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富贵- 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这给了李继迁反叛的土壤与群众基础。

李克睿死,到李继筠,李继筠死,他儿子还小,于是立李继捧。然而李继捧能力不足,银州刺史李克远和弟弟李克顺起兵奇袭夏州,但走漏了消息,李继捧布下伏兵将李克远击杀。李克文上书朝廷,请召李继捧入朝。虽然各族暂时未作声,然而以前定难四州内乱很多,但都是自己解决了,什么时候借助外人?况且李继捧献出了定难四州。许多首领皆不服气。

这也是李继迁能迅速以几十人得势的原因。

李继迁敢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手下有一个汉人谋士叫张浦。

正是此人献计,李继迁出逃地斤泽。这里水土还非是象后世那么恶化,虽有风沙。可长着许多牧草,大漠又成了最好的掩护,离夏州只有三百里,与辽接攘,进可窥夏州,退可以逃向辽国避难。

地斤泽上有一些部族,虽在经济上附依于宋朝。但以奉拓跋为尊,当初李继迁官职管内都知蕃落使,就是管理这些部族的,在这里他有着威望。便于发起群众。

“陛下,不但定难四州,包括横山地区,灵武等处,都有这种轻慢中原的想法。如果粗心大意。可能整个西北会全面糜烂。”

“不会有那么严重……”曹彬道,但这一回他说得有些不自信。

“曹公,先帝时西北虽没有发生大事,乃是李将军,姚将军他们在西北。他们皆是一流的大将,而且先帝那时重心仅是南方,并没有真正动手西北,如今南方收回来,重心是北方,情况会是两样的。况且我朝能插足辽东,辽国难道不能插手西北?羊毛商路已经开通了,西北安,羊毛商路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西北乱,羊毛商路堵塞,就不能拉拢阻卜,分化契丹,反而我朝不得不用兵西北。一正一负之间,会产生多大的悬殊?”

其实主要还是李继迁是一个妖孽。

然而宋九说李继迁说妖孽,有何证据?

这时他十分庆幸及时赶回,将羊毛商路打通,不然都找不到说服的理由。

大家默然。

所谓的羊毛商路不仅是阻卜,包括吐蕃,甘州回鹘,以及西北诸族。

并且大家身上大多数开始穿上暖和的羊毛衫。

它意义还有,宋朝与大食交易,大食进口过来的主要是琉璃,香料,药材,棉布制品,毛毯制品,以及一些珠宝玉石。

在宋九推动下,琉璃制品反过来倒出口了,随着新式纺织机械开工,那么毛制品与棉布制品,也会反过来向大食倾销。贸易就会产生大量节余,宋朝会获得更多的金银,得以补充紧缺的货币。

“宋卿,那你有什么办法?”赵匡义问道。

不管羊毛商路有多重要,这是迈向强盛的第一步,赵匡义也不想出差错。

“梅山蛮。”

“梅山蛮?”赵匡义沉思。

梅山蛮时常出来烧杀掳掠,让宋朝很头痛,宋九的提议,朝廷恩威并用,那是真正的恩,不是以前那种买安式的恩,解除封山政策,边境处开通互市,提供交易。兴办学堂,若感兴趣,朝廷还派人指导他们耕种,拿出部分钱帛给他们买耕牛,买农具。同时随着朱洞岳麓书院的兴起,又于附近建了一些学舍,无偿教导他们子弟读书识字。甚至友好的部族,派专人下去,指导他们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提高收入。

这是恩的一面。

威的一面,朝廷增驻了三十营官兵驻于附近,若有反叛者立即剿灭,但不仅是官兵去剿,那个难度不小,哪里山大林深,官兵也有些鞭长莫及。因此还邀请一些投顺的部族参与,一旦平剿后,反叛部族的百姓财产,全部归这些协助官员剿叛的部族所得。用了一些钱,陆续发生了一些战事。但反对的人不多,由宋九推动,如今从潭州到辰州,经济发展也很快,大家也不想坐视这个梅山蛮继续骚扰当地了。但这种变化也使得宋九这个计划得以成功。

等到赵承宗去了潭州时,梅山地道修了三四条大道,各蛮部也渐渐安定下来,那三十营官兵随着撤离。

“说仔细一点。”

宋九扭头看了看赵普。

实际这时候对付李继迁未必有那么困难。李继迁还小,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然而就象大家不承认李继迁会妖孽翻天那样,更不会承认李继迁以后会坐拥整个夏绥五州包括灵武,甚至未来还会拿下河西走廊,逼得宋朝常年在陕西边境驻扎三十万军队。就象曹彬,现在他相信吗?

还有呢,自己又无法证明折家与王家的忠诚。事实也不大好说,折家与王家夹在西夏与契丹夹角缝里,不忠于宋朝能成吗?特别丰州王家被西夏灭掉后,折家只能将宋朝大腿抱得越来越紧。若是没有这情况,天知道又是什么想法?

