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体横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体横陈-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 
  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 
  良人以灼灼,席上自生光。 
  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③ 
  这个时候,我那倒霉的大哥河南王高孝瑜,竟然鬼催一样,以为别人看不见他,偷偷与在宫中为女官的尔朱氏开始交谈。 
  她上酒时,我大哥微微侧头,与她窃窃私语。大概是旧情难忘吧,他们两个人叨叨许久,尔朱氏边听边笑。 
  站在御座后面的和士开眼尖,立刻指示给皇帝看。 
  九叔高坐于御座上,把我大哥的一举一动瞧得一清二楚。见此,新恨旧怒,肯定顿涌心头。 
  脸色陡变下,他亲自唤我大哥河南王高孝瑜近御座,亲自斟酒,赐金杯酒与饮。那种金杯,是波斯入贡的海量大杯,杯量大得吓人。 
  我大哥不敢不喝。尽一杯,九叔复赐一杯。 
  最后,我大哥总共喝了三十七大杯。 
  纵然我大哥河南王高孝瑜腰带十围,身坯肥大,也禁不住这么灌酒。   
  五 骨肉相煎(4)   
  宫宴还没结束,他就摇摇晃晃,挣扎了几次都不能起身,烂醉如泥。 
  皇帝的侍卫娄子彦得旨,与几个卫士把我大哥高孝瑜抬上车。然后,他们把他在车中按住,硬往他嘴里灌了整整一壶毒酒。 
  车子行至西华门,我大哥腹中毒发。烦躁疼痛之下,他声若牛吼,从车中扑出,跳入玉带河中,毒发呛水身亡。 
  想当初,儿童时代,我大哥高孝瑜和我九叔皇帝高湛,均在我爷爷神武帝宫中长大。二人辈分不同,年龄一样,天天一起玩耍,所以,他们原本非常友爱。我们的二叔文宣帝高洋死后,我大哥又与九叔、六叔④一起参与了诛杀汉臣杨愔等人的活动,备受信任。 
  九叔继位后,刚开始,他对我大哥礼遇甚隆。一次,九叔在晋阳宫饮好酒,品赞酒味的同时,马上派人骑马飞递几坛美酒给大哥,并写亲笔信:“我在晋阳饮汾清美酒二杯,也劝你在邺城共饮两杯!”可见,当时他们的关系亲密无间。 
  我大哥高孝瑜容貌魁伟,精明雄毅。其为人,有名的谦慎宽厚,爱惜士人。他读书敏速,十行俱下,爱好文学。在他的王府内,常常聚集汉人大儒。此外,大哥棋艺精敏,终局不失一道,言德言行,他在宗室之中令名卓著。 
  我父亲文襄帝在世的时候,曾在邺城东大起园林池塘。时俗眩之,争相效仿。我大哥高孝瑜本性豪奢,酷似我们的父亲文襄帝。他成年后,在王府大修水堂,制造龙舟,植高幡于龙舟上,多次召集我们宴饮击射为乐。九叔当皇帝后,也曾数次临幸大哥的王府,欢饮高歌。 
  也可能是自恃与九叔自幼感情深厚,大哥才敢于直言。由此,他终遭杀身大祸。 
  卫士进入大殿禀报大哥的死讯时,宗室全部在场。 
  九叔皇帝举杯不辍,眉头稍稍一扬,摆摆手。一个内臣趋上,宣读早已经准备好的诏书: 
  “河南王高孝瑜,追赠太尉、录尚书事,谥康献。” 
  众人匍匐听旨,没有一个人敢哭(也可能他们根本就不会悲痛)。 
  死一般的寂静中,忽然间,我的三弟、河间王高孝琬贸然站起,放声大哭,号啕冲出宫门。 
  九叔皇帝双目炯炯,寒光照人。 
  皇太子大喜的日子,我大哥闹酒,三弟又号丧,这样搅扰,想必不会有好下场。 
  我心内一揪。一种更加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三弟,命不久矣! 
