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斯兰战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亚尔斯兰战记-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事而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暗斗。
  结果,现在的国王卡鲁哈纳守住了王位,但是,在那一段时间内,卡鲁哈纳并没有让其他国家知道国内混乱的情形,足见卡鲁哈纳了是一个相当有才干的人。
  在隔了这么久的时间之后,邱尔克开始蠢动了。而且在动员大军之际,同时在卡威利河的上游下了毒,杀了无数的人和羊只。
  “从上游下毒?竟然做到这种地步?”
  拉杰特拉涨红了他黝黑的脸大叫。他虽然是一个厚颜无耻的狡猾男人,却绝对不是一个残忍的人,所以,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显得义愤填膺。然而,燃起他怒火的燃料大部分是因为他有他的打算。
  “亚尔斯兰陛下,辛德拉和帕尔斯是盟友。所谓盟友就是有共同的敌人,彼此互相帮助的。对邱尔克伸出制裁之手不就是盟友的证明吗?”
  “你说的没错。”
  亚尔斯兰即使注意到部下们或是不断地对他挤眉弄眼,或是不断地摇着头,他仍然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他对邱尔克的作法很不以为然。
  “在卡威利河中下毒也会对我国那些正在开拓土地的农民造成伤害。就算早晚要和邱尔克宫廷交涉,目前也必须把攻入国境的军队赶出去。立刻动员大军吧!”  
  “啊,亚尔斯兰陛下,真不愧是我的心灵至交啊!”
  帕尔斯的名武将们面面相觑。他们的主君就是这样的人。  
  从大河卡威利的河口上溯二百四十法尔桑(约一千二百公里),河面渐渐变窄。
  话虽如此,但是,宽度也有五十加斯(约五十公尺)到一百加斯之多,就算射箭也不见得就到得了彼岸。布军在夏夫利斯坦原野的帕尔斯和辛德拉军在两个国王的统率之下,沿着卡威利河西岸北上。
  “上个月在迪吉列河和密斯鲁军作战,难道这个月要在卡威利河和邱尔克军作战吗?下个月又要在哪里跟什么人作战呢?哎呀!真是令人猜不透啊!”
  达龙说道。他并不是害怕作战,但是对于主君亚尔斯兰和拉杰特拉一起行动的事,却多少有些话想说。
  “陛下太善良了。”
  就算他这么想,他也知道,这一点正是亚尔斯兰的优点所在。达龙不想去分析亚尔斯兰是不是有点小小地偏狭了。只要那尔撒斯和达龙好好辅佐他就可以了。这是黑衣骑士的结论。
  十月十五日,帕尔斯军和辛德拉军遭遇了邱尔克军。由于负责侦察的耶拉姆所带回来的消息,他们知道了有将近一万人的邱尔克军正渡河而来,所以,他们才急急忙忙赶到该地去。
  “是铁门。”
  达龙对亚尔斯兰说明。因为以前有过旅游绢之国的经验,达龙对帕尔斯东部国境一带的地理很熟悉。所谓的铁门是人们取的名字,含有大量铁质的黑色巨岩像壁面一样耸立在河的两侧。岩石形成了高达一百加斯(约一百公尺)的断崖,落进河面,河流流速比全力奔驰的马还要快,而且气势更雄壮。
  铁门位于帕尔斯、辛德拉及邱尔克三国国境交接的地点,帕尔斯一方并没有特别置兵守备。铁门没有桥梁,在断崖和激流这两种天然障壁的阻绝下,侵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现在邱尔克军却选择了这个地方,开始进行渡河攻击。
  邱尔克的投石器把有马头那么大的大石头一个一个不断地抛到半空中。石头上绑着粗粗的皮绳。石头发出了重重的声响落在对岸的地面上。于是,邱尔克兵便靠着张拉在河面上的皮绳渡河而来。他们用小车轮在皮绳上滑行,一只手挂在从车轮垂吊焉的钩子上,一个接一个渡河。这虽然是一种可笑的技法,却也认人不得不佩服。邱尔克兵以比在平地上奔跑还快的速度渡河,眼看着他们的兵力愈来愈多。
