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智慧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发男孩当时正为“是继续学法律,还是搞计算机”而苦恼。当他看到《流行电子》杂志上的那台所谓的家用电脑后,说:“你不要走了,我们一起干点正经事。”    
    艾伦没有走,在哈佛所在的城市——波士顿住了下来,并且一住就是8个星期。在这8个星期里,他和金发男孩没日没夜地工作,用Basic语言编了一套程序,这套程序可以装进那台名为Altair8008的家用电脑里,并且能像汽车制造厂的大型计算机一样工作。    
    当他们带着这套程序走进那家微型计算机生产厂家时,竟然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给他们3000美元的基价,以后每出一份程序拷贝,付30美元的版税。    
    艾伦和金发男孩喜出望外,再也没有回到学校。3个月后,一家名为微软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在波士顿注册,总经理是那金发男孩——比尔·盖茨,副总经理是保罗·艾伦。    
    现在微软公司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巨无霸,总经理比尔·盖茨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艾伦在总经理的巨大光环下,虽然有些黯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五位,个人资产210亿美元。    
    前不久,有人写了一本书,称保罗·艾伦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    
    与一个注定要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交往,自己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穷人呢?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四部分要能与人和谐相处

    要能与人和谐相处    
    《塔木德》认为,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不能容纳别人的缺点和短处,是一个人失败的根源。    
    你以蔑视无情的态度对人,即使对方不是与你针锋相对,亦会对你敬而远之。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自然、平常和易学的沟通技巧,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喜爱的人。    
    (1)要做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和别人打交道要轻松自如。也就是说,在别人和你打交道的时候,不要让人有一种紧张感。据说,有的人“你很难同他打交道”,他很难接近。这往往是一个在交往中难以克服的障碍。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很好相处,而且言谈举止都很自然。    
    他会营造一种舒适、愉快、友好的氛围。和他在一起,不会像戴着一顶破旧的毡帽、趿拉着一双破烂的鞋子、穿着一件宽大破旧的袍子一样,尴尬难堪。一个表情僵硬、冷漠、毫无反应的人,是难以融于一个集体之中的,而他往往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不合群的怪物。你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和他打交道,你也难以揣摩他的内心世界,不知道他会对你的言行做出怎样的反应。喜欢上一个这样怪僻的人,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2)善解人意,体贴别人。一个体贴别人的人,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让别人紧张、拘束,更不会让别人尴尬难堪。据说,莎士比亚就具有善解人意的神奇能力。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就像一条变色龙,能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特点,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进行应变。因此,他的朋友很多。    
    (3)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一般来说,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必须具备宽阔的胸襟。因为,那些特别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的人,那些害怕别人嫉妒自己的地位和职务的人,那些在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是很少对别人态度冷淡的,而且,一般也不轻易对别人生气。    
    (4)要忠诚、正直和具有爱心。某个大学的心理学系对那些受人喜爱的和不受人喜爱的人的性格作了分析。他们对100个个性特征作了科学分析,他们指出: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喜爱,就必须具备46个引起人们好感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你要想为大众所接受,就必须具备许多的优秀品格。    
    要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品格。这就是要忠诚、正直和具有爱心。或许,只要你具备了这一基本品格,其他的各种品质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    
    (5)能够仔细分辨别人的意图、动机、心情、感受和思想。也就是说,一个社交能力强的人,必定是会盘算的人,他们会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会盘算别人的可能行为,会计算自己的利益和损失。而所有这些盘算,都是在相关因素可能变动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只有认知能力较高、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做出这些盘算来。这种人际交往的基本智慧几乎每个人都具有,关键是怎样使之不断增强,怎样把它们在生活中发挥出来。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四部分不可与污秽者为伍

    不可与污秽者为伍    
    《塔木德》说:“与污秽者为伍,自己也得污秽;与洁净者相伴,自己也得洁净。”这说的就是择友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不会选择朋友,就等于不能把握自己的前途。    
    我们交朋友的目的一是让生活充实、丰富,能在工作之余有人一起娱乐、一起聊天;二是有利工作,希望在工作上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很显然,朋友太多就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了解、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朋友之间没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么就很难谈得上互相帮忙。所以生意场上认识的人多就好办事,那是未必的。没有一定的交往基础,别人是肯定不会帮你的,除非你自己有权有势,别人帮你是想得到回报。所以能结识一些相互欣赏、有情有义的工作朋友才是最好。    
    滥交朋友的人会给人一种生活缺乏原则的感觉。如果你以认识的朋友多为荣,那你肯定会主动去拉拢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有机会,你就会热情主动地结识。其实人际交往最忌讳大献殷勤,不卑不亢是交际的首要原则,因为自尊是交往中首要吸引力,如果抛弃自尊去讨好别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一般以交友多为荣的人都希望结识更多的有钱有势的风云人物,而这些人最看不起故意讨好的人,因为他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人。所以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让人瞧不起。喜欢滥交朋友的人往往缺少真正的朋友。和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各种努力,首先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使你们青梅竹马,几年不联系也可能形同陌路。因为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不经常交流肯定会产生隔阂。而喜欢滥交朋友的人是肯定没有时间专门给一些朋友的,他们也认识不到友谊需要细心栽培,他们把朋友当作稻穗一样,以为认识了就像把稻穗捡回家里一样,以后想用就可以随时用。建立友谊需要不断地付出,朋友间的友谊就像爱情一样是个空盒子,首先你得倾注关心、帮助、理解,然后你才能得到关心、帮助、理解。滥交朋友的人是不可能不断地付出的,他没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他的朋友都只是一些点头朋友。而且,万一不幸交了个坏蛋无赖朋友,那就有你烦的了,骗你点钱,占你点便宜。弄不好交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那你就更危险了。    
    所以,我们交朋友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工作朋友和生活朋友,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工作上能鼎力相助,而不是建立在纯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一些生活中的朋友要多加联系,因为这些朋友都是些有着共同经历、经过时间考验的知心朋友,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加深友谊。这部分朋友是最可靠的,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一份最纯的友谊,任何时候,他们都能给你帮助。    
    当然,交友时要有一点戒心,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其他,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形成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    
    有一家犹太人养了一只狗,全家人都喜欢这只狗,尤其是其中的一个小男孩,更是对狗疼爱备至,整日同吃同住,难舍难分。    
    可是,有一天,狗突然死了,这使儿子伤心至极、痛不欲生。父亲尽管也有点痛心,但他认为狗迟早会死,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只能把它拉出去了事,但儿子却一定要将狗埋在自己家的后院。    
    结果,父子两人为此而闹僵了。无奈,只好找拉比咨询。拉比尽管常常为别人提供各种咨询,但从来没有涉及到狗的葬礼。但他很了解此时那个小孩无比悲伤的心情。    
    于是,拉比就查找有关资料,结果正好在《塔木德》中找到一个有关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家人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有条毒蛇爬进牛奶桶中,它的毒液溶进了牛奶,这件事只有家里的狗看到了。    
    晚上,全家人正要喝桶中的牛奶时,狗就叫了起来,并扑上来打翻了盛奶的杯子,自己喝了起来,正当大家生气时,狗已经死了。    
    这下子全家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牛奶里有毒,所以大家对狗感激不尽。    
    听完这则故事后,父亲同意儿子的做法。    
    这个故事表面上是讲有关狗的事情,但实际上是教诲人们凡事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和着想。    
        
