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伽梵歌原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博伽梵歌原义-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自律生活,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执著于事,长此下去就会在自觉的道路之不断进步。诚恳地遵循这个方法的人,比起那些以灵性主义来粉饰自己以欺骗无知大众的佯装者来说,其所处地位要高妙得多。一个诚恳的马路清洁工,远比那些只为谋生而假装冥想的人要强得多。
  8.履行赋定给你的责任吧,因为这比无所作为更好;无所作为,甚至连物质躯体都不能维持。
  要旨:有很多假冥想者,诈称出身高贵,也有很多有名的职业人士虚伪地摆出一副为了灵修生活的进步,他们已经牺牲了一切的架式。主奎师那并不想让阿尔诸那成为伪善者,倒是希望他去履行查锤亚赋定的责任。阿尔诸那既是居家之人又是军中大帅,所以他还是保持现状,履行居家查锤亚的赋定宗教义务为好。这样的活动能逐步地洗净世俗人的心,使他脱离物质污染。为了维持生计的所谓弃绝,永远得不到主的允准,任何宗教经典也不会同意,要维持躯体健康,人毕竟得做些工作。因此,人若没有净化物质性的习性,断不可任意放弃工作,任何在这物质世界之中的人,都必然有一些不洁的习性,如想做物质自然的主人等;或者,换句话说,要去追求感官享乐。这种污浊的习性必须清除干净。不通过赋定的责任去作如此清除,人便永远不该弃绝工作,依赖别人过活,而试图成为一个所谓的“超然主义者“。
  9.作为牺牲祭献给维施努的活动,一定要做;不然,活动只会将人束缚在物质世界,所以呀,琨缇之子,你要履行你赋定的责任,去满足维施努。这样,你就可以永远不会受到捆绑。
  要旨:一个人只是为了维持这个身体也得工作,对社会上处于任一特定地位和品性的人来说,赋定的责任便能达到这个目的。
  亚给雅(yajna)是指主维施努,或者是献祭。所有的献祭都是为了满足主维施努。《韦达经》训谕:“yajnovaivisnuh”——“亚给雅即维施努”。换句话说,不管是进行赋定的亚给雅,还是直接服务主维施努,目的都是一致的。所以,如本诗节所言,奎师那知觉就是执行亚给雅,四社会阶层和四灵性阶段制度的目的也在于满足主维施努。Varnasramacaravatapurusenaparahpuman 
  /visnuraradhyate。(《维施努普然那》3.8.8) 
  所以,一个人应该为满足维施努而工作。这个物质世界的其它工作都是束缚人的原因,因为不论工作为善为恶,均有报应,而任何报应都将束缚人。因此,人须在奎师那知觉中为满足奎师那(即维施努)而工作。人若如此行事,则已处解脱之境。这才是伟大的工作艺术,开始时,需要有非常卓越的指导才行。所以,一个人应该在主奎师那的奉献者的专门指导之下,或在主奎师那的直接教导下(阿尔诸那得到这种机会工作),勤奋地工作。凡事不可为感官满足而行,而要去满足奎师那。这样去实践,不仅可免于工作的报应,而且更能逐渐将人提升到对主作出超然爱心服务的境界,这是晋升神的国度的唯一途径。
  10.创造之初,万物之主遣来一代一代的人类和半神人,带着对维施努的种种祭祀,并祝福他们说:“让亚给雅(yajna,祭祀)使你们快乐,因为它的实施会赐给幸福生活和获得解脱所需求的称心如意的一切。”
  要旨:万物之主(维施努)所创造的物质世界,给受条件限制的灵魂提供了一个重返家园的机会,物质创造之内的所有生物,因忘却了他们与维施努,即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的关系,而受到物质自然的条件限制。韦达原则在于帮助我们认识这永恒的关系,正如《博伽梵歌》所说:Vedaiscasarvairahamevavedyah.主说《韦达经》的目的就是要认识他。韦达颂歌唱道:patimvisvasyatmesvaram.因此,众生之主就是至尊人格神首维施努。在《圣典博伽瓦谭》(2.4.20)中,圣舒卡兑瓦哥斯瓦米(SukadevaGoswami)也从很多方面描述主为:“圣主奎师那,是所有奉献者崇拜的主,所有雅杜王朝的国君如安达卡、韦施尼等人的荣耀和保护者,全体幸运女神的丈夫,所有祭祀的指导者,众生的领袖,一切智慧的控制者,所有灵性和物质星宿的拥有者,地球上的至尊化身(一切至尊)。愿他对我恩慈。”“praja…pati”就是主维施努,他是所有生物、所有世界和所有美的主,是每个人的保护者。主创造了这个物质世界,使受条件限制的灵魂能学会从事亚给雅(献祭),以满足维施努;这样当他们还生活在物质世界时,就可以过得舒舒坦坦,无忧无虑,在现有的物质躯体完结之后,便能进入神的国度。这便是受条件限制的灵魂的整个活动程序。通过亚给雅的实施,受条件限制的灵魂会逐步变得具有奎师那知觉,且在各方面都具备神圣的品格。在这个充满纷争和虚伪的年代,韦达经典推荐“Sankirtana…yajna”(齐颂圣名祭祀)。主柴坦尼亚为拯救这个年代所有的人,引介了这个超然的体系。“Sankirtana…yajna 
