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4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分基金的管理,一般是出自天域基金总部的人。平日里总部并不会干涉他们的运作。但如果有需要的时间,这些资金必须配合来自总部的命令。自然,这些资金的表现不会纳入到当年的考核当中。

任若为从香港飞到伦敦,就是传达关于抛售英国银行股票的事情。因为相当于被“征召”,所以英国方面很欢迎任若为的到来。

因为英国伦敦是金融中心。所以在这里聚集了七个分基金,仅次于美国的十个分基金。其中最初在股票市场的资金达到50亿美元之多,而现在这些股票的市值达到了120亿美元左右,其中银行股的份额超过20亿美元。

除了这些股份,天域全球基金在英国也大约持有了10亿美元左右的银行股,包括汇丰、渣打、皇家苏格兰、巴克莱等银行。这些股份合在一起,大约在30亿美元左右,而且并不包括各种期权、权证。

就在周五的伦敦市场,一开盘后不久,整个市场就出现了巨大的震荡。包括汇丰、巴克莱在内的银行股票出现大量的抛盘,汹涌的卖出震惊了这几支股票上的投资者。其中汇丰控股在两分钟内被挂单的金额就达到了2000万美元之多,这种抛售幅度立刻让汇丰控股的价位下跌了3。2英镑。

很快整个市场都开始关注银行板块,投资者们纷纷打听到底出了什么事。而一些机构试图接盘,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似乎卖家根本就不像是单纯地卖出,而是恐慌性地抛售,因为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在这几支股票的股票市场,还发生在期权市场,即时的买入期权被大量抛售,而看空的期权因为大量买入而价格暴涨不止。

很显然有人在看空这些银行股份。

但是不管怎么样。市场并没有相关传闻证实这种抛售的成立,因为在价格下跌后一段时间,不少机构纷纷再次进场买入,但是进去之后他们才发现卖家的疯狂。根本就不管不顾成本。一味地按照市价成交。往往在上一刻,成交的价格刚一显示,但下一刻天量的抛单就凭空而出,直接将这个价位打低了一个价位,紧接着这种情况再次上演。

疯狂出货。

半个小时后,这种抛售的浪潮终于被稳住。买方的主力出现,崩溃的势头终于被稳住,但价格回调俨然不太可能,因为这种抛售所带来信心上的缺失使得买方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只能被动地防御,他们所要做的是不要让这种恐慌传染给其他板块。

整天交易完成,汇丰下跌了5。47%,渣打和巴克莱等也有相似的跌幅。这几支股票当中,最为悲催的是苏格兰皇家银行,整天抛售额度达到了惊人的4。1亿镑,下跌接近10%。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但是英国的监管部门知道是谁在抛售,所以他们在经过商议之后,很快地找到了任若为。

“我是英国金融服务局的副局长桑特,我希望和你们的负责人聊一聊!”话筒里传来一道带着浓重口音的声音,“是的,我找的就是任先生,天域基金伦敦的总管。”

尽管天域基金伦敦地区的负责人并不是任若为,但从收盘到如今,足足过去了一天的时间,足以让金融服务局将幕后的“元凶”查找出来,所以这位叫做桑特的先生一开口就直接找上任若为。

“我就是任若为!”任若为坦然地回答道,“不知道桑特局长有什么重要的指示?还有,这次谈话是正式谈话还是非正式谈话?”

“如果是正式谈话,我想我就不会在电话里和你说了!”桑特耐心地解释道,“我们注意到周五你们在市场的减持行为,我想你们的举动已经引起了市场的不寻常波动,对此你们不觉得需要解释吗?”

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桑特相信任若为应该明白他的意思。金融服务局相当于香港的证券及期货事务检查委员会,来自这种机构的“劝解”。好听点是咨询意见,难听点就是警告。接下来如果你们的解释不能让他们满意的话,恐怕他们下一步就要采取措施了。

“我们很不看好英国银行市场!”任若为略一思索,就决定实话实说。“前两天的报纸报道,巴克莱银行有意收购美国的雷门兄弟。经过我们的分析判断,这桩交易存在的风险实在过大,可能会连累到整个英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先于他们交易成功之前,先把自己的相关头寸清掉。”

