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闲散的日子,因此把所有家人和财产都带上了。
慕容顺入京面圣,青海的事务都暂时交给副大都护段志玄负责,段志玄这位与青海的吐谷浑人打过不少交道的大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负起管理青海的责任,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都要听从这位副大都护的号令,也可以,从此以后,青海的一切,都将由汉人了算。
此次段志玄部留驻西宁州城的有一万余人,在李靖率领大军班师的时候,这些士兵们已经开始扩建这个新设立的州城了。
原来的伏俟城很,大概一里见方,方圆不过几里许,修建的也比较简单,除王宫外,外城的一些城墙都是用泥筑的,又经过战火的洗礼,都很破败了。此次扩建后的西宁州城,将比原来的要大上数倍,城内不仅有官衙、街道、民居、集市,还在城门两侧修建军营,驻扎一定数量的士兵。原来的城池,经过修建后,只作为内城使用,待以后的青海大都护府都护大官员配置齐全后,作为官员们管理事务的场所,吐谷浑的王宫,则成了青海大都护府大都护所居之地。
李靖所领的大军班师之时,西宁州城外已经堆满了石料和木头,留守的军士正在各主官的带领下,与许多原吐谷浑百姓一道,修筑城池。
所幸西宁州城所处之地附近,有大片的森林,还有一些高低起伏的山头,木料与石头等建筑材料都容易获取,不出意外的话,到了年底,一座崭新的西宁州城将矗立在青海西岸。#百度搜()阅读本书最新手打章节#
吐谷浑的历史及慕容顺的命运已经彻底与历史上的不一样了,王易在感慨的同时,又很有成就感,一切可能都是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缘故,发生了改变,青海如今已经牢牢地掌握在大唐的手里,若大唐没有内乱起来,那青海之地将一直会是大唐固有的领地,吐蕃人根本别想染指。
吐谷浑灭了,大唐在青海之地驻军守卫,保卫这片水草丰美之地,若吐蕃人想打青海的主意,那大唐的铁拳就会重重地往吐蕃人头人打过去,让不知天高地厚的弃宗弄赞尝尝我大唐铁骑的厉害。
王易也知道,无论吐蕃人是否会犯我大唐,有他这个穿越人在,吐蕃人一定会尝到大唐铁骑的厉害的,让他们在大唐最强盛的时候败亡,对吐蕃出手肯定会在不久后进行,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在班师前,王易也向李靖提了很多的建议,包括在河源一带与吐蕃接壤的险要地方修筑城池,派军驻守,并派出斥候进入吐蕃地打探动静等,基本被李靖采纳了。
再过几个月,就可在抵达长安,回到长安的府中,见到长乐公主、长孙凌、苏燕等妻妾,还有几个宝贝女儿,当然还有那个有点让人害怕的皇帝,想到这些人,王易充满了兴奋。
但看到身边伴行的慕容雪,想着这个还不知能不能成为他妻子的女人腹中有他的骨肉,王易又有点隐隐的不安,他知道因为这事,他肯定要受到李世民的责罚,只希望,李世民的责罚来的一点,并且暗暗进行,他的名声也不要因为这事搞臭就行了。
当然王易也希望李世民能将慕容雪赐于他为妻。
慕容雪腹中已经有他的骨肉了,除了成为他的妻子一条路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安排,但他已经有两妻子了,这已经有违礼仪,再添一妻,长安那些好事的人,要嚼烂舌头了,甚至遭到御史台官员的弹骇,家里的几位妻妾,也肯定不会轻易饶他的。
因为慕容雪的事,王易被李靖狠狠地责骂了一番,但李靖并没将此事公布于众,也没对他处罚,只一切待回京后,让皇帝处置,并要王易将慕容雪的怀孕情况遮掩好,不能让其他军士知道。
此次班师的行进安排,李靖让王易领中军,护卫帅部及慕容顺一家还有其他原吐谷浑头人的安全,王易知道,当日李靖虽然对他严责了一番,但这样的安排,还是有私心作怪。
慕容雪怀孕了,需要有人照顾,而照顾的人当然非王易莫属,由王易领军护卫慕容顺一家的安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照顾慕容雪了。
王易在感激李靖如此安排的同时,更加的在李靖面前感到羞愧,为他这个当李靖弟子的人,做出让李靖难办的事而不好意思。
能时常看到王易,并有他的陪伴和照顾,慕容雪可是最高兴的。几年的相思,还有此次见到王易后思想上剧烈的起伏,及发生在她身体上的变化,都让慕容雪对王易特别的依恋,每时每刻都希望有心爱的人陪在身边,哄着她。原本高傲的女人,在被一个男人完全征服后,都会如此表现的。
