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吼-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规模的北部难民涌入,虽然进一步使得月护军对治下土地的统治得以巩固,但也使得月护军治下开始出现了些微的粮草紧缺现象,即便有拉各城的军粮从旁供给,也有点供不应求。不过幸好刚刚改投月护军麾下的难住键常年协助大德圣主处理婆门教政务,直到不少婆门教庙宇在东部邦郡私设的存粮点,并且按照婆门教的一些规矩令治下的帝刹家族捐献出不少私家的存粮,使得断粮危机得以解决。虽然月护军控制的地盘中,已没有了粮食危机,但是剩余的存粮也不足以再次维持月护军对外的扩张行动,于是月护军的密宗部和猛虎部分别驻扎在加拉城和洛加城两地,负责监视湿毗奴城的动静,必要时全力抵挡婆门教的反击。

月护军、奢那教以及月护圣主的地位得以稳固,这一切都不是大德圣主所愿意看到的事情,然而此刻他想要有所作为都腾不出手来。巴亚邦、洛加城和加拉城的沦陷对于他以及整个婆门教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心疼的不单单是地盘的损失,更让他感到痛彻心腑的是他精心组建的四十万骑军和战象兵团也就此覆灭,整个婆门教最具攻击力的两支军队彻底的消失了。这两支军队曾经在短短的数年里面立下了赫赫功绩,帮助

、帮助他,夺得了北部邦郡以及西部邦郡绝大部分的彻底的将吠陀王压制在神权下面。然而现在这样两支军队、四十万精锐,就在短短的数天里面全军覆没,连个渣都没有留下,这摊在谁的身上都不是一件容易让人接受的事情。

当大德圣主的亲信连滚带爬的跑过来向他回报那四十万离开驻地的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时,他愣了很久,随后直接抽出腰刀将那名亲信刺死,并且派人再次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当最后消息得到确认,并且菲舍利流亡到孔雀王城的消息也传到了过来后,大德圣主的圣廷内再也没有一件完好的物品,他那充满愤怒的咆哮声几乎可以传遍整个湿毗奴城,就连下城外的那些普通信徒都听得到。

随后大德圣主最宠爱的圣妃以及其家族被下令满门抄斩,取消菲舍利继承权的圣令也盖上了徽章,就等着发出去了。身处在湿毗奴城内以及周边邦郡的其他婆门教圣子们,不约而同的感觉到自己成为婆门教最高统治者的机会来了,于是纷纷涌向了湿毗奴城。为了讨好大德圣主,不少已经被外方成为一方总督的圣子们,以支援圣战为借口,抢夺治下城邦百姓家中的存粮,做为献礼送给大德圣主,以缓解湿毗奴城因为涌入信徒过多而引起的粮食短缺问题。另外几个身处在湿毗奴城的圣子们则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总是找借口晋见大德圣主,与手下的谋士们想对策来驱散湿毗奴城周围那已经超过三千万的信徒大军。

在圣子们提出的众多意见中,有一人的建议深得大德圣主的认可,他提议应该将招收僧兵及身份的年龄限制取消,只要自己有兵器就能够加入僧兵军团。之后,在利用各种丰厚的奖赏驱使那些混杂的军队进攻月护军的领地,利用湿毗奴城周围的人海大军,来最大限度消耗月护军的精锐兵力,最后再派出湿毗奴城中的精锐僧兵剿灭月护军的残党。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湿毗奴城周围聚集的庞大信徒难题,收回月护军占据的土地,并且更进一步的婆门教的势力范围,彻底打击盘踞再东部邦郡的佛家密宗。

大德圣主在认可了这个计划之后,便准备加以施行,然而突然发生的两件事情却使得这个看起来极具威胁的计划胎死腹中。第一件就是在孔雀王城避难的菲舍利公开跪拜吠陀王,并且承认在吠陀的土地上王权的力量在神权之上。虽然这样的举动不过是一个失去了大德圣主继承人身份的圣子的个人行为,但是他所造成的影响力绝对难以想象,更何况此刻大德圣主那份取消菲舍利继承人身份的圣令还没有发出去,在众人眼里菲舍利的身份依然是大德圣主的继承人。这件事情使得吠陀王的声望随之高涨,加上这个时候罗什曼那在南部邦郡重创并大范围的歼灭了修罗色那反叛军的消息传到了孔雀王城,一向给人平庸感觉的吠陀王变得雄心勃勃起来。

吠陀王在大量征召、聚集孔雀王城周边邦郡的军队同时,还下令西部邦郡的治下军队,趁着西部邦郡的婆门教信徒听从大德圣主的圣战之令,赶往湿毗奴城,婆门教在西部邦郡的力量大减之时,大举攻占婆门教的城邦,扩大王权在西部邦郡的影响力。

