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居一品- 第6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五垂首道:“这个卑职确实无能为力,锦衣卫和东厂互不隶属,势同水火,上次能去他们那边抖威风,皆因有圣旨傍身,事后想要照拂却是鞭长莫及。”

“我知道,我知道。”沈默不欲气氛沉重,便望向朱五带来的食盒,搓搓手道:“又带什么好吃的来了?”

“呵呵……”朱五展颜笑道:“今儿个二月二,俺浑家一早蒸得懒龙,好吃不好吃的,大人应个景儿吧。”说着把食盒搁在桌上,掀开第一层,端出盘切好的‘懒龙’来。

‘二月二、吃懒龙’,是老北京的习俗。所谓‘懒龙’,乃是用发面蒸得长长一条面卷子……作法是把发面擀薄制成长片,放上和好的肉馅,然后卷成长条形,盘于蒸屉中,蒸熟后切开,全家人分食。说是吃了‘懒龙’,可以解春困,这一春天就勤快了。

沈默拍拍脑门道:“今儿是龙抬头?真是过糊涂了”说着也不管洗没洗手,拿起一块‘懒龙’来,尝一口,还热乎着呢,不由赞道:“真香啊,我能把整条都吃了。”

见他确实爱吃,朱五开心道:“还有别的呢。”说着打开食盒第二层,端出盘金灿灿的炒饭道:“吃龙子。”又从第三层中端出盘炒面道:“吃龙须。”

沈默是南方人,虽然在京城住了几年,可体会地道的京城二月二饮食,还是头一次,他目瞪口呆的看着朱五端出一盘春饼,说‘吃龙鳞’,又端出一盘水饺,说是‘吃龙耳’,一盘鸡爪说:‘吃龙爪’……不由一阵阵的毛骨悚然,心说,京城百姓与龙有何深仇大恨,生吃了都不解恨,还要肢解了吃?

望着满桌子的‘部件’,他不由咽口吐沫道:“皇上也这么吃?”

“当然。”朱五道:“不过御膳更精致些罢了。”

‘也不知面对一桌子龙器官,皇帝会不会有同类相食的感觉呢……’沈默起先还有些排斥,但转念想到,一年里就这一天能正大光明的把龙吃到肚子里,解恨又过瘾,登时食欲大开,先来了几根‘龙须’,再嚼几片‘龙鳞’、啃了几个龙爪,还捎带着来了碗龙耳朵,倒比平时多吃不少……估计老百姓大都这个心理吧。

~~~~~~~~~~~~~~~~~~~~~~~~~~~~~~~~~~~~

酒足饭饱之后,朱五又给他沏一壶茶,刚要说话,沈默开口道:“不消说,这个也有讲究吧……莫非是喝龙涎?”

“那到不是,泡龙井茶而已。”朱五道:“今儿的饮食要全带龙,取吉祥之意。”

沈默不由暗暗苦笑,吃龙就吉祥,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都是如出一辙的吧。

两人正在喝茶说着话,朱十三快步进来,沉声道:“大人,今下午就过堂。”

“是么……”沈默端着茶杯的手不动了,要过堂的人不是他,而是海瑞。知道大人一直关注此事,所以一有消息,朱十三就来通知他了。

“好兆头啊这是……”沈默正在沉默,朱五一拍大腿,笑道:“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能选今儿个都是好事儿”

“怎么讲?”朱十三问道。

“今儿什么日子?”朱五问他道。

“龙抬头啊?”朱十三知道他是明知故问,便利索的答道。

“为什么叫龙抬头?”朱五追问道。

“这个么……”朱十三还真不知道,便望向沈默道:“大人肯定知道。”

“你老倌越来越滑了。”沈默不由轻笑道:“相传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玉皇大帝,遂降质龙王三年不许下雨,龙王不忍人间遭难,偷偷降了一场大雨,便被玉皇大帝抓回天宫,压在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激龙王之恩,天天为龙王祈祷,最后感动了玉帝,于是在二月二这天,把他释放了,所以这天唤作‘龙抬头’。”

“还是大人有学问。”朱五赞道:“这下明白了吧?今天是老天开恩的日子。”这后一句,却是对朱十三说的。

“这是谁选的日子?”朱十三难以置信道:“难道不怕皇上疑忌?”

“呵呵……”朱五摇头笑道:“这里面可有道道,咱看不明白。”

“大人怎么看?”朱十三索性不理他,问道。

“海瑞上书已经月余,他的大名已是天下皆知。”沈默淡淡道:“说句非分的话,处理他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现在是变数横生、谁也说不准将会发生什么。”

朱五在一边感叹道:“人心似水,易变难知啊。”

“不要学大人的口气好不好?”朱十三一阵恶寒道。

“这叫近朱者赤,懂不懂?”朱五一脸理所当然道。

沈默知道他们插科打诨,是想让自己放松下来,可一颗心高高提起,怎么也放不下,他的目光透过门口,望向外面的天空,真想能有一双慧眼,看一看此刻的刑部大堂啊……

