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月11日,直鲁联军抵达小柳泉和青山泉镇一线,在这个4。7公里宽的正面上,奉命在这里和直鲁联军交手的是陶峙岳的嫡系,青年军第一师,这支部队可以算的上是内战的功勋部队了,更为重要的是,一批从欧洲轮换回来的军官刚刚补充到了这支部队。至于这支部队目前的师长,是在欧洲战场上以善守著称的远征军第八师师长张自忠担任的,能够出任王振宇起家部队的师长,也算是对张自忠这个非嫡系最大的褒奖和信任。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张自忠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把第一道防线的守卫任务拿下来了。严格来说,在4700米的防线上,只放二万五千人的军队,其中战斗人员只有一万九千人的条件下还要面对近二十万敌军的正面冲击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所以直鲁联军的斥候把这个侦查结果报告上来的时候,张宗昌几乎不敢相信的摸起了自己的光脑袋,然后堆着下头施从滨这些军长道:“这些南方蛮子是胆子够大了,还是够傻呢?老子再不会打战的也不会只派这么点人迎战啊,这不是做死是什么啊?”
施从滨看完了报告,也十分不解的摇摇头道:“大哥,我们也看不懂这是个什么道理了,照理说他们青年军不至于这么蠢啊,不然南方那么大片地方是怎么打下来的?莫非有诈?”
“这能有什么诈?”张宗昌背着手快步走了几个来回反问道“从地形上看,这个地方只要拿下来,剩下的就是那条不算太难过的黄河了,我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诈可言。而且根据日本朋友提供的情报,整个徐州的敌军加到一块拢共不到十万人,还没咱们一半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我就不信了,南蛮子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自说自话到这里,自然是没人敢出来提反对意见了,一向以名将自诩的张宗昌一拍大腿道:“给我点齐人马,我今天就让这帮自我感觉良好的南蛮子见识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打仗,什么才叫真爷们!去把日本顾问请来,等会先让青年军知道啥叫重炮。。。”
这被张宗昌器重的玩意就是日本人送来的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这种炮光是看口径就知道威力有多大了。光是炮弹的重量就有三十六公斤,射程差不多6000米。当初试射给张宗昌看的时候,就让张宗昌很是高兴了一阵子,觉得小日本连这么够种的东西都拿出来送给自己了,真的是够朋友。不过张宗昌可能不知道的是,这种炮并不是什么好坏,至少放在日本军队中这玩意已经趋向于过时了,理由也很简单,炮身笨重运输不便就不说,这不到六公里的射程在真正的大炮对射中那铁定是要吃大亏的。你想啊,人家随随便便就够着了,你拼了老命也伤不着人家,这仗还怎么打?所以这种压制射击用途的火炮,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开战时性能已经过时,且早已停产淘汰,属于储备品的序列,只有很少一些编在独立炮兵部队或步兵联队里凑数,很少在战场上出现。
不过没关系,一来现在战场在华北平原,运输又是靠着铁路,而且放眼全中国,同等威力的大炮射程比这远的还真的是少见;所以上述两个弱点一直都没有暴露出来。而张宗昌自然是把这个武器当成了自己的王牌,不但按照日本顾问的要求单独组建了重炮旅,而且还雇佣了大批日本退役的炮兵直接充当炮手。毕竟炮兵是个技术兵种,不是那种给套军装发把枪就能用的炮灰,这里头光是间瞄和音测两项技术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培训掌握的。而两个月前还只是奉军一个旅长的张宗昌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所以在他忙着挥霍权力娶第十三房姨太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的日本顾问向他提出了建设重炮旅的设想以及办法,而张宗昌自然是忙不迭的点头答应。在他看来,日本人这么下力气支持自己,比亲爹还亲,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而日本这一次也是下了大力气了,在对北洋军阀失望之后,寺内政府授权关东州都督府直接支持张作霖的奉军入关。而奉军的表现显然也让日本人很满意,居然在短短的二个月内膨胀到了七十万大军,而且顺理成章的拉开了南征的序幕。
这点恰恰是日本人最满意的,说实话南支那军队在欧洲的惊人表现如果说一点都不触动日本人的神经那是假的。据说日本高层为了重新评估支那军队的实际战斗力连续开了三次御前会议,最终也没能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但是接下来支那人显然要发挥他们善于内斗的民族优点,而无论结果如何,对于支那整体来说都会是一种削弱才对。
