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铜葵花-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铜感到身上一阵发凉,这才突然想起葵花与牛。他抬头一看天空,只见乌云翻滚,他大吃一惊,转身就往回跑。    
    那几只野鸭受了惊动,扑着翅膀,在水面上留下一路水花后,飞上了天空。    
    青铜仰脸看了它们一眼,再也顾不上它们了,呼哧呼哧地跑向葵花和牛呆的地方。    
    他跑回来了。但,他只看到了牛和那一篮芦根。    
    他伸开双臂,不停地转动着身体。可是,除了芦苇还是芦苇。    
    他望着牛。    
    牛也望着他。    
    他想,葵花肯定是去找他了,便一下冲进芦苇丛中,沿着刚才的路线,发疯一般地跑着,碰得芦苇哗啦哗啦地响。    
    他又回到了那个水池边。不见葵花的踪影。    
    他想大声叫喊,可是却发不出一点声音。他掉转头,又跑了回来。    
    牛已经站了起来,一副不安的神态。    
    青铜又冲进了芦苇丛,一个劲地向前奔跑着,汗珠纷纷洒落在地。芦苇在咔吧咔吧地折断。在没完没了的奔跑中,他的衣服被裂开的芦苇割破了,脸上,腿上,胳膊上,被芦苇划出一道道伤痕。他奔跑着,眼前什么也没有,只有妹妹葵花:坐在大槐树下的石碾上的葵花,在瓜花灯下看书写字的葵花,用树枝在沙土上教他识字的葵花,背着书包蹦跳在田埂上的葵花,她笑着,她哭着……    
    一根芦苇茬几乎扎穿了他的脚板,一阵尖利的疼痛差点儿使他昏厥过去。这些日子,他吃的主要是野菜,身体已经很虚弱,经过一阵奔跑,早已精疲力竭。现在脚又扎破了。剧烈的疼痛,使他满身冷汗。他眼前一黑,踉跄了几下,终于跌倒在地。    
    天开始下雨。    
    雨凉丝丝地淋着他,将他淋醒了。他从水洼里挣扎起来,抬头看天空,只见一道闪电像蓝色的鞭子,猛烈地鞭打着天空。天空便留下一道伤痕,但瞬间又消失了,接下来,就是一阵天崩地裂的炸雷。    
    雨更大了。    
    青铜拖着血淋淋的脚,在大雨中挣扎着,寻找着。    
    而此时的葵花已经离他很远了。她已完全迷失了方向。她不再奔跑,而是慢慢地走着,一边走,一边哭泣,一边呼唤着:“哥哥、哥哥……”她像丢失了什么,在寻找着。    
    每一道闪电,每一声炸雷,都会使她打一个哆嗦。    
    头发被雨水冲到脸上,遮住了她那双黑晶晶的眼睛。这些日子,她已经瘦了许多,雨水将衣服淋湿后,紧贴在她身上,人越发得显得瘦了,瘦得让人可怜。    
    她不知道,这芦苇荡到底有多大。她只知道,哥哥和牛在等待着她,奶奶、爸爸、妈妈 在家中等待着她。她不能停下来,她要走,总能走出去的。她哪里会想到,她正在向芦荡的深处走去,离芦荡的边缘越来越远。    
    茫茫的芦荡,已在风雨中,将这个小小的人儿吞没了。    
    青铜又回到了挖芦根的地方。这一回,牛也不见了,只有一篮子芦根。    
    他再次晕倒在水洼里。    
    雷在天上隆隆滚动,天底下,烟雨濛濛。    
    在大麦地那边,奶奶、爸爸、妈妈都走动在风雨中,在呼唤着他们。奶奶拄着拐棍,雨水将她的一头银发洗得更加银亮。老人十分消瘦,像一棵多年的老柳树,在河堤上晃动着。她呼唤着她的孙子孙女,但苍老的声音早已被风雨声盖住了。    
    大河里,嘎鱼穿着蓑衣,撑着小船,正赶着鸭子回家。    
    奶奶问他:“看见我们家青铜和葵花了吗?”    
    嘎鱼根本没有听见,他想将船停住细听,但那些鸭子在追撵雨点,一会儿已游出去很远了,他只好丢下青铜的奶奶,追赶他的鸭子去了。    
    青铜再次醒来时,雨似乎小了一些。    
    他挣扎着坐了起来,看着忽起忽伏的芦苇,两眼发直,一副绝望的样子。    
    找不到葵花,他也不会再回去了。    
    雨从他黑油油的头发上,不住地流到他的脸上。眼前的世界,是一个模糊不清的世界。    
    他低下头去,脑袋沉重得像一扇磨盘,下巴几乎勾到了胸上。他居然睡着了。梦中,是飘忽不定的葵花,是妹妹葵花,是长在田里的葵花……    
    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了牛的叫声。他抬起头来时,又听到了牛的叫声,并且这叫声离这儿并不远。他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朝牛叫声响起的地方张望着——    
    牛正在向这里奔跑,所过之处,芦苇如河水被船劈开,倒向两旁。    
    它的背上,竟坐着葵花!    