~~~~~~~~~~~~~~~~~~~~~~~~~~~~~~~~~~

刑部衙门的大门禁闭,一片静悄悄的不像有什么发生。但在后门口开茶馆的老板分明看见,从中午头开始,便有一顶接一顶的官轿抬进了衙门。北京爷们儿生在天子脚下,都懂行,知道进去的官儿里,最小也是个三品。这十几顶轿子一进去,便猜出来今儿是要审大案子——八成就是那上书骂皇帝的海瑞海刚峰了。

就像沈默说的,这一个月的时间,海瑞的大名已经传遍五湖四海,京城里要是不知道海瑞是谁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内阁和刑部也正是出于这种顾虑,怕来围观的太多,出现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决定秘密审理,就连其它参审的衙门,也是当天上午才知情的。

为避免引起骚动,海瑞是坐着特制的囚车,从诏狱直接送进衙门里,待大门关上后,十几个戴尖帽、穿皮靴的番子,将那囚车围了个里外三层,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

押解的提刑司太监,这才掀开厚厚的遮幕,打开囚车门,喝道:“下来”

一阵铁链作响,一个蓬头垢面、须发散乱的消瘦男子,便从囚车的里面,艰难的挪到车门口,用手撑住儿臂粗的门柱。他身子虚弱,镣铐又太重,此时便喘息起来。

“快下来!”提刑太监又催促道。话音一落,便有两个番子上前,伸手攥住他的胳膊,一用力便从囚车提到了地上。

海瑞满身缠绕着镣铐,勉强站在那里,他抬头望一眼高悬天际的日头,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满脸闪光。虽然被刺得双目生疼,但他没有闭眼,仿佛十分享受这种感觉。

“快进去”提刑太监再次催促道,边上的番子也个个流露出看好戏的神情。因为海瑞身上这副镣铐,就是赫赫有名的‘虎狼套’,无论何人,不管武功多高,上了这套镣铐,便寸步难行,乃是朝廷专门用来对付江洋大盗、穷凶极恶之徒的。

可在厂卫那里,却也用它锁拿犯事的官员,因为手脚全铐在了一起,两只脚镣间被锁链牵着只能一步一步挪动,走起路来就像女人的金莲轻移,故而在他们这里,改叫‘金步摇’,名字很文雅,用意却十分阴损,就是要折辱这些惹怒皇帝的清流文官,让他们出丑。

远远看到这一幕,大堂中正襟危坐的大人们不禁心头火起,怎么说也是孔孟门徒、朝廷命官,怎能如此侮辱呢?

“快走”众目睽睽之下,提刑太监不好过于野蛮,只得连声催促。

海瑞却根本不听,双手提着铁链,一步步慢慢向前移,几个提刑太监只好耐着性子跟在后头。

不一会儿,海瑞便在仪门前停住了,因为他面前是高高的门槛,虽然对平常人来说,不过是迈腿就能过,但对一个手脚缠满铁链、走道都困难的人来说,就是个巨大的挑战了。

那些提刑司的人,十分乐意看这个惹恼皇帝的家伙出糗,便都在边上袖手旁观,存心要看他像乌龟一样,从门槛上爬过去。

大堂上的诸位大人不忍逼视,但没人敢出声,更没人敢说,把门槛撤了吧……他们都很清楚,皇帝虽然口上说不追究了,但心里一定窝着火,就等有人帮海瑞说话,便打为同党了。

“磨蹭什么?跪下来,爬过去!”一个提刑太监强忍着笑意,假装正经道。

海瑞冷冷看他一眼,竟慢慢转过身去,背对着大堂的方向,坐在了门槛上。然后双手抓住铁链,手脚一起用力,将两条腿从门外搬到了门内,最后扶着门框,自己慢慢站了起来。

大堂上的高官们看了,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目光。

提刑司的人起先倍感气馁,但旋即又暗笑起来,因为他们看到大堂前有好几层石阶,虽然不高,但对海瑞来说,是绝对没法提腿登上去的。

果然,海瑞慢慢挪到石阶前,便又一次立定不动。堂上的大人看看他,又看看那石阶,心说,如果不跪下来,一步步爬上去的话,是绝对没法进去的。

但海瑞是绝对不会屈膝的,他认为自己不是受审的囚犯,而是一名殉道的士子,士可杀不可辱

退一万步说,所有的目光都盯着他呢,只要一跪下,哪里还有气势,与满堂的高官抗衡?

想到这,海瑞索性不走了,他转过身去,一屁股坐在石阶上,双手挽着锁链,正襟危坐,双目微闭,养起神来。

见他如此嚣张,提刑太监们都变了脸色,堂上就坐的大太监吴公公更是怒不可遏,指着海瑞的背影:“诸位大人看到了,这海畜生是多么的狂悖”说着一拍惊堂木道:“海瑞,到了这里还敢放肆,还不快来上堂受审”

海瑞转回头去,斜瞟他一眼,再看看头上的匾额,淡淡道:“这里是刑部大堂,怎么轮到个太监发号施令了。”

“你”吴公公气得嘴巴都歪了,望着上首的刑部尚书黄光升,道:“黄部堂,人家不听咱家的,还得您老出马。”

黄光升万不想出这个风头,他好歹也当了快四十年官儿,当然知道海瑞这样的,无论结局如何,百年后都注定留名青史,实在不想让自己成为他光辉事迹的反面陪衬……可这是他的地盘,别人能装泥塑,可他这个刑部尚书不能啊,只好硬着头皮,缓缓道:“海瑞,不要宁顽不灵,速速进来。”

海瑞也许是转得脖子疼,索性回过头去,背对着堂上道:“请问诸位大人,叫海瑞来干什么?”

