的人都应该减少2/3
的食量。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少食是健康之道,如果美国乃至全球都能照
爱迪生所说的减少2/3 的饮食的话,冠心病、肥胖病等或许也会减少一半。

他也认为,人们应该吃许多不同的食物,他说他喜欢同一种食物不吃
两遍。他说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不同的食物,人们应该试试各种食物。爱迪生
除了一种软的称之为笋瓜的植物不吃以外,其他所有的植物他都吃。他说,
和笋瓜一样,容易吃的东西对人没有帮助。

爱迪生出名以后,人们为他举行很多宴会。但他参加宴会时经常自己
携带喜欢吃的东西赴宴,或在家中先吃了一些才去。在宴会上,大家吃6— 
8 种不同的食物,而爱迪生吃几种简单的他喜欢的菜:鱼罐头、水果、带叶
子的菜、粗面包和牛奶。

爱迪生对膳食不讲究。许多来访的人对爱迪生不讲究的膳食招待感到
吃惊。威廉·普利斯在1877 年5 月18 日的日记里写道:“我在一个叫门罗
公园的地方和爱迪生共度了酷热的一天——他是位出色的电工——我们对那
里的仪器进行了试验和检查。吃饭时,他为我提供的竟是生火腿、茶水!”

当少年的时候,他经济上买得起什么就吃什么;但在晚年,他才找那
些最适宜于他的和他喜欢的来吃。他不爱饮酒而好吸烟并嚼烟叶。他虽用烟
叶但对于卷烟,是他所深恶的。

爱迪生吃饭时间从不固定,常常是半夜才用晚餐。到了晚年,爱迪生
的每日午餐,回到家里去吃了。以前许多年,午餐是要人送到实验室里给他
吃的。爱迪生夫人劝他在每日午餐之后休息20 分钟;她这样劝他,经过了
很大的困难,可是至终她的劝告成功了。

“发明大王”的幕后

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靠自己的勤奋,但其中也渗透着他妻
子的辛勤劳动。

爱迪生一生结过两次婚。第一个妻子叫玛丽·斯蒂尔韦尔,第二个妻
子叫米娜。

为了使爱迪生生活有规律,不致影响身体健康,玛丽对他十分体贴。
她经常做可口的饭菜,一到开饭时间便给爱迪生送到实验室;晚上熬夜,又
给他送去宵夜;半夜回家,玛丽就煮好咖啡,准备好面包等着他;天将转冷,
玛丽早为爱迪生制作好厚呢子大衣;夏季太热,玛丽把爱迪生经常换洗的衣
衫都洗得干干净净,烫得平平整整。。爱迪生自从有了玛丽这个贤内助,精
神上很愉快,献身科学事业的劲头更足了,他的发明创造也更丰富、更多样
了。

有一年夏天,玛丽带着孩子到郊外度假,爱迪生一个人留在纽约搞研
制。当假期还未满,玛丽便病倒了。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她不让别人告
诉爱迪生。后来病情日渐加重了,医生才瞒着她给爱迪生写了封信。

米娜对爱迪生的关心不亚于玛丽。她知道爱迪生经常废寝忘食,所以
格外精心留意。每天早上都要拦住他喝完牛奶才走。有时爱迪生因忙不能回
家,她就亲自把饭送到实验室,看他吃完了才走。不知有多少次,米娜为了
把饭放凉了而对爱迪生生气。

米娜性格开朗,很关心丈夫的事业。她曾陪着丈夫参加了在法国召开


的世界博览会,凭着她的文才和言辞,使这位谦虚的发明家更深地为世界人
民所了解和尊重。

一次,她从伦敦回来,由于路途遥远,一路颠簸,感到非常疲倦,就
早早地上床休息了。但当她得知丈夫主持研制的活动电影已经成功的消息之
后,顿时兴奋地睡意全消,赶忙从被窝里爬出来,诚心向丈夫表示最热烈的
祝贺。

米娜对爱迪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她为了使爱迪生在繁忙而紧张的工
作中得到休息,常常陪着丈夫去看戏,而对爱迪生来说,这确实是唯一的消
遣。米娜对于艺术也是有素养的,她也深深地理解丈夫的审美观点。不但在
丈夫的服饰和色彩上,使其庄重大方,朴素美观,更重要的是这种朴素的美,
形成了爱迪生发明设计的宗旨。因此,爱迪生的设计总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
结合。

当爱迪生卧病在床时,米娜每天都从庭院采摘鲜花,插在爱迪生的床
边。同时,她还将装饰在一楼的休息室的纪念品,时常摆到爱迪生可以看到
的地方,让他欣赏以排除寂寞。卧病的爱迪生看到那些自己赢来的纪念品,
心里感到阵阵的温暖。米娜十分细心地照顾爱迪生的生活,她特别把摆在客
厅里的纪念章,也拿给爱迪生把玩。每当爱迪生手里拿着各国赠送的纪念章
时,他就想起少年时代研究的日子,以及过去多彩多姿的人生。

爱迪生是一位受到全人类尊重的伟大科学家。当然,他的成功主要归
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然而,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爱迪生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1922 年美国国会统计,爱迪生
使美国政府在50 年内的税收增加了15 亿美元。又据1928 年的调查,全世
界的资本用在与他的发明有关的事业上的数目如下:

电车65 亿元

电灯50 亿元

电影12.5 亿元

电话10 亿元

电力输送8.57 亿元

电报3.5 亿元

铁筋工2.71 亿元

车辆工场1.9 亿元

蓄音机1.5 亿元

电动力1 亿元

电气装置3700 万元

无线电话1500 万元

蓄电池500 万元

合计是157.25 亿元。他对于现代物质文明的关系,即此已可明了,
他在20 世纪的地位,也即此就可知道了。

爱迪生的创造发明不仅在美国,在世界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以
爱迪生为骄傲。美国国会发给他荣誉奖章。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说:“美国所
以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这是由于美国有一个爱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