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戚”就是武器,就是兵。说的就是在黑暗的乱世,百姓痛苦不堪。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用武力恢复秩序,就是要“用干戚济世”!并且表明若只求军事力量的强大,而不巩固发展,国家必不长久,同样的道理,只求文治,而不求发展军事实力,国家也不长久。以文治国,以武保国,双管齐下才是长久之道。
杜荷慎重的对着孙思邈拜了下去,诚恳道:“孙大夫,杜荷希望你能为一个个为大唐奋斗,为太平天下而战的将士的安危着想,以这种疗伤圣药挽救他们的性命吧!您医者之心,治病救人,行善天下,为何不愿救这些国之英雄?”
孙思邈听到杜荷这一番话,心中有如一声声黄钟之声震耳:这些话,这一句句的金玉良言又与自己老师,在自己出师时说的,何其相仿。记得那时老师言道‘医术有成,遂救人而无善恶,可救一善人等于活无数人等,而救一恶人等于害无数人等。不可不察,慎之!慎之!’师傅之言,尤在耳畔,今日自己却不愿意救那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是何道理?
当即又惭又愧,忙扶起杜荷道:“驸马今日一席话让老夫醍醐灌顶,如拨云见日。这千错万错是我的错,是我当年受杨广影响过大,没有分清时势,以致说出没心没肺之语。唉,若不是大唐将士的拼杀,又哪有今日的太平盛世?所以……我决定了,将我研究的一些医治常见病的常见良药一并献出来,献给大唐,以作备用。”他说做就做,当真从背篓里拿出了一叠药方道:“这些都是最平常的特效药,行军途中,一定用得上的。”
“太好了!”杜荷大喜过望,伸手接过,一张张的翻阅了起来,每一张开头都写有治疗什么病的如:风寒、中暑、水土不服等等,至于内容,他只认得字,写的这个三钱,那个四两却如眼睛一蒙,什么都看不懂。不过孙思邈号称“药王”,他发明的药,又会差到哪里?
这些都是最常见的病症,也就是因为常见,所以极易复发,他们行军在外,将士若得病,十之八九都是这类常见病。有了孙思邈的药,可比避免许许多多的疑难问题。
杜荷又度问起了气疾的研究情况。
孙思邈一听这个脸上堆笑道:“根据驸马提供的药,我以渐渐掌握药效相容的诀窍,再过几日全新的即将出炉,到底能不能根治,我不敢保证,但一定会有奇效,可以进一步的压制皇后娘娘与长乐公主的病情。”
翌日,杜荷将孙思邈的药方献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不懂医理,看不懂药方是好是坏,但听是神医孙思邈的杰作,立刻就请来了御医,让他们来看个究竟。
三位老御医都是识货之人,看了药方,一脸的激动,几欲流泪,太医令道:“回陛下,此药方配置绝妙,将药性完全发挥,材料随处可见,可以广泛生产。我们可以以丹炉将药汤练成丹药,可随身携带,方便之极。有了这些丹药,我大唐兵卒行军在外,将不惧任何的因酷热严寒而产生的风寒、中暑。陛下,此药方价值千金啊!”
李世民也是哈哈一笑:“既然如此贵重,这些药方就叫做千金要方吧!”
“呃……”杜荷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尽然是如此来的。
杜荷来本打算告退,李世民却留住了他,“贤婿莫急,好久没有与贤婿对饮聊天了,朕十年前酿了一些葡萄酒,你来尝尝滋味。”
杜荷心知李世民有事与他商议,也未拒绝。
两人前往内宫膳堂,李世民让人从酒窖搬出了自己十年前亲手酿制的葡萄酒,然后屏退了所有的人,宝贝似得打开了封泥,亲自给杜荷满上了一杯,笑道:“尝尝味道!”
杜荷看着碗中的酒,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诗,一口饮尽,道:“好酒,酸、甜、苦、咸,四味俱全啊!”
李世民笑道:“饮这葡萄酒犹如品味丰富多彩的人生,什么滋味都有,所以是朕的最爱。”
杜荷却道:“酒是好酒,但却没有用到合适的饮具!岳父大人可知,这和葡萄酒需要配以夜光杯,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喝出个中滋味。”
李世民不信,让人送来了夜光杯,将酒倒在夜光杯中,见杯中那殷红的液体在酒杯的映照下竟与鲜血一般无异,不由得怔了怔。
杜荷哈哈一笑,高吟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世民动容高叫:“好,好一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配上了夜光杯饮酒有如饮血,加上这激昂的诗句,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啊!贤婿文采,可谓冠绝古今,让人震撼!贤婿……”他突的正容道:“朕这里有个关系我大唐江山的任务,你可敢接下?”
