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剑长安-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长安自然不会遂了他的心意,只见他运起体内已经所余不多的灵力,身子猛地自平地跃起。

他将那把刀举过了头顶,一如那一年,那个男人。

他想。

这所有的故事都从那一刀开始,那么理应也从这一刀结束。

“吼!”

他发出一声狮子般的吼叫,手中的刀寒光一闪,那位蛮将的头颅便在那时如同皮球一般落下,坠入人群,被冲杀上来的蛮军踩成粉末。

这场人族与蛮族酝酿了数十载的战役并不会因为谁的死亡而停下。

每个人,哪怕是星殒,在此刻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战争还在继续。

血衣卫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立在苏长安身边的刘长玉浑身上下已经找不到一块好肉。

但他依旧将那枚苏字旗举得笔直,他认定了苏长安,自苏长安放走他那一刻,他便告诉自己,要用一辈子去跟随他。

他这么想亦这么做。

斩下蛮将头颅的苏长安脸上并没有半点兴奋的神色,他继续喘着粗气,手中的刀不知为何已经变得无比沉重,他的体内灵力依旧耗尽,浮屠三千也因为失去了灵力的支撑而回到了他的剑匣。

不知是谁的鲜血,迷了他眼睛,他有些木讷看向周围。

血衣卫几乎已经死尽,北通玄从西凉一手带起的精锐,今日几乎全部被他葬送在了永宁关外。

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究竟对与不对,但这确实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至少这可以拖延蛮军的步伐,让他们不能全力的攻打城门。

从目前来看,他的做法还是有一定的成效,毕竟穆归云等人虽然还在苦苦支撑,但至少城门还未失守。

天色已经变得昏暗,弥漫在永宁关外的血腥味越来越重,如同苏长安的眼皮一般。

他觉得,自己或许就要死在这里了。

这应当算得上书上说的那些英雄了吧,苏长安这般想着。

一位蛮卒看准了苏长安失神的瞬间,将手中的长枪直直刺了过来。

“将军小心!”一旁的刘长玉见状一声惊呼,当下也顾不得什么,身子一闪以极快的速度挡在了苏长安的身前。

猩红的鲜血在那时涌出,喷洒在苏长安的脸上。

那血,那般炙热。

将苏长安已经昏沉的脑袋烫得清醒了几分。

他不知何处再次生出些气力,一刀将那位蛮卒的头颅削为两半。

另一只手也在那时伸出,将已经被洞穿了胸口的刘长玉扶住。

“将军……”刘长玉看着苏长安,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张嘴吐出的却是淋淋的鲜血。

“刘……”苏长安也想要说些什么,他的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不能再为……为将军……执旗……旗了。”他这般说着,一只手颤颤巍巍的伸了出来,将那面长旗的旗柄放到了苏长安的手中。

苏长安接过了旗柄,方才要说些什么,但怀中的刘长玉已经在这时失去了气息。

苏长安觉得自己的胸口就像是被千钧的巨石压住了一般难受,他感到窒息,眼角分明有什么东西溢出,就分不清究竟是鲜血还是泪水。

最后一位血衣卫倒了下来,蛮卒们将矛头对象向了场上仅余的苏长安。

苏长安缓缓的将刘长玉的尸体放了下来。

他撕下衣角的布带,将那面被刘长玉视若珍宝的苏字旗牢牢的绑在了背上。

然后他用仅余的布料将刀柄与自己的手绑在一起。

整个过程他做得极为缓慢与认真。

但却没有半个蛮军敢在这时向他发起进攻,他的周身的气息太过冷冽,以至于即使到了现在,在面对他时,这些蛮子们也敢又何妄动。

终于,他做完了这一切。

他挺直了身子,手中的九难刀寒芒再起,他就这样朝着如潮水一般的蛮军独自发起了冲锋。

没有刀意,没有灵力。

这些东西早已在连番苦战中耗尽,他现在只能凭借着自己的肉身与蛮军交战。

他踉踉跄跄的挥舞着一刀又一刀,退避的蛮军们很快便意识到了苏长安的疲态。

他们试探性的向他发起进攻,苏长安左突右挡,却敌不过身体之中传来的倦意,几次险些被蛮军击中。

蛮子们的脸上终于浮出兴奋的笑意,他们的进攻开始变得猛烈起来。

苏长安的身子上瞬间便被洞开了数道血洞。

泪泪的鲜血不住的往外流淌。

他跌坐在了地上。

他长刀杵地,想要站起,可身子却像是不再属于他了一般,再也使不出半点气力。

他终于仰面倒下,他透过那些已经近在咫尺的刀戟的缝隙望着已入夜色的星空。

今夜,没有星星。

亦没有人会再来救他。

这一次,他真的要死在这里了。

他这般想着,就要缓缓的闭上自己的双眸,等着蛮子们的长枪贯穿他的身体。

可就在这时。

漆黑的夜空中,一颗青色的光点开始闪烁。

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那是一道星光,它自不知道多远的天际而来,不偏不倚的照在苏长安的身上。