  大哥高孝瑜被毒死的当天晚上,九叔皇帝派人杀掉他的生母宋太妃。宋太妃出身魏朝名家,她的祖父宋弁,曾为魏朝吏部尚书。宋太妃原本是魏朝颍川王元斌的妃子,当时我父亲文襄帝高澄见而悦之,纳之为妻,而后生下我大哥高孝瑜。 
  宋太妃临死可能都不明白,平时对自己那么尊敬的小叔子,当今的皇帝,为什么忽然派人闯到宅邸勒死自己。 
  皇家相残,不分亲疏。 
  我大哥死后不久,相同的命运,很快就降落到我的三弟高孝琬身上。 
  三弟高孝琬,是我父亲文襄帝的嫡子,平素非常骄矜自负。 
  和士开对我这位三弟非常忌讳,生怕日后对他自己不利,就对我九叔皇帝讲: 
  “河间王天天在家里用箭射草人的胸前,写着皇上您的名字。此外,前阵子突厥犯边,高孝琬将兜鍪扔在地上,面对三军士兵高声叫喊:‘我又不是胆小的老太婆,穿戴这些做什么!’这句话,完全是讥讽皇帝您啊!” 
  大臣祖珽也不是省油灯,他也进谗言陷害我三弟: 
  “魏朝的时候,民间就流传有歌谣:‘河南种谷河北生,白杨树头金鸡鸣。’河南、河北,正是河间王的封地啊。金鸡鸣,暗喻高孝琬可能会夺帝位。” 
  九叔大起疑窦。 
  这时候,我三弟高孝琬从一个西域和尚那里得到了一颗佛牙舍利,天天供在王府内,顶礼膜拜。 
  夜间,这颗放置于金龛内的佛牙烁烁发光,金光四射,惊动四周。 
  和大人耳目众多,探知此情,即刻报告九叔皇帝。 
  惊怒之下,九叔立刻派遣禁卫军包围了我三弟的王府。 
  三弟的王府被翻个底朝天,但除了佛牙舍利外,僭越和违禁之物一无所得。最后,皇宫禁卫军只搜得数百根镇库的槊幡。 
  经和士开一番添油加醋,九叔认定我三弟是私藏武器,要谋逆造反。于是,他下令严刑审讯三弟的家人。 
  诸姬之中,三弟府中有位陈氏妇人久不得宠,就诬称三弟说: 
  “高孝琬天天悬挂陛下画像,夜夜对之而哭,是诅咒陛下早死!” 
  其实,我三弟所悬画像,乃我亲笔所画。那是我们的父亲文襄帝高澄的画像。大哥被杀后,三弟心中痛苦,常常悬挂父亲的画像哭诉祈祷。   
  五 骨肉相煎(5)   
  震怒之下,九叔皇帝召集宗人,集体审讯我三弟高孝琬。 
  禁苑的大树上,我三弟被高高吊起。 
  九叔皇帝的武卫赫连辅玄膀大腰圆,他光着上身,正刷刷抡鞭……死命抽打我的三弟。 
  九叔皇帝一身红螺袍,斜倚榻上,斜目观视。 
  我三弟高孝琬嘴硬。他不求饶,只是不停地喊:“九叔!九叔!” 
  九叔皇帝高湛勃然大怒。他猛地站起身来,冲到被吊起的我三弟高孝琬近前,大声斥责: 
  “谁是你九叔?你是何人,敢唤朕做叔!” 
  我三弟高孝琬被鞭打得遍体鳞伤,依旧不减昂然之气,他高声回答: 
  “我,高孝琬,乃神武皇帝嫡孙,文襄皇帝嫡子,魏朝孝静皇帝的外甥,如此血胤,难道叫不得陛下您一声叔吗?” 
  闻言,九叔皇帝愈怒。他抢过卫士手中的大锤,猛力击打我三弟的两条大腿。手中力道,一下狠过一下。 
  大叫数声,我三弟的身体忽然软垂下来。 
  不顾我三弟还在抽搐的身体,九叔皇帝下令: 
  “把这个贼子弄去西山,挖坑埋掉!” 