PS:从8点开始写,3000字写了5个半小时,我哭。
欠一章吧,今天一天,状态很是欠佳,好好睡一觉,争取明天恢复状态。
第四章 江南消息
第四章 江南消息
就知道李世民这次请自己喝酒别有用心,但事情如此严重却始料未及,杜荷略微一怔,心中也跟明镜似得,以知李世民接下来要说的话了。十有八九为的是李建成余孽一事。
当年他一举捣毁李建成余孽在京城的老巢,毁了他们在长安的根基,事后却得知幕后关键人物侥幸的逃过了一劫,此后一直没有了音讯。根据杜荷的揣测那伙人的巢穴安置在南方,只是没有确切的证据。
此事后来不了了之,杜荷一直奇怪李世民为什么一直没有行动,如今听他话一出口,立刻意识到李世民准备向那李建成余孽动手了。也只有此事,才能关系大唐安危,但当即也道:“义不容辞!”
果然,李世民随后就问起了李建成的余孽,“贤婿可还记得当初你对息王余党的猜测?”
杜荷见他旧事重提,点头道:“记得,是小婿根据八蚕丝做的衣料而胡乱说的一些感想……”看着他一脸的赞赏,疑问道:“难道我猜中了?”
李世民道:“不错,南方确实不平静。由你擒来的那些人有骨气的绝食死了,没有骨气的受不了你给的那种精神审问法,交代了一切。只可惜,都是一些小喽喽,知道的事情不多。但从有限的消息分析,所有证据都直指南方。为此朕还特地派了国洪前往南方做了一趟暗访。发现南方就如你说的一样,那里远离长安,远离大唐的中心,受到的约束不大,朕也也不太注意那死角,目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那些余孽的巢穴,很可能就在江南。朕需要一个人南下江南,将那些跳梁小丑的巢穴一举摧毁。”说道最后,李世民眼中透露着森然的杀机,随即又是一笑:“毫无疑问,贤婿才智过人,智勇兼备,是最合适的人选!”
杜荷早已料到此事李世民不想让过多的人知道,不会改派他人,也不觉得意外,只是再过十天就是他迎娶李雪雁过门的日子,当初征伐高昌已经将婚事拖了近年时间。如今却又要南下,不知道时间会不会重合。于是问道:“这南下不是问题,只是何时动身?再过十天就是小婿娶雪雁的日子了,总不能让小婿在近期动身吧!”
李世民哈哈笑道:“这点贤婿大可放心,此事不急!南方的问题虽是朕背后的芒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但也知他们潜伏了十数年,想要将他们连根拔起,并不容易。更何况前一次的霹雳行动,一举捣毁了他们在长安的据点,必然让那些跳梁小丑胆寒心惊,不敢蹦跶。也不急于一时,只是事先通知你,让你有所准备。这样吧……婚假一月,你与雪雁成亲后一月动身。”
杜荷松了口气,这一次若再延期,他都不好意思再见李雪雁的面了,现在这一个月的婚假合情合理。这感到心安的同时,心底也是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岳父大人对于南方一事,早已经成竹在胸了,小婿还在奇怪为什么一直没有动静呢!”
李世民用的手段与他以前如出一辙,都是按兵不动,让草丛里的蛇自己钻出来。只不过这一次,李世民玩得更大。
当初自己捣毁李建成余孽在长安据点的时候,没有留下一个通风报讯的人。那些在老巢余孽得不到任何长安的消息,他们不清楚李世民知道多少,也不清楚李世民手中有多少他们的底牌。
那段时间,将是他们最难过的日子,他们一举一动都必须小心翼翼,以防再次遭受灭顶之灾。这个时候,若展开对于他们的围剿,将会真正的打草惊蛇,让李世民口中的那些跳梁小丑藏的更深,更难抓到。
反之按兵不动,则会让那些跳梁小丑以为李世民并没有得到他们的确切消息,从而放心继续大胆的行动,以致露出狐狸尾巴。
李世民自信满满的道:“还不仅仅如此,这一年来朕对于江南的消息也不太过问,等着就是贤婿南下,重整江南!”
杜荷狂喜,古话说“江南自古富裕繁华”这话即对,也错,这自古并不包括隋唐以前的朝代。
自宋以前中国发展的重心都在北方、中原、关中这一块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有“得北方者得天下”、“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关中者得天下”,却没有得江南者得天下的说法。
江南真正发展开拓起来是因为南宋初,金国占据了中原关中,打的宋朝缩在江南,江南这才在真正意义上开发了出来。
在此之前,对于江南没有一个朝代真正在意义上耗费力量去开发,所以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江南的真正潜力。
别人不知,但杜荷却是知道,知道这江南一但开发起来,经济上更胜关中中原,只是江南现在算不上荒芜,但却远远比不上关中中原。要开发这一块区域,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将不亚于杨广当年搞的南北大运河,而且成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以唐朝现在的情况,若全力开发江南,那无疑是自取灭亡,空费财力物力。
所以,杜荷也一直没有提出这个建议,在他看来,开发江南需要一个过程,徐徐而行,就如跑马拉松一样。没有人可以一口气跑到终点,慢慢来。每年开发一些,终有一年,能够发现江南存在的好处。到那时再来下一计猛药,江南因先天特有的条件可呈现后世的繁华。
只是目前大唐完全没有整顿江南的意图,这让杜荷有些郁闷,但因他从来没有踏入江南也不知如今的江南是个什么样子,不好开口,只能闷在心底。现今李世民的一句“重整江南”让他看到了希望,笑道:“岳父这是下定决心开发江南呢?”
