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哥马利-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悬未久。出乎意料的是,两位大主教和伦敦、曼彻斯特、纽卡斯尔等地的名主教联
名致电亨利·蒙哥马利主教,问他是否愿意担任这个部长职务。起初,他想拒绝,
因为他觉得这个职务有损于主教的尊严,而且案牍工作过于刻板,与他自己喜欢经
常邀游荒野、在四方传道的个性相违。但是,他已54岁,再长此下去,可能体力难
以胜任。经过一番函电往返,他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职位。1901年11月,蒙哥马利
一家离开墨尔本,途经苏伊士运河,于1902年春抵达普利茅斯。新的部长职位并不
是什么进身之阶,亨利·蒙哥马利在这个职位上也没有显露出什么锋芒。1921年,
亨利从海外布道社团部长的职位上退休,时年74岁,后来他瘫痪在床,由莫德亲自
照料。1932年,亨利·蒙哥马利与世长辞,终年85岁。
    对于母亲的家规和专制,哈罗德、唐纳德和尤娜都颇为顺从,没有给母亲添什
么麻烦。可伯纳德却是反叛者,专门和母亲对着干。与母亲的争执,每次总是母亲
获胜。每当伯纳德做错了事,要挨母亲的鞭子时,他便躺在花园的草丛中呻吟:
“我是怎么搞的?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当他母亲看不见他时,便对其他孩子说:
“去看看伯纳德在做什么,叫他不要做了。”
    母亲的责骂和鞭打并没有吓住身材瘦小的伯纳德,反而使他变着法子同母亲作
对。例如,当母亲在聚会中叫孩子们保持肃静,以宣布下一步的指示时,伯纳德头
戴红色野战帽,竟然高声吆喝:“猪市的猪儿们别讲话,让老母猪先讲……”自然,
伯纳德被拖出去挨了一顿棍子。伯纳德的整个童年生活都是在自由和鞭子的夹缝中
挣扎着度过的,吃尽了苦头。他欺负其他孩子,而自己也挨打;他学了一点澳洲口
音,便被罚站在家人面前改正,直到莫德满意为止;他把别人送给他的一辆自行车
卖掉,而用卖车的钱去购买邮票集邮,结果他的零用钱被母亲停发,直到他把钱全
部还清、买回车子为止;他在屋内挥刀追逐一个女孩,被母亲一顿痛打……伯纳德
对自己做的错事从不撒谎,甘愿受罚。惩罚之后,他仍然我行我素,不思改悔。他
的哥哥唐纳德说:“伯纳德是家中的败类,天性顽劣,只顾自己,目中无人。”9岁
时,伯纳德拍了一张照片,他站在那里,歪戴着帽子,双手举起,握着拳头,作殴
斗状。伯纳德儿时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在塔斯马尼亚,伯纳德的学习成绩使亨利主教夫妇非常难过。在英文作文方面,
他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在神学方面,他的论文“十分差劲”;在数学方面,尽
管稍有进步,但绝对赶不上其他同学;在拉丁文、法文、科学和艺术方面,成绩都
在“尚可”以下。尤其使他的父母难堪的是,他曾在神学课中因散布歪诗而挨过校
长的棍子。
    大儿子哈罗德认为自己在英国前途暗淡,不会有大的作为,如果投入陆军,到
海外服役,也许还有发展的机会。亨利主教也认为,哈罗德对社会不关心,个性独
特,体壮如牛,骑术精湛,如果他加入陆军,到南非去发展,可能还有较大的希望。
于是,主教给岳父法勒院长和父亲罗伯特·蒙哥马利写信,希望他们能助哈罗德一
臂之力。结果,当主教一家在普利茅斯上岸时,哈罗德便被委任为陆军军官。哈罗
德一上任,就随军出发,去参加已接近尾声的南非战争。随后便终生定居非洲。
    亨利主教一家回到英国后,主教便把唐纳德和伯纳德送到离家不远的圣保罗学
校就读。7月间,第一学期结束,唐纳德在圣保罗的功课突飞猛进,通过考试获得了
剑桥大学的奖学金,免除了父母对其学费的负担。伯纳德也参加了奖学金考试,但
却名落孙山。
    1902年1月,伯纳德在上圣保罗学校的第一天便自己作主,选择了“陆军”班。
当晚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母,父母并未衷心接受。亨利希望自己的儿子当牧师,
一听说他想当军人,不免大失所望。于是问他为什么想参加陆军,他无言以对。或
许是受长兄哈罗德的投笔从戎的影响,或许是他觉得陆军班功课不会太紧。总之,
他下定决心以后,便拒绝更改。主教明智地接受了他的选择,认为这是天意,便不
再说什么了。可是,莫德却不那么容易让步,于是母子间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结果,伯纳德平生第一次赢得了胜利。
    伯纳德当时14岁,凭他对付功课的本事,完全可以悠哉游哉地在学校里混过去。
他体格强健,善于游泳,但对圣保罗学校新兴的板球和橄榄球运动却一无所知。入
学后,他猛攻体育运动。第一年,他当上了学校游泳队队员。3年内,他便当上了第
15橄榄球队和第11板球队的队长。他虽然身材瘦小,但却目光敏锐,具有一种天赋
