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泱泱大唐-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陛下!”王易作了一礼,准备告退,又想到什么似得,再转过身,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丽质她想…想在宫中陪皇后几日,臣想也应该如此,就让她在宫内小住几日吧?!”

“也好,就让她住在宫里吧!”背过身的李世民头也没回,答应后挥挥手,让王易退下了。

王易回到府中,立即召王复等几名府上重要的人物相商,让他们吩咐派出的人,格外小心行事,不得让任何人打探到他们的行踪,也要密切监视府外出现的可疑人物,有任何消息,要在第一时间向他汇报,其他人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都呆在府上,不得sī自外出,外出者都要报告于他。

同时也让王复吩咐mén房,闭mén谢客,不接待任何人的到访。

王复等人领了命,也各自去安排了。

府上的一些人曾随苏定方一道在特战队中训练,他们秘密行动及反侦察的能力非常强,王易并不担心他们的行踪被人侦知,有这些人在,他不怕打探不到消息。吩咐过后,他也安心地呆在府上。

被李世民召进宫的第二天,李靖派人送来了书信,他在书信中告慰王易,安心在府中呆着就行,不要去chā手任何事,事情的真相肯定会很快就查清的。

李靖的信中并没问询王易与此事有没有相干,王易知道,他的这位恩师肯定认定,他是不会参预到这种事情中去的。

或许李靖也认为,要是王易参预进去,这件事情就不会发生的这么蹊跷,也不会这么突然,更不会让刺杀的人被擒获,yù盖弥彰的事反而会将自己暴lù,王易不会这么傻的。

王易也认为,此次策划的人头脑太简单了,若真是他亲手策划这件事,保证可以做的滴水不漏,早就进行长远规划,选定合适的人手,也绝对不会做出让动手的人被人擒获这样的傻事。

稍后几天,长孙无忌、李世勣、马周、张亮等人先后到王易府上,来问询一些事情,王易也是据实问答,并提供人证和物证,府上的所有人的行踪也详细地提供。

从长孙无忌和马周口中得知,此事发生后,吴王李恪被禁足在府中,吴王府也不许任何人出入的,他们这些调查者也数次去问询李恪及他的手下这些日子的行踪。

由兵部、刑部、大理寺组成的调查组已经分赴事发地,与当地官员一同调查案发现场的情况,几名被擒获的行凶者,也数次问询了。

据长孙无忌sī下透lù的消息,据他们这段时间的调查,主要是问询被擒获的那几名行凶者,已经问出了许多破绽,“专案组”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情况,相信很快就可以查清案情了。

那几名被擒获的行凶者的口供虽然未推翻,还是如以往那般一口咬定是吴王李恪和王易派遣他们去刺杀将要回京的李承乾和李泰,并嫁祸太子李治的,但这个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

审查此案的人也非常有经验,让人严加看管几名被擒获的人,在此案没有结之前,不让他们有自杀的机会,以免录了前面的口供,人自杀了,死无对证。

长孙无忌也告诉王易,其实这件事的策划者头脑也太简单了,以为让几名行凶者落网,提供太过于明显的线索,捏造事实,泡制出人证和物证就可以将事情嫁祸到这些年没有任何动作的吴王李恪身上。有可能是事件策划的过于仓促,没有周密的计划及造势运动,也没有太过长远的考虑,应该说,比当初李承乾派人刺杀李泰的行动比起来,更显得幼稚和鲁莽。

长孙无忌还告诉王易,从这次事件上也可以看出来,策划此次事件的主谋心智的不成熟,心xiōng的狭隘,谋略的欠缺,手段的狠辣,从这些行事手段上来看,都不是成大事的人,让原本就失望的他更加的失望,他也告诉王易,希望王易能考虑这次事件后的朝廷人事上的变动,一些事临了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免得到时手忙脚luàn不适应。

长孙无忌虽然没有明讲,但王易已经明白了这位岳父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真的如一句谚语所说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第一百十章 这让人如何接受

∷:∷

第一百十章这让人如何接受

“夫君,父皇为何会怀疑你和三哥派人刺杀大哥和四哥?”眼泪汪汪的长乐公主倒在王易怀里,带着哭腔问道,“难道真的是你们派人去做的?”

王易扳过长乐公主的脸,让她与自己眼睛对视着,一字一句地回答道:“丽质,那是有人做了事污陷我们,你想想,为夫如何会做这种事?为夫为了我们这一府数百口人的安宁,能不掺合的事都躲的远远的,如何会去做这种会让几百口人méng难,甚至会诛连族人的事?谁都知道为夫和你三哥没有谋害你的大哥和四哥,你父皇也不信,不然我们如何还能呆在府中,早就把我们逮捕下狱了!”