  ”与奎师那知觉,相辅而行。《圣典博伽瓦谭》(11.5.33)提及主奎师那以他的奉献形象…主柴坦尼亚显现时,也特别提及了唱颂主的圣名一事(Sankirtana…yajna)。 
  “在这个充斥着纷争与虚伪的年代,天赋智慧充足的人会通过唱颂主的圣名,崇拜有同游相伴的主。”《韦达经》所规定的其他亚给雅在这纷争的年代不容易施行,但齐颂圣名祭祀在各方面都既简易又崇高,《博伽梵歌》(9.14)也这样推荐。
  11.祭祀取悦了半神人之后,半神人也会取悦你们。人与半神人如此互相合作,一切都会繁荣昌盛。
  要旨:半神人是经过授权的物质事务的管理者。空气、阳光、水以及维持生物躯体和灵魂的所有其他恩赐的供给,全由半神人统管。这些数不胜数的半神人都是至尊人格神首身体各部位的助手,他们是否快乐取决于人类亚给雅的施行,有些亚给雅是为了满足某些特别的半神人的,但就算这样做,主维施努在所有亚给雅中仍是受到尊拜的受益者。《博伽梵歌》也提到,奎师那本人就是所有亚给雅的受益者:bhoktaram 
  yajna…tapasam。所以,亚给雅帕提(yajna…pati)的最终满足才是所有亚给雅的主要目的。当这些亚给雅圆满地进行后,主管各部门供应的半神人自然高兴,自然物产的供应就不会匮乏了。 
  亚给雅的施行有很多附带的好处,最终是导人从物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举行亚给雅,一切活动均可净化,如《韦达经》所说:
  ahara…suddhau sattva…suddhih sattva…suddhau dhruva smrtih smrti…lambhe 
  sarvagranthinam vipramoksah。 
  举行亚给雅,食物便得到圣化;吃了圣化的食物,人的存在便得以净化;生存的净化又使精微的记忆组织获得圣化,而圣化的记忆则使人想到解脱之途,所有这些结合在一起,便把人导向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奎师那知觉。
  12.负责掌管各种生活必需品的半神人被祭祀的施行满足后,便会给你们提供一切生活所需,但人若享用半神人的馈赠却不回以祭祀,则与盗贼无异。
  要旨:半神人被授权为至尊人格神首维施努的供应代理人。因此,必须举行规定的亚给雅去满足他们。在《韦达经》中,对不同的半神人规定有不同的亚给雅,但所有这些最终都是供奉给至尊人格神首的。对于那些不认识至尊人格神首的人,祭祀半神人值得推荐。《韦达经》根据人不同的物质品性,引介种类不同的亚给雅。崇拜不同的半神人,也是基于同一原则——即根据人的品性的不同而不同。例如,肉食者被推荐去崇奉卡利(Kali)女神——这一物质自然的可怕形体,而且须以动物祭祀女神。但对在善良形态中之人韦达经典则推荐对维施努的超然崇拜。然而,一切亚给雅最终都为的是逐渐地晋升至超然的境界。对于普通人,至少有五种亚给雅——称为“五大祭”——是必需的。
  须知,人类社会的一切生命必需品都是由主的代理——半神人供应的。没有人能造出任何东西。以人类社会的食物为例来说,五谷、水果、蔬菜、牛奶、糖等善良形态的食物,以及非素食者的食物,如肉类等,没有一样是人制造出来的。又例如,热、光、水、空气等也是生命的必需品,也没有一样是人类能凭空制造的。没有至尊主,便没有充足的阳光、月光、雨水、微风等等;没有这些;谁也活不成。很明显,我们的生命依赖于主的维持。甚至我们的制造业也需要很多原料,如金属、硫磺、水银、锰和其它重要元素,这些都是由主的代理人供应的,目的是要我们好好利用,维持健康,以追求自觉走向生命的终极目标从物质生存的苦苦挣扎中解脱出来。举行亚给雅可以达到这一生命自标。如果我们忘记了人生的目的,只是一味地从主的代理人那里获取供给,满足感官,就会越来越多地陷于物质生存之中,这并不是创造的目的;我们必然会堕为盗贼,并将受到物质自然律法的严惩。盗贼的社会永远不会有快乐,因为他们没有生命的目标。粗俗的物质主义盗贼缺乏生命的终极目标,也没有举行亚给雅的知识,他们只是一味追求感官满足。然而,主柴坦尼亚始倡了最简单易行的亚给雅——唱颂主的圣名,世界上任何一个接受奎师那知觉原则的人都可实践。
