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哥马利-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他跑步,那就等于要他的命。于是,医生带着他去见蒙哥马利,建议让他免了。
蒙哥马利问他是否真认为跑步就会让他送命,那位上校回答说:“是的。”于是,
蒙哥马利就对他说,如果他现在就想到会死,不如现在就跑步。这样他的职务就能
容易而且顺利地被人接替。如果军官们在战斗打响、一切都是闹哄哄的时候死去,
那总是件麻烦事。结果,那位上校参加了跑步训练,不仅没有死去,而且活得更好。
    虽然蒙哥马利对部属要求十分严格,但他决不是个不近人情的人。在不准军官
家属随军的情况下,他让军官们通过正常方式请假,经常探望家属。他要求部队在
紧张严格的训练之后,能住上舒适的营房,吃上可口的饭菜,并能洗上热水澡。对
于部属的某些嗜好,他也并不一味地反对。例如,第5军军部有一个高级军官餐厅,
军直属部队的资深上校和准将们都在那里与军长共同进餐。由于蒙哥马利在1939年
那场大病后滴酒不沾,并且习惯于把喝晚酒的人都看作是酒鬼,没有人敢在饭前当
着他的面公然喝酒。但是,他们在餐厅外的通道上装置了秘密小房间,晚餐前偷偷
溜进去喝上一两杯。他的参谋长辛普森觉得这样干不太好,于是对蒙哥马利说:
“报告军长,你知道我喜欢在晚餐前喝上一两杯酒。如果我在前面接待室摆一个酒
吧,你会不会介意?”他看了辛普森一眼说:“我当然不反对。你可以做你想做的
事情。不过,你可别拉我同你们一起喝。”听到军长的回答,周围的面孔都泛起了
兴奋的红光。片刻之后,接待室里就摆起了酒桌。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蒙哥马利决定于12月初举行全军规模的大演习。11月25日,
他在朗福德堡举行模型示范,出席的指挥官和贵宾达150余人。毫无疑问,那是自敦
刻尔克之后,在英国所举行的最大最重要的演习。无论从哪方面看,该演习都是开
创性的。蒙哥马利宣称:“本演习的目的,是研究一个军向沙漠地区之敌进行攻势
作战的运用与处置。该军兵力包括1个装甲师,l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陆军坦克旅,
空降部队以及近距离支援飞机。”国内武装力量总司令艾伦·布鲁克在模型演示致
词时预言,这次演习“必然极其有趣”。
    布鲁克对蒙哥马利计划和进行超过30000人的大演习并从中吸取教训的专业才能
感到吃惊。一年前,蒙哥马利的第3师在法国举行演习时,着眼于摩托化部队夜间运
动,夺取防御阵地和有计划地撤退。这次演习预演各兵种在战斗中的运用,实验新
战术,强调进攻作战和充分发挥现代化部队的全部潜力。蒙哥马利对轰炸机进行近
距离空中支援尤其感兴趣。这两次演习的明显差异表明,蒙哥马利的战术思想正在
不断地完善。
    韦维尔将军拒绝英国向他提供更多的非正规部队,而只希望他的正规部队得到
补充。蒙哥马利则一视同仁地对待正规军、地方部队和新征召来的部队。当多次演
习之后,他对第5军的战备状态颇感满意时,就立即着手整训辖区内的地方部队,力
求达到与正规军同等水平。蒙哥马利认为,要打败希特勒,就必须依靠全体武装部
队的协同力量,而不能只依靠战前训练出来的精锐部队。
    1940年12月2日,奥金莱克调任驻印英军总司令。奥金莱克调离南方军区,使他
与蒙哥马利的冲突暂告一个段落。奥金莱克在其回忆录中说,他完全不喜欢蒙哥马
利,“我常去听他训话:‘不准咳嗽,不准吸烟,早餐前跑步。’这一切听起来很
鼓舞人心,但我却觉得有点欠妥当。我怀疑早餐前跑步是否能培养出打胜仗的人。”
对于奥金莱克,蒙哥马利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不记得我们在任何问题上有
过一致意见。”
    奥金莱克离任后,第1军军长亚历山大,而不是第5军军长蒙哥马利,接任了南
方军区司令。亚历山大是蒙哥马利在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学生。现在,学生变成了老
师的顶头上司,这对蒙哥马利来说,多少是一种有点难为情的事情。
    亚历山大沉着镇定,经历过敦刻尔克大撤退,对战争的看法比较切合实际。他
同意蒙哥马利的防御思想,反对奥金莱克固守海岸线的作战思想。他虽然自己不能
组织大规模演习,但对蒙哥马利的全军演习却由衷地感到高兴。由于这些原因,他
赢得了蒙哥马利的敬意,使第5军军部和南方军区司令部的关系融洽起来。蒙哥马利
曾说:“亚历山大是唯一一个能使陆海空军的将领都乐于在其属下服务的人。”
    1941年4月7日,蒙哥马利奉召来到国内武装力量总司令部。总司令布鲁克告诉
