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本草害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37-本草害利-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蛤蜊壳
内容:〔害〕蛤粉善消痰积血块,然脾胃虚寒者宜少用,或加益脾胃药同用为宜。 
肉气味虽冷,与服丹石人相反,食之令腹结痛,凡使海蛤,勿用游波,虫骨相似只是面上 
无光,误饵令人狂走,欲投水如鬼祟,惟醋能解之。 
〔利〕与牡蛎同功,肉咸冷,止渴解酒。大抵海属咸寒,功用略同。江湖蛤蚌,但能清 
热利 
湿,不能软坚。蜀漆为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修治〕四五月淘沙取之,炭 火研成粉,或生捣碎。 

肝部药队〔泻肝猛将〕
木瓜
内容:〔害〕下部腰膝无力,由于精血真阴不足者不宜用。其味酸涩,伤食脾胃未虚,积滞多 
者不 
宜用。愚谓性温必燥,肾恶燥,故久服损齿及骨。针经云∶多食之,令人癃(闭溺者为癃), 
忌铁器。 
〔利〕酸涩而温,和脾理胃,敛肺伐肝,气脱能收,气滞能和,故筋急能舒,筋缓能利, 
攻 
湿痹,治香港脚,但酸收能闭小便,须与车前子同用。 
〔修治〕八月采实,切片晒干入药。宣州瓜陈生者良。 
桃仁 
〔害〕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过用之及用之不得其当,能使血下不止,损伤 
真阴 
。凡经闭不通,由于血虚,而不由于瘀滞;产后腹痛,由于血虚空痛,而不由于留血结块; 
大便不通,由于津液不足,而不由于血燥闭结;误用之大伤阴气。双仁有毒,不可用。桃枭 
,其功专于辟邪去瘀,病值虚者忌,与桃仁用同。桃花攻决为用,但可施于气实有余之症, 
若无故而因除百病、美颜色诸谬说而服之,为害不少。耗人阴血,损元气。勿用千叶花,令 
人鼻衄不止、目黄。藏器乃言,食之患淋。 
桃叶苦平,杀虫发汗,采嫩者,名桃心。入药尤胜。 
桃子辛酸甘热、微毒,多食令人有热痈疖。 
〔利〕桃仁苦甘平,入肝大肠两经。破诸经血瘀,润大肠血燥,肌有血凝,而燥痒堪除; 
热 
入血结,而狂言可止。香附为使。 
〔修治〕桃仁,去皮尖炒黄用。或麸炒,或烧存性。润燥活血,宜汤浸。行血宜连皮尖 
生用 
。以六七月采桃核,敲碎取仁阴干,采之千叶者,勿用。以绢袋盛,悬檐下阴干用。桃枭, 
是桃实在树经冬者,正月采之,实者良,酒拌蒸焙干去核用。主辟邪祛祟。桃为五木之精, 
故能解邪杀鬼,亦可杀虫。桃花苦平,峻利通攻,泻痰饮滞血,下宿水,疗风狂。 
黄帝书云∶食桃饱,入水浴,令人成淋,及寒热病。桃实多食,令人膨胀,及生痈疖, 
有损 
无益。与鳖肉同食,患心痛。服术人,忌食之。 

肝部药队〔泻肝猛将〕
青橘皮
内容:〔害〕性最酷烈,善破胁下小腹之滞气,然误服之,立损真气,为害不浅。凡欲施用, 
必与 
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用也。肝脾气虚者,概勿施用。辛能发汗,气虚及有汗者 
,禁用。 
〔利〕苦辛温,色青气烈,入肝胆气分,疏肝泻肺,引诸药至厥阴之分,下饮食入太阴 
之仓 
。最能发汗。柴胡疏气,青皮平下焦肝气,皮能达皮,辛能发汗,故又为泻三焦猛将。破滞 
气,愈低愈效,削坚积,愈下愈良。 
〔修治〕八月采,青橘皮乃橘之未黄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气芳烈。今人多以小柑、小 
柚、 
小橙伪之,不可不慎辨之。入药以汤浸去瓤,切片醋炒少用。 

肝部药队〔泻肝猛将〕
蓬莪术
内容:〔害〕凡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忌之。若崩中淋露,皆应补气血,凉血清热则愈。 