不过日本高层更希望在这样一场内战中,南支那如同历史上的南宋一样灭亡就再好不过了。所以他们在奉军的身上下足了血本,不但把西原贷款尚未支付的尾款支付给了张作霖。甚至还通过帝国驻青岛的军队,把足够武装几十万的军火提供给了在这场战争中声名鹊起的奉系第一虎将张宗昌。
日本人从来都是精打细算的,支持张宗昌绝不是白给,一来张宗昌是进攻南支那的先锋部队,使之强大绝对有必要。二来特高课对于张宗昌这个人的评价十分到位,野心很大,而且很好控制,这样的人绝对是张作霖统一中国路上最大的隐患。换句话说,日本方面是决不允许中国完成统一的,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大日本帝国的大陆政策以及帝国的未来。他们打的如意算盘很简单,先依靠张作霖那如狼似虎的奉军消灭钢铁产量隐隐要超过大日本帝国的南支那政府,然后再通过扶植张宗昌以及策划满**立运动把张作霖的势力一分为三,这样中国就很会重回三国时代,对于日本来说,蚕食这样的中国也会容易的多。。。
那边日本人打着如意算盘,这边张宗昌同样做着兵入南京的美梦,他可是查探清楚了,如今的南方可是富得流油,随便占领一个省都可以抵得上好几个山东了。这些讯息更加强化了张宗昌大举南下的决心,在他看来甭管攻打河南的孙烈臣怎么动,自己都是要南下去发财的,至于未来如何,南下发了大财再说。
史上著名的“双泉之战”马上就要打响了,上午十点,张宗昌在头一天就安排好的炮灰们,四个步兵旅外加二个骑兵旅全部就位。这三万人马本身就是由土肥和亡命徒组成的,而且张宗昌还答应他们,攻破防线后,没死的人赏三十块大洋。这一举措立刻激起了这些士兵的士气,让张宗昌看了很是满意。原本张宗昌是计划投入更多的攻击部队的,但是整个战线就这么快,再多的人马也只有这么宽的供给面,没必要一窝蜂上去让人家乱扫。
这里额外强调一点,直鲁联军的打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却十分凶狠有效。这个时代的战斗基本上是欧式的,没办法,大家都是德国佬教出来的学生。所以构筑阵地进行战斗是阵地战必须的,对此张宗昌找出了一个好法子,就是步兵先攻击,集中突破,无论成败,必然看出敌军的火力分布,这个时候就轮到骑兵上去高速突破了。
所以张宗昌只是外表傻,其本质是个很有心计的人,这个打法在波兰和苏联的战争中被成功使用过,同时也在历史上马家军对付西征军的时候使用过,都被证明十分有效。而张宗昌用这招打败的第一个敌人就有中国的鲁登道夫之称的吴佩孚,在清河,在商丘,这一战术都被其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那么这一次在徐州呢,会是什么情况?


 第396章 徐州之战(五)

一般来说,敢在民国时期混行伍的人跟王振宇所来自的后世军人是不同的。王振宇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当兵是因为足够的政治待遇,比如退伍转业之后包分配什么的。所以在当时的中国,大家是削减了脑袋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军队中,这点对于农村子弟尤其关键。由于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农民非常不幸的被束缚在土地上靠天吃饭,而要改变这个身份的办法在改革开放以前只有二个,一个是读书,第二个是当兵。
当兵吃香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一个顶点,之后就随着军队的改革走下坡路了。等着士兵无法被提拔军官,军官必须是军校生,士兵不再包分配的制度明确下来后,军人吃香的历史才告结束。不过这并不代表军队不吃香了,相反,这样的改革更像是一场集权制改革,把原本属于全体军人的荣誉和特权向着军队高层乃至更高层集中而已。
王振宇的青年军目前就处在第一个阶段,士兵但可以通过在战斗和日常工作中的表现获得入读军校的资格,还可以在退伍后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那怕你是残疾。乡村警察,安保部队,警察局,厂矿工人都会优先考虑军人。而军官就更加不用发愁了,目前军官都是稀缺的存在,而且一旦真的要转业,各级政府的聘用制公务员和各级厂矿的管理员都会优先雇佣这些军官。这就使得军人们充满了斗志和干劲,而王振宇从来就不指望靠着复兴中华民族的理论去感召谁,因为他相信西方的人性自私理论,他觉得要想让社会健康运转,仅仅靠道德和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吸取了后世教训的他第一点就是在这个制度上实现突破,政府和企业都不搞铁饭碗,军人的二次就业也全面放宽,自主择业。
但是这一点放在中国那绝对是超前了,实际上即使是在21世纪的美帝国主义,他们的军人二次就业都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只不过他们的军人由于在职业技能上的培训到位,所以并没有变成废物兵和脑残兵而已。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也就是青年军一家有这么多相关政策和岗位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在其他的军队中,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以至于还衍生出了许多其他的新问题。