  13.主的奉献者脱离各种罪恶,因为吃的食物已事先祭祀供奉过。其他人则为了个人的感官享乐而备制食物,实际上吃的只是罪恶。
  要旨:至尊主的奉献者——即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称为“santas”,他们恒常地敬爱主,正如《布茹阿玛萨密塔》(5.58)所言:premanjana…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santah sadaiva hrdayesu vilokayanti。奉献者恒常深深地爱着至尊人格神首哥文达(一切快乐的赐予者),或穆昆达(解脱的赐予者)或奎师那(有无限吸引力的人)。他们不会接受未事先供奉给至尊者的任何东西。因此,这样的奉献者常以不同的奉献服务,举行亚给雅。如聆听、唱颂、记念、崇拜等,这些亚给雅的举行,使他们永远远离物质世界中的种种罪恶污染。其他人则为了自己或为感官享乐而准备食物,他们不仅是贼,而且是吞咽各种罪业的食客。一个满身罪孽的盗贼怎么可能快乐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让人们在各方面都快乐,就应该教他们在全然的奎师那知觉中进行最简易的祭祀程序——唱颂主的圣名,否则,世上便不会有和平,不会有快乐。 
  14.众生吃五谷而活,五谷赖雨水而长,雨水因亚给雅而降,祭祀则源于赋定的责任。
  要旨:《博伽梵歌》的伟大评述家圣巴拉兑瓦 
  维迪亚布善这样写道: 
  至尊主被称为亚给雅普茹萨(Yajna…purusa)或一切献祭的接受者,也是一切半神人的主人。半神人为主服务,犹四肢之为整体服务。因德茹阿、禅德茹阿(Candra)、瓦茹那(Varuna)等半神人被授权掌管着物质事务,《韦达经》教导我们进行献祭以满足这些半神人,让他们乐于提供足够的空气、阳光、雨水等等滋润五谷。每当主奎师那受到崇奉,半神人也自然而然受到崇奉,因为他们是主的肢体,所以不必另行崇拜他们。为了这个原因,主的奉献者从事着一种在灵性上滋养身体的方法,即他们在奎师那知觉中,先将食物供奉,然后才吃。如此,不仅躯体过往的罪过消散弥尽,而且躯体还具有了对抗物质自然的一切污染的免疫力。当出现流行病时,接种抗菌疫苗可使人免于病的感染。同样,先把食物供奉给主维施努,然后再吃,我们就对任何物质影响有着足够的抵抗力,一个习惯这样做的人称为主的奉献者。因此在奎师那知觉中的人,只吃给奎师那供奉过的食物,便能抵消阻碍自觉进步的一切过往物质感染。另一方面,不这样做的人只会增加罪业活动,只配在下一生得到猪狗一般的躯体,饱受所有罪业的果报。物质世界充满了污染,但接受主的灵粮(prasadam——供奉给维施努的食物)则可免除这些侵染,不然,必遭到污染。
  五谷、蔬菜才是真正的食物。人类吃不同种类的谷物、蔬菜、水果等;动物则吃谷物、蔬菜的残渣、草、植物等。人类中的肉食者,要想吃到肉,也得依赖于农作物的生产。因此,我们最终依靠的是庄稼的生产,而不是靠大工厂的生产。田地的出产要靠足够的雨水,而雨水又是由因德茹阿、太阳、月亮等半神人控制着的,他们全都是至尊主的仆人。献祭可以满足主,所以,不做祭祀的人会感到万物匾乏——这便是自然的律法。亚给雅,特别是为这年代而制定的唱颂主的圣名必须举行,这样,至少可使我们免于饥荒。
   15.规范活动是由《韦达经》赋定的,而《韦达经》又是由至尊人格神直接展示出来的。因此,遍存万有的超然性永存于献祭中。
  要旨:这节诗清楚地说明了yajnatha…karma,即只为满足奎师那而工作的必要。要是我们须为满足亚给雅普茹沙(即维施努)而工作,便须在梵(brahman),即超然的《韦达经》中找出工作的指示。因此,《韦达经》是工作指示的法典。没看《韦达经》的指示而行使的任何事情,称为违训业报(vikarma),即未经授权的罪业工作。因此,为了免受工作报应之苦,我们须时常接受《韦达经》的指示。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须按照国家的指示工作,同样,他也须按照主的至尊王国所颁发的指示工作。《韦达经》上的这些指示,直接出于伟大的人格神的一呼一吸。据说“四韦达——瑞歌、亚诸尔、萨摩、阿塔尔瓦——全是由伟大人格神的呼吸中流生“(《布瑞哈德阿茹阿尼亚卡乌帕尼沙德》4.5.11)。主是全能的,可以呼吸之气说话,正如《布茹阿玛萨密塔》所证实的,主是全能的,每一感官都能做其他感官的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