“你说有危险?”桑特顿时紧张起来,“有什么危险?你们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事实上在金融服务局的内部,也在讨论关于巴克莱收购雷门兄弟的收购案。而对于这桩收购案的态度,金融服务局内部对此并不看好。而现在在金融服务局的内部,讨论最多的是关于苏格兰皇家银行,因为它们连续三季度的财务报表都出现了巨额亏损,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关于雷门兄弟的收购还没有官方的表态。

桑特很紧张,生怕这些机构从别的途径知道了他不知道的内幕。又或者是知道了这些机构不该知道的东西。

“抱歉,副局长先生,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内情。”任若为同样紧张了起来,“根据我的所知,这些交易指令是我们总部传达过来的,我的老板钟石先生亲自下的命令。他本人现在在美国,说因为次级贷款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很快就冲击到英国的金融体系,尽管北岩银行被国有化避免了一场危机,但是英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他决定将手头上的英国银行股份全部抛售。越快越好。”

“……”桑特沉默了。

关于钟石在美国惹上的官司,桑特自然是有所耳闻,最后钟石安然脱身的结果更是让他大为吃惊。在他看来,钟石肯定是参与到了内幕交易。而SEC最终却没有抓住他的把柄,这让他对钟石的印象极为深刻。而现在根据任若为的所说,好像对方似乎盯上了英国的金融体系?

自然,像92年那样的事情永远不太可能发生。但谁又能说得清楚,如果像北岩银行那样的事情再发生几次,英国的金融体系会继续稳如泰山?

至少桑特知道。在北岩银行的事情背后,的确有国际财团的介入。

“好的,我知道了!”桑特沉默了半晌,就想结束谈话,“关于你们抛售股票的动机,我想你们应该上报一份详细的报告,时间就在明天下午五点之前。我想相关的策略你们应该都准备好了吧。”

“是的!”任若为老脸就是一红,他明白对方这句话的意思。

因为可能会卷入到操纵股价的指控当中,所以在抛售之前,天域基金的分析师们已经准备了数份分析报告,在这些分析报告当中详细地阐述为什么抛售银行股的原因。当然,这些其中有些理由是牵强附会,有些则是真金白银。

“如果……”桑特又想了想,小心地组织着措辞,“如果金融服务局让你们停止抛售,维护市场的稳定,你们会不会听我们的?”

说这种话是有风险的,所以桑特很谨慎地试探。事实上他打电话来的目的就是为此,他和他的同事认为天域基金的抛售已经严重影响到市场的稳定。所以在沟通之前,先警告对方一番,但很显然,对方似乎并不太在意。

“我们会尽快地出货,并且全面做空!”任若为自然不会听对方的这一套,“即便是惹上麻烦,我们也不怕。因为如果雷门兄弟真的被巴克莱收购,我们的判断是,次贷危机所带来的信心崩塌将很快蔓延到英国市场,到时候英国金融机构的融资将成为大问题,说不定也会如同雷门兄弟那样的机构出现。”

“就好像苏格兰皇家银行,我们注意到在兼并了荷兰银行之后,巨无霸的协同效应并没有体现出来,财务报表更是糟糕得一塌糊涂。如果在这个时候市场信心崩塌的话,相信这家机构恐怕很难逃脱悲惨的命运。”任若为哼哼了两声,冷笑着说道。

桑特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挂掉了电话,对方说到了金融服务局目前的痛处。

PS:不好意思今天电脑出问题到现在才写好,对不住大家了……在此感谢书友欧洲56、书友131025103232773、小小小小猪、ReaderSlip、飞翔的小精灵等等书友投来月票!非常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希望更多的书友也会支持本书~

第一三四章最后的救赎(八)

“他们全部都知道了!”

挂掉电话的桑特没有半刻的停顿,直接找到了他的老板,英国金融服务局的局长卡勒姆。麦卡锡。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极度惊慌失措的桑特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声音已经变形了。

64岁的卡勒姆。麦卡锡头发已经半白,脸上沟壑丛生,身体发福膨胀,加上凶悍的外表,完全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如果不是整洁的面庞和昂贵的西装,他看上去和那些利兹乡下的屠夫没有什么两样。

只不过这样的一个人,却在金融服务局的岗位上足足做了三个任期。不管是工党还是保守党上台,都对这名“屠夫”青睐有加,这也说明他能力的强悍。不过再过一个星期,他就要彻底退休了。

“谁?知道了什么?谁告诉他们的?”

