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喜欢带着点朝未知进发的探索,在别人看起来习以为常的领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这也许就是吴晓影评价过他的那种少年感。
第二天上班到公司,石涧仁从车上拿了个小滚轮推车下来,超市大妈们买菜喜欢用的那种,拖了大概四五十本,起码好几十斤的各种书籍到自己办公室去,接待服务的前台姑娘还摸不清他的调性,不敢过来随便帮忙,但有提前按好电梯门,所有人以为他只是像很多老板那样拿去给书架上摆满了装样子的书,没想到做清洁的阿姨很快就流传出消息,石董是真的天天都坐在办公室看书做笔记,所有的书都摆在桌边附近开始夹上五颜六色的小纸条。
石涧仁曾经说过,接受教育的目的其实真不是学什么知识,只是为了掌握学习知识的这种能力,从认识每个字,到明白怎么利用基础的学习能力去学习各个专业分支上的知识,重点就在于这种学习的能力,从有老师教到自学的能力。
他很擅长这种实用性学习,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学习。
以前石涧仁从未系统的学习过物理化学,主要是觉得用不上,真到了需要的时候,一本化学基础课本也就翻个把小时,用阅读的方式了解什么叫化学反应,什么叫元素周期表,至于其中纷繁复杂的各种反应式跟参数不用背,反正随时都可以查阅资料,自己知道什么地方能查到就行,重点是明白化学的原理。
了解水质构成报告上,那一个个常见的元素代号表明什么意思,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变化就够了,让自己成为一个行家,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起码两三天,石涧仁已经开始频繁出没于楼下的化验检测中心,穿着无菌服跟在技术人员后面观察他们如何做检验了,还时不时的提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但慢慢的技术人员也发现他提的问题开始靠谱起来,譬如为什么检测水质透明程度的时候,非要把检测仪波长调到620nm,技术人员当然能一句话就给他解释。
这种学习效率来得更高。
骚扰过检测中心,然后就是管网中心,了解这些在厂区处理过后的水是怎么加压送到各个片区的,顺着这个思路,当然再把魔爪伸向厂区,泵房、沉淀、滤池、杀菌、消毒等各个环节都兴致勃勃的去参观蹲守,甚至能在絮凝沉淀处理车间傻乎乎的一看就是一整天。
在各种知识开放的年代,要搞懂如何把江水抽起来变成一杯可以直接饮用的干净自来水,确实不是个困难的事情。
仗着独立董事可以随便出入任何生产环节的权利,石涧仁已经能叫出厂里面各个班组组长的名字了,更不用说供水公司那常驻的十多名外籍员工。
学习数理化的同时,石涧仁的德语明显在突飞猛进,仗着英语底子跟低地德语之间的亲戚关系,反正见了外籍员工就开始跟人不要脸的唠德语,这个纪若棠一开始就传授给他的外语学习窍门,就得不要脸的使劲说,说得多了,形成语言环境和交流本能,自然就流利起来。
但更让整个中德供水公司全体管理层到员工重新认识这位独立董事的,当然就是电视娱乐栏目《见仁见智》的播出!
应该说,石涧仁肯定也没想到这个栏目播出时间恰好就在自己到这边上班的几天后,正是公司上下都能知道他,但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节目播出了。
这一集选取的就是饭馆打工仔刘亚东和那个遮着脸上节目的女公务员这两段为主的内容,而这第一集只放了两段,主要就是之前花了半个小时故意复盘解释了整个倪星澜跟石涧仁、牛鸣雷“争执”的八卦,还请了另外一位著名的娱乐主持人来客串采访倪星澜。
在连续炒作了个把月的超强热度下,还最后消费一把八卦,已经被反复预告都磨得耳朵要起茧子的观众们,先沙漠解渴一般看了这个八卦的来龙去脉,听倪星澜当面差点流泪的动容解释现在要做个节目有多么不容易,然后才看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娱乐栏目……
怎么形容呢?