如今这个愿望得到了满足,王易能每天都陪在她身边,慕容雪满心的甜蜜,旅程的辛苦一点都不在意了,只要有王易陪在身边,就是一辈子这样走下去,她也心甘情愿。更不要在往长安进发的途中,王易在夜间都能时常陪着她,抱着她入睡,这让慕容雪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幸福和快乐。
因为王易所领的都是江淮军的旧部,这些人可以对王易比对大唐还忠心,把王易当成他们的主人,他们即使知道王易这些事,也没人会传言出去,更不要王易去陪慕容雪的时候,只有身边几个最亲近的人知道,因此连李靖都不清楚王易会在夜间去陪慕容雪。
不过李靖即使知道了,也会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九月时节,高原已经是深秋,夜间都有霜,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士兵们大多还没有换上新的御寒衣服,穿的都是年后出征时候的冬衣,都有些破了。李靖军中剩余不多的物资全都留给了段志玄,包括数量不多的冬衣。大军在青海湖东岸的几场战役,还曾得到过从鄯州运送过来的物资,但进入西宁州城近后,补给的物资已经跟不上了,必须得赶到鄯州城去,至少要抵达曼头山一带,才有衣物之类的物资可以补充。
作为战争时候物资中转基地的鄯州,堆积了不少战略物资,包括将士们的冬衣,鄯州刺史李玄运这一年内也忙着为战争做服务的事,只不过因为鄯州离西宁州挺远,再加上我大军都是极其快速的运动战,物资不能有效补给上,补充给留驻青海之地将士的越冬物资,还有运送的途中,而踏上归程的大军,还不能取这些物资用,他们能取的物资,最近的只能从曼头山一带取。
因押送着大量的吐谷浑战俘,还有俘获的数量庞大的牛羊等牲畜,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一天最多只有五六十里的路程,这个速度已经是极致了。
从青海西端的西宁州赶到位于东南方向的曼头山一带,有数百里的路程,班师的大军走了近十天才走完。
又一天日落时分,大军扎营后,慕容雪央求王易陪她到湖边逛逛。
一路行来,慕容雪没对王易提什么要求,今日这要求,王易当然满足,马上带着亲卫,陪着慕容雪往离营地不远的青海湖边奔去。
因为长年练武及打猎,慕容雪体格强健,虽然怀孕已经有几个月了,还能吃得消车马行进。
这美人儿喜欢骑马,不喜欢坐马车,王易特意为她打造的一辆有减震设施的马车,她也不喜欢坐,在王易的强迫下,以保护腹中胎儿安全为理由要求她,慕容雪才不情愿地坐上马车。
慕容雪想去湖边看看,乘马车过去不方便,王易只能让慕容雪单独骑马。
两人将亲卫们甩在身后,独自跑到湖边,看着落日时候美丽的湖景。
虽然久居在青海湖边,但慕容雪并不时常到湖边去看景色,落日时候的青海湖非常的美,慕容雪忍不住惊呼起来。
“晨阳,太美了!真没想到太阳下山时候景色这般好看,”慕容雪欢呼了两声,在王易含笑的注视中,又有点落寂,“晨阳,青海马上就要看不见了,不知以后能不能再回来!”
“不是喜欢住在长安吗?那就一直住在长安吧?少字若想回来看看,我陪回来!”
“真的?”
“真的!”
“那太好了…”
第四十五章大军班师
第四十五章大军班师,到址
第四十六章 长安来使
第四十六章长安来使
大军抵达曼头山近,在与西宁州一样同样在筑城的湟州补充了一部分物资,包括一部将士们的冬衣后,继续往鄯州方向行进。天气已经很冷了,所幸秋天时候青海一带降水稀少,湟河水位很浅,沿着湟河河谷往鄯州行进,不需要绕远路,行进速度挺快的。
在从西宁州出发约一个半月后,大军终于抵达鄯州近。
鄯州刺史李玄运率鄯州的大官员迎出城二十里,欢迎凯旋的大军归来。
鄯州的百姓几乎是倾城而出,迎接凯旋的王师,鄯州几近空城。
在鄯州百姓夹道的欢迎中,李靖率诸将在鄯州官员的陪同下,进到鄯州城内。
鄯州城内外,到处是大唐的军旗迎风飘舞,夹道欢迎的百姓,也用他们最热诚的方式,箪食壶浆,迎接凯旋的大军。
吐谷浑被平灭了,青海地成了大唐的一个都护府,鄯州一带的百姓不要再担心遭到吐谷浑人的侵袭,自这以后,他们可以在鄯州安居乐业,再也不要担心兵乱,这让他们如何不感激,王师凯旋归来,鄯州一带的百姓可以不需要官府的组织,自发迎出城去。
目睹这番热闹景象的大唐将士,还有以慕容顺为首的原吐谷浑头人们,他们的心情可以大不相同的。受到百姓如此热烈的欢迎,唐军将士们充满了自豪,而慕容顺等人则是不知啥滋味。
成王败寇,这是历史定律,慕容顺等人只能接受。
慕容雪看到鄯州这番热闹后,似乎也有点受到刺激,闷闷不乐,王易也没去问什么,只是令她身边的几名侍女,慕容莲等人好好陪慕容雪话。