  另一方面,数不胜数的小船聚集在河面上,邱尔克兵以第二种方式渡河而来。用船渡铁门的急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他们却把锁链穿过山谷,从船上在锁链上挂上绳子,沿着锁链划船。
  “想得真是周到。看来是很早以前就开始构想思的。”
  拉杰特拉不禁咋舌道。他下令士兵地着邱尔克军射箭,“铁门之战”于是开始了。
  当然,邱尔克兵也回射了箭。他们使用把细的山羊皮?栽诎籽钌希???窖蛴驮偕垢傻亩坦?6?遥??腔乖诩?贤苛硕荆?伤凳俏O罩良?E炼?咕?托恋吕??坏貌⑴抛哦芘频沧∏穸?司?募?辍D嵌?鏊苟阅昵岬墓?踅?裕
  “不能跟他们做拉锯战。姑且不论以后,我们必须尽快打赢这场仗。”
  国王不在王都而在国境上和敌人长期交战对整个国政会有不良的影响。更何况打一开始并没有这样的征战计划,是由狩猎变成战斗状态的。供给两万多名士兵的食粮也不够。那尔撒斯绝对不能让这种准备不足的战役延长。
  “那尔撒斯,很抱歉,不过还是得拜托你了。”
  亚尔斯兰说道,那尔撒斯微微苦笑着行了一个礼,召集了耶拉姆、亚尔佛莉德、加斯旺德及伊斯方等人下了一些指示。
  成功渡过河面的邱尔克军在穿着格外耀眼的甲胄的指挥官指示下快速地整备了队形,举着长枪攻了过来。亚尔斯兰不知道对方指挥官的名字。他叫葛拉布,是邱尔克军中享有盛名的将军之一。帕尔斯军和辛德拉军并排着盾牌形成了障壁,一边防守一边后退。当中央部队从正面引诱敌人作战的当儿,耶拉姆等四人率领着三百名弓箭兵绕到上游去。他们先从高高的岩场上朝着山谷撒下油,把邱尔克军的皮绳浇湿,然后再瞄准绳子射出火箭。
  火在油上窜烧,快速地蔓延到皮绳上。邱尔克兵的手上着了火。烟雾从皮肤上冒起。痛苦和恐惧的惨叫声在岩石间回响着,邱尔克兵一个接一个摔落了。当皮绳本身伴随着一股异臭燃烧殆尽的时候,几十个邱尔克兵就抓着绳子掉落了。下面是拍打着岩石的激流。邱尔克兵落在水面上激起了水花,然后被河水给冲走了。  
  当上百根皮绳所筑成的桥都燃烧尽之后,已经到达卡威利河西岸的三千名邱尔克兵就被孤立了。同伴既过不来,他们自己也没有了退路。亚尔斯兰要他们投降,却反被对方拒绝,于是,达龙便下令攻击。
  达龙的斩击化成了钢铁雷光击倒了邱尔克士兵。加斯旺德和伊斯方跟在他后面,策马跃进敌阵当中,朝着左右方挥下白刃。邱尔克军的甲胄是用山羊皮制成的,刀刃不易刺穿,因此,帕尔斯军只好瞄准他们的颜面和颈部挥斩,喷射而出的人血将岩场染成了一片黑红。
  “看来没有出头的份了。”
  奇夫一边观战一边梳头他的前发。这个吟游诗人的想法是:既然要战就要有杰出的表现,否则就是一种损失了。而这场仗看来似乎并不适合他出头。法兰吉丝也策马站在亚尔斯兰的身旁,默然地俯视着血腥的战场。不过,她突然拿起弓箭,朝着邱尔克军的一角射出去。
  站在岩石上指挥着士兵的邱尔克军的将军葛拉布摇晃了起来。隔了百步之远,法兰吉丝的箭把他的大刀从他的右手中弹飞出去。
  接着伊斯方丢出了枪。只听得长枪撕扯着风,发出了吼声飞射而出,命出葛拉布将军的胸甲。枪发出了钝重的声音弹回。重叠着山羊皮,细缝中编着锁链的邱尔克甲胄挡住了枪尖,可是却无法完全将冲击吸收。葛拉布觉得肋骨一阵疼痛,在岩石上摇晃着。达龙策马跑近他,抓起了葛拉布的衣领往后方一丢。
  葛拉布被摔到地上,帕尔斯兵蜂涌而上将他捆绑了起来。葛拉布虽然是在极狼狈的情况下被抓的,但是,他没有死在达龙的斩击之下应该说是他的运气。
  在确定葛拉布成了俘虏之后,剩下的邱尔克兵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有半数丢下了武器投降,其他的半数沿着卡威利河四散逃逸。帕尔斯军和辛德拉军取下了一千多个邱尔克兵的首级,高奏凯歌。
  成了俘虏的葛拉布被带到亚尔斯兰和拉杰特拉面前。亚尔斯兰问满脸不高兴的邱尔克人:
  “你们为什么要侵入我国国境,残害无辜的人民?邱尔克国王的意图何在?你说!”