  然后,九叔在人群中发现了瑟瑟发抖的我。他慢慢踱步,走近我的身边,冷冷地问: 
  “听说你三弟高孝琬有个儿子叫高正礼,聪颖异常,三岁就能背诵《左氏春秋》?” 
  惶然之间,我头叩出血,为三弟的儿子哀乞求生。我知道,天威震怒之下,不仅仅是我的侄子,我本人随时也可能被九叔杀掉。 
  只要他示意一下,我头上的脑袋就会落地。 
  关键时刻,九叔所宠信的大臣祖珽忽然挺身站出,充当老好人。 
  他禀告九叔说:“河间王高孝琬谋逆,证据昭彰。然宗室血胤,陛下可恕其子嗣。况且,内有广宁王高孝珩忠诚体国,外有兰陵王高长恭勇敢御敌,高孝琬虽然不道,其兄弟仍然是国家干将!” 
  我屏息伏地,心中暗暗祈祷。 
  还好,我为人谦恭,平日不断向皇帝身边的这些红人馈送财物,要紧关头,终于有人出来说话。 
  “陛下,兰陵王高长恭等待觐见。”卫士上殿报称。 
  ① 公元548年。 
  ② 公元554年,南朝梁元帝承圣三年。 
  ③ 语出梁朝何逊《看新婚诗》。 
  ④ 指孝昭帝高演。   
  六 让我羞愧的美貌(1)   
  兰陵王!仅凭这个名号,就确实能让我们大北齐的敌国周国人闻风丧胆。 
  可是,我,兰陵王高长恭,内心却有深深的苦恼。 
  我的脸,以一般人的目光看,可能太美貌了。齿如编贝,唇似激朱,眼波似水,还有,皮肤异常白皙。如果不是我身高九尺的身躯,只看我的容貌,肯定不少人会错认我为一个美貌的妇人。 
  在兄弟之中,我排行第四。我父亲文襄帝高澄,就以貌美白皙著称。我的生母荀翠容,原本是我祖父神武帝高欢的侍女。由于她天生美貌,被祖父当时宠爱的尔朱氏盯上。尔朱氏害怕神武帝对自己的宠爱转移,几次下毒,险些杀掉我的母亲。最后,还是我的祖母娄太后心善,她把我母亲(当时她只有十四岁)接到自己宫中养护。 
  祖母听道士讲,我母亲这种目秀神清的女孩能生贵子,就把她赏赐给我父亲文襄帝为妾。 
  当时,我的祖父高欢和我的父亲高澄,名义上还都是魏朝的臣子。 
  我在祖母身边长到十二岁,就外出到兰陵封地做王。虽然远离京城,我感觉很快乐。 
  多年来,我躲过了我二叔文宣帝高洋对宗室的猜忌、杀戮;而后一年多,六叔孝昭帝品性不错,一直重用我为国家守边;现在的皇帝,我的九叔,对我还算不错。毕竟我有不凡的战功。而且,我的母亲出身低微,这反而倒也帮了我的大忙。 
  一般来讲,我们高家皇族宗室内部的屠刀,应该不会落到我的头上。 
  百余年来,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战争的时代。英雄的时代。 
  男人大丈夫,能死于疆场,马革裹尸,是我毕生的志愿和梦想。 
  自魏朝孝明帝正光四年起①,北部边防六镇的士兵因为待遇不公开始暴动。而后,关陇、河北和山东等地乱起。魏朝的胡太后,鬼迷心窍,因淫荡不能自持,鸩杀了碍她情事的、年方十九岁的亲儿子孝明帝,最终导致了羯胡头领尔朱荣的崛起。 
  汹汹而起的尔朱荣,在武泰元年发动河阴之变②,淹死胡太后和幼主后,杀掉魏朝宗室、重臣三千多人,控制了魏朝国政。 
  三年后,被尔朱荣拥立的魏朝孝庄帝,在殿中手刃尔朱荣。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再起兵,杀掉孝庄帝,另立节闵帝元恭为傀儡皇帝。 
  趁着魏朝末期的大乱,我祖父神武帝高欢狂龙出世。 
