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起的积极作用,错误地认为“立三主义是用‘左’倾词句掩盖着实质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并认为“右倾依然是党内目前主要危险”。会议撤销了李立三、瞿秋白、李维汉的政治局委员职务,王明等人取得了党中央的领导权,使“左”倾路线第三次统治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关。这次“左”倾机会主义,比立三冒险主义更“左”,形态更完备,理论更荒谬,气焰更嚣张。其主要错误是,否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一举夺得社会主义革命和胜利;主张“一切斗争,否认联合”,把所有中间势力都当成“最危险的敌人”;推行“城市中心论”,主张红军夺取中心城市;在组织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惩办主义,对于不同意他们“左”倾观点的干部,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军事上,推行冒险主义。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认真研读了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从理论上认识了王明“左”倾路线对革命事业的严重危害性,“左”倾同右倾一样地危害革命事业。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把这木书推荐给党内的其他同志,以提高党的战斗力。彭德怀后来在其“自述”中回忆道。他接到毛泽东先后寄来的《两个策略》和《“左派”幼稚病》后,是认真读了的。他说:前一本我在当时还不易看懂,后一本比较易看懂些。这两本书,一直带到陕北吴起镇,我随主席先去甘泉十五军团处,某同志清文件时把它烧掉了,我当时真痛惜不
  此后,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党内的反倾向斗争。在延安时期,为了总结前一段中国革命的经验,并从理论上弄清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他又多次读了列宁的这部著作。薄一波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毛泽东在延安读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竟读了几十篇。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重读了这部著作。在以后的岁月中,直到他晚年,还多次阅读列宁的这部著作。 
8。必须消灭无纪律状态(读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大概,现在差不多每个人都已看到,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如果我们党没有得到工人阶级全体群众全心全意的拥护,也就是说,没有得到工人阶级中所有一切能思考、诚实、有自我牺牲精神、有威信并且能带领或吸引落后阶层的人的全心全意的拥护,那未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
  我再说一遍,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胜利经验向那些不善于思索或不曾思索过这一问题的人清楚地表明,无产阶级的无条件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
  人们时常议论这个问题,但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的?关于这些,他们却考虑得远远不够。在对苏维埃政权和布尔什维克欢呼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对布尔什维克为什么能够制定革命无产阶级所必需的纪律的原因多作些极其认真的分析呢?
  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只有布尔什维主义整个存在时期的历史,才能令人满意他说明,为什么它能够制定为无产阶级胜利所必需的铁的纪律并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这种纪律。
  这里首先发生这样一个问题: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是靠什么来维持的?是靠什么来检验的?是靠什么来加强的?第一,是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它对革命的忠诚,它的坚韧性、自我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第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而最广大的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信其正确。没有这些条件,革命政党的纪律,真正能够成为可以推翻资产阶级并且改造整个社会的先进阶级的政党的纪律,是不可能实行的。没有这些条件,建立纪律的企图,就必然会变成空谈,变成废话,变成装模作样。可是另一方面,这些条件又不能一下子产生,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艰若的实验才能造成这些条件;正确的革命理论,会使这些条件容易造成,而这个理论并不是教条,它只有同真正群众性的和真正革命的运动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才能最终形成。
  ——摘自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2章
  “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请同志们看此书的第二章,使同志们懂得,必须消灭现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严重的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
  毛泽东
  1948年4月21日
  ——摘自毛泽东1948年4月21日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封而上的批语
  [解析]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的第二章中,针对“左派”共产党人否定集中领导,否定严格纪律的通病,总结了布尔什维党的经验,指出党的集中领导和党的纪律是布尔什维电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毛泽东也一贯注重强调党的纪律,他曾多次阅读列宁的这部著作,并把列宁论党的纪律列为延安整风运动中学习的主要文件之一。1942年4月20日,毛泽东在关于整顿三风的报告中也谈到了列宁的这一论述。他说: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老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说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这是上了书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上就有。
  1948年4月,正是国共之间准备大决战的时候。为了克服革命队伍内部存在的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保证战争的彻底胜利,毛泽东重读《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并在书的封面上写了一个批语:“请同志们看此书的第二章,”。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毛泽东的建议,重印了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第二章,并于1948年6月1日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重印(“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前言》。这个《前言》号召全党干部认真学习和研究《“左派”幼稚病》第二章,指出,如果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并取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忠诚的、全心全意地拥护,那末我们就将不能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而且不能保持自己的胜利。《前言》强调坚持党的铁的纪律,巩固党与群众的联系,是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不能实现这些原则,不能实现全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与统一纪律,就不能实现对于全国革命人民的统一领导,就不能克服革命阵营内部的各种动摇,就不能战胜各种敌人的反抗,就不能团结中国人民组成统一的国家。《前言》指出,现在的情况已经有很大改变,在过去曾经是正确的高度发展地方自治权的方针,现在已不完全适用,而地方主义、无纪律、无政府状态,这些错误的倾向,对于统一斗争,更具有重大危险性,它已经给人民的革命事业造成了许多严重损失,必须坚决纠正。全国的革命形势,要求全党全军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政策完全统一,要将一切可能统一的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的领导之下。