“废话,当然是上堂受审了。”吴公公骂一声道,他看着海瑞最来气,就因为这小子上了一本,害得他没法过年还算小事,更是被皇帝当成出气筒,整天责骂……本来说过了年,就把自己提进司礼监,现在直接没了影,提不敢提。

“受审。”海瑞的目光,透过刑部的重重大门,最后落在写着‘铁面无情’四个大字的照壁上,淡淡道:“那就是还没定罪了。”

“今儿这么些人劳师动众,就是给你定罪的!”吴公公冷笑道:“着哪门子急呀……”

“看来确实还没有了。”海瑞直起腰杆,朗声道:“《大明律》云,官员未定罪前,一律去掉刑具,接受问话。”顿一顿道:“请照办。”

“什么?”不仅那吴公公惊呆了,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在揉耳朵,虽然这条文耳熟能详,但堂前受审的官员,哪个还敢聒噪,绝没有像他这样理直气壮的。

“请按照《大明律》,将下官的刑具去掉。”海瑞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却没人敢回答他。

海瑞也不出声了,依然坐在那不起来。

“把他叉进来”吴公公快要被海瑞气炸了肺,尖声下令道。

四个贩子便上前,亮出水火棍,要去叉海瑞的四肢。

“慢”眼看就要斯文扫地,高居正位的大明首辅,终于出声了。大明朝最高级别的司法审判,也不过是三堂会审,像现在这样的六堂会审,根本就没出现过;尤其是内阁首辅做主审的,更是闻所未闻。

但圣命难违,徐阶只好来了,在这里他最大,甚至没有能和他对等的内外官员。所以他的话,总算还有人听。

见番子们仍然高举着水火棍,徐阶朝下手的吴太监拱拱手道:“敢问公公,有没有旨意说,不给海瑞去掉刑具?”

这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送到皇帝眼前,吴太监只好实话实说道:“这个咱家不敢妄说。”

“既然没有特旨,那就得按《大明律》办。”徐阶淡淡道。

“立刻解了。”黄光升下令道。

吴太监有些慌乱,但他万万担不起这个责任,连忙道:“慢慢,咱家要先请示宫里。”说着让人飞速急报西苑。

争取再写一章,不敢保证哦,80的可能吧,都不要等哈……

第七六三章 三公槐下(上)

@@@@@@@@@@@@@@@@@@@

听了徐阶的话,吴太监这个狂晕啊,皇上就是恨死海瑞,也不可能明说动刑啊

说起来也真是奇妙,一般官员上书,骂骂尚书阁老的,便要吃嘉靖一顿棒子了,偏偏自个被海瑞骂了,却没法理直气壮的廷杖了。

吴太监知道这道理,哪敢去傻乎乎的请示皇帝,除非他想找刺激了。

审讯来审讯去,一直在原地兜圈子,其实早就进入了僵局。这时候外面天色已经全黑,差役们点起了灯笼,徐阶道:“天色不早了,皇上还等着复旨呢,咱们今天就到这儿,改日再审吧。”

众官员早就巴不得了,闻言纷纷起身行礼,便开始噼里啪啦的收拾东西,就怕吴太监又节外生枝。

其实吴太监也知道,再审下去也没什么戏了,但今天这一遭……真他的憋气啊遂起身跺跺脚,尖声道:“圣意是彻查此案,下次审讯不能只问表面,要深挖,把藏在里面的东西挖出来”说完充满怨念的看看海瑞登上囚车,气呼呼的离开了。

一直泥塑似的坐在那的锦衣卫指挥使朱大,这时伸个懒腰起来,揉揉眼道:“完事儿了?”感情他在那儿睡着了。

众大人无奈的点点头,镇抚司的大头子便团团拱手道:“回见吧各位。”说完也带人离去了。

这时徐阶也起身,在随员簇拥下,往后堂去了。其余堂官都紧紧跟上。

到了后堂,自有属员端了热水,绞了毛巾请阁老并诸位大人洗脸。

洗漱过后,众人席上就坐,厨房端上饭菜,黄光升坐东,请阁老和众大人用一餐便饭。

饭菜不错,色香俱全,却没人能吃得下去,众人心里愁肠满腹,不知这样下去如何结案。

“阁老,以后该怎么审。”朱衡仗着和徐阶关系铁,代表众人问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车到山前必有路。”徐阶淡淡说一句,便端起饭碗道:“现在吃饭是正办。”

众人面面相觑,只好把满腹的疑问就着饭菜吞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