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泱泱大唐-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易看到王昂脸上有愤愤之色露出来,赶紧安慰:“大哥这些年受了苦,小弟知道后,心如刀绞,想着当年父亲和母亲惨死,我们兄妹三人又天隔一方,所幸父亲手下有一般忠勇之士,保护着我们,让我们终有相见的一天,相比较那些因为护卫小妹和昙儿,抛弃家人杀出重围的父亲的部下,我们又是幸运的…”

王昂看了王易一眼,稍稍想了下,也认同,“那是,若没有父亲那些忠心的手下,我们再无相见之日,你和昙儿可能都葬身于乱军之中,这是父亲善待手下之士得到的回报!”

王昂想法与王易不太相同,他是觉得作为父亲的手下,王作等人做出那样的举动是应该的,更因为他随杜伏威来长安,受了太多的苦,心中有说不出的苦闷,没太多为部下着想。

“父亲善待士卒,手下的将士们才会以死忠回报,可惜,他们的家人大部都死于乱军之中,就如作叔和复哥的家人,十几口人都没带出来,全都死于乱军中,还有临叔、福叔他们也是如此,为了保护我和昙儿,他们还在杭州一带隐姓埋名了多处,实是非常的不易,”王易说着停了一下,看了看王昂,再用很坚定的口气说道,“大哥,小弟觉得,我们应该为他们在朝中谋职,为他们争取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我们王家欠他们太多了,要回报一些!”

王易略作沉思,点头表示认同,“二弟说的在理,不过如今还不是时候,待过一些日子,等你面见了皇帝后再说!”

“大哥,你说我现在就去面见皇帝好,还是过一些时候再去面圣好?”

王昂几乎没作考虑就回答:“当然是隔一断时间再去好,大哥准备在你来长安后,再将你的消息找机会告诉皇帝,看看他如何反应,若没什么异常举动,大哥再引你去见皇帝!”

“大哥如此安排颇为周全,小弟就听从你的吩咐!”王昂说的在理,王易自然同意。

王昂笑笑道:“不过,再过两天,你即使想见皇帝,也不那么容易见到了!”

“为何?”

“皇帝要前往九成宫避暑了,要好几个月才回来,大哥也要随行,”王昂叹了口气,“幸好你们这几天到,若再迟上几天,就见不到大哥了!”

“原来如此!”王易恍然明白,据说长安的夏天很闷热,皇室成员经常在夏天将到之时,前往附近一带的离宫别院避暑,待天气将凉之时,才会回来。

嗯,李世民刚刚从洛阳巡游回来,这么快就要往九成宫避暑,还真的挺会享受的!

“二弟,昙儿,你们别担心,大哥已经将所有事都安排好了,院内冰窖里镇凉的冰都准备了不少,你们在长安住着就行了,这段时间你们可以到城内外四处走走看看,长安可比杭州大多了,也繁华的多,你们一定会大开眼界的!”

“多谢大哥!”王易作了一礼。

“自家兄弟,何需这么客气,一会大哥还得回去,要出门了,府中得安排一下,不过明日大哥轮休,会过来陪你们说话的!”

“大哥有事自去忙就是了,有这么多的弟兄在身边,不会有事的!”

“二弟足智多谋,即使有事也难不倒你的,呵呵!”王昂笑着道:“你在杭州所做的事皇帝都已经知道了,对你可是大加赞赏,若是他知道就是你,我的二弟做出这事,不知会有何感想!”

“大哥,那只是一些偶然间想到的主意,看的书多了,以前记载杭州之事也略知一二,知道西湖对于杭州的重要性,看到西湖淤积严重,就向李弘节提议了此事,没想到李弘节就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这么快也批复同意了!”在自己的大哥面前,王易还是保持着一份谦虚。

“当时长孙无忌一力坚持同意李弘节的奏议,皇帝才马上拍板同意的,不然也不可能有这么快!”

王易一惊,“哦!?长孙无忌?李弘节难道与长孙无忌关系挺亲密?”

王昂点点头,“正是,想必西湖疏浚后,杭州一带粮食作物收成将大幅提高,李弘节因此功,肯定可以回京任职了!”

“那是,西湖疏浚后,杭州一带粮食产量必将大幅提高,再加上杭州一带田地种植都采取了小弟提议的一年两熟或者三熟之建议,粮食产量必将成倍增长,到时杭湖一带一定会成为天下的粮仓的,李弘节功劳可是不小!”

“二弟,你是帮了李弘节一个大忙,呵呵!不过你也因此被皇帝注意到了,皇帝也下诏,让李弘节送你进京,对了,二弟,你这次进京,李弘节可派人相送?”

王易摇摇头,“李弘节是有过提议,但被小弟以想一路游玩过去为由拒绝了,他也没坚持!”

