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小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亭长小武-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宝也附和道,赵先生所言句句是实,的确出于一片赤诚。臣敢贺父王,非但得一良臣,而且得一直臣。沈武忧心国家,不忘社稷,这就是良臣;赵先生不以小怨而废大义,这就是直臣。臣观春秋时晋国的祁黄羊内举不避仇,也不过如此啊。    
    刘胥喜道,好好,不过,赵先生和丽都的婚事……    
    赵何齐道,臣虽然对翁主爱慕刻骨,但刚才也想通了。大丈夫当以国家大业为重,怎能斤斤计较于儿女私情。既然翁主和沈武相爱,本来也可由了他们。不过沈武乃一介布衣,不如等他将来立功升爵之后,才许他得尚翁主,他也一定会更加感恩图报。如果轻易让他得到翁主,恐怕反而不能激发他上进之心。宝王子,你说是不是?他侧过头来征求刘宝的意见,虽然嘴上不得已为小武说好话,但想到因此把刘丽都让给小武,终究不甘心,想尽量拖延时日,再找机会除掉小武,让他人爵两空。    
    刘宝赶紧表态,赵先生高风亮节,令人仰视。臣非常赞同,愿大王听从赵先生的直谏。他边说边心里冒火,妈的,这个王八蛋,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刚才差点死在他的手里,不知沈武那小子跟他说了什么,让他突然变得这么假仁假义,好像喝了一碗孟婆汤,一下子把龌龊的肠子全洗干净了。是了,难道这个姓赵的竖子也曾对左姬有所不轨?妈的,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等着瞧罢。    
    刘胥喜道,赵先生胸怀如此宽广,真是可喜可贺。本来寡人也并不想系捕沈武,使天下士人寒心。现在赵先生不计小怨,寡人求之不得。当年赵国的廉颇、蔺相如左右辅翼,也不过如此啊。快去招沈先生,将丽都放出来。寡人要大排筵席,以为庆贺。    
    还没到日华殿,小武就在曲廊复道上看到了刘丽都。她急匆匆走着,身后紧跟着两个赭衣的女刑徒。看见小武,她急忙趋上去,惊喜而又紧张地说,武哥哥,你怎么来了,父王放了你?她看看四周,没发现有押捕的士卒,只有一个带纱冠的使者跟在身后,大是放心。奇怪,刘丽都拉过小武,走到一边,轻声说,刚才父王派人去捕你,又把我关押到暴室。我真是又急又惧,你没事就好!谢天谢地。怎么父王改变主意了,那个使者是召唤你去见父王的?    
    小武微笑地看着刘丽都。我没事,他轻描淡写地说,心中却暗暗涌过一片波澜。刘丽都焦急的样子让他很感动,回想前几个月的日子,直如梦幻一般。初见她时还觉得她很老练,后来接触久了,发现她其实仍是个孩子,并无多少心计。她孜孜以求,看似有极大的野心,想帮助她父亲夺得帝位。可是透视她的内心,这些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也许她只是觉得在广陵这狭小的地方,生活实在没有乐趣罢。她把所有的事都看成一场游戏了。她喜欢舞刀弄剑,未始不是内心的一种焦躁反应,一种本能的自卫功能。看得出来,自从她母亲死后,她就一直感到孤苦无依,也许她夸大了自己身份的不确立感,但事实上也不是毫无原因,她父亲只喜欢那个庶子,而她迟早是要嫁出去的。生活是那样的不安全,不确定,她非得找一个假想的目标能让自己感觉强大,而实际上她并不强大。    
    你放心罢,小武突然搂住了刘丽都,他也不顾及身后的使者站在回廊上向这边张望。丽都,你喜不喜欢我?我很喜欢你。    
    刘丽都脸色通红,自从回到了广陵国,她还没尝试让小武抱过。只有在外面,离开了广陵,她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所以那天在马车上,在肥牛亭舍,她突然和这个男子那样的恣肆亲热,而对他的好感也完全是突如其来的。她被这个男子牵着手向鲤鱼亭奔跑时有一种难言的晕眩,很兴奋的晕眩。在狭小的葱棂车中,她闻着这个男子身上奇特的汗液体味,愈加有一种朦胧的冲动。这个男子并不美,当然也不丑,只不过他的言辞和行止让她莫名动心。而且,他还有着难得的恻隐之心。这样的一个人,既果断又忧郁,依附在他身边,让她有安全和充实之感。之前在广陵接触的男子都不是这样。父亲是时而粗鄙,时而风雅,骨子里却平庸而无主见;亲同产弟弟刘霸一点也不霸气,柔弱畏懦;异母弟弟刘宝贪婪好色,性格粗鄙;朱安世好为大言,名不副实;赵何齐一脸市侩,装腔作势。只有眼前这个人,虽然出身低下,却行事踏实,聪明好学。她的确非常爱他,这爱慕亦是与日俱增。有时候还因此让自己后悔,为什么要把他带来广陵国?要是皇帝真的能改立父亲为太子,倒也罢了。如果不能,岂非连累他也要送命。只是每次和他提起这些事,他都默然不言,他必定觉得万无成功的希望,却也并不反驳。有时自己跟他玩笑,怂恿他去告发,以除罪封侯,他那时就极其生气地说,我绝不会。他只会这四个字,但是很明显,他的生气和着急都是认真的。    
    你放开啊。今天怎么这般胆大了?使者还在后面看着呢。刘丽都轻轻挣扎着,看着小武的眼睛,又迅即目光低垂,咬着嘴唇说,不喜欢你能被你这么搂着吗?你这个无赖。    
    小武血液沸腾了,“无赖”两个字是她当日在肥牛亭亭舍里对自己的称呼,这样的两个字,从她嘴里出来,充满了撒娇和薄嗔的摇曳之态,让人为之心荡神驰,可以赴死。可是自从那夜,她再也没说过了。当然,自己再也没勇气搂过她。而今天为什么这么胆大?为什么?    