他,他将接任第12军军长,负责防卫东海岸,保卫肯特和苏塞克斯地区的安全。
    蒙哥马利想把他的参谋长辛普森带走,于是建议第4师师长特迪·施赖伯升任第
5军军长,第210旅旅长坦普勒升任第5军参谋长。这样第5军就可以继续贯彻他的作
战思想和训练原则。他的推荐十分成功,施赖伯和坦普勒不久便分别就任第5军军长
和参谋长。
    4月24日,蒙哥马利亲自向所有准将告别。25日,他到朴次茅斯向海军总司令辞
行,到南方军区司令部向亚历山大中将道别。第二天,他召集全体幕僚与校级军官,
作告别讲演。对于那些行前不能见面的人,他则用书信向他们告别。
    1941年4月27日,伯纳德·蒙哥马利接任第12军军长。当时在肯特郡指挥第44师
的霍罗克斯说,蒙哥马利到来所产生的影响,“就像在不列颠的这个乡村角落爆炸
了一颗原子弹一样”。蒙哥马利在第12军巡视一遍后,认为部队过于松散,过得过
于舒适,于是立即采取措施,军官太太被送上火车撤走;指挥官和参谋们被赶出办
公室进行越野长跑;不称职的军官被撤换。一周之内,蒙哥马利撤换了3位旅长和其
他6名“长”字号人物。自然,这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但是,蒙哥马利对第12军的
改造决不仅仅限于这些方面。他很久以前就认为,第12军把3个师并列部署在肯特海
岸线上,企图利用掩体和工事固守每一寸海岸,是错误的,因为这种防御配置,一
无纵深,二要反击时又兵力不足。在内陆方面,却到处挖掘“阻遏线”。但却没有
兵力去防守,因为当时已没有多余的部队来担当此任务。尽管原第12军军长可以升
任军团司令官,但蒙哥马利对他的部署、战术观念和训练,不屑一顾。他决心立即
按照正确的作战思想改造第12军。
    1941年5月2日,蒙哥马利到职不满一周,便发布他的第一号训令,推翻其前任
的战术原则,提出自己的防御作战原则。三天后,他又把第12军的全体机关人员集
合起来,详细说明自己的防御作战思想,并要求大家彻底铲除前军长的“海滩防御”
思想。他认为,德军的任何入侵,必然包括空降和海上突击,而且后者有装甲部队
支援;因此,应集中防御海岸上可以固守的地区据点,等待预备队加入战斗;要不
惜任何代价固守可能被德军用作桥头堡的主要港口、机场和通讯中心;要集结经过
充分训练的机动预备队,用来迎头痛击突破海滩的敌人,使其无法承受强大的步兵
和装甲部队的协同攻击。根据这种思想,他在6月份组织实施了名为“醉汉”的全军
大演习,并在演习讲评会上指出,战争的胜利有三大重要因素:第一,正确的攻击;
第二,低级指挥官的勇气、主动性和战斗技术;第三,部队的战斗精神。缺少任何
一种因素,部队都会打败仗。
    在蒙哥马利对其属下的2000多名军官作演习讲评的同时,奥金莱克抵达开罗,
从韦维尔手中接过了中东总司令的指挥权。尽管奥金莱克具有指挥官的才智,拥有
准确的情报,并且在坦克、炮兵、车辆、战斗机、轰炸机、补给品等方面占有优势,
但在以后的14个月里,他仍然是一事无成,一败涂地。
    1941年8月4日,第12军进行名为“大醉汉”的第二次大规模演习,主要演练反
空降和抗登陆作战,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
    在蒙哥马利指导的第5军和第12军各次大规模演习的推动下,国内武装部队总司
令艾伦·布鲁克决定于1941年夏季举行一次名为“保险杠”的陆军全军大演习,以
检验陆军自敦刻尔克以来进行训练的效果。蒙哥马利奉命出任裁判长。该演习从9月
29日开始,到10月3日结束,有4个装甲师和9个步兵师参加了演习。“保险杠”演习
基本上是追随蒙哥马利所创造的演习形式,这使蒙哥马利异常高兴。10月10日,他
对270名高级军官作演习讲评,对演习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叹服。
连布鲁克后来也承认,“蒙哥马利的讲解精彩绝伦,值得赞美”。
    “保险杠”演习结束后,蒙哥马利回到第12军,开始计划名为“大大醉汉”的
第三次大规模演习。演习计划于11月24日开始,到27日结束。但演习还没有开始,
蒙哥马利便于11月17日接到命令:接替佩吉特中将担任东南军区司令。正是:论兵
布阵辟踩径,练兵场上扬威名。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蒙哥马利        
      第十章  集团军司令
           盟军演练防与攻,英加两军战术同;
           袭击敌港遭惨败,临危受命赴中东。
    1941年11月17日,布鲁克接替迪尔担任帝国参谋总长,佩吉特接替布鲁克担任
国内武装力量总司令,蒙哥马利接替佩吉特担任东南军区司令。
    东南军区辖第12军、加拿大军和一些地方部队,现在,蒙哥马利在职务上可以