“那就好!待时机合适了,大哥带着你面皇帝,皇帝一定会大大奖赏你一番,有可能会直接授你官位,在京中任职!”说到这里王昂笑了起来,“以后我们兄弟两人可以在长安共事了!”

“大哥,二哥,那昙儿呢?”站在王易站上,一直听着两位哥哥说话的王昙突然冒出了一句。

王易抚了一下王昙的脸蛋,笑着道:“昙儿当然也在长安的,大哥二哥在哪,昙儿就在哪!”

“可是,昙儿很喜欢住在杭州…”

“昙儿,二哥什么时候会陪你回杭州一趟的!”

“二哥,我们是不是去接燕儿姐啊?”王昙很是兴奋。

“不是,燕儿姐过些日子就会来的!”王易说着把苏燕的事告诉了王昂。

王昂立即建议王易将此女子收作妾室,这样一位有才有情义的女子,自是不能错过,王易也答应了,大哥这般说,让他彻底没负担!

在说了一会闲话后,王易突然问道:“大哥,我们在长安附近有没有田地?”

“有一些,是私下置的,大哥的封地不在长安!为何问这个?”王昂有些疑惑。

“作叔派人到林邑得了一些很好的稻种,一年可以种两熟,小弟让人在长安的庄内试种了,收成非常好,也带了一些来长安,想找个田试种一下!在面圣的时候可以当作礼物献给皇帝,稻种的事,李弘节都不知道!”

王昂也明白了王易话中的意思,脸上露出赞赏之色,“二弟考虑真周到,此事大哥会派人安排的,你到时交待他们一下就行了!”

兄妹三人坐着再聊了一会,在一道吃了晚饭,王昂单独和王易秘议了好一会后,才起身离去!

兄弟俩似乎是约好似的,并没提父母之事,也没提王易受伤失去记忆的事,并不是他们不想提,只是因为边上有个对父母亲之事几乎一无所知的王昙在,他们怕小妹受刺激,让她伤心,不敢提!

   

第十四章 等待

(感谢百事服老头书友的打赏!今天恢复正常两章更新,所欠章节下周补!)

第二天一早,王昂就过来了。

王昂过来时候,王易正带着王昙练武,作为兄长的王昂也饶有兴致地站在一边看弟妹练武。

自穿越来大唐后,王易在身体恢复后,几乎没有间断过练武,他知道在古代,特别是武将地位很高,征战又不断的唐初时候,一身不错的武艺很多时候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有太多的名人榜样可以列举了,再则有一身武艺在冷兵器时代可以很好的作自保之用,这个好习惯也就一直坚持了下来。因为身体强健,反应敏捷,武艺进展的很快,原本陪练的王复已经不是他的对手,在训练过招间,经常和两个人对打,与手下两个身手不错的人过招,也能支撑好一阵子不落败。

王昂在看了一会王易练武的情况后,也很是惊异,忍不住要求王易和他过招。

王易也想看看在杭州那些手下人嘴里武艺非常不错的大哥水平到底如何,也爽快地答应了。

因为父亲王雄诞是使一杆长枪,兄弟两人也都是使枪,所学的枪法几乎是差不多。

不知是因为几年牢狱的生活所影响,或者本身王昂所练之艺就不精,在与王易交手之时,明显处于下风,在几招过后,王易就手下留情,但也只是在几十招后,王昂还是落败了。

“二弟,没想到你一身武艺如此不错,大哥都远不及你了!”王昂将手中长枪扔给一边的王复,擦去脸上的汗水,大笑着对王易说道。

“大哥,小弟这些年一直得作叔和复哥的教诲,每天都练武,大哥却间断了好多年,身手没完全恢复过来,自是不奇怪,想必再过一些时候,技艺全部恢复了,自然就可以超过小弟了!”王易看到大哥落败后没有一丝不快,神情坦然,心里有点得意劲上来的同时,也稍稍安慰大哥一下。

王昂过来拍拍王易的肩膀,低声说道:“二弟,待日,你与陈当交一下手,试试能不能将他打败!他是父亲手下武艺最好的将领,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是能将他击败了,那就鲜有敌手了!不过呢…这段时间都没机会了,要待我们从九成宫回来再说了!”

陈当武艺出众,谋略也不差,和当时名叫陈作的王作一道,是王雄诞手下最得力的两名副将,在作战中非常勇敢,所立战功无数,也是王昂和王易小时候的武术助教,正因为其武艺谋略都不错,在王昂随杜伏威到长安时,他也按王雄诞的吩咐一道入长安,在辅公祏起兵反叛,杜伏威和王昂俱被下狱后,他也被关押,在狱中他要求与王昂押于一处,尽最大能力保护王雄诞的这位大公子。

王雄诞被平反,王昂被释,并得以承父亲王雄诞之爵,陈当请求一直跟随在王昂身边,但李世民嘉其勇,封其为正四品的中郎将,并赐以府弟。但被封了官职的陈当,依然教授王昂的武艺。