的竞赛和领导才能。他在家里沉默不语,落落寡欢,但在学校里却生龙活虎,海阔
天空,任意舒展。在球场上,他对对手凶狠毒辣,冷酷无情,充满野性,被人称为
“猴子”。1906年11月,圣保罗学校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我们不平凡的历史专栏
一号:“猴子”》,对他在球场上的表现作了如下的描写:
    “这头机灵的动物,穿着球衣,以橄榄球场和其它这种可去的地方为家。它剽
悍凶狠,精力无穷,邻近的动物见之害怕,因为它会把它们的头发拔掉。这叫做
‘擒抱’。经常可以看到它同它的一伙,一阵短跑,用一股动物的蛮劲,把一只椰
子扔来扔去。它对异族决不留情,踩踏它们的脑袋,持着它们的脖子,并且用许多
难以想象的手段对什它们,目的无非是要证明它那颗爱国之心。
    要猎取这头动物,是很危险的。它疯狂地直向你冲来,从不稍停,手里抱着椰
子,由一个伙伴陪伴着。正当倒霉的运动员想干一家伙时,椰子却被传给它的伙伴
了。这位扑空的好猎手还未弄清情况时,这两头动物早已过去了。
    因此,大家还是不要猎取这头猴子为好。即便逮住了,也不见得好吃。它以食
炸面饼圈为生。如果决。:不听这个忠告,猎人最好先把自己的头皮剥掉,免得被
做成肉卷。”
    在人生的道路上,伯纳德平生第一次领略了什么是领导,什么是权威,并且不
失时机地抓住它们,加以应用。他一次又一次地计划和组织自己的战役,在激烈的
竞争中获得胜利。
    伯纳德在运动场上叱咤风云,但在学习成绩上却令父母伤心。1903年,他在拉
丁文、物理、化学等科目方面有所进步,老师的评语是“尚可”;在神学和英文方
面,老师的评语是“优异”。但。秋季来临,一场大病又把这些乐观的希望变成泡
影。此后,伯纳德的学习成绩便每况愈下,不可收拾。到1905年秋升到陆军班时,
他通常得到的评语是“庸劣”,虽然他也能写情感丰富的文章,但毫无风格。
    1906年7月,伯纳德面临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第一次考验。要想作一名陆军军官,
就必须进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而要进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又必须
首先经过考试。从学术上讲,这种考试不算难,但却需要一些基本知识,而这些基
本知识不是在板球场和足球场上可以学到的。当时,伯纳德已是18岁半,校方对他
的评语是:“从年纪看,该生是个落伍者。如果他想上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就必须努力加油才行。”毫无疑问,当这份报告送到他父母手中时,一定掀起了轩
然大波。这份报告也使伯纳德受到很大震动,使他认识到他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
必须潜心学习才行。从此他便刻苦用功,奋力追赶。尽管如此,到1906年冬,学校
给他的期中成绩报告单仍然难以使人高兴。化学:在掌握和使用原则方面,反应迟
钝;数学:智力贫弱;法文:平庸。当然,这份成绩单对他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因
为1906年秋,伯纳德已参加了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入学考试,在被录取的17
7名考生中,他排在第72位。正是:年纪虽小志气高,与母抗争不求饶;运动场上显
身手,成绩庸劣进军校。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蒙哥马利        
      第二章  从军校到郡团
              各科成绩不一般,伤人险些前途完;
              悔过自新苦用功,印度服役整四年。
    1907年1月30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进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桑德赫
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位于英格兰伯克郡,建于1799年,旨在训练、培养英国陆军正规
军官。学员从英国陆军以及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中学毕业生中选出,他们入学前须
经过一项全面的入学考试。
    那种考试虽然不需要很高的学术水平,但也并非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而易举
地通过。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两次报考桑德赫斯特军校,但两次都名落孙山。他父
