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焚清-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不把他这个二爷放在眼里,整天给他穿小鞋,最后还把他关了起来。
张作霖大骂金寿山,不仅没让杜立三生疑,反倒让杜立三更加放心。在辽西,土匪胡子内部发生火并是常有的事,大家都想当老大,老大只有一个,对老大不服的大有人在。对于官府而言,谁当老大都无所谓,只要能给官府上供就行。
不一会,众人上了山丘,贾善仁坐在太师椅里,周围簇拥着十几个随从,冷眼瞧着张作霖。
张作霖来到贾善仁面前,先是跪地磕头:“草民张作霖,拜见知府大人。”
贾善仁摆摆手:“哪一个是金城武?”
张作霖站起身来,一招手,顺势站在了杜立三身边。
姚喜和郭二杆押着五花大绑的周宪章,来到贾善仁面前。周宪章立而不跪。
贾善仁怒道:“大胆刁徒金城武,见了本大人,竟敢不跪!”
周宪章摇头:“不好意思,我不是金城武!”
贾善仁吃了一惊:“你不是金城武?金寿山不是你杀的?”
“贾大人,金寿山的确是我亲手杀的。”周宪章笑道:“可我不是金城武,天底下也没有一个名叫金城武的人。”
“你叫什么?报上名来!”
周宪章笑道:“贾大人,我的名字,你最好不要知道。”
“放肆!见了本知府,还敢隐瞒,我看你是一个流窜犯!赶紧给本知府报上名来,否则,本知府将你碎尸万段!”
周宪章叹道:“既然贾大人非要知道我的名字,我也不好再隐瞒下去,不过,我提请贾大人,一切后果自负。”
“刁徒!还敢如此嚣张!这新民府是本知府说了算!本知府倒要看看,有什么后果!”
周宪章上前一步,低声说道:“我叫周宪章,是朝廷任命的义州总兵,驻朝鲜总理大臣。”
姚喜一拉绳子,活扣立解。周宪章的手里多了一把短刀,一刀刺进了贾善仁的胸膛:“对不住了贾大人,本总理大臣因为没有朝廷的旨意,私自回国,这是抗旨的大罪,所以,听见这个名字的人必死!”
“你就是杀了大岛义昌的周宪章……”贾善仁嘴里吐出一口鲜血,立马气绝。
张作霖和十几个手下一起动手。张作霖一刀捅进了杜立三的后背,杜立三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倒在地上。贾善仁和杜立三的随从们,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都成了刀下之鬼。
与此同时,留在中安堡里的团丁燃起了大火,堡子里火光冲天,枪声大作,团丁们端起步枪胡乱放枪。
堡子外面巡防营的兵丁们顿时大乱。大清国的正规军训练水平都不怎么样,这些巡防营的兵丁更是差劲,平rì里端着枪吓唬老百姓还行,一旦动了真格,听见枪声,个个都是缩头乌龟,更何况,管带杜立三死于非命,兵丁们群龙无首,纷纷撒丫子走人。
周宪章率领众人趁着大乱,径直向北而去,一口气走出八十里地。天亮的时候,来到了奉天省城的北边一座高山下,此处林荫密布,大家奔跑了一夜,人困马乏,周宪章命众人安营休息。
大家匆匆吃了点干粮。周宪章这才把此次回国的目的原原本本告诉了张作霖。
张作霖听说要去扎兰屯,笑道:“大哥,咱哥俩结拜兄弟,那是天意啊!小弟曾经在扎兰屯带过两年,对那一带熟的很,那里还有小弟好几个兄弟,这一路上就交给小弟吧。”


 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

周宪章点头:“也好,你和我一起去。不过,咱妈和巧儿跟着咱们一起行动,不太方便,而且,此去扎兰屯,也用不着这么多人,人多了扎眼。我的意思,让姚喜和你的手下护送咱妈去朝鲜。另外,赵正伦他们还在奉天城里等我们,我们昨天杀了贾善仁,此时不便回城与他们汇合。我看,咱们就直接去扎兰屯,派人通知赵正伦他们去扎兰屯与我们汇合。”
姚喜不大乐意:“大哥,自从进了朝鲜,我就没和你分开过……”
郭二杆说道:“那是因为你老婆不在身边,现在你狗rì的有老婆了,整天粘着咱们大哥干什么!”
周宪章皱眉:“郭二杆你狗rì的,说出来的话听着咂这么别扭!就这么定了,姚喜带人护送我妈、巧儿和你老婆去朝鲜,顺便去奉天省城通知赵正伦,郭二杆和张作霖随我去扎兰屯。”
姚喜沮丧地耷拉着脑袋,低声对周宪章说道:“大哥,老太太去了朝鲜,赵小满的事,就瞒不下去了。”
周宪章怔了怔,回头看了看,只见秦氏老太太坐在一株大树下,赵巧儿和翠花坐在她的身边,老太太向周宪章发出淡淡一笑,向他招了招手。
周宪章慌忙来到老太太面前:“妈,有事吗?”