    青铜扑通跪在了水洼里,溅起一片水珠……    
    雨过天晴时,青铜牵着牛,一瘸一拐地走出了芦苇荡。牛背上,坐着葵花。她挎着篮子,那里面的芦根,早已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一根根,像象牙一般的白……


第三部分三月蝗(5)

    粮船已在几百里外的路上了,但因长久干旱,河中缺水,水道很浅,船行驶得很慢。    
    大麦地人的裤带,在一天一天地勒紧。    
    青铜和葵花,两人的眼睛本来就不小,现在显得更大了,牙齿也特别白,闪着饥饿的亮光。奶奶、爸爸、妈妈以及全体大麦地人,眼睛都变大了,不仅大,而且还亮,是那种一无 所有的亮。一张嘴,就是两排白牙。那白牙让人想到,咬什么都很锋利,都会发出脆响。大麦地的小孩走路,不再像从前那样蹦蹦跳跳了。一是没有力气,二是大人见到了,就会叫道:“别再蹦跳了,省省力气!”“省省力气”,实际上就是省省粮食。    
    大麦地有点儿萎靡不振。    
    大麦地人说话,声音有点儿病后的样子。大麦地人走路,东倒西歪,飘飘忽忽,更像病人。    
    但天气总是特别好,每天一个大太阳。草木也很繁盛,处处苍翠。天上飞鸟成群结队,鸣啭不息。    
    但这一切,大麦地人都无心观赏,大麦地人也没有力气观赏。    
    孩子们照样上学,照样读书。但朗朗的、此起彼伏的、充满生机的读书声,已经大大减弱了。孩子们想将课文读响,但却就是读不响。瘦瘦的肚子,使不上劲,让人很着急,一着急,还出虚汗。饿到最厉害时,想啃石头。    
    但,大麦地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显得很沉着。    
    青铜一家人,没有一个会哭丧着脸说:“我饿。”即使晚上一顿饭不吃,也不会说:“我饿。”    
    他们还把家,把自己收拾得比原先还干净。青铜与葵花走出去,永远是干干净净的面孔和干干净净的衣服。奶奶像往常一样,总往河边跑,用清水清洗着她的面孔与双手。她将一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衣服,一尘不染。    
    她干干净净地走在阳光下,宽大的衣服,飘飘然,像是翅膀。    
    青铜和葵花,自己还能找到吃的。广阔的田野,无数的河流,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食物。青铜总在田野上走,在河上漂,记得这里有什么可吃的,那儿有什么可吃的。他带着葵花,总能有惊喜的发现与收获。    
    这天,青铜驾了一条木船,往河湾去了。船上坐着葵花。青铜记得河湾有一大片芦苇丛,芦苇丛里有一小片水泊,水泊里有野菱角。他和葵花可以美美地吃一顿野菱角了。弄得好,还可以采一些回来给奶奶、爸爸、妈妈吃。    
    但这一次,他们却扑了空。野菱角还在,但长在叶子底下的果实,不知早被谁采走了。    
    他们只好又驾着船往回走。路上,青铜没有力气了,就在船舱里躺了下来。葵花也没有力气了,在哥哥的身旁也躺了下来。    
    轻风吹着,船就在水面上慢慢地漂移着。    
    他们听到了船底与流水相碰发出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悦耳,像是一种什么乐器弹拨出来的声音。    
    天空飘着白云。    
    葵花说:“那是棉花糖。”    
    白云朵朵,不断地变幻着形状。    
    葵花说:“那是馍头。”    
    青铜用手比划着:“不是馍头,是苹果。”    
    “不是苹果,是梨。”    
    “那是一只羊。”    
    “那是一群羊。”    
    “让爸爸宰一只羊给我们吃。”    
    “宰那只最大最肥的。”    
    “给周五爷送一条羊腿。周五爷也给我们家送过一条羊腿。”    
    “再送一条羊腿给外婆家。”    
    “我要喝三碗羊汤。”    
    “我喝四碗。”    
    “我喝五碗。”    
    “我要放一勺辣椒。”    
    “我要放一把香菜。”    
    “喝吧喝吧,再不喝就凉了。”    
    “喝!”    
    “喝!”    
