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推拿特定部位,如穴位、经络可激发经气,达到调和经气,平衡内外环境的目的。下面介绍一些特定要穴。
  一、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四肢时,膝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特点穴,称为五输穴。五输穴功能不一,《难经》说:“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其中五输穴的合穴对治疗腑病有重要作用。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于上巨虚,小肠合于下巨虚,膀胱合于委中,三焦合于委阳,胆合于阳陵。临床遇到胃痛病员,除一般手法外,常在足三里穴用指揉、按,效果较好,胆囊炎病员常在阳陵泉穴处按揉,道理即在于此。
  二、原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经过的和留止的穴位。推拿对脏病的治疗常取有关原穴。例如心脏病员常可出现胸闷、心悸,指压大陵穴常有较好疗效;对失眠者指压神门穴亦有效果等。
  三、络穴
  络穴是络脉所属的穴位。络穴对于疏调表里经病最为常用。例如肺络于列缺,小儿咳嗽痰多,常可指压,指揉列缺穴,效果较好。
  四、穴
  部穴是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部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
  五、背俞穴和腹募穴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腹募穴是脏腑之气聚集于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背俞穴和腹募穴临床很常用,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可治疗相关的周身和五官疾病。例如对腰痛者常按揉肾俞穴,就是因为腰为肾之府;对尿潴溜患者常指压中极穴,即因中极穴为膀胱的募穴。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本书由免费制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