“伤他者死。”

一道清冷的声音蓦然响起。

那声音犹如地底的涌泉,天山上的雪莲。

干净清澈,无尘亦无垢。

第一百七十六章 忘情方为太上

苏长安好像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又看见了那一袭青衣。

她手执长剑,清锋染血,神色冷冽。

他唤她姓名,她却不曾理会。

他向她奔跑,向她张开双臂,她却越走越远,似乎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再追上她,直到她的背影越来越远,直到她彻底消失在无垠的黑暗中。

他终于从噩梦中惊醒,坐起了身子,额头上不知何时弥漫上了密密麻麻的冷汗。

“青鸾。”他发出一声惊呼。

却发现自己正躺在军营之中。

在才意识那真的就是一梦。

苏长安的心里升起一阵失落,他的脑袋有晕沉,他依稀记得自己倒在了西凉外的血泊之中,那些闪着寒光的长枪分明叫刺破他的胸膛。

按道理来说,他应当是死了。

可现在他却活生生的躺在军营之中,他有些疑惑的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身体,那些伤痕依然存在,只是大都凝出了血痂,已无大碍,只是身子尚还有些虚弱。

这般想着他站起身子。

屋外传来一阵阵嘈杂之音,似乎有人在忙碌这些什么?

“西凉守住了吗?”苏长安疑惑道。

他走出营帐,来到了帐外。

士卒们来往频繁,且脸上大都写着疲惫之色,永宁关的方向,虽然那已屹立数百载的关隘如今看上去颇有几分惨败,且依稀可见到处躺着的无人管理的尸首。但,却不见一位蛮军的身影。

“守住了吗?”苏长安又在心中问道,眉宇中爬上一抹喜色。

他有些踉踉跄跄的走到中军大营前,这一段并不算长的路程,他走得却极为辛苦,额头上的冷汗也因此愈发密集。

终于,他掀开了大营的帘布。

北通玄诸人皆是神色凝重的坐在一起,似乎在商量某些极为重要的事情,且他们中的每一个身上都带着不小的伤势,想来方才那一场大战对于诸人来说都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苏长安却并没有将目光在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身上多作停留。他的身子一震,仿若中了什么法术一般,一下子僵住。他的目光死死黏在那道角落中的身影之上。

那是一道青色的身影,高挑婀娜,倾国倾城。

她就是像是一位落入尘世的谪仙,神色傲然与周围诸人满脸疲惫比起,显得格格不入。

“青鸾……?”

苏长安的声音有些颤抖,且小得犹如蚊啼,似乎害怕哪怕只是稍稍大声一点便会将自己吵醒。就算这只是一个梦,他也希望这个梦能够做得更长,更久一些。

营帐中的诸人也在这时看见了走进来的苏长安,似乎是明了他与青鸾之间的关系,诸人亦很有默契的在此刻停下了嘴里的谈话,安静的看着苏长安。

“……”那道青色的身影在那时缓缓的转过了头,看向苏长安。

那的确是那张曾让苏长安魂牵梦萦的脸,她的那双眸子依旧如初见时一般,无尘无垢。

“你醒了。”她这般说道,声线如往日般清冷,却少了一份温柔。

但或许是久日未见,心头的思恋浓郁,苏长安并未意识到这些变化,他向前一步,身子颤抖着走到了她的面前,就要伸出手,如往日一般将她拥入怀中。

可青鸾却在这时向他投出了一道疑惑的目光,似乎在质问他此行何意。

这般与苏长安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反应,让男孩伸出的手在半空中生生止住。

“青鸾?”他有些疑惑,这时他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个青鸾,似乎与他记忆中的那位青鸾有些不一样。

虽然她们拥有一样的容貌,一样的气质,甚至她也记得他。

可是,她的眸子中却少了些什么。

那究竟是什么呢?

苏长安一愣,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她眸子太干净了。

干净得就像那天山上的血莲,地底的涌泉,无尘亦无垢。

这青鸾,不是那陪他出生入死的青鸾,更像是北地那位曾经送走莫听雨送葬者。

“你要找的青鸾已经死了。”似乎是看出苏长安此刻心头的不郁,青鸾这般说道,声线不咸不淡,所言之事好像只是寻常一般。

“可你分明……”苏长安立马反驳道,但话未说完便生生的止住了。

忘情方为太上,世上已无青鸾。

他终于记起了这句话,他的身子开始剧烈的颤抖,他不信,他不信一个人分明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的面前,可却已经死了。他觉得这很荒谬,他不相信,亦不愿承认这样的事情。

似乎是能看穿苏长安的心思,青鸾继续说道:“可她真的已经死了,再也回不来了。”

她的声线一如之前一般清冷,似乎这世上已无任何事情能对她的心造成半点波动。

苏长安又是一愣,他记起了在沙场之上,在那些长枪就要洞穿他的胸膛之时,是她一袭青衣落下,将他救起。

他就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他望着她,神情极为激动地问道:“可你救了我,只有青鸾才会救我!”