  “不知道。”
  这是他的回答。穿着山羊皮甲的邱尔克将军只是接下国王的命令发动奇袭,至于战争的目的何在,他并没有被告知。
  “如果想知道,就去问我们的国王!”
  葛拉布傲然地丢下这句话,挺着胸膛,一副觉悟赴死的样子。拉杰特拉提议把葛拉布的脑袋淹渍之后送回去邱尔克王那边去。亚尔斯兰制止了他。就算非杀不可,那尔撒斯应该会有最好的方法吧?
  这其中大有问题。在今天之前,位于帕尔斯东西两方向的国家从严没有结盟侵攻帕尔斯的例子。要结同盟,使者就必须在帕尔斯国内通行,而这是极为困难的事。但是,这一次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西方的密斯鲁和东方的邱尔克几乎同时兴兵只是偶发事件吗?
  “真是个多事之秋啊!”
  女神官法兰吉丝一边凝视着铁门巍巍的岩壁,一边喃喃地说道。
  “是啊!或许是午睡的时间已经过了吧?”
  奇夫回答道,同时心中想着,邱尔克的女人中有没有美人?或者会不会有那种因为荷包太重而伤透脑筋的美女呢? 
  第三章 野心家们的炼狱
  Ⅰ 
  在和帕尔斯王国西北边境交界的马尔亚姆王国,这个时候,不幸和灾厄展开了它漆黑的翅膀覆盖了整个国土。
  马尔亚姆不像帕尔斯那么富强,却有其安定的历史和实力。和周边各国的外交关系极为良好,和帕尔斯也一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马尔亚姆虽然信仰伊亚尔达波特教,却是由稳健的东方教会在指导着。异教徒在这里了有居住的权利,各宗教之间处于共存的状态。
  而这样的和平之所以被破坏是因为鲁西达尼亚的侵攻。同样信仰伊亚尔达波特神的鲁西达尼亚攻灭了兄弟国,杀死了以尼可拉欧斯王为首的王族和圣职者。当亲王吉斯卡尔在的时候,并没有进行一些无谓的杀戮,可是,自从大主教波坦从帕尔斯回来之后,就在马尔亚姆境内?云鹆松甭镜谋┓纭R旖掏奖簧绷耍?退?墙患驶蜃錾?獾娜嗣且惨员辰陶叩纳矸荼簧薄C芨婊竦昧私崩???灰?痪洹昂鸵旖掏嚼赐?芮小敝?嗟牧餮裕?魏稳硕伎赡鼙蛔ァ1蛔ブ?蠡故┮钥轿剩?谀筒蛔⊥纯喽?隽讼贡嗟墓┐手?缶捅淮σ曰鹦獭H绻?徽泄??峁?故腔岜豢轿手了馈5痹加惺?蚨嗳吮簧焙Φ氖焙颍??箍ǘ?优炼?够乩戳恕
  鲁西达尼亚的王弟吉斯卡尔亲王在帕尔斯历三二四年为三十九岁。虽说是王弟,国王伊诺肯迪斯七世在三年前就死了,现在宝座尚属虚悬。吉斯卡尔应该继任为新国王的,可是却有不能继任的原因。伊诺肯迪斯七世的死虽然由帕尔斯的新王亚尔斯兰公告了,可是波坦以“异教徒的谎言”为由而不加承认,于是,根据教会法,伊诺肯迪斯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以前,吉斯卡尔以王弟的身份一手掌握了鲁西达尼亚的政权和军权,事实上他就等于是国王。但是,在十个月之后却又失去了一切。帕尔斯军将他完全击败,他也被流放到马尔亚姆去了。他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帕尔斯的宫廷画家那尔撒斯看出吉斯卡尔的利用价值。那尔撒斯的计划是让他回马尔亚姆,牵制波坦的势力。