一切 
辛走之药,法当所禁,虚人服之,积未去而真气已竭,兼以参术,或庶几耳。 
〔利〕辛苦,而辛入肝经,治气中之血,破血行气,消瘀止痛。若须用与健脾、补元之 
药同 
用,无损耳。得酒醋良。 
〔修治〕根如生姜,莪生根下,似卵不齐,坚硬难捣。九月采,削去粗皮,蒸熟曝干。 
入气 
分,灰火煨透,乘热捣之,入血分醋酒磨。 

肝部药队〔泻肝猛将〕
沉香
内容:〔害〕凡冷气逆气,气郁气结,殊为要药。然而中气虚、气不归元、气虚下陷,忌之。 
心经 
有实邪者,忌之。非命门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药用,阴亏火旺者,切勿沾唇。 
〔利〕性沉燥辛温,平肝降气,调中气而胃开,补下焦而肾暖,理家痰涎,故入肾、命 
门, 
暖精助阳行气,去肌肤水肿,通大肠虚闭,治小便气淋。 
〔修治〕待燥碾碎,若入剂,惟磨汁,临时冲入。须要色黑不枯,硬重沉于水,油熟者 
为上 
,半沉者次之。不可见火,嚼之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入丸散以纸裹置怀中。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香附
内容:〔害〕性燥、苦温之品,而能耗血散气,气虚血弱服之,恐损气而耗血,愈致其疾。凡 
月事 
先期,因于血热,法当凉血,勿用此药。误犯则愈先期矣。 
〔利〕气香,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又 
为入 
金木之宫,开郁化气,发表消痰药也。统领诸药,随用得宜,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故胎产神良。得童便、醋、芎 、苍术良。 
〔修治〕二八月采根下子,阴干火燎去毛,以水洗净,石上磨去皮须。生用上行胸膈, 
外达 
皮肤,或磨汁。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润燥补虚,童便浸炒;入血分盐水炒;行经络酒 
浸炒;消积聚醋炒;制燥蜜炒;化痰姜汁炒;入肾气盐炒;炒黑止血。故统治三焦,勿犯铁 
器,稻草煮之,味不苦。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木香
内容:〔害〕香燥而偏于阳,肺虚有热者,血枯而燥者忌之。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诸病肿痛, 
属 
火者皆禁用。丹溪曰∶味辛气升,若阴火冲上者,反取火邪。 
〔利〕辛苦温三焦气分之药,泄肺气,疏肝气,和脾气,开诸郁,温中而治心疼。生用 
理气 
,煨熟止泻,以其降气开郁,故又为泻三焦猛将。畏火。 
〔修治〕冬月采根,晒干为药,以其形如枯骨,味苦粘牙者良。凡入理气药,只生用, 
不见 
火,或磨汁。若实肠止泻,宜面裹。东垣用黄连制,亦有蒸用。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延胡索
内容:〔害〕辛温,走而不守,经事先期,虚而崩漏,产后虚运,均忌之。 
〔利〕辛苦而温,入心包、肺、脾、肝,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调经脉,利产后暴 
血上 
冲,折伤积血,疗疝舒筋,理通身诸痛,止肠痛心疼,为活血利气之药也。 
〔修治〕立夏掘取,今多出浙江笕桥。根如半夏,黄色而坚。产东阳者,粒头细,生用 
破血 
,炒用调血,酒炒行血,醋炒止血。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柴胡
内容:〔害〕柴胡为阴,必阴气不舒,致阳气不达者,乃为恰对。若阴已虚者,阳方无倚而欲 