吴晓影之前说她看到的依旧还只是素材,这句话真是说得专业。
最后石涧仁是在假日大酒店的大型投影幕布上看的,周围坐了几十号人物,除了相关产业的各位合作伙伴们,还有柳子越带来的江州电视台一群人,因为明天就是平安夜了,现在假日大酒店已经开始预热,所以就当是纪若棠邀请过来聚会,也算是未来电视台这边柳子越的团队和石涧仁的团队开始全面接触,柳副台长觉得有这个必要。
仅仅两段试探性的内容,安排制作得无比精细,在原有素材上增加了很多细节,除了某些搞笑语句利用局部放大前后倒带反复播放,还有不少额外添加的卡通符号什么,再次增加了节目趣味性,特别是有种弹簧一样抖啊抖的箭头,当谁在说什么的时候,提醒观众注意也许某个角落,某位主持人或者某位观众的奇葩表情,譬如石涧仁在正儿八经的时候,牛鸣雷在那边翻白眼,牛胖子抖包袱的时候,石正经又一脸不屑的鄙夷,石涧仁都忘了自己那时候是不是这表情了,吴晓影笑说这点小表情可以剪辑伪造的,反正既证实了这俩大老爷们儿勾心斗角的不对盘,还彻底带红了牛胖子和石正经这俩绰号跟定位。
有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意思。
柳子越全程紧张的握着纪若棠手看完节目,和周围大部分人笑得前俯后仰都不一样,她不停打电话催问收视率数据,其实石涧仁的手机上,王驊和倪星澜已经前后脚发来成功的消息,王驊那边拿到的是全国五十座主要城市收视率统计数据,在普遍把调查样本收视率百分之一当成分水岭的统计结果中,这个周三晚黄金档的新娱乐栏目居然达到有些逆天的百分之8。7!
所以倪星澜说她得到消息,《见仁见智》是当晚全国所有综艺节目收视率和份额第一,那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了!
百分之八点七是个什么概念?
通常百分之一就证明这个栏目值得存活,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只有韩国、台湾这样的巴掌大小地方,可能才会统计出十几个点的成绩来,在内地这已经是公认不太可能的神迹!
所以整个专门整理出来的播映小厅里面安静了一下,然后所有人都爆发出欢呼的声音来……
只要稍微了解点电视娱乐栏目行当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整个栏目组负责招商的部门将会从明天开始所有人的电话烫得发红!
无数的广告商和代言都会认可这个节目,接下来就是滚滚的金钱收益来了……
好像倪星澜一直打苦情牌的形象获得了极大成功,好像让这个努力的小姑娘赚钱钱也不是什么让人不爽的事情。
反正利用好了两名红星,死命的炒作八卦带起热度,最后再凭借节目本身的特点跟笑点,现在一举拿下了近几年娱乐栏目从未有过的佳绩,起码号称行业第一的快乐大本营也不过一直都在1到2之间徘徊,这种稳定收视率已经是很强势了,所以接下来就要看后期能否坚挺的持续下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跟阴差阳错选择了周三播出有关系。
这时候柳子越接了个电话,立刻脸色大变的站起来低头遮掩着出去接听了,石涧仁看着有点不好的感觉,他也接到了任姐的电话,全是好消息啊……
第1114章 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柳子越再回来以后就心不在焉了,纪若棠察觉到这个细节,帮石涧仁问,柳副台长转头对石涧仁抱歉:“私事,我自己家里的一点私事,正好刚刚打电话来,和节目无关,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到平京录节目的事情了吧?”
石涧仁从那双眸子里其实看到些茫然,有点不明所以的茫然,这是从未在这位年轻女强人身上看到讯号,不过他也不会对别人的私事打探:“有需要协助的事情请尽管开口,这边去平京的日程安排听制片人的筹备,必要的话我先过去面试那些节目来宾,现在他们招募来宾估计会很容易了。”
岂止是容易,第二天胡蓉梅就哭笑不得的打电话来通报,已经在好几个地方出现有打着《见仁见智》旗号的诈骗行为出现,幸好节目组在栏目最后留下了报名电话号码,接到了不少打电话来询问报名事宜的,就说到他们当地已经有人在公开招募女嘉宾,要跟导演面试单聊的那种……
石涧仁也只能无奈的回应说报警,请发现一处就报警一处,然后制作组方面把联系方式做得再醒目一些,怎么容易让全国人民看到就怎么来,所有来宾不收费,只要初选过了,包往返机票和食宿到平京录节目,这些东西都要公开宣布。
胡蓉梅思索还是得在全国设几个主要的报名点,毕竟确实涉及到一些面试的工作,要杜绝再出现上回录节目那种不着调的家伙。
石涧仁认可了这个方式,但得下回自己到平京手把手的培养几个能当面判断下大概真伪的工作人员出来,现在要说自己身边能把这种技巧用得不错的,就还得是王驊、耿海燕和倪星澜了,纪若棠都差点,估计是前几年看外国人太多。
至于石涧仁自己这边,已经是连外国人都好奇的把他围起来参观了!
