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剑长安-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会心一笑,大抵能明白北通玄此刻心中所想。

孤身漂泊,隐姓埋名。

他唤他一声师叔,他便又有了名,亦有了家。

念及此处,苏长安难免觉得有些荒唐。

祸国之人,堂而皇之,高居庙堂。

救国之人,隐姓埋名,杀妻求将。

这世道,当真好生荒唐。

他的笑容渐渐变得苦涩,索性不再去想,他转头看了红玉一眼,说道,“走吧。”

……

来到永宁关下的一处营帐,待他步入其中之后,便发现里面早已坐着数人尚在等候,其中不乏苏长安的熟悉的面孔。

比如曾经便是他的部下的顾牙朗,想来他去到天道阁之后,他的旧部也被北通玄打入了永宁关的守军之中,顾牙朗的修为不俗,又从军多年,如今永宁关又是用人之际,北通玄将之提拔作为守军中的头目倒也是情理之中。

待他看到随着红玉一同走进的苏长安时脸色一变,一抹喜色浮上了眉头。

而反观另外几道苏长安熟悉的身影却显然没有顾牙朗这般好的心情了。

他们有些局促不安的坐在一边,与营帐内的其他军官之间保持着一道泾渭分明距离。

这几人便是,被苏长安带进关内的摩青翎、玉山、摩海耶、宇文平四人。

有道是人在屋檐下,哪又不低头。更何况人蛮二族之间的仇怨向来不是之言片语所能言尽的,说不准在场诸人之间还曾有过交手,也就难怪此刻众人间的气氛如此尴尬了。

或许是虎偃的死给了苏长安很大的触动,又或是本着将蛮族带入关前的承诺,苏长安想了想,然后便在诸人的注视下,坐到了摩青翎的身边。

这样的举动无疑让双方都是一惊,红玉的目光顿时玩味了起来,而摩青翎等人却在诧异之余,朝着苏长安投来的感激的目光。

作为除了北通玄之外永宁关军中唯一的神将,红玉当之不让的坐上了首座。

她轻咳两下嗓子,让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样吧,先听听摩公主的想法。”她说道。

蛮族入关,投降人族的事情少有耳闻,即使是红玉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摩青翎一愣,不敢有半点非议,好在在来之前她便有所准备。因此她的身子微微前倾,说道:“我三族已认天岚院的苏公子为主,此间事由皆由他一人处理,我们绝无半点异议。”

此言一出,可谓满座皆惊。

这其一,关于这位北通玄一直护着的少年的身份向来是众说纷纭,其中让人诧异的莫过于,他是朝廷要犯,害死玉衡圣人的妖族奸细苏长安。

摩青翎此话自然便是坐实了苏长安的身份。

但好在,如今北通玄帐下的士卒对于那位高座长安城中的丞相都没有多少好感,对于苏长安的身份倒并不怀疑。更何况据顾牙朗所说,莱云城一战,还多亏了苏长安一人挺身而出,方才避免了蛮军在西凉腹地插入一道眼中钉。

这其二,却是更为让诸人吃惊的地方。

蛮族,认一位人族为主,这事无论是发生在谁的身上都多少显得有些匪夷所思。但以摩青翎的身份,能说出这样的话,想来也不可能作假。

因此,诸人这时皆尽数将目光投向了苏长安。

突然成为场上焦点的苏长安,不免有些不适,他转头有些诧异的看向摩青翎,但摩青翎却投以他一个极为暧昧的笑意。这样的情景落在旁人眼里自然免不了浮想联翩。

苏长安心中暗暗叫苦,大抵明白了这摩青翎的主意。

她将自己的身份做低,以此抬高苏长安的身份,将苏长安置于风口浪尖。

让他以一个人族的身代表蛮族与人族交涉,避免了方才缓和关系的二族因为一些口角琐事而再次变得僵化。这一点,可以说是如今寄人篱下的蛮族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当然,她敢如此做,其实笃定了苏长安的人品,若是苏长安食言,甚至以此作为筹码,那对于她们三族来说便会是一场灭顶之灾。

不过好在,她们确实赌对了苏长安的性子。

他是断然做不出那种落井下石的事情的人。

即使心中对于摩青翎此举有所不满,但最后,他还是硬着头皮在诸人的注视下,说道:“帝江、句芒、强良三族,妇孺七万,需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末了。他还不待诸人接话又补充道:“这个地方只能是在西凉境内,入了中原,朝廷愿不愿给不说,各州郡定然忌惮,也决计不会答应,所以只能是在西凉。”

此言一出,一位中年武将便站起来反驳道:“兹事体大,不向朝廷上报,我们怎能做主?”