    当然,这件事能够圆满解决,和拉比的处世艺术也是分不开的。他没有把任何东西强加于父亲,只是讲了一个关于狗的故事,这就在尊重了儿子意愿的同时,也尊重了父亲的权威,那么,父亲何不顺水推舟呢?    
    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经常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犹太人是非常精于此道的,即使是在“胡搅蛮缠”的时候,也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    
    艾布拉走进一家商店,开始杀价。明码标价15美元的货物被他杀到10美元,现杀到997美元,他还不满意,希望再降到996美元。    
    售货员表示:“这已经是最低限度了,不能再降了。”    
    艾布拉却不死心,坚持要他降到996美元。    
    售货员也毫不妥协:“绝对不行,到此为止,一分钱也不能再降。”    
    艾布拉硬是不从。    
    “先生,为了区区一分钱争个没完,也太不合算了。说实在的,绝对不能再降了。况且,你历来都是赊账的,差一分钱,又有什么关系呢?”    
    艾布拉却回答说:“我所以拼命杀价,无非是我太喜欢你们的商店了。多杀一分钱,逢到我赖账时,你们店的损失就可以减少一分钱了。”    
    面对这样的客户,对方往往会选择宽容些的。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四部分入乡随俗,尽量和别人一致

    入乡随俗,尽量和别人一致    
    《塔木德》上说:“众人着衣时莫要裸身,众人裸身时莫要着衣;众人就坐时莫要站立,众人站立时莫要坐下;众人哭时莫要笑,众人笑时莫要哭。”犹太人懂得,在生活中“入乡随俗”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穿着与对方同样的服装,表现出于对方类似的举止,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和他的思想与地位是相似的,对方也就会对你产生好感。温森特是偶然发现这一处世原则的。    
    温森特曾在博里纳日做过一段时间的牧师。    
    博里纳日是个产煤的矿区。在这个地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下矿井。他们在不断发生事故的危险中干活儿,但工资却低得难以糊口。他们住的是破烂的棚屋,他们的妻子儿女几乎一年到头都在里面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    
    这里的人都是“煤黑子”,肥皂在博里纳日人的心目中简直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侈品。    
        
    温森特被临时任命为该地的福音传教士时,他找了峡谷的最下头的一所挺大的房子,并和村民一起拿麻袋去装了很多煤渣,在房子里烧起了炉子,以免房子里太寒冷。    
    温森特登上讲坛,他的讲道是那样诚挚而又充满信心,竟使得这些博里纳日人脸上的忧郁神情渐渐消退了,从他此次布道所受的欢迎来看,博里纳日的人民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任何保留了,他们终于相信了他。他作为上帝的牧师,现在已经得到了这些满脸煤黑的人们的充分认可。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不会是由于他有了一座新教堂,因为这对于矿工们来讲压根儿不算什么。他们不会知道关于对他的传教士职务的任命,因为他并没有告诉他们在原先那个地方他是没有正式任命的。而且虽然他刚才讲道时热情洋溢,措辞优美,但在原来那间简陋的小棚屋里和那座弃置不用的马厩里,他也是这样讲的啊!    
    温森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用从布鲁塞尔带来的肥皂洗脸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跑到镜子前面端详着自己,看见前额的皱纹里、眼皮上、面颊两边和圆圆的大下巴上,都沾着黑煤灰。    
    “当然!”他大声说,“这就是他们对我认可的原因所在,我终于成了他们的自己人了!    
    ”    
    他把手在水里涮了涮,脸连碰都没碰就去睡了。留在博里纳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往脸上涂煤灰,从而使自己看上去和其他人没有两样。    
    精明的犹太商人也会把这一原则应用到商业领域,在谈判的时候,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与接纳,就首先使自己在某一方面与他们相似或相同,这样就有了达成更多一致的基础。    
    


《塔木德智慧全书》 第四部分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中国的伟人孔子说过,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