  严格说来,严格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特点之一。当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从表面上看势力都要比布尔什维克大,但却在日后的较量中败北,布尔什维克铁的纪律在此起了关键的作作。无产阶级政党,尤其是处于白色恐怖或战争状态的党,要保持战斗性,就必须维护自身队伍的铁的纪律。 
9。中国寻找真理的过程同俄国相似(读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大约从上一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俄国进步的思想界在空前野蛮和反动的沙皇制度的压迫下,普如饥如渴地寻求正确的革命理论,专心致志地、密切地注视着欧美在这方面的每一种“最新成就”。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经受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了欧洲的经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
  ——摘自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毛泽东读书和笔记和谈话]
  列宁在1920年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描写过俄国人寻找革命理论的经过。俄国人曾经在几十个年头内,经历艰难困苦,方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封建主义的压迫,这是相同的。经济和文化落后,这是近似的,两个国家都落后,中国则更落后。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这是相同的。
  ——摘目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
  (见《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69页)
  [解析]
  1949年6月30日,在新中国建立的前夕,毛泽东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3周年而写的一篇著名论文《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自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都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他自己在学校求学期间,学的也是这些东西。可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玄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这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自辛亥革命后,毛泽东就一直不懈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就在团结志同道合的人寻找有效的社会改造道路。但是直到“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人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昔日的沙皇俄国处于欧洲的边缘,属于欧洲的落后国家。俄国的先进分子向欧美学习的热忱、毅力、忘我精神与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俄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也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和痛苦牲牺,这一点与中国有相似之外。尽管沙俄落后,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但它毕竟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大国,俄国先进分子,不会有中国先进分子那种时刻迫在眉睫的亡国之虞。主权日丧、备受欺凌、山河破碎的民族危亡感,俄国的先进分子无论怎样地忧国忧民,恐怕也不会有中国人这般深切。从这个意义上讲,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并非出于哲学意义上的“追求真理”即,“爱智”,而主要是出于救国救民的迫切需要。
  中国人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经历了十分复杂曲折而且艰苦卓绝的过程。从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到孙中山,中国人学日、学英、学法、学美,引进了各色政治理论,尝试了各种政治方案与政治制度。可惜没有一样能够救得了灾难深重的中国。毛泽东自己也是同样,他为早期改良派的郑观应的文章感动过,也服膺过康有为和梁启超,尤其被梁启超那气势恢宏的时务体政论所感染。他参加过辛亥革命,甚至短时期地信奉过无政府主义。当这些主义和理论都如过眼云烟一般在中国大地上消散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的中国人发现,走俄国人的路,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与俄国在寻找马克思主义真理上存在着同样曲折的经历,而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方面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俄国布尔什维克没有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成就,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十月革命经验,而中国共产党也同样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因而毛泽东指出,中国同俄国一样,都是在封建主义压迫,经济和文化落后的西家内,由先进的人们,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的。
  毛泽东为传播马列主义做了许多工作。他经常谈到俄国家重要的一条革命经验:要让广大革命群众特别是群众的领袖分子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武器。否则,革命是不可能前进也不可能牲利的。与此同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机械地照搬俄国的经验,而是在汲取俄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 
10。小生产产生着资本主义(读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阶级对更强大的敌人,对资产阶级进行的最奋勇和最无情的战争,资产阶级的反抗,因为自己被推翻(哪怕是在一个国家内)而凶猛十倍。它的强大不仅在于国际资本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各种国际联系牢固有力,而且还在于习惯的力量,小生产的力量。因为,可惜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小生产,而小产生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由于这一切原因,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
  ——摘自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要写文章。要告诉春桥、文元把列宁著作中好几处提到这个问题的找出来,印大字本送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