“司马诩把持朝政,西凉求援多次也不见回应,报与不报并无差别。”一旁的顾牙朗立马站起来说道,很显然,他是站在苏长安这一方的。

“顾将军此言差矣,诸事不报,那我等与乱臣贼子有何区别?”又是一人站了出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事事都听朝廷旨意,我西凉早已落入蛮族之手。”

……

正题尚未开始,一时间诸将便为了蛮族入关之事是否上报朝廷吵得不可开交。

“够了!”眼看诸人之间的争吵愈演愈烈,红玉眉头一皱,猛地一拍桌面,大神呵斥道,看得出她虽位女将,但在军中威信极大,她一发怒方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诸人顿时噤若寒蝉。

“莱云城方圆百里已无人烟,蛮族可去此处休养生息。我们予你族人三个月的粮草,春日将至,你们开耕务农也好,去到狼牙山中捕猎也罢,但且记住,不得再生祸端,否则我定当率军屠你满门!”

说罢她美目圆睁直直的看着摩青翎诸人,很难想象,如此漂亮的女子却能说出如此杀气凛然之言。

对于红玉的话,摩海耶自然不满,但是却也只是一声冷哼,并未出言反驳,显然还是接受了她给出的条件。

“此事兹事体大,确实不能不报,朝廷怎么说是他的事,但是木已成舟,通知便可,不用求策。”红玉又说道,目光还有意无意的扫了方才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苏长安的人。

那人若有所觉,顿时低下头连连称是,又赶忙取来笔墨,开始代笔写下要上报朝廷的事宜。

“苏公子,觉得红玉如此安排可有问题?”

苏长安眉头微皱,红玉既然愿意给出粮草又划出一块地皮,按理说应当是接受了蛮族。可是却偏偏只答应三月粮草,这让苏长安不禁有些奇怪。他微微沉吟,很快便领悟到了些什么,他说道:“这春种秋收,三个月的粮草恐怕捉襟见肘,不若再予上六个月的粮草,我部还有八千武蛮,留一千保护族人,可出七千余人助红玉将军守城。”

“好!”似乎早就料到苏长安有此一说,红玉几乎想也不想的答应了下来。

七万人的六个月的粮草自然不是什么小数目,但好在永宁关存粮充足,短时间内无粮草之忧,以这些粮草换来七千战力不俗的武蛮,肩上摩海耶、宇文平这样问道境的高端战力,到是一个很是划算的买卖。她方才只应允三月粮草便是等着苏长安这句话。

苏长安得到红玉的首肯,转头看向摩青翎。

摩青翎微微苦笑,本以为自己暗算苏长安一遭,搏了先机,却不想被其反将一军,有苦难说,不过这样的结果对于此刻的蛮族倒也并非不能接受,更何况若是拓跋元武的军队朕的打入永宁关,那他们这些在拓跋元武眼中的叛徒自然也是难逃一死。正所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摩青翎还是懂的。

故此,她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苏长安与红玉交涉的结果。

而这时,方才那位正在书写上报奏折的武将走到了红玉的跟前,指了指自己已经写得差不多的奏折,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这苏公子的名号……”

不管如何说,苏长安还是朝廷的逃犯,他暗觉得写上他的名讳多有不妥,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才询问红玉。

未曾想到这一点的红玉,也是一愣,她正要说些什么,让男子在奏折上瞒下此事,以免给苏长安与北通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却在这时,苏长安说道:“就写天岚院苏长安!”

第一百一十三章 等着我

苏长安不明白。

北通玄在躲。

从长安逃出去的花非昨与玉灵儿在躲。

他一路来西凉也在躲。

他们是天岚院的传人,是苍生的守护者,他们做的事是正确的事,为什么要躲。

躲有什么意义,躲到最后,北通玄杀了如烟,他失去了青鸾。

他不知道长安城里那些达官显贵,三公九卿究竟在想什么。

但是蛮军兵临池下,永宁关难保,与司马诩一丘之貉的蛮军铁蹄即将踏破中原贵族的锦绣衣冠,他并不为这些达官贵人们感到难过。

他只是难以释怀那些流离的百姓,难以释怀如阿难一般的孩童,或许摩青翎族人的现状便是西凉百姓的明天。

这几日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现在他想通了,他要站出来,他要以天岚院守望者的名义站出来,他要告诉那些还活在美梦中的人,西凉的困境。

玉衡没有教过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以他不懂。

他所知道的不过是山河破碎,苍生何辜。

“这个奏折我来帮你写吧。”苏长安的手猛地张开,男子手中的笔墨与信纸便猛地飞入了他的手中。

“没用的。”红玉摇了摇头。她似乎意识到了苏长安想要做的事,说道:“我们已经前后给朝廷发过数十份求援的奏折,但都如同泥牛入海,得不到回应。现在的永宁关,与其说是西凉最后的屏障,倒不如说是朝廷的弃子。”

苏长安不语,只是沉默的继续在那张信纸上书写,诸人也知道这少年身份特殊,虽然都觉得他此时所为都是无用功,但却没有一人真的将之打断。

直到半刻钟的时间过去,苏长安收笔。

他抬头环视众人,隐约猜到了诸人心底的想法。

“这信不能递给朝廷。”苏长安的手指微屈,轻轻一叹,信纸便飞入了方才那位将领的手中。

那将领一愣,下意识地问道:“那应当送往何处?”