越, 
更用升阳发散,是速其毙矣。故凡元气下脱,病属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发热 
,火炽炎上,不因血凝气阻为寒热者,近此正如砒鸩之毒也。疟非少阳经者勿用。治疟必用 
柴胡,其说误解。恶皂角,畏女菀、藜芦。 
〔利〕苦微寒,入肝、胆、三焦、心包四经,为少阳表药,故治疟发表和里退热,主清 
阳上 
行;解郁调经,宣畅气血,主阳气下陷。治上焦肝气,前胡半夏为使;行三焦胆经,黄芩为 
佐;行心包肝经,黄连为佐。 
〔修治〕二月八月采得,去须及头,用铜刀削去赤薄皮少许,以粗布拭净,切用。勿令 
犯火 
,立使无效也。酒炒则升,蜜炒则和。按柴胡有二种∶色白黄而大者,为银胡,以劳疟骨蒸 
虚劳疳热;色微黑者,以解表发散。本经无分别,但用银州者为最,则知其优于升散,而非 
除虚热之药明矣,衍义所载甚详,故表而分之。 
〔附录一〕 
李中梓云∶柴胡,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药。病在太阳者,服之太早,则引贼入门;病在阴 
经者 
,复用柴胡,则重伤其表。世俗不知柴胡之用,每遇伤寒传经未明,以柴胡汤为不汗不吐不 
下,可以藏拙,辄混用之,杀人不可胜数矣。劳证惟在肝经者用之。若气虚者不过些小助参 
,非用柴胡退热也。若遇劳证,便用柴胡,不死安待。惟此一味,贻祸极多,表而出之。 
〔附录二〕 
温病忌用柴胡论(山阳丁寿昌撰)温病四时皆有而春令尤甚。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凡冬 
令受寒,即时发者为伤寒;不即时发,留连于经络,至春则寒化为热而为病温。伤寒者,伤 
于寒也,是为阴伤阳,当助其阳,治以辛温。温病者,伤于温也。是为阳伤阴,当救其阴, 
治以甘寒。凡温病初起或外感风寒,如荆防薄杏之类不妨少用,而佐以甘寒之品,清热养阴 
。外感本轻,而身热不退、或初起脉洪、口中作渴,则是温病而非伤寒。一切辛温解表之药 
,皆不可用。轻者用桑菊饮,重者用银翘散,温病夹有斑疹者用犀角地黄汤,口渴脉洪壮热 
日甚者用白虎汤,脉虚者加人参,舌有芒刺、身热脉沉、神昏谵语、六七日不大解者用大小 
调胃承气汤。视人之强弱,病之缓急,酌量用之。此在淮阴吴鞠通先生所撰《温病条辨》中 
言之最悉。医家但留心此书,按症服药,自无差谬。《温病条辨》中力戒温病不可用辛温发 
表,而柴胡为尤甚,何也?柴胡入足少阳,为发表升阳之剂。温病初起,在太阳,而本病则 
在阳明,用柴胡则引入少阳,谓之诛伐无过。且当春少阳司令之际,人多病温。温病者,阳 
伤 
阴也。当救其阴,而反以柴胡升少阳之气,益助其阳,阳火上腾,则阴水下涸。是以柴胡下 
咽,则大汗神昏,遂成不治之症。汗者阴液。汗能亡阳,亦能亡阴。无汗而强发其汗,伤阴 
而重亡其阴。温病用柴胡,杀人不旋踵。余目击心伤,因撰此论以示人。惟愿留心斯道者, 
不吝改过。普发慈心,少用一剂柴胡即多活一人性命。即不得已而用表散,柴胡之外,药品 
尚多,治以辛凉,佐以甘寒,庶不至重伤其阴,致变他症。有病之家,亦宜慎重。凡药用柴 
胡及辛温发表重剂,皆弃而不用,亦保安性命之一道也。 
〔附录三〕 
案∶柴胡之有副作用,与不同品种之有毒性,近年来屡有报道。如《煤矿医学》(3…4) 
25, 
1980,载柴胡注射液过敏回应报告。《中华内科杂志》(812)130…1979,药 
物不良回应的综 
合报道中,亦载柴胡注射液之毒性回应。又如《黑龙江医药》15:48,1978,谈到 
大叶柴胡 
有毒,曾引起死亡事故。黑龙江祖国医学研究所,曾有大叶柴胡毒性之探讨,记载有三例因 
严重中毒而死亡。特附录于此,提起有关方面注意。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内容:〔害〕其性辛散,走泄真气。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凡病气升痰喘,虚火上炎、呕吐、 