比如说张宗昌的军队,其本质上就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军队,没有什么保家卫国的政治思想做指导,也没有严肃自律的军队纪律做保证。能够把这么几十万人聚集到一起的政治指导思想是抢钱抢粮抢地盘,而维系这支军队战斗力的唯一保证就是肆无忌惮的抢劫纵欲。可以说,这样的一支军队和明末的满洲八旗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一个武装抢劫集团,天地间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可以随意夺取和破坏的。所以对于张宗昌和他手下的军人们来说,当兵打仗的本质和做土匪是一样的,升官发财玩女人,这也是土匪流氓集团存续的唯一理由和精神动力。你可以鄙视他们的行径,却无法轻视他们时不时迸发出来的惊人威力。
吴佩孚放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名将一般的存在,他手下的直系军队也是英勇善战而且纪律严明,绝对配得上老百姓送的“仁义之师,威武之师”的美誉。可你再牛,碰到张宗昌手下这帮子土匪流氓混蛋兵那也只有吃亏的份。
历史上,即使是号称战无不胜的北伐军到了山东的地面上也是吃了大亏的,最后好不容易靠着白崇禧这个小诸葛来扭转战局了,还让张宗昌这个不要祖宗的东西借着日本人的手狠狠的算计了一把。
那么青年军是否能够对付张宗昌手下这近三十万如狼似虎的直鲁联军呢?说真话,此刻抱着老四王敬武(沈荃被视为老大,并赐名王沈荃)的王振宇也是心中无底的很,孩子们都在争先恐后的看着那只明显受了惊吓躲在一边的东北虎,而王振宇的目光却自觉不自觉的投向了暮气沉沉的北方。
“轰,轰,轰。。。。。”9月11日上午12时,午饭时间,奉军和青年军之间的战斗随着张宗昌手下重炮旅的第一发炮弹出膛,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飞向青年军的阵地就正式开始了。上海《申报》、《大公报》的战地记者在这一刻用自己手中的笔如实的记录道:“民国六年九月十一日正午十二时,随着直鲁联军炮击的开始,南北战争就此爆发。。。”
交战双方可不承认这是中国的南北战争,奉军坚持自己是在讨逆,而青年军则宣称自己是在北伐,反正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就对了。
在离最前沿不到1500米的地方,青年军第1师师长张自忠,参谋长张旭光,政治指导部主任蒋志清三个人表情各异的坐在师指挥部里喝茶。就在刚刚,一枚炮弹落到了离这里不到二百米的地方,十分幸运的是由于隐蔽工作及时到位,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但不幸的是,这枚明显是胡乱试射的炮弹不偏不倚正中电话线所在的位置,导致师部对外通讯暂时中断。现在电话兵已经奉命去重新接线了,通讯连的连长几乎是吼着告诉这些年轻的士兵,就算是死,也要把电话线接上。而这些胸怀热血头脑单纯的士兵居然毫不犹豫的就冒着炮击的危险提着电话线圈就冲出去找断口了,幸亏这个地区不是直鲁联军重点轰击目标,电话通讯很快就顺利恢复了。
这一个插曲并没有影响青年军第一师的三个高层,参谋人员的进进出出也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他们正在进行自己的谈话。
“张师长,蒋主任,咱们这个阵地真的能扛得住直鲁联军吗?你听听这炮打的,全部都是150mm口径的重炮打出来的,这种口径的炮我以前也就见海军打过。咱们都没有装配多少,目前第一师重炮营配备的12门还都是远征军训练之后划过来的,炮弹数量也有限。可这张宗昌的军队怎么感觉至少有百来门啊?而且接下来肯定就是大兵团冲锋了。”第一师参谋长张旭光原本是计划要接任第一师师长的,连101团团长的职务都给了何成浚了。结果却是张自忠临时空降下来,不过军长已经找他谈过了,等这一仗打完,自己就会被调去别的师担任师长,所以他的抵触情绪并不是很大。只是一想到自己这一师人马二万多号兄弟要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的猛攻,而且还清一色日式装备,心里要是没点打鼓的年头那都是假的。
“张参谋长无需担心,咱们的这个防御阵地绝对能够扛得住,而且保管让张宗昌他们这些土鳖大吃一惊。不要说他们,在欧洲,即使是英法这样的列强面对我们的防御阵地也是损失惨重的。”张自忠是山东人,不喜多言,所以答话的是欧战功臣,刚刚晋升少将主任的蒋志清。也就是我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蒋中正同学,说起来也算是他倒霉,原本在凡尔登反击战中他也算是出了大风头的,带着陈诚一个团的部队一路冲杀险些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