除了李靖等一部分高级将领及慕容顺等入朝的原吐谷浑重要人物进到鄯州城内居住外,其他将士大部居在城外,王易所领的人马作为护卫帅部的中军,有幸可以居到城内,这也是凯旋的大军中唯一一支居住到城内的人马。
鄯州作为陇右道的治所,是大唐西北边防重镇,抵御西北方向游牧民族军事进攻的前哨和堡垒,也是往西域而去的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相比较周边的诸城,及陇右道的其他城池,鄯州治下人口是最多,城廓面积最大,城墙也是建得异常雄伟高大。自唐建立以来,历任鄯州军政长官皆以此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军事屯田,不仅解决了当地驻军大部分的粮食需求,省却内地长途运输之劳,而且也使鄯州一带农业生产水平、耕种技术提到发展和提高,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因其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使得商旅行人络绎不绝。
但自此战以后,鄯州的战略地位将大大地下降,不再是西北的门户,成了内地之城,但作为商旅行人的中转之地,其地位还是同样存在,甚至还因为青海之地归于我大唐治下,而得到提高。
以后往返经过鄯州的人员和物资,将会大大地增加,鄯州依然是一个热闹的地方。
作为鄯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刺史李玄运,他并没有时间去考虑鄯州以后的地位会如何变化,这一年里,他和他的属下们可是忙得焦头烂额,并还将继续忙碌。
鄯州是此次出征吐谷浑的总后勤基地,出征大军所需的粮草等物资,都是在鄯州集散,以后青海之地所需的物资,也大部需要从鄯州转运。
战争进行期间,朝廷筹集的物资,先从长安和其他州府运送到鄯州。运抵鄯州后,全都是李玄运领着州府的大官吏接收,登记造册后再转运,十多万大军所需的粮草物资不在少数。
虽然大军进入青海腹地后,因缴获的牛羊等牲畜及其他粮食物资比较多,基本能满足战时所需,对后方物资的需求下降,鄯州官员们在物资分配方面的工作量有点下降,但他们接下来要负责一项很棘手的事,那就是俘虏的看押和转运,这是件非常费心费力的事。
库山、曼头山、牛心堆战役后,大批的战俘已经从前线送到鄯州来,鄯州的大官员在管理分配物资的同时,又忙着接收安置俘虏。最先送来的是库山一战的一万多吐谷浑俘虏,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战俘,着实让李玄运犯了难。州兵数量虽多,李靖也有一部分负责粮草的士兵留下来协助李玄运,但物资要许多人保护,并随时准备运送到前线,如今还要分兵出来看管俘虏,且俘虏营的设置和守卫也是个难题,还真的让人头疼。不过经过李玄运和他手下官员的努力,问题终于解决了。
但源源不断的俘虏从青海边送过来,让李玄运及他的手下,还有鄯州的百姓有些傻眼。
以前与吐谷浑的战争打了不少,吐谷浑人腿脚很利索,跑得飞快,俘虏是很少抓住,最多几百上千人而已,鄯州官员从来没为关押俘虏的事犯过愁。没想到这次战役俘虏却是几万人,这让所有鄯州的官吏和百姓都目瞪口呆,难道李靖所率的大军,比吐谷浑人腿长得更长,跑得更快?会飞不成,还是吐谷浑人都蹲在那里,就等着唐军去抓的?不然何以有这么多的俘虏?
这么多的吐谷浑俘虏被送来,鄯州的官员在震惊之下更是异常兴奋,这些以前老是忍不妨来骚扰鄯州的吐谷浑人,终于没机会再蹦达了。但高兴之余,作为刺史的李玄运又犯难了,鄯州已经安置了不少的俘虏,后面送来的俘虏已经无处安置了,没法,李玄运只得急报长安,让相隔并不太远的兰州也接受俘虏。
朝廷同意了李玄运提出的意见,让后续的俘虏押送到兰州去安置,李玄运也把最早的一批俘虏派兵押到兰州,并把后续送来的俘虏直接转送兰州。到后来,兰州也吃不消接收了,兰州刺史更傻眼,哪里来这么多的俘虏,难不成吐谷浑人全都哭着喊着往唐军阵前跑,请求投降的吗?
兰州官员也向进行求救,希望能将俘虏转运往长安一带,朝廷也同意了,并派遣了一些兵部与民部的官员来协助处理战俘的事,让两地的官员减轻了一些负担。
不过李玄运和他的手下要处理的事太多太多,几乎一刻都没有闲过,也没睡过什么好觉,甚至连上个茅厕都是屁颠颠地跑着来回是,晚上也歇在衙门里,不能回住处。
眼看战事已经快结束了,却没让李玄运有空下来的时候,从长安和其他地方运来大量的物资,要通过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