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大增,记忆力也没有意外的得到加强,现在自己能成为副县长吗?恐怕不可能,从这一点上讲,自己还得感谢唐涛江,他让自己一个普通人变得从此不再普通。
“是啊,朱县长能力强,金子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唐涛江笑了笑。
唐涛江向朱代东汇报了自己在教育局的工作情况,其实他的工作也没什么好说的,协管工会,每天一杯茶水一张报,看到下午五点半。到后面,唐涛江向朱代东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说其实自己在管理上还是有些办法的,特别是对企业的管理,有些心得,最近也看了些这方面的书籍。就差没有说,自己能是化肥厂厂长的不二人选。
朱代东只是静静的听着,这几天他听到这样的言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权力面前,多少人放下了架子?就连唐涛江都能主动找上门来,遑论其他人了?而且有些人比唐涛江说得还露骨,说如果自己成了化肥厂厂长之后,一切唯朱县长之命是从等等表忠心的话,也不管朱代东的年龄比他们少一大截,生生的把自己的辈分降了一级,甚至是两级。
第二天,朱代东遇到了唐小丽,她给朱代东打了电话,一开始没有说话,但是光从呼吸声中,朱代东已经听出来是她。唐小丽约朱代东中午一起吃饭,朱代东只是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
还没见面,朱代东已经猜到了唐小丽的来意,昨天唐涛江才来找自己,这几年她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自己,现在她突然给自己打电话,这其中的原因不用想也能猜出来,唐涛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唐小丽约朱代东的地方是县城的一家小酒楼,不大,但装修得很精致。看得出来,唐小丽刻意打扮了一番,但她脸上的悲伤还是若隐若现。在大学的时候,唐小丽就很好强,要不是实在被逼得没有办法,她会主动来找自己?这几年,朱代东也没有刻意去联系她,自己的身份也没有必要向她炫耀什么,两人见面,只会加重对对方的悲伤。自己的职务越高,也许对她来说,刺激就会越大。
“你点几个菜吧。”唐小丽把菜单递给朱代东。
朱代东翻开菜谱,映入眼帘的赫然有道鲫鱼豆腐汤,这是当初唐小丽最爱吃的一道菜,当初在大学时,食堂如果有这道菜,朱代东就会打两份,一份中午吃,一份留到晚上。看了看唐小丽,对方原来注视着自己,连忙偏过了头。
朱代东点了几道菜,其中有鲫鱼豆腐汤,不管唐小丽的目的是什么,但她已经唤起了自己对以前的回忆。不管她是有意还是无意,但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朱代东其实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朱代东了。
朱代东的这种改变,唐小丽也感觉出来了,自信、坚毅、冷静、深沉,朱代东身上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让她惊讶,这几年对方的改变很大,大得让自己都有些不熟悉了。两人既然已经见面,朱代东自然会问起唐小丽的现状,其实她的很多情况,朱代东都从唐小雨有意无意的话中知道了许多。
“我三年前就离婚,没有小孩,目前在一中教书。”唐小丽说得很平静,但是朱代东看到了她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教书也不错,我们当初的理想不就是要当一名优秀的园丁么?可惜,我现在再也回不到那三尺讲台了。”朱代东自嘲的笑了笑。
“其实今天我找你是什么事,相信你心里也有数,我只想问一下,我爸的事有可能么?”唐小丽忽然问。
这个问题朱代东着实不好回答……
第二百零一章王圣利要搞名堂
这段时间朱代东的家很热闹,与他隔着一栋楼的王圣利也很热闹,只是与朱代东家不一样的事,每次来王圣利家,都是两个人,他家楼下也没有人排队等着向王县长汇报工作。
其中一人很固定,程卫东,王圣利的妻弟,原化肥厂办公室主任,在这次的竞聘中并没有经过,拿到一笔一次性的安置费后,自行安排工作。程卫东原来跟黄浩走的很近,因为他与王圣利的关系,黄浩对他也很照顾,短短几年时间,就把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提拔为厂办主任。但是现在黄浩被双规,程卫东在化肥厂失去了后台,被淘汰下岗也很正常。
为程卫东的事,王圣利不好跟朱代东去说,但是程卫东却找到厂里的领导,他们可是都清楚自己是王县长关系的,姐夫是常务副县长,厂里竟敢让自己下岗?这件事最终汇报到了朱代东那里,可结果还是与原来保持一致。朱代东明确告诉程卫东,如果他申请普通工人,也许还有机会,但行政职务,实在是不合格。
程卫东气疯了,他找姐姐哭诉,原本他还想,借化肥厂改制的机会,再向上爬一爬呢,弄个副厂长干干,或者当个工会主席也是好的嘛。可没想到,却办公室主任都没保住。