李世民道:“江南固然比不上关中、中原,但终究是我大唐的领土,朕往日的不注意让贼子有机可乘。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发现,又怎能对此无动于衷?”
杜荷暗叹,李世民还是没有察觉江南的潜力,想来也是,古代交通极不便利,关中里江南遥遥万里,李世民恐怕终其一生都没有踏足过江南,又岂会知道江南的潜力。当下也不去强求,这事实胜于一切,等重整江南的时候,取得的效果能够说明一切,当下也不说话,心中想着趁早将踏月留香调往江南听用,尽快在江南组建一个情报网,以供己用。同时也想到了那几件由八蚕丝制成的衣服道:“不知那些又八蚕丝制成的衣服可在,此去江南,也不知从何处入手。那衣服却是一条线索!”
李世民眼中一亮,若有所悟,故作奇道:“这话怎么说?”
杜荷也知李世民这是明知故问,白了一眼道:“八蚕丝只有江南能产,而且产量不多。这种衣服也只适合江南气候,而且一般的衣铺是做不出的,能买这种衣服穿的非富即贵。只要能够确定我们缴来所有衣服的针线手法一致,就能够找出江南哪一家衣铺出售的,然后从那家衣铺的老顾客上入手,应该能够取得一些效果。”
李世民神采飞扬道:“这点朕可以告诉你,苏州,江南第一苏的苏家。”此话脱口而出,他已知不妙,这岂不是与前面的“这话怎么说?”自相矛盾?
看到杜荷不以为意,只是独自在皱着眉头,赶忙笑道:“江南第一苏,是指江南苏家的刺绣功夫!”他指了指自己身上的龙袍道:“朕身上这件龙袍就是当年苏老妇人绣上去的。”
杜荷凝神细看,以往还不注意,这一看李世民那龙袍上的龙果然绣的的活灵活现,大气蓬勃,真如一条腾飞在九天的巨龙。
李世民续道:“江南苏家的刺绣是天下一绝,那独特的针线手法,一代传一代,只有苏家人才有资格继承。那些衣服朕让行家看过并不是苏家正宗的技艺,但却继承了部分的刺绣手法,应该是出至苏家麾下衣铺某一家衣店。不过苏家在江南立足上百年,衣铺以遍布江南,想要查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杜荷却道:“要是轻松,也用不着小婿亲自出马了!”
李世民闻言大笑,他嗓音本就洪亮,此时更是声震屋瓦:“有气魄,朕就是欣赏你这种天塌下来也有信心一肩抗住的自信。来……陪朕好好的喝一杯!”
杜荷举起夜光酒杯相敬。
两人也不再谈扫气氛的事情,只是聊了一些家常,最后还问了为何成亲一年,一点音讯也没有。
杜荷苦着脸,闷闷道:“我哪里知道,不急啦,我才十七,长乐也不过十七,还早着呢!”自己有不是耕耘的不情分,这没怀上有啥办法。
杜荷喝了个够,这出了皇宫后立刻找到了皇甫皓华、巴宇兴,安排他们南下,先一步潜伏江南,设置情报网。事后突的想起,能够扳倒长孙无忌武媚娘居功至伟,自己还没有好好谢过她,也不犹豫,前往龙井茶轩。
PS:感觉有点回来了,晚上努力一下。
字母兄给二代贡献了一个VIP群,vip会员的加一下,大伙儿聊天,有意见建议的单面说!群号是:127170121,为了便于管理入群的兄弟姐妹们需要截图认证!
第五章 武媚娘的讨赏
第五章 武媚娘的讨赏
杜荷来到龙井茶轩,对客店姓李的掌柜表示要见武媚娘。
李掌柜正在算账,闻言头也不抬,手指拨动的夸夸响,不耐烦的道:“我们二姑娘不在!”直将他当成了苍蝇臭虫,说完还暗自嘀咕:“又来一个,真是烦人,也不看看自己的德性,有那点比得上二姑娘!”
杜荷起初还真以为武媚娘掌管偌大基业,不在这龙井茶轩,正欲离去,但他身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