老太太轻轻说道:“你叫我一声妈,我替小满谢谢你。”
“哪里哪里……”周宪章突然发现老太太话里有话:“妈,您这是说的什么话,跟儿子有什么谢不谢的。”
老太太缓缓说道:“宪章啊,我知道,去了朝鲜,也见不到小满了。”
周宪章心头一沉,狠狠瞪了一眼赵巧儿:“巧儿,你跟妈都说了些什么!”
“你别怪你妹妹!她什么都没说。”老太太说道:“打从你第一次叫我妈,我早就想到了,小满不在了!”
周宪章心头一阵抽搐。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太,却有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坚毅,她早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真相,然而,这么长时间,她把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痛楚,隐藏得天衣无缝,她在用她的笑容,抚慰巧儿和周宪章!
那是怎样的坚忍,那时怎样的胸怀!
周宪章呆呆地望着老太太,不知该说什么好,他突然发现,需要抚慰的不是老太太,而是他自己。
老太太眼角挂着泪花,脸上却是绽放着微笑:“宪章,小满走了,我又有了两个儿子,我一个老太婆没啥可求的了。你是做大事的人,凡是做大事的,都不要瞻前顾后的,我能挺得过去,你放心去吧。”
周宪章跪在老太太面前,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这才站起身来,对赵巧儿说道:“巧儿,照顾好妈,哥走了。”
赵巧儿含泪点点头:“放心吧,哥。”
天上飘下了鹅毛大雪,东北大地上,千里冰封。
……
běi jīng,颐和园,昆明湖结了冰,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
刚刚落了一场雪,诺大的颐和园银装素裹,一片寂静。偶尔有一两个太监走过,脚步却是轻得出奇,竟然听不见他们踩踏积雪的声音。
这几天太后老佛爷心情非常不好,园子里的人都得加倍小心,生怕一不小心触了霉头,轻则挨板子,重则直接乱棍打死。
一个**的家庭,家长的喜怒哀乐决定了整个家族的喜怒哀乐,而一个**的国度,最高统治者的喜怒哀乐决定了整个国民的喜怒哀乐!
与最高统治者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政治,也是rì常生活!臣民们不仅要毫无保留地拥护统治者制定的规矩、律法、制度,也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生活轨迹,与统治者的生活紧密地叠合在一起。
就像现在,太后老佛爷心情郁闷,那么,整个大清国的臣民就不能心情愉快,至少,他们的脸上不能表现出愉快,那种不合时宜的愉悦,会被统治者以及她的爪牙们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幸灾乐祸或者刻意嘲讽!
大清国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尊严,是建立在深深的文化自卑心理基础上的!三百年前,他们用刀剑征服这个国度,然而,就在八旗铁骑踏入中原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已经被这个国度灿烂文化所折服。
这个国度拥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五千年的口述历史和三千年的文字历史,灿若繁星的文化典籍让满清人目不暇给,就连被八旗铁骑打碎的文明碎片,也是那么耀眼!
满清人终于明白过来,民族的强大,不在于铁骑迅猛与刀剑锋利,而再于那些看似柔弱的文字、语言、丝绸、民谣、服饰、社火、神龛、庙宇、饮食、……所有这些,在烈火与刀枪面前,都是那么不堪一击,然而,却又是那么顽强!就像流水,满清的刀剑再锋利,也无法斩断这个国度文化的惊涛骇浪!
相反,那曾经“扬州三屠”“嘉定十rì”的刀剑,反倒被这个国度的文化消融了,消融得尸骨无存!
满清统治者终于意识到,入主中原意味着民族的灭亡!
民族的灭亡不是**的灭亡!而是文化的灭亡!
当年,鲜卑拓拔氏面临的困境,落在了满清爱新觉罗氏的头上——要么,全面汉化,自动降伏于博大jīng深的汉文化面前,从而和平完成满清的民族消亡;要么,奋起抵抗汉民族强大的文化霸权,这种抵抗无异于抱薪赴火,最终必败无疑,而且,会败得更加彻底,更加惨烈!
和当年的鲜卑拓拔氏一样,满清人选择了前者。
这一选择是悲壮的,但也是明智的。
康熙帝玄烨以博大的胸怀和超人的远见,制定了五族共荣的基本国策。所谓五族共荣,是承认汉人与满清享有相同的权力和义务,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次神州陆沉,而这一次,汉人作为被征服者,第一次享有与征服者平等的地位!
而这仅仅是一种表象,更为深沉的意义在于,汉族士人惊喜地发现,满清这个异族,竟然将儒家文化推向了历史的顶峰!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从名义上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并成为统治者的主导思想。然而,现实中,王朝统治者真正使用的,却是法家王霸之术。儒家思想其实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它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两千多年来,儒家向往的理想世界,其实只是一个“中国梦”!甚至,在明朝两百年间,汉人离这个中国梦越来越远了!