程卫红为了弟弟的事,在王圣利眼边吹起了枕边风,王圣利一开始也是烦不胜烦,小舅子不能在化肥厂干,换到其他单位嘛。但程卫东就是死心眼,非在化肥厂干下去不可。他说自己要是去了其他企业,会被人瞧不起的。
王圣利被他气笑了,不知天高地厚,现在县里的企业又不归自己管,朱代东年轻气盛,眼里只有郭临安和王力军,什么时候给自己这个常务副县长面子了?最后就没再管这件事。但是黄浩的事发生后,王圣利突然又有了想法,他把程卫东叫来,详细的询问了化肥厂改制的情况。
程卫东干事不行,但察颜观色却是把好手,姐夫不分管化肥厂,要过问化肥厂的事,当然得有足够的理由。他马上添油加醋的把化肥厂的事给说了,说朱代东任人唯亲,对化肥厂工人的利益影响很大,群情激愤等等云云。
王圣利说,化肥厂的事你一个人说了不算。程卫东心领神会,就领着一些对化肥厂改制不满的人来向王圣利汇报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王圣利每天都会准时回家,听取这些人的汇报,有的时候还会做些记录。
“县长,化肥厂最近有人向我反映了些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向你汇报。”王圣利写了个材料,亲自送到了王力军那里。
王圣利写的都是那些没竞聘上的人,特别是原来的行政干部对朱代东领导的化肥厂改制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为化肥厂兢兢业业了这么多年,可到头来,却把他们扫地出门,如果县里不给个说法,他们就要上访。
上访这两个字很刺眼,可以说任何领导都不喜欢出现这种群体性事件,如果在本级政府上访还好些,但若是那些人跑到市里,甚至跑到省里去闹,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真有这么严重?”王力军的眉头蹙得很紧,朱代东在改制前详细向他汇报了关于如何处置那些下岗工人,化肥厂拿了近三百万出来,而且对退休工人的工资照样发送,这已经很难得了。而且朱代东也承诺,开发区以后如果招工,将优先考虑这些下岗工人,朱代东也说过,改制会令一些人感觉很痛苦,可是如果不经历这样的痛苦,化肥厂怎么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这些下岗工人,多的也只拿到了六七千块钱,少的只有二千多,这点钱够什么用?他们失去了安稳的工作,让会使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人要是被逼到绝境,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王圣利淡淡的说,他这是在给王力军提前打预防针,化肥厂真要搞出群体性事件,可别怪他没有提前打招呼。
也许是给上访这两个字给刺激的,王力军马上把朱代东召来谈话,把王圣利的材料递给他,忧虑的说:“化肥厂这次一下子就下岗一千多人,善后工作一定要处理好啊。”
“县长放心,这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朱代东笑了笑,王圣利离他家多远?程卫东每天带人去王圣利家,他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材料上的人大多是原来化肥厂的行政干部,新的化肥厂只留下了原来十分之一的行政干部,这些人习惯了只拿工资不干活的日子,现在一下子把他们推向市场,当然会不习惯。而王圣利对化肥厂感兴趣,也变相的调动了他们的情绪,原来还有些畏缩,现在被王圣利鼓励的眼神或是一句不经意的话给撩起激动的心情,虽然王圣利大多时候只是暗示,但每次谈话,他都准确无误的向这些人传递了一个信息,自己是站在他们这边的,自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没什么大不了的?!朱代东,我告诉你,这事不出一已,一出就是大事,可没怪我没有提前警告你,真要出了事,你负不起这个责!!!”王力军厉声说。
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王力军声色俱厉的警告了,朱代东一时还真有些不习惯,这段时间他的工作很有成效,王力军对他的工作一向也很支持。朱代东想了想,说,“县长,这些人大多是原来化肥厂的行政干部,这些的改制,他们的利益损失最大,有情绪正常,我跟这些人也都谈过,为了化肥厂的发展,需要有人作出牺牲。他们还是很配合我工作的,至于现在为什么变得情绪激动,我想只有一个原因。”
“你是说有人搞串联?”王力军一惊,这事可大可小,朱代东的能力他不怀疑,也一向把工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搞了这么些企业,自己从未在其中拿过一分钱的好处,是个干实事的人。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把他提上来,这段时间朱代东每天都扑在化肥厂上,跟工人打成一片,这些人他肯定也是做过工作的。
“不排除这个可能,县长知道程卫东这个人么?”朱代东轻声说。
王力军看了看材料,上面并没有提到过这个人,问,“他是什么人?”