    你又叫我无赖了。小武心里好不欢喜,看着她,眼中也满是笑意。


第八章第54节 无计聊伏窜 寂寞感深情(10)

    你这样轻薄地搂着人家,难道不是无赖。刘丽都的声音更加低了。快说,父王怎么改变主意的。如果那个姓赵的家伙强行要娶我,怎么办呀?他现在可恨死你了,你还这么若无其事,真是全无心肝。    
    小武道,你放心,他不会再跟我抢了。我估计过几天他就要找借口离开广陵国,未来的事我就不知道了。现在惟一麻烦的是你那个弟弟刘宝。    
    你怎么知道?刘丽都惊讶地说,你用什么方法,怎么如此自信?    
    不告诉你,否则你会感动死的。小武笑道。    
    刘丽都低垂粉颈,目光散乱,撒娇地说,告诉我,我就亲你一下。    
    小武凝视怀中的丽人,想得寸进尺地说,亲一下怎么够?可是看到她艳美绝伦的样子,竟然说不出口。他暗叹道,人说佳人倾城,果然不假。倘若我是有土之君,就算把国土全舍弃去换她,都千愿万愿。他痴痴地看着她,心胸漫溢着温暖,笑道,唉,惹不起你,不过我说了的话,你一定要亲,不许耍赖的。    
    刘丽都眼波流转,笑靥如花,道,快说快说。她的纤手也紧抓着小武的脊背,身子紧贴着他的胸,嘴里的热气呼在他的脖子里,让他意乱神迷。    
    嗯,小武柔声道,我跟赵何齐做了个交易,如果他愿意放弃你,我就把朱安世的供状交给他,让他去长安告发公孙贺的奸事。按照律令,告发谋反者皆得封侯。他见有这么大的利诱,迫不及待就答应了,现在他不但不敢动我,肯定还在大王面前拼命为我美言呢。    
    刘丽都的眼光中闪过热烈的光芒,她伸过脑袋,迅即在小武唇上亲了一下,武哥哥,你果真对我好。不过,你觉得值得吗?难道你不想封侯吗?    
    是有点可惜。哎!要不——我找他退货。小武假装后悔。    
    你敢,刘丽都急了。我讨厌死他了。    
    小武道,那再亲我一下,刚才这么快,我都没尝到味道。    
    刘丽都歪着脑袋,顽皮地打量着眼前的心上人,猛然抱紧他的脑袋,两个人紧紧地吻着,好一会方才松开。就是便宜赵何齐那竖子了。刘丽都笑道,看他那副装腔作势的样子我就想吐。    
    小武笑道,但愿他胃口好,有福气享受到列侯的爵位。    
    这时使者在后面叫道,大王正在日华殿等待,请翁主和沈先生快去罢。晚了的话,大王怪罪臣,臣可担当不起啊。    
    两个人相视一笑,走上回廊,一会来到日华殿。刘胥吩咐小武坐下,抱歉地说,刚才寡人听信谗言,说沈先生图谋不轨。幸得赵先生在门外探知沈先生忠心耿耿,才消弭了这场误会。请沈先生万勿见怪。今天寡人特地设下宴会,给沈先生压惊。    
    赵何齐看着小武,意味深长地说,沈先生乃国之栋梁,刚才我已经极力向大王举荐了。希望沈先生要对得起我的举荐哦。    
    刘宝也急忙道,我也极力担保沈先生忠直不二,沈先生尽管放心。只要沈先生放心,我也就放心了。    
    小武颔首笑道,多谢大王,多谢赵先生和宝王子的担保。臣武一定不敢辜负大王和二位的厚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刘丽都却也觉得好笑,这个姓赵的果真市侩,一下子能前倨后恭如此,也真是难为他了。不过刘宝怎么也巴结起小武来了?真是莫名其妙。    
    赵何齐侧身对刘胥行礼,道,再次恭喜大王得一良臣。有沈先生辅佐大王,臣也就放心了。臣过几天就回楚国,向楚王报告这一喜讯。    
    小武向刘丽都一笑。    
    刘胥愕然道,赵先生不是说,这次来,起码要呆上半年么?怎么突然急着要走啊?    