  普泰二年③,韩陵之战,我的祖父神武帝高欢大胜尔朱氏,奠定了日后我们大北齐家的家业。当时,他名义上还只是由尔朱氏委任的魏朝晋州刺史。审时度势之后,他联合六镇鲜卑以及河北大族武装,先拥立魏朝安定王元朗为帝,打起兴复魏朝的旗号,步步击败尔朱家族军队,最终铲除了尔朱家族的势力。 
  自那以后,我祖父高欢身居晋阳,遥控洛阳的魏朝朝政。他手握大权后,嫌先前拥立的安定王元朗地望不尊,就派人杀掉那位二十岁的王子,另立孝文帝的孙子元脩为帝,即统一的魏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孝武帝。 
  仅仅过了两年,我祖父拥立的孝武帝元脩不甘心自己受控制;率人逃往长安,投奔当时的关西大都督宇文泰。当年十月,我祖父高欢拥立另外一个魏朝宗室元善见为帝,并把都城从洛阳迁都邺城。 
  转年正月;宇文泰毒死了投奔他的魏朝孝武帝。挑来拣去,宇文泰在长安拥立魏朝另外一个宗室元宝炬为帝。 
  这样一来,魏朝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我祖父控制东魏,宇文泰控制西魏。 
  号角长鸣。从此以后,二十多年间,东西两边皆以魏朝正统自居,一直大战不止。 
  潼关之战和沙苑之战后,西贼乘胜东进,攻下蒲坂④和金墉;与我们争夺洛阳。武定元年⑤,我祖父高欢与西贼先后在河桥⑥南城、邙山⑦交战。可惜,我祖父的军队先胜后败;不得不放弃洛阳。西贼占据洛阳后,战线太长,无力长期占领,而后不得不撤兵;退以黄河为界设防。 
  武定四年,我祖父为报仇,亲率大军大举进攻西贼的军事重镇玉璧⑧。 
  玉璧之战,双方相持苦战五十余日。由于西贼守将韦孝宽拼命坚守,我军攻不能下。攻城作战,肉身攻坚墙,我祖父的东魏军队,在城下损失了七万人;不得不被迫退兵。 
  回军不久,我祖父高欢就愤懑而卒。而后,我的父亲高澄嗣其王位,整顿吏治,锐意进取,击败叛乱的侯景,进击南朝,大有作为。后来,由于防护不慎,他被家奴刺杀,年仅二十九岁。 
  没隔多久,我二叔高洋取代魏朝。孝静帝退位。我二叔称帝,改国号为“齐”。 
  喧扰之间,南朝的梁国乘我们东西两魏相互争斗之机,一直想攻取中原。我祖父死后,叛将侯景暗中联系梁武帝,许以所据河南之地投降,请求梁国出兵援救。梁武帝不顾群臣反对,出兵支援侯景,反被我父亲高澄指挥大军击败。   
  六 让我羞愧的美貌(2)   
  侯景南逃后,他占据梁国的寿阳以为根据地。转年,侯景反对梁国与我父亲议和,暗中联结梁国内部有篡位野心的宗室临贺王萧正德,趁机反梁,一路杀伐,最终渡江攻取了梁国的都城建康。侯景这个贼子把八十多岁的梁武帝囚禁在台城,活活饿死。再后,梁国的湘中王萧绎遣王僧辩、陈霸先等人征讨侯景,攻破建康。侯景败走途中,被其亲信部属所杀。萧绎在江陵⑨自立为帝,是为梁元帝。 
  乘侯景乱梁之机,西贼和我们北齐各自派兵争相南下略地,西贼取益州,我们取淮南等地。 
  西贼宇文泰很有开国才能,他的“府兵制”施行后,大大扩充了兵源和战斗力。西贼连战连胜,攻破梁国的江陵,擒杀梁元帝。 
  梁国大将陈霸先,在建康拥立萧方智为帝。我们北齐派军想争利,却被陈霸先击败于江南,不得不撤回长江北岸。 
  西贼所立的傀儡魏恭帝没在皇位上待多久。天保八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