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根石布衣- 第7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是一片哄笑声中,书崖上还真有个年轻人不好意思的摆摆手:“知道了!”
  石涧仁就面朝这边:“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已知的经验或者理论来比较联系,年纪大点的人做事比较靠谱,就是一辈子积累的经验理论比较多,譬如说讲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的时候,一个听说过价格回归价值定律的人能瞬间明白,一个从书上知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来更容易些,但没有任何思考能力只会死记硬背的人,恐怕就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把概率论考好,这就是经验理论储备越多,后面学习就越来越省力的原因,特别是所有人都会跟孩子一样,遇见完全新事物,不了解的东西时候,试图解决问题那就只能靠思维习惯,譬如在座各位已经比较受益的阅读习惯,就是思维习惯的一种。”
  讲台上还是给主讲安排了一椅一几当成背景摆设的,石涧仁随手从上面拿起一本书来:“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最大程度帮助思维习惯的获取,书籍的作用就是两种,一是提供经验,二是教授理论,一部有益的小说,就是一系列经过高度整理,高度有序的经验,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系列浅显易懂的理论,热衷阅读小说新闻的孩子,在学习早期可以通过阅读这种快速提升自己经验丰富的途径,拥有远超同龄人的早期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这种从经验中归纳理论的习惯,这就好像现在某些电子游戏,有人总能飞快的找到升级打怪的捷径,这也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只不过离开游戏,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他已经习惯于那种可以几分钟几小时快速升级的爽感刺激,无法面对人生需要累积学习也许好几年的升级,那就容易成为失败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识之士比较反对孩子接触电子游戏的原因,因为电子游戏讲求的是短时间内获得成功,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无形中让孩子的兴奋刺激度变得很高,越来越追求刺激,面对学习这种相对枯燥的东西,就比较乏味了。”
  吴晓影和洪巧云都忍不住对看一眼,柳清更吃惊:“他这是因为要带孩子,已经开始钻研教育学了么?”
  还是洪巧云知识面广博些:“可能在他这种学霸看来,到了一定程度,什么理论都是一理通百理?”
  吴晓影反正点头:“这下我终于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给当爹的,哈哈!”
  柳清估计是羡慕嫉妒恨,所以撇嘴:“说不定他就是理论派呢!”
  气得吴晓影偷偷踹她!
  结果纪若棠和耿海燕在上面全面观察,也有点窃窃私语。
  其实全场窃窃私语的人非常多,毕竟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啊,石正经的名声不是白来的,有家长很有规矩的举手提问了:“那……孩子不爱学习就是因为这个兴奋刺激度的原因?”
  石涧仁点头:“激发人类往前走的,通常就是愉悦感,和爱人相处的愉悦感带来爱情,那些事业强人支撑他们的更多是成就感,学习也是一样,谁逼你看不喜欢的书,哪怕书里的知识再有用也没有愉悦感,看起来也想打瞌睡,可我说了有较好学习习惯的孩子,一来每次获得了好成绩心里很高兴吧?二来做完题,写完文章他们自己往往也有成就感很快乐,而且习惯好就意味着执行力强,能严格要求自己延续习惯的孩子,会得到一系列的奖励,无论是成绩还是心理上,甚至社会反馈、父母反馈,都让他养成更好的习惯,这就走上了良性循环。”
  也有人发愁:“可我们家孩子够努力了,成绩就是不太好……”
  石涧仁抽空看了看那孩子的面相,是有点笨,不过他不扼杀:“努力不到点之上,思维习惯不好那都是无用功,天赋这种东西确实存在差距,但是绝大多数人都高估了天赋的作用,并且用来敷衍自己的不努力或者假装努力,啊,我比较笨,我就这样,我的人生就放弃了……我跟你说,我从小就不停给自己说我很聪明,不好好学习,简直对不起这份聪明,反正现在我是信了……”
  看着那个站在台上摇头晃脑装得意的年轻人,好多人都笑了。
  耿海燕也笑,把下巴放在栏杆上有些出神的看着石涧仁:“对,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说他巨聪明,土死了……”
  结果石涧仁在收尾的时候又语出惊人:“现在很多人在说什么阶级固化,随着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机会越来越多,穷人愈发没有出头的机会,我们今天同样不讨论这个社会问题,但我要说的是,这种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才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这种习惯好坏决定的人生,才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性,因为那些没有好习惯的人,太擅长懦弱的逃避了,这是爹妈给的,那是天赋的才能,我真的不行,我就这样窝囊着过一辈子吧,所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后天改变习惯不是不可能,但是太难了,从一开始就把习惯给养好,那才是一辈子都会走在成功路上的核心……谢谢。”
  然后偌大的书店空间里,居然没有雷鸣般的掌声。
  稀稀拉拉,甚至发现大多数人都没鼓掌还立刻收回去了。


第1324章 自己都放弃自己,那谁还能来挽救?

