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个什么概念?

五千海里的续航力,意味着这艘战舰最多只能到离港口两千海里的地方作战,而八千海里的续航力,也只能到三千五百海里外作战。也就是说,当时帝国海军没有一种战列舰具备垮北大西洋作战的能力,甚至到北大西洋中部海域活动也十分勉强,大多只能在北海、以及北海附近活动。

事实上,英国皇家海军的部分主力舰也有类似的问题。

比如,新建的“复仇”级就只有四千五百海里的续航力,而“铁公爵”级在十节航速时的续航力还不到八千海里“爱尔兰”号、“阿尔库金”号等为他国建造的战列舰的续航力都在五千海里以内。

问题是,英国皇家海军有一个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所不具备的条件。

这就是,英国皇家海军有大量的海外军事基地,英国舰队在世界各地都能得到海军基地的有力支持。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没有这么优越的条件。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

如果公海舰队要去北大西洋上作战,那么在设法打败敌人的同时,还得考虑如何返回帝国本土港口。

杰利科瞄准的,正是公海舰队的这个缺陷。

大舰队离开斯卡帕湾之前杰利科给前往美国接收新舰队的汉密尔顿发了一封电报,让他在百慕大群岛与轻巡洋舰编队会合之后,首先向南航行,去加勒比海转一圈,在英属小安德列斯群岛补充了然后之后,再横跨大西洋,并且在亚速饵群岛附近逗留数日直到确定公海舰队已经回到北海,再启程前往朴茨茅斯娄如果中途出现意外情况汉密尔顿还可以率领新舰队前往直布罗陀要塞。

显然,杰利科并不打算让汉密尔顿直接返回本土。

如此一来,只要公海舰队打算前去娄击新舰队肯定无法如愿以偿,最终肯定会因为主力舰续航力不足而返回北海。

对杰利科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

在他看来,冯承乾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拦截新舰队的机会,因此公海舰队在进入北大西洋之后肯定会逗留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剩下的燃油仅够返航,才会走回头路。也就是说,在返航的时候,公海舰队的燃油已经严重不足了。如果在这个时候与大舰队遭遇,公海舰队就将十分被动。

到时候,如果公海舰队与大舰队决战就算打赢了,也无法返回威廉港。

显然,冯承乾不会冒这样的风险,也就会在与大舰队遭遇之后首先考虑返航,而不是与大舰队决战。

只要冯承乾这么想就将丢掉主动权。

为此,杰利科做了特殊安排。

大舰队离开斯卡帕湾之后,没有立即进入北大西洋,也没有向挪威航行去拦截很有可能从此进入北大西洋的公海舰队,而是向南航行,准备从英吉利海峡进入比斯开湾,然后前往朴茨茅斯。

杰利科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让公海舰队进入北大西洋。

必须承认,杰利科的能力确实在贝蒂之上,有着非常鼻烈的目的性,而且所有行动都是为了达到目的。

对此,冯承乾并不知情。

五月五日上午,冯承乾只收到了一条消息,即大舰队在凌晨出港,随后糊区逐了在设得兰群岛附近执行侦察任务的几艘德舰。至于大舰队的去向,冯承乾并不清楚,在后方坐镇的希佩尔与提尔皮茨也不知道。

当时,冯承乾只能猜测,杰利科很有可能是去接应汉密尔顿了。

结果就是,大舰队沿着大不列颠岛海岸线向南航行的时候,公海舰队在北海的另外一端沿着挪威海岸线向北航行。

这两条航线,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交汇到一起。

两天后,公海舰队绕过法罗群岛,进入北大西洋。

当天晚上,公海舰队就来到了跨北大西洋航线上,而且派出了十多艘轻巡洋舰,附近还有十多艘原本执行破交任务的轻巡洋舰在四外搜寻。冯承乾寻找的第一个目标,不是五月五日离开纽约港的新舰队,而是在同一天从斯卡帕湾出发的大舰队,而且冯承乾也希望尽快与大舰队遭遇。

可惜的是,在接下来二十四小时的搜寻行动中,公海舰队一无所获。

到这个时候,冯承乾也意识到出了问题。

要知道,大舰队是从斯卡帕湾出发的,绕过设得兰群岛就能进入北大西洋。就算大舰队的巡航速度只有十节,而公海舰队在出发之后一直以十六节的速度航行,那么到五月八日下午,也应该遭遇了。

很明显,肯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吃晚饭的时候,冯承乾才猛然想到,杰利科不大可能去接应汉密尔顿。