“程卫东是原来化肥厂的厂办主任,是黄浩一手把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提拔上来的,而且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是圣利县长的小舅子。这次他也下岗,曾经还来找过我,我答应看在圣利县长的面子上,可以安排他当普通工人,他不干。”朱代东说,既然王圣利把材料交到了王力军这里,他是不是已经要给自己制造麻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王圣利跟黄浩或是其他什么人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勾当,朱代东不想去管,暂时他也管不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王圣利要是觉得自己好欺负,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哦。”王力军点了点头,他当然不会认为朱代东会无缘无故的跟自己说起这个程卫东,刚才朱代东说有人搞串联,难道就是指这个程卫东?
“县长,化肥厂真正需要的人,有六百多就足够了,原来化肥厂养一千多人,包袱之重可想而知。现在化肥厂减轻负担,轻装上阵,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么?我回去后会找这些人再开个座谈会,绝对不会让他们给县里添乱。”朱代东说,这些人对化肥厂有感情不假,但这种感情更多的是建立在化肥厂能让他们过上安逸生活的基础上,每天去厂里逛一圈,甚至都不用去上班,提前内退,就能拿百分之八十的工资,这样的好事哪里有?改革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要建立一个阶级社会吗?而在这其中,有些人必须付出代价,这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也许离开化肥厂,许多人更能奋力一博,创造出别样的人生。
“有你这句话我放心多了,工人们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县里全力支持你。”王力军说。
朱代东知道这次王力军所说的全力支持是什么意思,既然自己点明了这件事跟程卫东有关,王力军何等聪明,会想不能这件事的背后会有王圣利?他所说的全力支持,也许就是指王圣利,朱代东可以放手去干,王圣利那边,县里不会让他操心。
“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什么工作是搞不好的。”朱代东心领神会,谦逊的说。
“化肥厂马上就要走入正轨,这厂长的人选定下来了没有?”王力军突然问。
“县长有合适的人选?”朱代东嘿嘿笑笑。
“化肥厂的事由你全权作主,以后出了问题我也找你,这厂长嘛,当然也得你推荐。我可是听说,这段时间向你朱县长汇报工作得排队才行哦。”王力军笑了笑。
“是啊,这事必须得尽快确定下来。”朱代东点了点头,他又想起了唐小丽问的那句话。
第二百零二章陈树立的觉悟
树立同志,你好,我是彭明。”
“彭书记好,我是陈树立,有什么指示?”陈树立与彭明现在已经较近,每次去县里,不管是开会还是周末回去,只要彭明有时间,他就会约彭明一起坐坐。增加见面的次数和频率,关系也就自然而然的靠近。
“下午你有时间么?”彭明笑呵呵的说。
“领导找我,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时间嘛。”陈树立笑着说。
“下午你来趟吧,有点事要跟你当面谈。”彭明笑着说。
“彭书记,能不能先透露点消息,让我有个思想准备。”以陈树立跟彭明现在的关系,这样的话是可以说出来的。
“我只能告诉你,是好事。”彭明说,上午郭书记找他,谈到了开发区工委书记一职,这也是朱代东主动提出来的,现在朱代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化肥厂上,开发区那边他总不能书记、主任一身兼吧,想让县里给安排个人。开发区的工作,县委也是大力支持朱代东的,郭临安问朱代东的意见,朱代东向书记推荐了陈树立,这才有了他这通电话。
陈树立心里扑扑直跳,能让党群副书记说出是好事的会是什么?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人事调整。准确的说,自己的工作将要调整。
放下电话,陈树立马上给朱代东打了个电话,“朱县长,我是陈树立,忙吧?”
“就知道你会打电话来,彭书记找你谈话了?”朱代东笑着说。
“还没,刚接到彭书记通知,忐忑不安啊。”陈树立心情愉悦,嘴上却是谦虚连连。
“是彭书记找你,又不是吴书记找你,有什么不安的。”朱代东笑着说,吴燕群是县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她要是找谁谈话,那才叫忐忑不安。党群书记找人谈话,喜事居多。
“是让我去开发区?”陈树立问。
“还是让彭书记跟你说吧,我只能告诉你,以后我们又要一起共事啦。”朱代东笑着说。
陈树立已经换吉普车换了,乡里有钱,购置了二辆桑塔纳,他跟潘道义一人一辆,原来的吉普车当公用车。陈树立的司机还是王波,小伙子已经感觉到了今天陈书记的心情似乎特别好,上车的时候,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虽然朱代东没有明说,但陈树立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去向,朱代东主管全县企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