然而,从康熙到乾隆,这个“中国梦”越来越清晰。
满清人彻底拜倒在儒家思想的脚下,并且,脚踏实地,一步步向着理想的儒家社会迈进。
满情人终于完成了汉人两千年以来都没有做到的宏图大业!
这就是历史的尴尬——汉人创造的儒家理想,最终,却是被满清人实现了!他们圆了这个国度两千年的梦,将儒家思想彻底贯彻于国政方针里。他们成就了儒家思想的辉煌!
然而,满清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却又是令人哭笑不得!
满清对儒家思想崇拜得五体投地,这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们对儒家思想的崇拜,又使得他们不敢主动对儒家经典做出任何取舍。
他们在发扬光大儒家jīng华的同时,也将儒家思想的糟粕发扬得淋漓尽致!
三纲五常、君君臣臣,那些僵化的思想、滑稽的逻辑、**的思想,被满清统治者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从康熙到乾隆的鼎盛时期,这些糟粕的作用尚不是很明显;而一旦到了晚清,国事衰弱列强环伺的时候,那些糟粕就越发凸显出来,最终,成为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
在晚清,那些拒绝进步反对改革的人,绝大部分不是贪官污吏或者无能庸碌之徒,恰恰是那些以儒家思想武装起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们,构成了阻挠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他们严以律己、奉公守法、慷慨激昂、热血沸腾,誓死捍卫天朝上国的文化礼仪,坚决拒绝代表世界发展方向的西洋文明。
更为可悲的是,国家的衰弱,封闭的思维,进一步强化了糟粕,弱化了jīng华。
就像现在的颐和园,君君臣臣的**思想发展到了极致!
园子主人的意志,成了这个园子的意志,而园子的主人恰恰又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以,园子的意志,就是整个国民的意志。
太后不高兴了,整个国家就要陷于血雨腥风之中!
和硕格格敏绣走在通往佛香阁的小路上,四周静得出奇,只有脚步踩在雪地上的的喳喳声。
身后,贴身丫鬟樱桃小声提醒道:“格格,脚步放轻些,今个老佛爷怕是不高兴了。”
就连樱桃这个做下人的也知道,园子里的寂静源于老佛爷。
敏绣鼻子哼了一声,脚步却一点也没放轻,反倒加重了脚步,喳喳声传得老远。她这是用自己的方式挑战太后老佛爷的权威!


 第223章 媾和的筹码

樱桃劝道:“格格,虽然老佛爷不会生格格的气,可咱们也应该体谅一下老佛爷啊。眼看要过年了,我听说山东那边又要打仗了,这个年恐怕过不好了,老佛爷心情烦闷,咱们就别给她老人家填堵了。”
敏绣回头瞪了一眼樱桃,说道:“你知道什么!她心头有气,可不是生山东的气!”敏绣太了解老佛爷了,军国大事做不好,老佛爷固然会生气,但绝不会生这么大的气。
“那她是和谁生气啊。”
“还能是谁!”敏绣向东努了努嘴。
樱桃吓得吐了吐舌头,不敢再问。
颐和园的东边是紫禁城,里面有两个最让老佛爷生气的人,一个是皇上,一个是珍妃!
那是太后的家事!
对于大清国的臣民而言,太后的家事比国事更加危险!那是禁区!
敏绣却是拉开了话匣子:“太后老佛爷生皇上和珍妃的气,其实,都是因为那个周宪章!皇上也不知是怎么想得,周宪章在朝鲜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rì本人攻打咱们的辽东和山东,可皇上不仅不申斥,反而给周宪章加官进爵!这事别说是太后,谁看着心里都有气!”
樱桃看看左右无人,大着胆子说道:“格格,周宪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啊,我觉得吧,他不是那种人……”
“樱桃!”敏绣喝道:“你怎么老是替周宪章说好话!他不是哪种人?他就是个无赖!”
樱桃给敏绣当了十年的贴身丫鬟,从小就在一起长大的,虽然名为主仆,其实情同姐妹,所以,樱桃对于敏绣的喝斥,并不害怕,而是轻声说道:“格格,叶志超率领数万大军,结果被小rì本打得跑过了鸭绿江。周宪章就凭着一伙残兵败将,打死了大岛义昌,消灭了混成旅团,还收复了平壤。我觉得吧,皇上应该嘉奖他,而且,……”
“而且什么?”
樱桃脸一红:“没有而且了。”樱桃说顺了嘴,差点提起天津武备学堂那件荒唐事。
当初,樱桃和刘步蟾放了周宪章一马,提出的条件是,周宪章必须守口如瓶,把那件事烂在肚子里。虽然周宪章赌咒发誓,绝不把这件事说出去,可嘴长在周宪章脸上,他真要到处乱说,樱桃也拿他没办法,所以,樱桃一直是提心吊胆的。现在看来,一点风声都没有,周宪章果然信守承诺,没有到处乱说,这让樱桃更加认定,周宪章是个君子,对周宪章的印象越来越好。
可敏绣这个火爆脾气的格格,直到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