还有这个赵普。

什么样的提议才能让赵匡义接受,赵普不会过于反对,还要有效果……

宋九想了两天,临到说出他提议时,又将眉头拧起来,认真地长考,这是尤关到国运的长考。

 第三百七十八章 惊弓之鸟

“钱啊……”王明叹息道。

不是王明倒向了赵普,他是中间派,宋九说了枢密使难选,要文武双全,赵匡义感到很难,就问还有什么人能做枢密使,宋九便立即说王明。

赵匡义默然。

因为种种原因,赵匡义对曹彬很信任的,但没比较看不出来,一有比较,宋九比曹彬强了不知多少倍。

然而宋九提出这一系列计划,将会花费天文数字,因此王明叫苦了。

宋九拿出一样东西,道:“诸位可以看一看。”

是一张财务报表。

以前宋九对潘家兄弟说未来河洲还会有很多好东西,这几年是发明了一些小玩意,但不是宋九所指的。宋九所指的就包括新式纺织机械。

不过宋九撤出来,国家财政也比较紧张,因为新的作坊变成了完全国营的了,就在东水门外,但在河北。宋九有些恶搞,便替它取了一个开封织造。

江南织造啊,换了前面的地址。

当然羊毛还是商人收购过来的,毕竟它需要更灵活,国家来操持会呆板了,国家会进入,但那会与政策有关,例如将来朝廷会派专人去西北深入,阻卜。但收购回来了,却是交给织造去织成羊毛布料。开始获利,并且越来越多,直到它全部腐败之前,这就是技术垄断所带来的利润。

宋九手中便是开封织造上个月的财务报表。

不是宋九要表功,权当这笔额外的财富没有,难道以上没有这些东西,国家不运转了吗?

王明唉声叹气,宋九将这份报表统计上来,王明不知道它的收入?但将它花掉了,三司财政又要吃紧。

……

夏州城外。白雪茫茫,但此时荒野上躺着无数尸体,斑斑鲜血在雪野上绽放出一朵朵梅花。

更远处。李继迁就象一只受伤的野狼在狼狈鼠窜。

宋朝官员来了,要征税了。征税也是代表着朝廷能够某一地区的象征。

曹光实肯定没有征重税,可现在宋朝突然直接进入,定难混乱,因此明明是轻税薄敛,但到了各地方,有的税却很重。以前拓跋李家也征税,未必比宋朝的轻。

然而在各部族民心中。李家征税是天经地义,宋朝征税就是王八蛋……

因此有的部族不满意。

李继迁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反攻夏州,然而军队刚来到夏州城下。眨眼间就被曹光实打败,近半兵马折于此地,又逃回了大漠。

然而这时天气很冷,西北更冷,曹光实也没有办法。于是收兵回城。

这时他就接到了朝廷的诏书。

先前朝廷以李继捧为彰德节度使入京,然后又诏绥州刺史李克宪与银州刺史李克文入京叙职,授克宪单州刺史,克文澧州刺史。李克宪初不奉命,袁继忠劝说。于是与李克文一道来京城。

之所以这么做,是朝廷想一步步将夏州控制力加强。

因为宋九的劝说,朝廷制订的策略全部改变了。

暂时不能这么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仍让李克文回夏州,不但让李克文回夏州,还让定难四州自己选派十个代表,与汉官共同参与政务,处理民族纠纷,甚至可以直接上书朝廷,弹劾汉官的暴虐与不法贪盗行为,同时享有真正知州的薪酬。

这一条起初遭到赵普强烈的反对。

可随后宋九说了一句话:“无权无钱,心难忠也,权少了,利不厚都难忠也,只有朝廷割爱一部分钱帛,放开一部分权利,他们才会忠诚于朝廷。赵公勿要因仇视我而不顾国家也。”

你居心不良。

赵普气得直哼哼,但也没办法说话了。

实际所谓的代表制度,在河洲产业中也早就实现了,一旦成功,十个代表就是意味十股强大的力量,他们将会紧随朝廷,而且这是一种新的制度模式,那就是伪议会制度。

这是开始,一旦十几年过后,定难八州安定下来,朝廷随时可以收回这些权利与这种真正的羌汉共治模式。

所以赵匡义想了想,也同意了,毕竟国家的重心是燕云,切莫在这时候让西北拖了后腿。

第二条就是赦免与两税相关的所有税务,但商税必须抓在手中。

不征税是不可能的,但在定难难以公平的执行,可能会征很多的税,那在下面,到了上面并不多,因此将它免去不征。羊毛商路打通后,商业发渐渐发达起来,不如专心经营商税。

还会有损失,可没有办法,谁让定难百姓只想李家的好处,不想宋朝。

第三条就是大授虚职,与宋朝在南方蛮区那样,只要是一个部族的首领,那怕手下族民只有几百人,也给一个刺史的虚职当当,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各族就会进一步分化。