母只好采取断然措施,把他送入詹姆士上尉主办的“家禽”补习学校。该校能准确
了解军校可能对考生提出的所有问题,专门帮助那些才疏学浅的青年人能够凑凑合
合地考取军校。第三次报考时,丘吉尔终于如愿以偿,但考试成绩还是只够进入骑
兵学科。
    与丘吉尔相比,蒙哥马利却幸运得多。他第一次报考,便被桑德赫斯特皇家军
事学院录取,并且在被录取的177名新生中名列第72。
    在那个时候,英国陆军并不吸引全国出类拔萃的学生。陆军生活开支相当大,
靠个人薪水根本无法维持生活。一般认为,即使在不大讲时髦的郡团里,一个士兵
每年至少需要100镑才能维持生计。在骑兵和较新式的步兵团中,要求一个士兵在被
接受之前得有300—400镑的收入。但蒙哥马利在把军事作为自己事业的方向时,却
对此一无所知。
    一般说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伊顿、哈罗、切尔腾纳姆、
惠灵顿、克利夫顿、贝德福德这样一些很有名望的学校,并且大多是陆军军官的子
弟,只有一小部分来自牧师、律师和医生家庭。他们身穿鲜红色紧身短上衣和红条
滚边紧身裤,头戴帆布防护帽,脚登长统靴,腰扎白色皮腰带,手戴白手套,看起
来十分英俊和威武。他们的课程包括军事工程、地形学、管理、法律、战术、外语、
数学、体操、骑术、击剑和操练。学校管理严格,生活艰苦,但仍有打架斗殴、酗
酒和恶作剧等现象出现。
    当伯纳德·蒙哥马利从一所毫无名气的学校走进这样一个特殊的军校时,他已
19岁。他身高1米70,体重63公斤,胸围86厘米,完全符合要求。平民子弟在桑德赫
斯特军校的学费每年为150镑,这包括食宿和一切必要的花费,但不包括零用钱。莫
德除了负担150镑的学费外,每周还给伯纳德·蒙哥马利9先令零用钱。与给亨利主
教的零用钱比起来,莫德似乎是够慷慨的了。但与其他同学相比,蒙哥马利却显得
格外寒酸。蒙哥马利后来回忆说:“我很怀疑跟我一样穷的同学会有几个……外界
的一切引诱,我都因囊中羞涩而不敢问津,我只好埋头于体育运动和学习。”
    最初,蒙哥马利的热情和干劲简直是立竿见影——6个星期后,他便被提升为一
等兵。这是一种很大的荣誉。经这样选拔出来的学生被公认为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到第二学期时,一般都成为佩戴红肩章的中士,其中有1—2人则成为佩带军剑的掌
旗军士。掌旗军士是学生的最高军阶。
    蒙哥马利开始玩他从来玩过的曲棍球,被人称为“天才”。不久,他又被选入
第15橄榄球队(校队)。1907年12月,第15橄榄球队与伍尔维奇皇家军事学院橄榄
球队交锋,结果大获全胜。         第一学期,蒙哥马利主要学习军事行政管理、法律、历史、地理、战术、工程、
地形、印度文、射击、体操和操练等课目。虽然他并没有十分用功,但学习成绩却
令人满意。在期末考试中,他名列第87,校长的评语是“成绩优异”。暑假期间他
回爱尔兰的“新公园”与家人团聚。9月份开学后,如果他运气好的话,那可能是他
的最后一个学期了。事实上,蒙哥马利可以说是福星高照,一路顺风。11月初,有
消息传来说,他所选择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刚好有个少尉空缺,他已被提名为递补,
这使他兴奋不已。据说,他挑选这个团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该团有一个吸引人的
帽徽,这是他所向往的;二是该团不仅是个历史悠久、战绩辉煌的英国郡团,而且
该团有一个营驻扎印度,而在该营服役的军官都有一种特殊津贴,足以使他自食其
力。
    蒙哥马利只要在第二学期保持优异的成绩,便能如愿以偿。谁知在那学期快结
束时,突然枝节横生,祸起萧墙。
    在桑德赫斯特军校,蒙哥马利所在的连队是低年级B连,其中有一群相当强悍而
暴躁的人。作为一等兵,蒙哥马利负责领导他们。但他们经常和住在楼上的低年级
A连发生冲突。天黑以后,他们用拨火棍或类似的武器在走廊里激战,一直打到其他
连队居住的地方,结果是不少人被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不得不去医院治疗。
因此,他们连被大家称为“好斗的B连”。
    在12月期终考试前,蒙哥马利对一个不受欢迎的同学恶作剧时,事情闹到几乎
不可收拾的地步。当那位同学正要换穿蓝色礼服时,蒙哥马利一伙人闯入他的卧室,
趁他身上只有衬衣内裤时,将他的手脚捉住,蒙哥马利擦燃一根火柴,点着他的衬
衣下摆。不料这一恶作剧的后果十分严重,那位同学的臀部被严重烧伤,并被立即
送往医院,有一段时间简直连坐都不能坐。受伤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大度,拒绝说出
烧他的人是谁。但人多嘴杂,这种事根本无法保密。
    学生们于1907年12月18日返家度假。军校勒令学生退学是常有的事情。蒙哥马
利的过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