  事后贾崇圣检讨,可能是自己没有像电视栏目录制现场那样安排一帮带动鼓掌气氛的托儿。
  但更多人说那一刻是几乎所有人都在下意识的思考。
  石涧仁检讨自己可能因为人多,下意识的说得有些复杂,很多孩子可能没听懂,但对于孩子说服比较简单,让他们知道养成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最重要就好了,成年人非得告诉他们为什么。
  这世界有太多的人不喜欢思考了,哪怕他们已经摆脱了文盲的状态,但还是习惯于什么都得直白的放到面前,特别是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纷繁复杂的信息让很多现代人都习惯于什么都看别人总结出来的结论要点,稍微复杂烧脑的思维就放弃理解,美其名曰生活工作已经够累了,哪有闲工夫思考这些东西。
  殊不知人生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大脑更是个常用常灵光的东西,带脑子的思考真是好东西,可惜好多人都丢了。
  可能书店里面的人真是喜欢看书喜欢思考的人比例很高,总之短暂的安静之后,竟然是立刻七嘴八舌的嘈杂起来,反驳、赞同、疑惑、批评,总之各种言论声音都有,而且是铺天盖地的朝着石涧仁涌上来,把趴在三楼栏杆上的纪若棠跟耿海燕吓一跳。
  石涧仁不慌不忙:“喂,就算是提问时间,也要一个个挨着来,首先我说的是一家之言,接受质询反驳,其次我没有非要说服谁或者按照我的意见去干嘛的意思,愿意听,那就试着改变下自己看能不能获利,不愿意听,反对那当我胡说八道不就行了,现在这样……十分钟时间,我挑十个方位,十位提问的,准备谩骂或者赞美我的就不用了,那个纯属浪费时间,大家时间都很宝贵的,分分钟几十万上下。”
  仗着麦克风的科技力量,石涧仁轻松压住嘈杂声引来一片哄笑的反应,其实从哄笑声就听得出来,对石涧仁认同的听众绝对是大多数。
  结果谩骂的人真没有,倒是有两个忍不住赞美的,一开口就是:“我好喜欢看石老师您的电视节目,您怎么今年没有主持节目了……”然后才巴拉巴拉的提问。
  其实问题都大同小异,除了质疑石涧仁这种说法有点太过武断,譬如说自己认识的谁谁谁,天赋过人,从小聪明伶俐轻轻松松就智商满分的人生赢家,这种人难道也是习惯问题?进而认为石涧仁这种说法是故意贬低天赋的作用,让大多数人都觉得努力有希望,是居心叵测的谋划。
  这是位中年叔叔的一本正经猜测引来不少人侧目,觉得他看待事物的角度才是有点居心叵测。
  因为其他人基本上都是要求石涧仁把思维习惯稍微透彻点说一下,毕竟学习习惯是个很好理解的事情,按时定量持之以恒的坚持就行,这思维习惯有点玄,感觉是武功秘籍里面需要参悟的重点。
  石涧仁是想尽量浅显易懂的把事情解释清楚,特别是让孩子们都能理解点:“那位朋友提到天赋智商的问题,这个我也真的没否认啊,必须承认有智商差别这个事实的存在,但是请注意智商天赋是固定而且不可改变的,人的可能性却是无穷的,套用现在经常有听到的一句话,大多数人还没努力到比天赋的程度,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成功,真的用不到什么天赋,而真正拥有顶尖天赋又能够站在世界巅峰的那些运动员、科学家、艺术家他们的努力程度哪里是普通人能比的?因为他们竞争的层面几乎所有人都具有等量的天赋,所以片面夸大天赋的作用,只能是为了推卸责任,让自己偷懒松懈的借口,而在我们讨论的这个学习的范畴内,家庭背景、富二代、官二代什么都不会起关键作用,关键的还是思维习惯。”
  转身面对小观众的石涧仁带笑:“读书会引导你们看书,有要求你们把书上的内容硬要记下来背下来么?”
  好多孩子奶声奶气的拖长声音才能凑成整体:“没有!”有些后跟上的孩子还使劲扯着喉咙大声。
  石涧仁可能是没领教过小学生们这种默契齐声的本能,使劲睁大眼觉得有趣:“那有没有要求你们非要看什么书啊?”