“太尉府,穆归云。”苏长安道。

男子一愣,有些迟疑的看向红玉。

红玉目光却停在是苏长安的脸上一阵打量,最后沉着眉头说道:“按他说的办。”

……

之后得到红玉许诺的摩青翎等人急匆匆的赶了回去安置族人,并承诺半个月之后必定带着武蛮来永宁关与众人汇合。

其余将领也在红玉的安排下各司其职,转眼方才还热闹不已的营帐中便只剩下苏长安与红玉二人。

“方才你在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红玉坐在首位,看着立在一侧的苏长安的问道。她的峨眉微挑,嘴角翘起,似笑非笑,似乎对于苏长安颇有兴趣的样子。

关于这位天岚院传人的从传闻有很多,撇开那些妖族奸细的无稽之谈不说,其中关于这少年人们用过的最多的词应当是如愣头青、不自量力、胆大妄为这样的辞藻。

但是红玉却并不这么觉得,在她看来这个少年能在玉衡死后的长安待上那么久的日子,又能一路从长安逃到西凉,更是神奇的坐上了那七万蛮族的首领,定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若是真要用些辞藻来形容他,红玉更愿意用秀外慧中、大智若愚这样的辞藻。

她并不认为苏长安所寄出的那封信只是简单少年心性,更可能的是,或许这少年有些自己的打算。

“求援。”苏长安神色寻常地说道。

“求援?”红玉有些诧异,“这我们试过许多次,朝廷向来对此置之不理。”

“我倒是听闻你与太尉之子的交情不菲,但是如今的朝政皆握于司马诩之手,穆梁山说话根本做不得主。”

苏长安却摇了摇头,神情淡然地说道:“我从一开始便没想过要问朝廷要兵。”

“不问朝廷要兵,那你问谁要兵?”红玉愈发疑惑。

“江东。”

……

之后的苏长安又与红玉交谈了许久。

有关于西凉,亦有关于长安,甚至北地与西蜀。

待到苏长安回到北通玄府邸的时候,已是傍晚,他本想去看看北通玄的状况,但是却被司马长雪告知北通玄服了些汤药已经入眠,他自然不能叨扰,便向司马长雪拱手,退回了自己的住所。

是夜。

西凉又开始下起小雪。

苏长安头枕着手臂,躺在床上,透过纱窗的缝隙看着屋外纷纷而下的雪花,怔怔的出神。

他开始整理这些日子来所获得的信息。

这段时间他所经历的实在太多,又应接不暇以至于让他根本没有空闲将之好生思量。

如今,终于算是告一段落,方才有了这闲暇。

他闭上了眉头,思绪开始飘荡。

首先,是莱云城里那位死而复生的镇西神候,他的死而复生必然有所蹊跷,而最让苏长安在意的是,那一日他所看到紫薇双生,一颗星辰竟然连接着两位星殒的命线。而镇西神候口中的陛下,在苏长安看来也应当另有其人,又或是圣皇根本没有死?毕竟他也曾听青鸾提及过,她并没有送走圣皇的英魂。

可问题是,他又去了哪里?苏长安能够想到的最大的可能便是北地。毕竟那里有他的旧部,更有他的女儿和皇子在那里。只是苏长安想不明白圣皇是如何活下来的,更想不通他究竟在谋划些什么。

或许待到此间事了他,他应当回一趟北地,算起来他离开那里已有两年之久,也不知自己的老爹如今在干些什么,亦不知羡君如今过得怎样,这么久没有自己的消息,她应当很是担心吧。

而后,他与徐让之间的恩怨还要有一个了断,天岚院,他一定要拿回来!

师叔祖亲手交给他的东西,他怎能轻易送于人手?

再然后,便是自己另一位师叔祖开阳,他到底想做什么,苏长安一直没有头绪,还有司马诩与那几位蛮族圣子谋划一如一座大山一般压在苏长安的心头。

最后,还有青鸾。

苏长安想到这个名字,不觉心中一痛,他伸手放入自己的怀中,在其中一阵摸索,最后掏出一个玩偶。

那是一个女孩模样的木偶,一袭青衣,煞是可爱。

苏长安将之放到自己的眼前,看着这个木偶不觉会心一笑。

“等着我,我一定会去找你的。”

他这般呢喃道,却再也抵不住沉沉的倦意,倒头睡去。

第一百一十四章 她死得意义

第二日,早早起床的苏长安来到了北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