    于是,他们就大喝起来,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喝完了,两人都咂咂嘴,还把舌头伸出来,舔了舔嘴唇。    
    葵花说:“我渴了。”    
    “渴了吃苹果。”    
    “不,我吃梨,梨水多。”    
    “我要吃一只苹果,再吃一只梨。”    
    “我要吃两只梨,再吃两只苹果。”    
    “肚子要炸了。”    
    “我就到田埂上走。那一回,我吃荸荠吃撑了,你就领着我在田埂上走,一直走到夜里,回到家,我又吃了一个荸荠。”    
    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但在两个孩子眼里,它们却成了黄灿灿的麦地、金浪翻滚的稻田、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一只鸡、一只鹅、一条鱼、一大锅翻滚着的豆浆、一只大西瓜、一只大香瓜……    
    他们有滋有味地吃着,还互相推让着。吃着吃着,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长长的流水,载着小船,在金色的阳光下悠悠地漂着……


第三部分三月蝗(6)

    这天,葵花放学回来,抬腿迈门槛时,两眼一黑,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跌倒了。    
    奶奶连忙跑过来。“宝宝,你怎么啦?”妈妈将她从地上拉起。她的面颊磕在门槛上,磕破了皮,鲜血正慢慢流出来。    
    妈妈将她抱到床上。见她面色苍白,妈妈赶紧去厨房给她熬米汤。妈妈刚刚从别人家借 了一升米。    
    青铜放牛回来,见到葵花躺在床上后,便开始惦记着水泊中的那几只野鸭。    
    第二天一早,他就拿了一张捕鱼的网,跟谁也没有说,独自一人进入了芦苇荡。    
    他找到了那片水泊,但水面上只有倒映着的天空,别的什么也没有。    
    “它们大概飞到其他的地方去了。”青铜等了一阵,想离开这片水泊,但最终却又坚持着在芦苇的背后坐了下来。他让自己耐心地等待下去。“它们大概去哪儿找食吃了,它们一定会飞回来的。”他从芦苇上打下两片叶子,将它们折成了两条小船。他抬头看看天空,见天空毫无动静,就走出芦苇丛,将芦叶小船放进水中,然后又赶紧退了回来。他拨开芦苇望去时,两只芦叶小船,已借着轻风,朝前行去了。    
    太阳越升越高,却一直不见野鸭们的影子。    
    青铜便在心中祈祷着:野鸭啊,飞来吧。野鸭呀,飞来吧……    
    快近中午时,天空竟出现了一大群野鸭。青铜一见,十分兴奋。然而,这群野鸭却朝另外的地方飞去了。青铜失望地叹息了一声,拿起渔网,准备撤了。就在这时,又有几只野鸭出现在了水泊上方的天空。青铜的目光,紧紧地追随着它们。他似乎认出了它们:就是那天看到的那几只野鸭!    
    野鸭在天空盘旋了一阵,开始下降。野鸭是飞鸟中最愚笨的飞鸟,翅短,体重,飞起来,没有一点舒展与优雅。它们落在水中时,简直像从天空抛下了十几块砖头,扑通扑通,将水溅起一团团水花。    
    它们只是转动着脑袋,警惕地打量四周,见无动静,才放心地在水上游动起来。它们或拍着翅膀,嘎嘎叫上几声,或用扁嘴撩水拭擦着羽毛,或用扁嘴吧唧吧唧地喝着水。    
    那只公鸭又大又肥。它的脑袋是紫黑色的,闪着软缎一般的光泽。那些母鸭,就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做着各自愿意做的事。其中一只身体娇小的母鸭,好像是公鸭最喜欢的,见它游远了,公鸭就会游过去。后来,它们就用嘴互相梳理羽毛,还用嘴不停地在水面上点击着,好像在诉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公鸭拍着翅膀,上了母鸭的背上。母鸭哪里禁得住公鸭的重压,身体顿时沉下去一大半,只露出脑袋来。说来也奇怪,那母鸭竟不反抗,自愿地让公鸭压得半沉半浮的。这让青铜很担心。过了一阵,公鸭从母鸭的背上滑落下来。两只鸭好像都很高兴,不住地拍着翅膀。拍着拍着,那只公鸭居然起飞了。这使青铜一阵紧张——他怕公鸭将野鸭们都带走。可是,水中其他的野鸭却无动于衷地浮游于水面,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公鸭在天空快乐地飞翔了几圈之后,又落回水泊。它不住地将清水撩到脖子上。那羽毛滴水不进,水珠亮闪闪地滚动着。    
    青铜抓着渔网,等待着时机。他能抓住野鸭的惟一可能就是等它们潜入水中嬉耍或是潜入水中寻觅鱼虾、螺蛳时,突然将网子抛撒出去,野鸭总要浮出水面,也许就有一两只恰好被网子罩住,脑袋卡在了网眼里。    
    可是,这些野鸭只是漂浮在水上,没有一点儿潜水的意思。    
    青铜的双腿已经有点儿麻木,头一阵阵发晕,两眼一阵阵发黑。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慢慢地躺了下来。他歇了歇,等身上有了点儿力气之后,又爬起来去盯着那些野鸭。    
    野鸭似乎也歇足了劲,有点儿不安分。它们在水面上游动起来,并且游动的速度显然加快了。不一会儿,有两只年轻的野鸭嬉闹起来。其中一只先挑衅的,被另一只追赶着,眼看就要被追住时,脑袋往水中一扎,屁股朝天,金黄的双脚连连蹬动之后,便扎进水中去。追的一只,见被追的一只一忽儿不见了,身子转了一圈,也一头扎进水中。    
    这种嬉耍,很快扩大到全体,只见,这几只扎下去,那几只又从水里冒出来,一时水面上热闹非凡。    
    青铜的心提了起来,抓网的手满是汗,两腿直打哆嗦。他叫自己不要再打哆嗦,但腿哪里肯听他的,还是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