对于吠陀王的军事挑衅,对于底子深厚的婆门教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应付的事情,然而当大德圣主准备将吠陀王连同月护军一起收拾的时候,第二件事情彻底的令到已经在火上烘烤的婆门教彻底分裂。在月护军攻下巴亚邦第五天的晚上,一行五十名高手组成的刺杀团体潜入了湿毗奴城最上层的城堡之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大德圣主击毙,并且还把与大德圣主同在圣廷之中的十三位上位圣僧一同杀死,最后在城中僧兵到来之前,安然撤退。

这件事情不单单只能用震动来形容,对于婆门教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身为婆门教精神领袖的大德圣主以这样的方式身子,本身就足以令到整个婆门教中心权力体系为之震动,而且十三上位圣僧的死更是令到婆门教的整个神权架构彻底崩溃。大德圣主虽然在婆门教中的地位尊贵至极,作用无比重要,但是他的生死还没有达到使婆门教分裂的地步,只要有十三上位圣僧在,婆门教的神权体系就还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最多只是势力为之受损罢了。

这十三上位圣僧都是由大德圣主的亲信组成,他们在平时的时候,掌管婆门教自行划分的十三信徒教区内所有的神权事务,王权事务则由各个城邦的总督、城主来管理。然而当大德圣主意外身死,并且没有指明谁是继承人的情况下,十三上位圣僧则担当其选出继承人的任务,从有着大德圣主血脉的圣子中间选出一人担当大德圣主,将婆门教的神权体系延续下去。

在婆门教

么长的时间里,由十三上位圣僧选出大德圣主的情况过两次,每次都能令婆门教化险为夷。虽然婆门教因此势力大减,但每次都能够安然渡过危机,令婆门教得以延续下去。然而此刻十三上位圣僧随着大德圣主一同被刺杀,而大德圣主继承人又刚刚被取消资格,婆门教一时间陷入了无主境地,婆门教内部的权力斗争也随之展开,至于那些外来敌人则被他们暂且放到了一旁。那些云集在湿毗奴城的圣子们各施手段,竭力拉拢城内各方势力,同时他们还大肆瓜分湿毗奴城外的那三千万信徒,毫无节制的扩大治下军队,整个湿毗奴城变成了一个硕大的火药筒,随时都会爆发。

大德圣主和十三上位圣僧的身死,对于所有的婆门教徒来说,绝对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且不说大德圣主本身就是吠陀境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其他十三名上位圣僧更可以说是婆门教内高手中的高手,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高手能够在不到一杯茶的时间,就将这十四人一起杀死。据事后存活下来的一个小侍从描述,杀死大德圣主的是两名手持怪异兵器的高手,其中一人将大德圣主缠住,另外一人突然偷袭,一击之下将大德圣主首级砍下,其他的十三上位圣僧都同样是在两三个会合之下便被围攻致死。

在吠陀能够拥有这么多的高手刺客,而且所用得武功又千奇百怪,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转向了南边。随后查验十三上位圣僧尸体的高级僧侣,发现一名上位圣僧尸体上的死血聚集在体表,呈现暗紫的莲花纹路,这样子很像是被吠陀王族独门绝学大宝华轮大法杀死后尸体身上出现的独特死斑。于是那些想要表现一番的圣子们则纷纷带领手下高手,前往吠陀王安设在湿毗奴城内的使节官邸查验。然而吠陀王使节官邸里的人全都失踪了,并且在官邸里面发现了一条通往城外的通道,在通道的出口处有一具尸体,尸体的身份是吠陀王使节的侍卫,他是因为受伤过重而死的,从伤口来看,应该是被一种极为霸道的武功击中了要害,而这种武功则是一名上位圣僧的独创武功。

这样一来,刺杀大德圣主以及十三上位圣僧的凶手就被锁定在了吠陀王身上,加上吠陀王这个时候宣布只承认菲舍利的大德圣主继承权,并派遣大量军队向婆门教控制下的中部邦郡挺进,这就使得吠陀王的凶手身份被做实了。于是乎,为了获得信徒以及婆门教其他高层势力的支持,所有圣子联合宣布吠陀王为圣敌,圣战的对象由月护圣主,变成了吠陀王。不少头脑简单的人纷纷带兵南下,与吠陀王的军队展开激战,而那些头脑清醒的则另作打算,在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联合各方势力,壮大自己。

虽然大德圣主的死,对于吠陀王来说,可谓是一件让他期盼已久的事情,在得到消息的那天他破天荒的取消了所有事务,在大妃的宫中寻欢作乐,恣意的放纵自己。这届大德圣主比吠陀王年长十三岁,从吠陀王继承王位以来,就一直压着他,借用各种手段蚕食原本属于吠陀王族的土地。历代都在吠陀王治下的广大中部邦郡,也是在这个时期被一分为二,其中面积最大的几个邦郡被大德圣主抢去,吠陀王自己只能得到靠近孔雀王城的几个不太合适耕种的山地小邦郡,北部邦郡也是同样的情况。最让吠陀王为之气愤的是原本约定攻打西部土王后,攻占的土地按照彼此功劳多少来划分,然而明明是吠陀王麾下将军将土王擒获,最终结束战斗,迫使土王将大半个西部邦郡的土地吐出来,可是最终落到吠陀王手中的土地却只有婆门教的一半,只比土王保留的土地稍微大一点。

