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智慧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这种一时无法克服的麻烦被他当作了“雅各的树枝”,藏进了铁路建设的协议书里。    
    以犹太人动态思考的习惯、以犹太商人谙熟政治——经济因素的相互转化的敏感,将大国间    
    的政治抗衡引入合同书中成为一个“定时炸弹”,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5)设法拖延付给别人的贷款。    
    犹太商人在收取别人的租金和贷款时,提得越早越好;而在付给别人的贷款时,则想方    
    设法给以拖延。不过以犹太人的重信守约习惯,他们在具体做法上还是有分寸的,可以说,    
    有时还做到了不落把柄的地步。    
    由初到伦敦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成为日后南非首富之一的犹太钻石商巴奈·巴纳特,最初    
    是带着40箱雪茄烟作为创始资本来到南非的。他把这些雪茄押给探矿者,获得了一些钻石    
    。从这开始,短短几年时间里,巴奈特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    
    人。    
    巴纳特的赢利呈周期性变化,每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因为这一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    
    ,巴纳特可以尽他自己的高兴用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重新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    
    ,以所得款项支付货款。    
    这种办法说穿了,差不多等于开空头支票。巴纳特借银行停止营业的一天多时间,“暂缓付    
    款”且又不会让自己的空头支票给打回来,只要他有能力在每个星期一早上给自己的账号上    
    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所开出的所有支票,那他就永远没有开“空头支票”。所以,巴纳特    
    的这种拖延付款,纯粹利用了市场运行的时间表,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    
    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多的资金。    
    巴纳特对时间的精打细算如此别出心裁,甚至让其他犹太人也感到惊奇,当时南非的犹太商    
    人大多对巴纳特的做法不甚赞同。不过平心而论,只要巴纳特没有让卖主在星期一上午收不    
    回款,谁也不能对他说什么,而只能服膺于这个犹太商人的“精明”。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三部分不要把储蓄变成嗜好

    不要把储蓄变成嗜好    
        
    《塔木德》说:“一块沉入红海的金子和一块石头没有什么区别。”作为商人的犹太人不    
    主张以储蓄的方式生利。    
    东京的白领井上多金10年前结了婚。由于夫妻俩每月省吃俭用,所有银行存折中的数字直线    
    上升,现在已经有2000多美元了。井上夫人时常向左邻右舍的太太们说:“如果没有储蓄,    
    生活就等于失去了保障。”    
    但是不知怎么,这个消息竟传到一位犹太朋友富凯尔博士的耳朵里。他是美国耶鲁大学    
    毕业生,专攻心理学,1年前来东京经商,由于商业上的接触,他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富凯尔博士对井上夫人如此注重储蓄出乎意外地不欣赏,他讥讽道:    
    “你看,没有储蓄,就会觉得生活上失去了保障,如此着重物质,成为物质的奴隶,    
    人的尊严到哪儿去了呢?男人每天为了衣、食、住,在外面辛苦工作,女人则每天计算如何    
    尽量克扣生活费,她存入银行,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还有什么意思呢?可悲的!不但大部    
    分的日本人如此,其他各国人也大半如此。”    
    “你大概知道,犹太人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富豪家族叫罗斯查德,这个家族自拿破仑时    
    代起,就一直维持巨富的地位,你们日本人之中,能够找出一位世界上知名的富豪来吗?认    
    为储蓄是生活上的安定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则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程度就越高,如此累    
    积下去,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使自己赚大钱的才    
    能无从发挥了吗?你再想想,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在银行存了一生的钱,光靠利息滚利息    
    而会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富翁的?”    
    井上听了,虽然无法反驳,但是心里总觉得有点不服气,便反问道:    
    “你的意思是反对储蓄了?”    
    “当然不是彻头彻尾的反对。”富凯尔博士解释道,“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变成嗜好,而忘    
    记了等钱储蓄到了相当数目时可以提出来动动脑筋,活用这些钱,使它能赚到远比银行利息    
    多得多的钱。另外,银行里的钱越存越多的时候,你们在心理上觉得相当有保障,便靠利息    
    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冒险奋斗的精神。”    
    犹太人经商,很重要的秘方是不作存款。他们有钱不存入银行生利率。在18世纪中期以前    
    ,犹太人热衷于放贷业务,就是把自己的钱放贷出去,从中赚取高利。到了19世纪后,直    
    至现在,犹太人宁愿把自己的钱用于高回报率的投资或买卖,也不肯把钱存入银行。    
    犹太人这种“不作存款”的秘诀,是一门资金管理科学。俗语讲:“有钱不置半年闲”,这    
    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它讲明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资金,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减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做生意总得要有本钱,但本钱总是有限的,连世界首富也只不过百亿美元左右。但一个企业    
    ,哪怕是一般企业,一年也可做几十亿美元,如果是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    
    而企业本身的资本,只不过几亿或几十亿美元。他们靠的是资金的不断滚动周转,把营业额    
    做大。一个企业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一条就是看其能否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后随家人移居到美国生活。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曾在联盟军中服役。复    
    员后学习法律,21岁时获得律师开业许可证,开始了他独自创业的生涯。    
    普利策是个有抱负的年青人,他觉得当个律师创不了大业,反复思考和观察把一个有广阔发    
    展余地的行业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经过深思熟虑,他确定进军报业界。    
    普利策既无资本,又没有办报经验,如何能办起一家报纸并能使它赚钱呢?对一般人来说,    
    连想也不敢想的,更没有胆量去这个“大海”游泳、冲浪。但普利策选定了这个目标后,毫    
    不动摇地一步步往前迈进。他想,人生之成功,与其说是战胜别人,不如说战胜自己。一个    
    人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目标确定后,就要树立雄心,战胜一切畏难思想,无怨无悔地    
    往目标攀登,成功总是酬报有志者的。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这给普利策很大    
    启发,他决心先找一个“支点”,有了“支点”才去实现移动“地球”的壮举。据此,他千    
    方百计寻找进入报业工作的立足点,以此作为他千里之行的起步点。经过“跑断腿,磨破嘴    
    ”的历程,他找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馆,那老板见这位年青人如此热心于报业工作,机敏聪    
    慧,勉强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以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屈就,普利策全力投入该工作。他勤于采访,认真学习和了解报馆的    
    各环节工作,晚间不断地学习写作及法律知识。他写的文章和报道不但生动、真实,而且法    
    律性强,不会引起社会的非议和抨击,吸引着广大读者。老板高兴地吸收他为正式工,第二    
    年还提升他为编辑,他的收入也因此增多了,开始有点积蓄。    
    几年后,对报社工作了如指掌了,他决定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    
    创办自己的报纸了,取名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    
    普利策自办报纸后,资本严重不足,但他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使用别人的资金,很快就渡    
    过了难关。他怎么借用别人力量呢?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商业开始兴旺发达,很多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不惜投    
    入巨资搞宣传广告。普利策盯着这个焦点,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以经济信息为主,加强广告部    
    ,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    
    ,发行量越来越大。开办5年,每年为他赚了15万美元以上。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    
    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不久他发了财,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普利策能够从两手空空到腰缠万贯,是一位做无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他初时分文没有,靠    
    打工挣的半薪,然后以节衣缩食省下的极有限的钱,一刻不闲置地滚动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    
    犹太商人认为,判断一个企业家是不是有头脑,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一条就是看其能否以    
    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三部分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塔木德》上说:“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犹太人有个规矩,安息日不能工作,只能在家虔诚休息,学习典籍。可有个别商店的老板却照常营业,亵渎了安息日。一次讲道时,拉比对这样的店主大加挞伐。可是,礼拜结束后,亵渎安息日最甚的一个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拉比非常高兴。    
    到第二周礼拜时,拉比对安息日营业的老板指责得就不那么厉害了,因为他指望这样一来,那个老板给的钱会更多一些。    
    谁知结果一个子儿都没拿到。    
    拉比犹豫了好一阵子,鼓足勇气来到这个老板家里,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只有我一个人开店,生意兴隆。而你这次说话一客气,恐怕下周大家都会在安息日营业了。”    
    消除一切竞争对手、彻底垄断市场,这始终是商人的理想环境。    
    垄断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但对犹太商人来说,政治手段是不现实的。在犹太商人看来,最有利的垄断局面是别人都囿于种种非理性的成见或因害怕冒险等而不肯或不敢介入之时。这种时候,市场回报很高,但垄断局面的维持却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五、《塔木德》的生活智慧——努力弥补或回避自己的弱点    
    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    
        