原因很简单,如果杰利科真打算前去接应汉密尔顿,就应该在五月五日之前出发,这样就能在北大西洋中部与汉密尔顿会合,然后一同返回斯卡帕湾。

杰利科选择在五月五日凌晨出发,而且是在收到公海舰队已经出港的消息之后才离开斯卡帕湾,就不大可能前去接应汉密尔顿。主要就是,大舰队的巡航速度并不快,而且持续高速航行能力也不见得比公海舰队强多少。在比公海舰队晚了将近十个小时出发的情况下,就算杰利科全速前进,也不大可能摆脱公海舰队。

显然,这与当前的情况截然相反。

或者说,如果杰利科没有打算去接应汉密尔顿,他率领大舰队出港的目的是截击公海舰队,那么公海舰队在离开北海之前就应该与大舰队遭遇。相反,如果杰利科的目的是去接应汉密尔顿,那现在就应该在公海舰队的搜寻范围之内。

实际情况是,这两种局面都没有出现。

杰利科既没有前来拦截公海舰队,又没有去接应新舰队,他干什么去了?

冯承乾非常疑惑,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大舰队仍然在海洋上活动,没有返回斯卡帕湾,而且汉密尔顿率领的新舰队也已经离开了纽约港,正在大西洋上航行。

到了五月九日上午,冯承乾收到了希佩尔发来的一份关键电报。

新舰队出现在了巴哈马群岛以南海域,正驶往海地的太子港,而且沿途扣押子所有遭遇的货轮。

发现新舰队的,正是一艘悬挂挪威国旗,却属于帝国的货轮。

新舰队没有跨越北大西洋,而是去了加勒比海,顿时让冯承乾明白过来,杰利科很有可能没有离开北海,或者说没有从设得兰群岛这边进入北大西洋,而是去了英吉利海峡,仍然准备前去接应汉密尔顿。

这下,问题出来了。

如果公海舰队跟着向南航行,肯定无法到达亚速尔群岛,因为公海舰队携带的燃油不足以在到达亚速尔群岛之后返回威廉港。

问题是,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新舰队就将回到英国本土。

冯承乾不想放弃,就得解决这个问题。可供他选择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安排油轮在海上进行燃油补给,二是返航的时候前往比斯开湾,然后从英吉利海峡进入北海,把航程缩短一千多海里。

五月九日下午,冯承乾给希佩尔发了一封电报,让他命令所有在北大西洋上活动的船只前往亚速尔群岛,并且命令那些执行破交任务的战舰在俘获了敌国的油轮之后,也前往亚速尔群岛。

如果有必要,公海舰队就得在亚速饵群岛附近进行一次燃油补给。

只是,冯承乾并没打算去亚速尔群岛拦截新舰队,因为他知道,汉密尔顿不一定会经亚速尔群岛返回英国本土,而且已经消失在大海上的杰利科也不见得会去亚速尔群岛,更不见得会放过已经深入北大西洋的公海舰队。

当然,冯承乾看重的也不是新舰队。

如果有可能,他依然希望跟杰利科一决雌雄。

这个时候,冯承乾看到了一个机会。

新舰队去了加勒比海,意味着不可能迅速返回英国本土,因此与杰利科的大舰队汇合的时间至少得推迟几天。在此期间,杰利科有两个选择。一是让大舰队在穿过英吉利海峡之后留在英国本土附近,等到掌握了确切情报之后再采取行动。二是绕过英伦三岛,在北大西洋搜寻公海舰队。

显然,杰利科选择前者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杰利科打算与公海舰队决战,就不会去英吉利海峡,而会直接前往挪威、或者是法罗群岛。

也就是说,杰到科还在英国本土附近。

这样一来,冯承乾就获得了与大舰队单独交战的宝贵机会。!。

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以待毙

五月十日停晚,公海舰队就转向南下了。

因为收到了希佩尔发来的回电,在北大西洋上活动的帝国船只、以及由破交战舰俘获的敌国油轮上有足够的燃油,所以冯承乾没有太过在意燃油的消耗速度,让公海舰队把巡航速度定为十六节。

这个速度,显然不是最优经济航速。

此时,杰利科也在犯难。

五月八日夜间,一艘悬挂荷兰国旗的英国伪装商船在很远处发现了公海舰队,并且在跟丢了公海舰队之后发出了电报。杰利科因此相信,公海舰队已经进入北大西洋,而且正在主航道附近活动。

问题是,接下来,杰利科就再也没有能够收到与公海舰队有关的情报了。

到了五月九日,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新舰队已经到达太子港附近,汉密尔顿也发来电报,要求杰利科尽快做出指示,他才能确定需要补充多少燃煤,以及是否需要在太子港逗留。这也是整个计划…中的一部分,即杰利科得根据公海舰队的活动情况,为汉密尔顿安排返航航线,并且决定大舰队是否前往大西洋中部接应新舰队。