第四条是拿出十万斤茶叶与五万匹绢,赏赐给各个大中部族首领,用之买安。

第五条是派人指导当地百姓圈养牛羊,杀牛羊取皮革那是杀鸡取卵,养羊取毛那是养鸡生卵,定难八州太穷了,要么就是青盐,还有什么,牛马羊,因为许多地区开始沙漠戈壁化,已经不能再象唐朝那样,将南河套做为最重要的牧区了。那么这种农场化经营,种植牧草,圈养牛羊,便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人不穷了,也就不想做强盗了,即便首领想,百姓也不会想。而且一旦全部定居下来,也利于朝廷管理。

所以派人过来指导开拓农场,包括选址,种植养殖,再提供其农具。不过不强迫,而是让曹光实将各部族首领聚集,进行劝说,愿者派人派物过去支援,不愿者听任之,以便产生误会,反而激起了民变。

这五条是恩的一面。

还有威的一面与防备的一面。

朝廷将增驻三十营官员前来夏州。

兴修数条道路,第一条从太原到府州,丰州,这一条关系到羊毛商路,若是契丹入侵时,朝廷也可以派官员及时支援。

第二条是夏州顺着无定河到古长城,再到明堂川、兔毛川、屈野河再抵达府州兴修一条大道,它在府麟二州的西侧,银州的北侧,然后兴修十五个堡砦,分兵驻守。

一旦成功,所有水草最丰美的地区全部圈在这条堡砦后面,西北侧朝廷不问,也有牧区,可皆半戈壁化,李继迁若高兴,就在哪儿蹦达吧。

第三条道路自夏州开始,到宥州,再到盐州北则古长城,一直到灵州,若是可能,将古长城修御起来,它不但防止李继迁未来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银川平原,同时还防止契丹西路入侵。这条道路上依然会兴修十五个堡砦。

第四条非与羊毛商路有关,而是在贺兰山到黄河边构建五个堡砦,与灵州随时侧应。

第五条道路比较分散,石州到绥州,延州到绥州,绥州到夏州,绥州到银州。延州到保安,保安到夏州,保安到宥州,保安到盐州。环州到盐州,环州到灵州。

这里将建设二十五个堡砦,全部建设在横山要道上,死死地将横山抢在西夏崛起前控制起来。

其实这里都有道路,不过许多是羊肠小道,现在用火药强行拓宽。

堡砦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军方专用堡砦,不对外开门,只放行人通过与征相关的商税。还有一种是军民两用堡砦,它的规模稍大,一分两城,内城放物资储粮武器,不对外开放,外城设民居,客栈,供商旅休息。

同时堡砦外划出部分土地用作屯田,减少朝廷的供给,让它自给自足。一些比较忠诚的地区,开拓一些小型牧场,半牧半圈养,饲养战马,同时训练一支支骑兵,以备未来讨伐契丹。

其次严禁各部反叛,忠于朝廷的每年都会有些赏赐,也会享受朝廷种种待遇,甚至扶持他们参与羊毛商路中获利。但不忠于朝廷的,那就什么也没有了。一旦辨别反叛部族,不但准备征剿,而明令各商人不得与他们往来贸易,否则以谋反罪论处。

曹光实苦笑,这个小宋九,要干嘛啊,值得吗?

实际原先宋九计划更庞大,不是五十五个堡砦,而是八十个堡砦,增驻五十营官兵,同时兴修的时候不是现在的三年时间,而是一年时间,朝廷动用数百万缗钱帛,发运陕西五万百姓,半工半役方式,一年之内将这些堡砦与道路一起修建起来。

甚至还有拉拢折王两家配合朝廷剿灭李继迁。

又开出一万两银子,一万匹绢,两万斤茶叶的代价,赏赐李继迁的人头。

多不多?

一点也不多,以后朝廷要为西北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边境上开的堡砦不知凡几,所用的钱帛更是不知凡几。

再公开放开一部分青盐,准备青盐在邠坊丹三州以北地区流通,让西北各族得以进一步的谋利。

但让赵匡义否决了。

宋九也没有办法,现在看不到后面的,任谁都感到宋九是小题大作了。若无他精心的调查,找出原因所在,又有羊毛商路,恐怕连曹光实手中的诏书,赵匡义也不会同意。

除了这道诏书,还有宋九的堂帖,让曹光实务必执行,勿得松懈。

曹光实心中嘀咕道,这是什么呀,难道这个宋九自高梁河一役后,成了惊弓之鸟?

 第三百七十四章 交锋(上)

京城也彼上一层银装。

宋九安静地看着一份奏报。

西北诸举措还不能让他满意,不过基本都同意了,一旦落实,整个西北中北部地区会形成一道比较松散的链式防御体系。

若再严密一点,那么李继迁都失去了蹦达的空间。现在还有让他蹦达的空间,不过很是狭小。甚至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