  孩子们简直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没有……”整个书店都回荡他们的童声,看那样子还在憋着要下次发出更大声音。
  石涧仁连忙示意够了:“谢谢读书会的同学们,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更容易养成自己接受外来理论和整理经验的习惯,这是人的本能,特别是看了不少自己有兴趣的书,理论经验的吸收是很快的,这就比只能枯燥被动学习课本的人,有了更多理论经验,1+2=3,好像换个角度2+1也能等于3,这就是最基本的活泛思维,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这孩子脑瓜子灵活,但慢慢这种擅长自我总结跟换个角度思考的习惯就会猛的拉大差距,等到了高等学术,只能被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永远比不上那些思维习惯天马行空,懂得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人,这里又可以解释刚才那位朋友提到的人生赢家,可能你提到的人确实比较聪明,但说到底也就是掌握了这种把握事物规律的能力,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就能弥补这点万里挑一的天赋,再强的人生赢家如果放纵自己的天赋,得意洋洋的浪费才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伤仲永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成功是由无数因素构成的,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甚至财富、人脉、关系等等,但其中最能被切实掌握不那么缥缈的,就是后天习惯,这是可以用严格要求自己来达到的,用习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谢谢……”
  说到这里,确实是挺让人信服了,掌声哗哗的,贾崇圣有点喜不自禁的到处转头看,显然对这个论坛形式感到非常满意,未来时代坐标要是把这种模式用好了,一定会在全国书籍行业都独树一帜,简直有一统江湖的威望啊,所以一定要把这个论坛搞好,捧哏的、鼓掌的、拍摄记录的,各种应该配备齐全的细节都要跟上,听见真的有人在问这次讲座的稿件,他就赶紧吩咐安排去了。
  往往免费的听众都是格外急切的,不光要稿件,好些家长还带着不太情愿的孩子挤过来拉拽着给石涧仁看,要石正经老师给看看孩子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才能教育好!
  天哪,就算是面相小能手,也不能这样随便看一眼就把个从未接触过的孩子一言定未来吧?
  况且真要针对某个孩子论述,那都是要长篇累牍好几页的报告了,哪有这么顺口一句的?
  这才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吧。
  所以石涧仁倒也简单:“古时候常说文武双全,我觉得这就是要求多看书学习成绩好,多锻炼身体好,这两样都是能完全靠自身努力达到的,就做好这两样吧……同学们好,从各地来辛苦了,今天中午我们参观新的网络公司,到食堂吃饭,然后中午到读书会看书休息,总之还是自由活动,愿意到书店来看书或者在读书会看书的都行,好不好?”
  又见孩子们奶声奶气的拖长声音回答好,其他家长终于得到机会挤上来问这个读书会是什么机构,怎么才能加入,交多少钱……
  齐雪娇在孩子们簇拥下帮石涧仁解答了,这让上面一直趴在栏杆边的纪若棠有点撇嘴:“她倒是理所当然的摆出当家人的模样来了哦?”
  没曾想却未听见耿海燕的附和,这姑娘一直把下巴放在栏杆上眯着眼:“如果从我们现在站在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角度看来,也的确只有她才适合来当家,不是么?如果说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话,她好像才是跟阿仁实际上最一样的,我们其实都是在阿仁的引导下,在做这些商业之外的事情,假如阿仁走了,你说有谁还会发自内心的一定坚持这么做下去呢?”
  纪若棠忍不住也多看几眼齐雪娇,没等她说出观后感,耿海燕已经撑着栏杆转身了,爽朗的举手鼓掌招呼自己人:“喏,大家参观了这家书店,再听了刚才石老师的讲座,能听懂的呢,我就希望能回到你的片区,多帮帮孩子,有间奶茶店会逐步调整,从简单的街头奶茶店向书吧之类有些文化氛围的环境转变,公司在这方面也会做一些补贴,听不太懂的呢,就想想你们的孩子吧,能把自己的孩子教成个读书人,科学家或者有用的人,绝对比那些街头小流氓混混要强得多……”
  不得不说奶茶店和食品公司销售体系的这些经销商、业务经理文化水平真不算高,可能好多都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多书,刚才这种讲座的形式也是第一次接触,新鲜多过于感悟,但耿海燕大姐头似的做派更能得到她们的认同,还轰然叫好。
  让纪若棠站在旁边简直脸红,因为那些过路的读者顾客看这些花枝招展的年轻女性目光有点怪怪的,主要是觉得跟这个环境不太契合,连忙溜号儿去找自己的人去了,她那些酒店集团的员工素质还是要高得多,不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