咳 
逆、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骨蒸发热,作渴烦躁,及气弱人均不宜用。单服久服, 
令人暴亡,亦泄其真气使然也。畏黄连、硝石,恶黄 、山茱萸。 
〔利〕辛温升浮,入心胞、肝、胆、三焦。润肝燥,补肝虚,乃血中气药。升清阳而开 
诸郁 
,为搜风散瘀止痛调经。小者名抚芎,止痢开郁,为上升辛散之力也。白芷为使,伏雌黄。 
〔修治〕八月根下始结,乃可掘取曝干。凡用以川中大块,里色白不油,嚼之微辛甘者 
佳, 
酒炒。其苗作菜颇香,俗呼香芹菜。余西北道上曾食之。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金铃子
内容:x一名苦楝子x 
〔害〕苦寒,若脾胃虚寒者,大忌。 
〔利〕苦寒,能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通利小便,为疝气要药。亦治伤 
寒热 
厥腹痛,疗疮疥,杀三虫。茴香为使。根皮微寒,杀诸虫,通大肠,采无时。 
〔修治〕苦楝子,以川中者为良。十二月采得,熬干酒拌,蒸软去皮核,取肉用。凡使 
肉不 
使核,使核不使肉,如使核,捣碎用。近惟酒炒,亦有去肉取皮用,则苦寒性减。子如小铃 
,熟则黄色,故名金铃子。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赤芍药
内容:〔害〕赤芍破血,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 
不宜 
服。恶芒硝、石斛、鳖甲,畏龟甲、小蓟。反藜芦。 
〔利〕苦酸微寒,泻肝火,专行恶血,兼利小肠。治腹痛、胁痛、坚积、血痹、疝瘕、 
经闭 
、肠风痈肿、目赤。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雷丸为使。 
〔修治〕分栽时,根气味全浓,八九月掘取,切片酒炒,单瓣红芍药入药。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栝蒌
内容:x一名瓜蒌x 
〔害〕寒胃滑肠,胃虚少食,脾虚泄泻,勿投。畏牛膝、干漆,恶干姜,反乌头。 
〔利〕苦甘,润肺疏肝,滑肠凉脾,为治肺热咳嗽要药。清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止 
一切 
血热,又能荡涤胸中郁热垢腻,生津,止渴,清咽良剂,亦能治结胸,为脾热之主药。 
〔修治〕九月采取,栝圆黄皮浓蒂小,蒌则形长赤皮蒂粗。阴人服蒌,阳人服栝,并去 
壳皮 
革膜及油。土瓜蒌,功用相仿,惟实热壅滞者宜之。稍挟虚切勿妄投。去油捣霜,润肺之性 
减,而凉脾之功胜,利水泻热,行血堕胎。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白蒺藜
内容:〔害〕细审其质性,不过泻气破血之品。故能堕胎。古方俱用以为补肾者,乃误传也。 
愚按 
补肾者,系潼关蒺藜,今肆中所用,盖不分也。 
〔利〕苦辛而温,泻肺疏肝,散风胜湿,破血催生,通乳闭,消症瘕。 
〔修治〕七八月采子,酒炒研,去刺用。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佛手柑
内容:〔害〕单用多用,亦损正气。 
〔利〕辛苦温、性中和,理上焦肺气而平呕,健中州脾运而进食,疏气平肝,除痰止嗽。 
〔修治〕去白或炒,鲜者尤佳。产闽广,古方枸椽,或蒸露用。 

肝部药队〔泻肝次将〕
钩藤
内容:〔害〕但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