本来是所有人都保持距离观察这位独董的,结果就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从石涧仁一早上班开始,办公大楼从前台接待小姐到清洁阿姨,再到已经算是认识他的那些生产线班组长还有检测化验中心的技术人员,一见面都是迫不及待的凑上来:“石董!昨天晚上那节目……”
石涧仁和蔼的点头:“哦,对,我同时还在做一档娱乐栏目,经费有限,只好亲自上阵了。”
肯定有没看的,其他人就唾沫横飞的给解释,倪星澜总该知道吧,那么红的影视剧明星,那么漂亮,就坐在石董旁边,哦,节目开始还解释了她最近那一系列的八卦新闻,于是第二波对石涧仁充满小星星的崇拜开始了:“石董!您真的是倪星澜的经纪人,你们到底有没有在……在,在交往?”
石涧仁已经能保持新闻发言人的态度:“这是私人的事情了,不过如果你们有喜欢倪星澜的,我可以帮你们找她要签名,还有下回她到江州来上通告,也可以邀请到现场去看看的……”
不得不说,现如今这个年头,明星效应真的是个能跨越很多障碍的玩意儿,连外国人听说新来的独董居然是个电视明星,惊讶得不行,哪怕是那位马总裁,放回德国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工科男,生活中绝对平凡得要命那种德国男人,没想到自己身边居然还有明星!
好奇得不行,很想看看中国的电视明星是什么样。
所以中午的时候就有殷勤的中层干部从网上下载了视频,接到公司管理人员餐厅的电视机上播放,据说职工餐厅那边也在放,全公司围着石涧仁一起观看了表演,马总裁还跟几位外籍主管坐在石涧仁旁边,听他和德语翻译同步翻对白。
必须承认,职场政治在全世界都是共通的,人生挫折跟追求更是全人类一样,这次栏目组选的这两个案例起点立意非常高,也很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就是鸡汤,不就是叫人努力么,傻子都知道还要这么个节目来说?
可听在这个管理人员餐厅所有人的耳中,那就有不一样的效果,能坐在这里的基本上都得有几把刷子,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能有资格在合资企业立住脚,他们更能理解什么叫努力,什么叫持之以恒,所以对石涧仁讲的那些话更有共鸣。
这就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看这档节目只看见倪星澜,有人被牛鸣雷逗的笑个不停,可有些人却注意到的是那些仿佛豁然开朗的人生哲理,德国人马克都颇为专注的重新打量石涧仁,若有所思的看着电视画面上那个俊朗不少的年轻人,石涧仁假装惶恐:“以后每个月我都要去平京录几天的节目,不耽误事儿吧?”
马克表情严肃:“我想向董事会以及两家主要股东汇报这件事……”然后在石涧仁都睁大眼的时候,继续波澜不惊:“希望公司能批准点款项,下次能在你的t恤上看见中德供水的字样……”然后还有德国男人那种冷峻的生硬搞笑:“哈哈,吓住你了没?我看见你惊奇了!你们这个广告费用不会很高吧,我们的股东要是知道你这位独立董事是电视明星一定很希望来投放广告的!”
石涧仁这个时候也比较清楚了,之所以允许外资占了百分之六十,就是实际上这个外资是两家,德国这家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自来水行业,而是家世界一百强里面的跨国大集团,供水设施只是这家大集团下属很小的一部分产业,整个集团涉及清洁能源、燃气、饮用水、废物处理等等一系列环境方面的行业,然后进入中国是借了一家香港企业做中转进来的,而香港公司也不是什么皮包跳板,是著名的综合性大财团,从百货大楼、超市、房地产到服装品牌都在做,所以那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实际上是这两家共有的,说起来特别是香港这家公司应该很需要在内地做各种广告,也应该很乐于看见自家的独董出现在这样的节目上吧。
虽然前期的炒作充满了娱乐圈的八卦味儿,可最终出来的这档节目从道德和品质上都无可挑剔!
马克都惊讶的用德语跟石涧仁交流工作以外的话题了:“我一直对中国文化很倾慕,但来工作这两年是感到有些失望的,我找不到多少好像古老又值得推崇的东西,所以除了越来越少的老建筑,其他都只能在博物馆看见了。”
石涧仁不喜欢吹嘘老祖宗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并不守旧,其实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包容,我们因为上千年前就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充满了哲学思考,所以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拿定了主意,学习吸纳新的东西,不断推陈出新的提升自己,只是近代史上出了些岔子,被欧美快速超车以后有点吃亏,现在重新回到了正轨上,我们能包容全世界的各种声音,也能学习吸纳任何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加以改良得更适合所有人,中国人很聪明的。”
这个马老板当初坐在国资委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