多年来大德圣主对吠陀王的精神以及权力上的压制,这一刻全部消失了,吠陀王自我感觉像是能够掌握整个世界似的,就连菲舍利对他的提醒,也置若罔闻,大肆的整顿军队,借用菲舍利的名义向婆门教控制下的邦郡开拔过去。

当以孔雀王城为中心的吠陀王权力量,都在为能够借着大德圣主之死,婆门教内部不齐心的机会,扩张自己势力之时,身在局内但心在局外的菲舍利却觉得很不对劲。他认为大德圣主死得时间、方式以及刺客留下的线索都太过蹊跷,已经身处孔雀王城的他很清楚以吠陀王现有的高手,绝对没有能力组成这样一个刺客团体,更加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他父亲大德圣主和十三位上位圣僧击毙。整个吠陀有能力并且有实力做到这一点的人,在他看来只有那个已经确认身份的月护王,也只有他才能从吠陀王和婆门教之间的争斗中赚取到最大利益。

正文 第517章

正如菲舍利所猜想的那样,现在吠陀的局势都是段虎一手策划的,对大德圣主的刺杀就是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虽然整个计划根据吠陀的形势不停的变化,但是整体走势都没有脱离过段虎的掌控,而且在最后一环完成以后,计划所达到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段虎等参与制定这个计划的人的预料。

眼下整个吠陀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都已经被拖入了战火的泥沼,吠陀王和婆门教这两个吠陀最大的实力,也是北疆叛军最重要的支持者,现在都不会再因为其他事情而结束彼此攻伐。段虎在这个时候也可以从吠陀的战事中抽出手来,对付吠陀北方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邦郡,以及北疆那支已经形同困守的联合叛军。而段九灵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将月护军、奢那教、密宗以及众多的帝刹世家,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政教一体国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吠陀唯一的统治。

眼下毗耶沙和摩耶罗两部人马已经进驻加拉城和洛加城,防止湿毗奴城的婆门教军队北上,不过月护军内大多数人都认为将二十多万精兵就这样放在那里未免可惜了。在他们看来眼下婆门教和吠陀王打得不可开交,自顾不暇,求神拜佛都在祈求月护军此刻不要南下,又怎么会自己来主动挑衅另一个实力与其相当的对手了。不过段虎却认为婆门教内部势力众多。难免有那个愚蠢地圣子想要北上找月护军的麻烦,借以增加自己登位的筹码,有备无患总好过临时抱佛脚。

位于洛加城以北三十里处,靠近红河边上有一个小渔村,这里以前大概有五十户左右的人口,在六天前段虎拿下洛加城之后,这里的人就全都被段虎迁移到洛加城里了。贺军、周义臣等五部狼骑军、后勤辎重大军和在五天前新组建的月护军全都被聚集在了这么一个小渔村里,此外还有从巴亚邦境内紧急召集过来的六万工匠。如此多的人聚集在这里,只有一个目地,就是制造能够运送四十万大军北上南下的船只。

由于在僧城的时候,就有了造船的经验,加上由郭媛和蒙佐两人设计的运兵船组装起来极为简单,而且构造结实。即便是一些浅滩险弯,也能安然渡过,这一点雷猛和孟九已经先行尝试过了。吠陀随处可见的大片树林成了建造船只最好地原料来源,负责砍伐这些树木的人全都是来自新组建的狡狼部月护军,他们在砍伐木材的同时,也训练如何使用手中的兵器,可谓是一举两得,其余的人除了必要的护卫军以外,全都动手组装船只。在数十万人齐心协力且连夜赶工之下,不过数天时间。位于小村庄一旁的天然湖泊内就已经停泊了足够段虎带兵北上的三十多条船只。

“传令下去,五部狼骑军和本部白虎军的战士全部停下手中地活。回营修整。”站在小湖泊旁的段虎吩咐了一声后,转头朝身旁地异邦将领说道:“罗摩将军。昨天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我?已经过了一晚上了,一直都生活在孔雀王城地你有必要思考这么久吗?还是你的归降本身就是一种缓兵之计?”

站在段虎身边的罗摩此刻已经换上了月护军统帅级别将领所穿的盔甲,因为是段虎的后勤辎重大军专门为其打造的,所以显得非常合身。罗摩在段虎拿下拉各城后,就随拉各城内及其周边两座屯兵处中大量的守城军一同被俘。由于来自洛加城、加拉城以及瓦力城等周边城池的降兵都集中在了拉各城内,简易地降兵营显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