长乐公主似乎松了口气,从王易怀中抬起了头,一张梨huā带雨的脸很是楚楚可怜,“那你说,会是何人这么狠毒,谋害我大哥和四哥?”

王易将长乐公主搂在怀里,叹了口气,“相信再过一些日子,此案就可以完全查清了,到时我们就知道是何人主谋这次谋杀案,你父皇自会对主谋之人给予严惩的!”

“如此凶残之人,定要让父皇将其杀之而后快!”长乐公主拧着眉,一副愤怒的样子,“大哥和四哥好不容易有机会回京小住,没想到却遭这样的意外,母后可是伤心yù绝…”

王易捧起长乐公主的脸,替她擦去脸上的泪,很小声地说道:“丽质,有可能知道了谁是主谋后,会让你的父皇和母后更伤心yù绝的!”

长乐公主惊恐地推开了王易的手,站起了身,不可置信地看着王易,“你…夫君,你说…你说是我九弟?是我那个当太子的…九弟…”

王易快步上前,一把捂住长乐公主的嘴巴,将他拉回到内室,关上所有mén窗,再抱着长乐公主到chuáng上,这才稍放开捂着的手,“丽质,这样的话,就怎么可以luàn说?在没有nòng清楚此次谋杀案真正的主谋之前,你说这样的话,要是给人听到,即使你是陛下最疼爱的女儿,也会引来大祸的!”

长乐公主再次扑倒在王易的怀里,嘤嘤哭了起来,“夫君,我知道了…为何他们会做出这样的事,先前是大哥和四哥起争斗,现在是九弟,九弟现在当了太子,为何他还不放心呢?”

长乐公主几近耳语的声音,还是让王易有点紧张,他也赶紧安慰,“丽质,那都是权力作怪!你要记住,没查清案情之前,所有的都是猜测,到时你的舅舅,马周,李仆shè,及张尚书他们,肯定可以将事情查清楚的,我也希望,我的猜测是错误的,是另有其人…”

长乐公主闭上了眼睛,泪水依然从眼缝中渗出来,“夫君,都是我们害了大哥和四哥,要是我们不向父皇母后提议,让他们回京来,他们也不会遭到暗算的…我知道了,一定是九弟想错了事,怕大哥和四哥回来威胁他的位置,这如此做的,顺便将三哥也算计一把!”

想不到长乐公主能想到这些,王易tǐng是意外,再次替长乐公主抹去脸上的泪,“丽质,或许并不是这个原因,你九弟担心的并不是你大哥和四哥,而是你的三哥…”

长乐公主一下子从王易怀里起了身,定定地看了王易一会,似恍然明白过来一样,“夫君,妾身明白了,可能是舅舅这几年对九弟并不是太热心,也拒绝了九弟的示好!而舅舅是你的岳父,是表姐的父亲,对你非常器重,而你的妹妹王昙又是我三哥的王妃,你与我三哥jiāo情又非常好,他是担心这个,担心三哥威胁到他的位置!三哥回京后,经常到你的府中来,父皇又对你特别的宠信,对你几乎言听计从,他是怕你们做出对他不利的事,所以才做出这样的事来的!”

“丽质,你有这样的想法不简单,但千万记住,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这想法讲出来,无论是案件查清之前还是之后,即使主谋真的是你九弟,你这些话,也不可与另外任何一人说,除了为夫一人外,其他都不可以,包括凌儿,雪儿,还有你的父皇和母后,你可明白?”

长乐公主点点头,“我明白了…”说着又倒回王易的怀里,幽幽地说道:“夫君,妾身好害怕,原本以为,我们这样平平和和地过日子,你不要再出征,就不要担心任何事了,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重大的事,父皇和母后受到的打击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母后整天以泪洗面,说是对不住他们兄弟三人…我明白了,母后也一定是想到了这些,所以才这么说的!”

“丽质,不要怕,你有你的夫君在,为夫会保护好你一辈子的,不会让你受任何人的伤害,”王易将长乐公主紧紧地搂在怀里,很坚定地说道:“你的几位哥哥,为了皇位争来夺去,兄弟相残,我们没法阻止,但我们不能卷入进去,为夫不奢望什么权力和地位,为夫只希望守着你们,过一辈子平平安安的生活,待这次事件平息后,为夫把你父皇jiāo付的所有事都处理完,会再次提出辞呈,我们离开长安,长杭州去!杭州比长安美多了,气候环境都比长安不知好多少,我们到那里,去过我们余下的后半生,我们远离朝堂,抛开世俗的份争,过我们想过的安宁日子去,好不好?”