今日陈当在军中当值,没有跟随王昂一道过来,过几日也要随李世民的御驾前往九成宫,出行前这段时间基本没有空闲,王易想和他比武也要在御驾回来后了。

“大哥,那就过一段时间,再与当叔比较一下吧!”王易在昨日王昂离去后,听王复说过陈当的事迹,也知道他的勇武,自然不敢托大,也希望这几个月再苦练一番,让武艺有大幅的长进,省得到时被陈当打的狼狈不堪,在手下弟兄们面前失了面子和威严。

“二哥,那你这段时间可要勤练习啊,当叔可是非常勇武之人,呵呵!”王昂笑了几声后再对站在一边好奇看着他们的王昙招招手,“昙儿,过来,和大哥二哥一道去用餐!”

王昙依言跑了过来,不过依然跟在王易身侧,对王昂这位大哥还是有点陌生感。

兄妹三人一道吃了早饭,王昙也按王易的要求跟着王鉴去练字,兄弟两人走往前院中的一处亭内,再叙一些要说的话。

王昂告诉王易,他明日进宫当值后,就不能出来了,要为御驾出行的事做准备,在他不在长安这段时间,要王易照顾好王昙这个小妹,有任何事吩咐手下人去办就行了,那些原本在长安的手下,也会听从他的吩咐的。天气已经有些热了,盛夏时候可以住在城内的府上,若府中太热,也可以住到城外沣河边一处新置的庄院内,那里比城里凉爽,到时如何安排,让王易自己决定。

王易在应诺后也说起了父母之事,及王易在逃出乱军之时因故受伤,五年后才恢复之事,兄弟两人为唏嘘感叹了一番,并声讨了辅公祏这个奸人一通后,也很是感伤,不过兄弟两人也庆幸父亲手下还有这么多忠心的将士,将他们兄妹三人都保护好。王易知道王昂对杭州一带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清楚,将大概情况告诉了王昂,但并没有全部告诉,这是王作临行前的吩咐,王易觉得有些道理,也准备在过一段时间,看清情况后再和王昂盘托出。

随后王易也对王昂说了关于父母葬身之地寻访无果的事,王昂告诉王易,他已经将此事上奏于皇帝,李世民答应了由江南道的官员派人查探他们父母葬身之地。

兄弟两人悲悲戚戚地说了大半天关于父亲之事,在王昙蹦蹦跳跳过来找他们之后,才转移了话题,王昂建议王易派人将苏燕接过来,并说王作等人为他所作的考虑和安排不错,已经十七岁的王易身边应该有个照应之人。王昂还告诉王易,皇帝李世民已经准备为他赐婚,未来的妻子是一名中书省官员的女儿,如今任中书舍人名唤岑文本之女,待避暑回来后,皇帝就会明示,并让他准备去提亲,今年王昂已经二十岁,及冠之年,明年或者下半年就可以成亲了,但具体什么时候能成亲,还要看皇帝的意思。

听到大哥未过门的妻子是岑文本之女时,王易很是吃惊,虽然说如今岑文本官职还很低,不过是正五品职的中书舍人,在朝中几乎没什么影响力,但王易这个熟知随唐历史的人却是知道岑文本的大名,这位得李靖推荐而被李世民赏识的人,因其才学出众深得李世民的重用,最高官至中书令。

岑文本家教很严,亲生儿子及被收为义子的岑长倩都非常出色,他也能猜度的出岑文本之女一定是非常出色的女子,连声地为大哥道喜,并希望能早日看到大哥娶妻。

李世民亲自为大哥王昂指婚,这很出乎王易的意外,所指婚的女子是如今得李世民赏识的岑文本之妻,王易对李世民对待他父亲及他们这两上遗子的态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可以说王易心中的疑惑已经大半消除,他相信李世民肯定不会再追究江淮军的事了。

王昂对王易有点过于热烈的反应有点疑惑,却也没问。

兄妹三人细诉了一番亲情,最终王昙也对这位大哥完全消除了戒备,虽然没有对王易般熟稔和亲热,但也会不时地甜甜叫上几声“大哥”,还会有王昂面前撒娇了。

王昂陪着王易和王昙呆了整整一天,直至天快黑了,才离开这个府弟回到他自己的郡侯府。

王易原本想和王昙一道去看看李世民赏给王昂的郡侯府是什么样的,但在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待过一阵子再过去看看,现在还是不要过去为好。

两天后,御驾前往九成宫避暑,王昂也跟着走了。

王昂走后,王易也安排好了事宜,除跟随来的那百来名手下全部安置妥当外,所带的几十斤占城稻种子全部在长安的私田里下种,并派专人管理。

同时也派人将他们平安抵达长安及到了长安后的初步情况送往杭州,告知在杭州的王作、王近等人,并问询杭州的相关情况,包括各庄粮食作物种植、西湖疏浚后的灌溉,杭州一带官田及私田的种植情况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