    赵何齐稽首道,大王恕罪,臣突然想起家里还有一桩生意要处理。这可是桩大买卖,可以赚很多钱。大王,我们日后办事还需要大量钱财,绝不能随便放弃时机的。    
    刘胥喜道,这倒也是,那么寡人过几日为先生饯行,今日也不醉无归。


第九章第55节 商贾啖爵禄 奸凶戮冠缨(1)

    长安,渭水西岸,建章宫骀荡殿。    
    六十五岁的大汉皇帝刘彻和他的宠妃钩弋夫人赵婕妤,正陪伴他们的幼子刘弗陵一起嬉戏。刘弗陵才三岁,但是身体壮大,看上去超过实际年龄。他聪颖活泼,一点也不安分,在殿中跑来跑去,还时不时爬到刘彻的膝盖上,呼唤他陛下。刘彻慈爱地注视着这个幼子,满心欢喜。为什么不叫我阿翁呢?刘彻逗他说。    
    刘弗陵眼睛闪了闪,脆生生地说,你不是一般的阿翁,是皇帝。要不——我叫你皇帝阿翁罢。刘彻哈哈大笑,真乖,那么,你想不想当皇帝啊?刘弗陵道,当皇帝快乐吗?刘彻道,当然快乐。刘弗陵不相信地说,那皇帝阿翁,我为什么很少看见你笑啊。    
    刘彻心好像被撞击了一下,抬起头来,长长地叹了口气。他的确应该叹气,这个雄才伟略的君王,执掌天下已经近五十个春秋,这其中经历了多少事啊!过去的时间在他心里一幕幕回溯:深夜带着十几个侍从微服出猎,在未央宫前殿亲自测试天下郡国举荐的儒生,发令征召天下士卒出征匈奴,驾临泰山封禅百神,巡行天下离宫别馆,以及数不清的宠幸过的美女……不知不觉,他本人已经两鬓微霜。多少有才华的儒臣武将,在他身前比比凋逝。公孙弘、卜式、主父偃、严助、朱买臣、倪宽、董仲舒、东方朔、卫青、霍去病、张骞、苏武……这些昔日陪伴他治理天下的重臣,如今皆已化为一抔抔黄土。原来长生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故人都不在世间了,偶尔想起,惹来的是不尽的悲凉和慨叹。所以,早在几年前,他已经没有勇气再呆在未央宫了。未央宫,那是高皇帝以来,历代皇帝居住和执政的场所。如果这世上真有阴魂的话,那么,每晚不知该有多少阴魂会在那里出没,这还不包括一大群为自己出过力又被自己处死的大臣。不知什么时候,当他坐在未央宫前殿接见群臣时,就开始感到恐慌,感觉大殿里有阵阵阴气。后来他干脆在长安城的西南边,隔着渭水建筑了更加辉煌的建章宫。建章宫是宏伟的,比气势雄浑的未央宫还要宏伟得多。当年萧何建筑未央宫之时,看到龙首山地势高敞,就将未央宫的前殿建筑在龙首山上,而龙首山正背临宽阔的渭水,除了建筑城墙,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可供驱驰了。他竟然一反常态,抛弃面南背北的建筑定势,将整个宫殿建成面北背南。也就是,将宫殿正门建造在未央宫的北面。    
    你这像什么样子?面南背北是天下的固定格局。高皇帝刘邦曾经这样气咻咻地质问他,你想诅咒老子吗?平民出身的皇帝,满嘴依旧是改不掉的脏话。    
    萧何笑道,陛下息怒。一般的平民黔首,自然要面南背北,他们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心理,他们觉得,非要自己的房子能照到阳光,才觉得吉利。可是帝王之家哪里需要这么多拘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是上天的儿子,天上的太阳就是陛下的守护神,这世间每一寸阳光都是陛下所有的。陛下赐给小民,小民就可以享用;陛下不想给,小民也就万劫不复,马上就要去那泰山底下的幽冥报到了,哪里还能得到什么阳光。只有天子,是无须那么多顾忌的。    
    咦,你他妈的什么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满有道理的,刘邦点头道,老子服了,当年亡秦的使者举荐你去咸阳任职,倒也并非没有眼光。    
    萧何笑道,臣微末之能,岂敢望陛下项背,陛下请站在前殿上望北看。    
    刘邦看了萧何一眼,疑惑地站在未央宫前殿上,朝北眺望,只见远处渭河像一条缎带蜿蜒流过北城墙。前殿地势极高,下视宫阙,有一种站在高山之上,俯临众生的感觉。黄土高原上猎猎的风吹得北阙金马门阙上的旗帜哗哗作响,在他面前,碧落间白云飞驰,映照在渭水之上,阴晴不定,让人炫目,有种说不出来的壮丽萧索。我明白了,刘邦呆在那里,喃喃地说,老萧你真会选地方。坐在这里接见群臣,他们还没走到殿门,就已经被这雄伟的气势吓住了。从北阙进来,地势是越来越高,到我坐的前殿,可是达到了顶点啊。这里大概比渭河岸边要高十几丈罢。    
    陛下圣明,萧何笑道,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啊!不让吏民产生心理上的畏惧,那么谁都敢犯上作乱了。陛下的江山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