“嗯!妾身听燕儿姐和你说了很多杭州美丽的讲述,早就想去那里看看了,其他姐妹几个也是如此,”长乐公主坐直了身子,搂着王易的脖子,“夫君,你想去哪里,我们姐妹们都愿意跟着你到那里,只要有你陪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满足了,其他一切,我们都不贪恋!你想去杭州生活,我们也会去,我们也喜欢去…”

“那好!待事儿都平静了,为夫就向你的父皇提出辞呈,辞去一切朝务,去杭州做个闲散的人儿,快乐逍遥地过我们以后的日子!”

太极宫两仪殿,一大帮的朝臣们聚集在那里,那是负责查李承乾、李泰被歹人袭击案的主要人物,包括长孙无忌、李世勣、马周、张亮及刑部和大理寺的一些官员。

距李承乾和李泰被袭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负责查案的官员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查询案情,李世勣和张亮带着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还前往两处案发地,和当地官员一道,仔细查问当时发生的情景,长孙无忌和马周则在长安,查探长安一带的事况。

工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案件基本查清,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人,但他们不敢逮问此人,只能向皇帝报告,让皇帝自己采取对策。

李世民看了案件总结的卷宗,再听了诸臣的报告,脸sè已经被气的铁青,连嘴chún都在颤抖,要不是早有预料,他恐怕都要支撑不住了。

大殿内一片寂静,没有任何人发出声音,所有人都低着头,那些站着的大臣时不是偷偷瞄一眼皇帝,但没人敢问询皇帝接下来要如何安排。

“呯!”李世民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把殿内诸人都吓了一大跳,“立即传此逆子进殿,朕要当面问询,他为何要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来人,传太子进殿…”

长孙无忌上前,对李世民作了一礼,小声地请求道:“陛下,臣等先告退!”

李世民有点不耐烦地挥挥手,长孙无忌等人齐齐作礼,退了下去。

就在长孙无忌等人将要走出殿mén时候,李世民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辅机,你留下来!”

“是,陛下!”长孙无忌只得回转身,候在李世民身侧。

李世勣、马周、张亮等人全都退出了殿,在另处候着。

一会,神情憔悴的李治在一名宦官的带领下,进到两仪殿。

在李治进殿后,领路的宦官将mén带上,将候在殿外所有的宫人都喝退,两仪殿近没有任何一人。

已经知道计划败lù的李治在进到殿内后,扑通一声就跪倒在李世民面前,痛哭地嚎哭道:“父皇,儿臣一时糊涂,做出了这样的事,还请父皇责罚!”说着不停地以头触地。

李世民铁青着脸,强忍着怒气,走到李治身边,喝道:“你被立为太子几年了,朕对你寄以厚望,数次委你监国,还令诸多有为之臣辅佐你,你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你与朕说说,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治抬起头,看了看李世民,马上把头低了下去,但又用充满怨恨的眼神看了眼站在一边的长孙无忌,咬着牙说道:“父皇,儿臣是怕…怕太子位不保,给三哥抢去了,所以才做出这样的事!”

已经走回案前的李世民用力一拍案几,大喝道:“胡说,你三哥如何会和你抢太子位?”

李治似满是委屈,又满是怨恨,“父皇,舅舅这几年对儿臣都是不冷不热,明显不认同儿臣这个太子,儿臣以为,舅舅是想让父皇立三哥为太子…”

“逆子竟然敢如此说话!”李世民再次大怒,“你大哥和四哥的事出了后,还是你舅舅一力推荐让你当太子的,他是你的亲舅舅,并不是你三哥的舅舅,他如何会想让你三哥当太子…”

“父皇,王易的舅舅的女婿,舅舅对他非常的器重,王易的妹妹是吴王妃,他们之间来往非常密切…舅舅这几年对儿臣不冷不热,儿臣当然会这么想!儿臣是怕太子位不保,所以才采取此政策的…父皇,儿臣是没办法才这么做的,还请父皇原谅儿臣…”李治说着,快速地爬了过去,抱着李世民的tuǐ大哭起来。

李世民也忍不住,眼中有泪滚落了出来,一切都和他想的一般无二,并不意外的结果,却让他如何能接受的下来…

   

第一百十一章 立何人为太子

数日后,李世民在两仪殿召集群臣议事,商讨对太子李治派刺杀废太子李承乾、顺阳王李泰之案件的处置。

李世民脸上有掩饰不住的阴郁,犀利的眼神不在,两鬓都有点发白,仿佛一夜间老了很多。

“诸位爱卿,先太子和顺阳王在返京的途中被杀案已经查清楚,是现太子派人刺杀,并嫁祸于吴王,案情已查清,谋事的人要受到处罚,今日朕召集各位,就是商议如何处置此事,诸位爱卿有何意见尽可奏来李世民用水哑的声音问询诸臣道。

大殿内一片寂静,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站出来说什

前一任太子起来作乱被废,才几年过去,现任的太子又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