  只要吉斯卡尔不照帕尔斯人们的想法去做,他就没有前途可言了。于是,他便决定回马尔亚姆,和波坦对决,取回自己的权力。
  他回到马尔亚姆是帕尔斯历二二一年秋天的事。因为他失去了麾下的大军,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好偷偷地越过国境。在旅途中,他一直在思索着如何使波坦垮台;然而,在没有想好计策之前,他就被巡察的鲁西达尼亚士兵给抓住了。下级的士兵们不认识吉斯卡尔,只把他当成可疑的旅人而粗暴地对待,可是,那些身份较高的骑士看见亲王殿下时,不禁大吃一惊。“亲王殿下归国”的消息传到了马尔亚姆的王都伊拉克里恩。目前不是大主教而自称为“教皇”的波坦,想到了一个歼灭强力政敌的方法。
  波坦想出的办法极其邪恶狡猾。他召集了主要的圣职者和贵族们,带着严肃的表情做了以下的告示:
  “王弟吉斯卡尔公爵和帕尔斯的异教徒们作战而殉国了。他壮烈地战死,不,应该说是为了维护神的荣光而崇高地殉死了。现在自称为吉斯卡尔公爵,出现在马尔亚姆的流浪者只是一个面貌酷似王弟的冒牌货。这个人是奉了异教徒之命前来我国,在我们依亚尔达波特教徒之间撒下分裂和抗争的种子。这种人绝对不可饶恕,应该处以重罪。”
  于是,吉斯卡尔并没有被送到伊拉克里恩,就以犯人的身份被送进特莱卡拉城塞,关进了地牢。特莱卡拉城塞位于湿气极重的荒凉山谷间,夏天湿热得就像在蒸笼里,冬天则寒气刺骨,是一个极为糟糕的地方。被送到这里来的囚犯通常都熬不过一两年。
  “这样就没事了。”波坦在心里窃笑着。他在马尔亚姆的势力和权威是无人可比的。然而也不全然如此。不但有人对波坦抱着反感,更有人怀疑吉斯卡尔是真的王弟。这些人虽然只是少数派,但如果吉斯卡尔能成为他们的领导者的话,以他的权威和实力,一定可以推翻波坦的恐怖政治的吧?这是这些人的期望。
  有一个骑士叫朗伽罗。大致上说来,他还是出身于伯爵家。他虽然是家中的长男,却因为母亲的身份低,因此便由弟弟继承家产和爵位。以朗伽罗的立场来看,原本理所当然属于自己的东西竟然被人横刀夺取了,他无法释怀。曾经要求至少要把一半的家产分给他,可是却得不到回应。再加上朗伽罗的弟弟捐献了许多金钱给教会,所以,尽管朗伽罗勉强保住了他骑士的身份,身上却几乎是没半文钱。 
  “如果让教皇这样继续支配下去,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干脆就把我的人生赌在那个自称为吉斯卡尔公爵的男人身上吧!如果事情进行顺利,他就会成为马尔亚姆和鲁西达尼亚的新国王。而我,就是宰相了!”
  尽管宗教的权威和恐怖再怎么压迫,人的野心和气概是不会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