问题是,当时杰利科根本无法确定公海舰队是否还在法罗群岛西面。

当天晚上,杰利科不得不回复汉密尔顿,让他按照计划行动。也就是说,杰利科只能相信公海舰队还在北面等待机会。

事实上,这个时候,公海舰队已经转向南下了。

有趣的是,杰利科并没在当天晚上率领大舰队向亚速尔群岛进发,而是继续留在朴茨茅斯港外面。

也许在杰利科看来,如果公海舰队在法罗群岛附近等待机会,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南下截击新舰队,也就不需要大舰队前往亚速尔群岛接应。即便公海舰队已经南下,汉密尔顿也可以调整航线不去亚速尔群岛,而是去北非地区,然后前往直布罗陀要塞,到时候大舰队再去接应也不迟。

此外,杰利科还有一个如意算盘。

这就是,如果公海舰队在北大西洋上逗留的时间过长,消耗了太多的燃油就肯定会返回威廉港。到时候,他可以率领大舰队从英吉利海峡返回北海抢在公海舰队之前到达威廉港外面,拦截公海舰队。

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就得看公海舰队是否会去拦截新舰队。

正是如此杰利科决定再等待两天。

在杰利科看来,等待两天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新舰队要到五月十七日,才能到达亚速尔群岛。如果能够在五月十一日获得公海舰队的情报,汉密尔顿也有足够的时间规避而且能够确定大舰队的下一步行动。

结果,这一等,问题出来了。

五月十一日,杰利科依然没有收到与大舰队有关的消息。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冯承乾选择了一条“非常安全”的航线,即穿过由破交舰封锁的海域。在经过长达数个月的封锁之后,已经很少有英国舰船敢于单独闯入这片由帝国海军划出的禁航区了。

晚上杰利科坐不住了。

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在汉密尔顿到达亚速尔群岛的时候,大舰队就无法前去接应,也就很有可能遭到公海舰队伏击。

到了十二日凌晨一条情报把杰利科吓了一跳。

这就是,一艘负责去亚速尔群岛侦察的轻巡洋舰在离亚速尔群岛不到两百海里的地方遭遇了由四艘轻巡洋舰与多艘运输船组成的舰队而且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舰队,只是没有发现主力舰。

杰利科立即想到,公海舰队也把亚速尔群岛设为补给点。

显然,冯承乾肯定知道新舰队去了加勒比海,并且又此断定新舰队将经亚速尔群岛返回英国。更重要的是,公海舰队肯定在赶往亚速尔群岛,准备在这里截击新舰队,然后补充燃油。

杰利科没有耽搁,立即命令大舰队出发。

从时间上看,只要大舰队以十四节的速度航行,就能在新舰队之前到达亚速尔群岛。如果在这个时候与公海舰队遭遇,杰利科并非没有胜算,因为即将到达的新舰队将为大舰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如果没有在这个时候与公海舰队遭遇,大舰队就能与新舰队会合,然后与赶来的公海舰队决战。再不济,也可以让新舰队调整航线,不去亚速尔群岛,避免遭到公海舰队伏击。

正是如此,杰利科给汉密尔顿发了一封电报,让他继续向亚速尔群岛航行,但是在五月十六日夜间之前,如果没有收到新的指示,就得改变目的地,前往卡萨布兰卡,然后去直布罗陀要塞。

从时间上算,如果公海舰队去了亚速尔群岛,就将在十六日与大舰队遭遇。

杰利科并不知道。公海舰队已经绕讨了爱尔兰岛,正在向南航行,而且冯承乾已经判断出大舰队就在英国本土附近。

在杰利科率领大舰队向亚速尔群岛航行的时候,冯承乾已经派出了侦察分队。

当时,冯承乾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把沿途遇到的所有破交舰全部编入了雷德尔的侦察分队。

如此一来,雷德尔的侦察分队里,除了五艘战列巡洋舰之外,还有十八艘轻巡洋舰。

此外,一直在北大西洋上执行破交任务的“冯一德一坦恩”号、“德塞利茨”号与“毛奇”号也正在全速赶来。这三艘改造成破交舰的战列巡洋舰隶属于斯佩的远洋舰队,但是在作战时直接听从冯承乾指挥。

在杰利科前方,足足有十五艘战列舰、八艘战列巡洋舰与二十六艘轻巡洋舰。

这个时候,大舰队里只有十八艘战列舰、三艘战列巡洋舰与十四艘轻巡洋舰。

更要命的是,杰利科认为冯承乾正在赶往亚速尔群岛,所以在十二日上午,没有让侦察分队前出。

等于说,大舰队门g着眼睛撞向了严阵以待的公海舰队。

十点不到,一架福克双翼水上飞机发现了正以十四节航速向西航行的大舰队。

有趣的是,英国战舰上的了望员发现这架飞机的时候,并没有起疑,反而认为那是一架从本土飞来的侦察机。

利用水上飞机提供的情报,冯承乾立即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