他觉得她就是青鸾,不然她为何回来救他。

“因为在她成为太上那一刻,在我的心底留下了一份执念,那份执念让我不得不救你。”青鸾极为淡漠的解释道。

“……”苏长安的头低了下来,他陷入了一段良久的沉默。

他的脑海中不住的回响起青鸾的话,她在她的心底留下了一份执念。

不用问,他也大抵能猜到那份执念究竟为何物,他感到一阵心塞,就好似有千钧重的大石摆在他的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一般。

“她真的不能再回来了吗?”他低着头这般问道,声音小了许多,却又冷静了许多。

他的手伸出胸口,那里有一个玩偶,那是当年他与青鸾在长安时,那个女孩为了让他开心起来送给他的东西。

他一直将它带着身边。

青鸾的眸子中似乎有些东西在流转,但转瞬便被她又压了下去。

“或许能,又或许不能,我不知道。”她这般回答道,声线依旧清冷。

苏长安闻言苦笑,他觉得这或许是她在安慰他,但他却愿意相信,不管希望多么渺茫,他一定会试一试,这是他对她的承诺,他将它当做誓言,足以他用生命去捍卫。

他会去找她。

上穷碧落下黄泉,直到找到她,或者他死去那一天为止。

他终于在此刻收起了心底的思绪,他再次望向已不是青鸾的青鸾。

“你来这里做什么?”他这般问道,他不相信青鸾会如此巧合出现在他将死之时,她来这儿一定有什么目的。

青鸾的身子一转,目光在北通玄、天玑、梧桐、徐让诸人身上流转,最后方才缓缓说道。

“送葬者,自然是为了送人而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恭送将军

“送葬者,自然是为送人而来。”

苏长安自然懂这一句话的意思,也懂得她话中所指。

但他却不愿意懂。

他目光落在了北通玄诸人身上,说道:“蛮军不是退了吗?”

虽然他不知道西凉是如何被守下的,但蛮军确实退了,他们应该是成功了。

他这么想着,可声音却不知为何有些苦涩。

“你们出去吧,我有话想单独与长安说。”北通玄看了看眼前这个男孩,在一段沉默之后,终于开口说道,但即使他极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显得足够的平稳,可依然掩不住其中深深的疲惫。

诸人闻言,脸上的神色皆有些复杂,但最后都还是沉默着站起了身子,转身离去。

最后,偌大的营帐中便只余下北通玄、苏长安二人。

“我已经安排好了。”北通玄站起了身子,知道这时苏长安才发现,他的腰侧有一道巨大的血痕,像是被某种利器所伤,似乎那利器带着某种魔力,以至于到了此刻,依旧向下躺着鲜血。

“等下你与他们一起动身,回中原吧。”北通玄这般说道,脸上依旧是那如一潭死水般的寂静。

“回中原?”苏长安一愣,“为什么?”

“西凉,守不住了。”北通玄给出了他的答案。

“蛮军不是已经退了吗?怎会守不住?”不知是真的不解,还是不愿去了解,苏长安这般说道,声音亦不知为何大了几分。

“怎么守得住?”北通玄却反问道。

蛮军百万铁骑,如狼似虎,西凉残兵败卒,二者之战,从一开始便是以卵击石。

即使请到了江东刀客,取到了十方神剑,烧掉了蛮军粮草,可是,二者之间绝对战力差异已远非人力可敌。这一点苏长安很清楚,只是却不愿意承认。

“……”苏长安闻言沉默,半晌之后方才愣愣地说道:“蛮军,明明已经退了。”

他就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童,死咬着他明知道无济于事,却暗怀一丝希望的理由,否定着事实。

“拓跋元武收兵并不是因为蛮军攻不下永宁关,相反,若是他再坚持一刻钟,西凉必破。”北通玄似乎很清楚苏长安心头所想,但他并不愿意让苏长安沉浸自己的幻想中。

“退兵,是因为他算到我们会逃,追杀永远比对抗所造成的伤亡要小得多。”

“那他就这么看着我们逃回中原?”苏长安依旧不解,他觉得这其中有些道理讲不通。

“他自然不会,可他更知道我们不糊放着西凉的百万百姓不管,大军裹挟着难民,速度自然会漫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