和亚历山大平起平坐了。不过,亚历山大还拥有新英国远征军司令选定人的头衔,
而蒙哥马利却没有。但蒙哥马利也有很大的机会,一旦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
他就会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
    为了迎接那个时刻的到来,蒙哥马利把东南军区改称为“东南集团军”,把自
己列入“集团军司令”之林。这样,不仅能使他属下的官兵习惯集团军指挥部的指
挥程序,而且能使他易于向两个野战军及东南地区其他部队灌输他的作战思想。
    蒙哥马利到任后,首先访问所属各部队长,然后下达集团军司令个人备忘录,
订出冬季训练计划。他的训练计划包括士兵的各种训练、部队的野外演习和不带实
兵的各级司令部演习。集团军将组织五次指挥所演习,日期定在12月、元月和2月。
此外,每支本土防守部队必须归属于一支野战部队之下进行训练,因为他认为,要
击败德军的入侵,决非野战部队单独所能,“本土防守部队的有效合作极为重要。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本土防守部队的训练水平”。
    然而,蒙哥马利第一份个人备忘录所关注的中心问题仍是军官训练。他写道:
“我认为今冬我们必须特别致力于军官训练,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此项训练可
在室内以模型进行,不会干扰第一节甲项所规定的主要训练目标。”而军官训练的
核心问题,又是军举办的作战研究周。蒙哥马利决定第12军于12月15—20日举办作
战研究周,邀请加拿大军的指挥官参加;加拿大军于1942年元月举办作战研究周,
邀请第12军的指挥官参加。后来,这两次作战研究周都如期举行,英、加两军都感
到颇有收获。
    对蒙哥马利来说,指挥第12军是毫无问题的,但指挥加拿大军就没有那么容易
了。加拿大军军长克里勒曾任加拿大参谋总长,他自以为自己不仅是加拿大军军长,
而且是加拿大国家军事利益的保护人。这种态度使他多次同蒙哥马利发生冲突。到
1942年春季,加拿大军不再对东南集团军行文,而只称之为东南军区指挥部。1942
年2月,蒙哥马利拟订一套预备队计划,以备德军入侵时调动辖区内的总部预备队时
使用,但克里勒对此计划提出抗议说,加拿大预备队的部署,除非得到加拿大政府
或其授权之代表的同意,否则不能调动。克里勒的迂腐表现,使他和蒙哥马利的关
系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处得很不融洽。
    蒙哥马利认为,加拿大部队坚强而自信,所欠缺的只是良好的领导。于是,他
决心让他们获得他们所缺少的。加拿大军参谋长盖·赛蒙兹是位具有卓越能力的军
官,蒙哥马利决定把他拉到自己一边。于是,他在晚上将东南集团军、第12军和加
拿大军的参谋长召集在一起,秘密协调工作。他从抓加拿大军的训练和作战计划入
手,在盖·赛蒙兹的协助下,他的战术理论被加拿大全军采用,而加拿大军的“击
溃入侵计划”,则完全以他为第12军拟定的计划为蓝本。尽管蒙哥马利对加拿大军
的指挥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还是将它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蒙哥马利认为,固守英国海岸决不能击败轴心国,只有把军队训;练到能在外
国的土地上以攻势行动击败敌人,盟国才能最后取胜。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
珠港,随后又侵占菲律宾,夺取香港;1942年2月8日登陆马来亚;一周之内迫使英
军驻新加坡司令官阿瑟·琅西瓦尔率领约70000人的部队放下武器;2月27日,日海
军在爪哇海战中获胜,次日登上爪哇,并于3月初占领苏门答腊。更糟糕的是,日军
正向缅甸仰光推进,直捣印度大门。2月23日,在西塘的唯一桥梁被炸毁,第17师的
退路被切断……丘吉尔已经感到厄运的黑手在向他伸来。在向全国呼吁团结的同时,
丘吉尔决定派一名新陆军指挥官到缅甸去阻止日军的胜利推进,并适时举行反攻。
东南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很可能觉得自己是最符合逻辑的人选,但拍给远东战区总
司令韦维尔的电报里,被提到的名字却不是蒙哥马利,而是亚历山大。
    丘吉尔选定亚历山大到缅甸去接替赫顿,实际上只不过是同意帝国参谋总长布
鲁克的提名而已。布鲁克在194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