    《塔木德》说:“能够得到的东西,才有价值。”多数犹太人往往更注重实际,而不是像其他某些民族那样喜欢好高骛远。    
    奥地利的硝烟散尽之后,皇帝想要犒劳那些在战役中英勇无畏的不同民族的人们。    
    “说出你们的愿望来,我将以此奖赏你们,我的了不起的英雄们。”皇帝说。    
    “把波兰归还我们吧!”一个波兰人嚷道。    
    “它是你们的了!”皇帝应道。    
    “我是个农夫,给我土地!”一个可怜的人叫道。    
    “土地是你的了,我的孩子!”    
    “我想要个啤酒厂。”德国人说。    
    “给他一个啤酒厂!”皇帝下了命令。    
    然后轮到了一个犹太士兵。    
    “你呢,年轻人,你想要什么?”皇帝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问道。    
    “如果能够的话,陛下,我想得到一条非常漂亮的青鱼。”犹太人怯生生地嘀咕着。    
    “哎呀呀!”皇帝叫道,耸了耸肩。“给这个人一条青鱼!”    
    皇帝离开以后,那些英雄们围住了犹太人。    
    “你多傻啊!”他们责怪他说,“想想看,当一个人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时候,你却只要了一条青鱼!你也太辜负皇帝的美意了吧?    
    “我们倒是看看谁是傻瓜!”犹太人回敬道,“你们要波兰的独立,要农场,要啤酒厂,这些东西你们根本不可能从皇帝那里得到的。而我呢,你们看,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要一条青鱼,也许我就能得到。”    
    犹太人是非常注重实际的,他们认为,空中楼阁就是空中楼阁,与其画饼充饥,不如吃点窝头。聪明的犹太人不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知道,只有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三部分以上帝的“特选子民”自居

    以上帝的“特选子民”自居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青人在河边唉声叹气,一位犹太教士说:“傻孩子,你是一位百万实翁,叹什么气呢?”    
    年青人不信。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健康,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青春,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美貌,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大脑,你愿意吗?”    
    年青人说:“不愿意!”    
    教士说:“我出20万买你的良心,你愿意吗?”    
    年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