稳稳地坐在老板椅上的麦卡锡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只是一缕精光从他浑浊的双目中迸出,随即就消失不见。他微微地扬了扬眉,随后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我不知道具体的名单,但是某些机构肯定是知道了,这其中就有天域基金。”桑特急促地喘了两口气,渐渐地将自己那颗激荡的心平复下来,开始认真地分析,“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谁泄露的消息。但是根据天域基金的人反馈,他们可能知道苏格兰皇家银行有麻烦的事情,周五市场的动荡也正是他们所为。”

“他们知道哈利法克斯银行的事情吗?”

麦卡锡扬了扬眉毛,没有对桑特的话发表意见,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哈利法克斯银行,是全英国最大的按揭银行。次贷危机爆发到现在,哈利法克斯银行的财务状况每况愈下,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但这一切并没有对外公布,虽然外界猜测这家银行可能有危险,但远没有想到这家银行已经向金融服务局和英国财政部求救。

和美国的同行一样,麦卡锡和他的同事们也在密切关注着金融市场上的变化。尽管次贷危机爆发地点和遭受损失最严重的地区都在美国。但在这个高度一体化的金融市场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躲避这种系统性风险,英伦三岛自然也不例外。

因为北岩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等事件,使得英国方面对次贷危机高度警惕。甚至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他们生怕自己的金融体系会像大洋彼岸的美国那样,处于极度动荡和不安当中。

“他们没有提到!”桑特沉吟了半天,还是不能确定是否有机构知道这方面的消息,“不过根据我个人的判断,他们知道应该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先是做抵押业务的金融机构受到冲击。然后可能是投资银行,最后大型的商业银行也可能受到冲击。”

“如果巴克莱真的收购了雷门兄弟……”麦卡锡迟疑了,久久没有说出下面的话。

在此之前他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反复讨论了关于巴克莱收购雷门兄弟之后的各种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的假设前提并没有包括像周五发生的那种异常情况。在他看来,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的问题可以分开、独立地看待,因为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但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机构,尤其是做空的机构根本不理会这种“区别”,只要是能破坏的,它们都会一拥而上。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巴克莱银行收购雷门兄弟极有可能令整个英国的金融体系处于危险的境地。苏格兰皇家银行就是前车之鉴。

“给我接唐宁街十号。”

麦卡锡当机立断。立刻决定向首相报告。在这种时候,必须让最高决策层知道这些事情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然后再给出专业性的建议来帮助首相下定决策。

事实上是麦卡锡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但是兹事体大,他一个人根本做不了主,只能让首相来做最后的定夺。因为在中央银行方面,在财政部方面,都会听从首相的决策。

“刚刚收到的消息,美国银行退出了雷门兄弟的竞购,现在只剩下巴克莱银行一家了。”就在这时。负责和美国方面联络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告诉了两人一个意外的消息。

“知道了!”

面面相觑了片刻后,麦卡锡挥手让工作人员先出去,随后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个问题应该让首相知道。”

……

半个小时前,一场秘密的对话在保尔森和盖特纳之间展开。

“美国银行要退出,他们不收购雷门兄弟了。”盖特纳率先展开话题,“肯。刘易斯一直对美林证券有兴趣,我觉得他们可能转而收购美林证券。”

“是吗?”保尔森若有所思地看了盖特纳一眼,并没有显示出太多的惊讶。

自从肯。刘易斯提出减免核心资本保证金之后。保尔森就敏锐地察觉到,美国银行并不是真想做这桩生意,他们只是想借着这桩生意和联储、财政部讨价还价。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的目的并没有达成,但是他们成功地让财政部和联储出头,替美国银行和巴克莱寻找流动性的担保。

保尔森并不知道美国银行对美林证券感兴趣,是出于本心还是出于对自己的交代。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心思去追究这些。盖特纳猜得并没有错,现在保尔森所要交代的是纳税人,是市场。至于美国银行临时改弦更张,根本不是追究的时候。

就算是事后追究也很难,如果对方真的买下美林证券的话。

“所以现在只剩下巴克莱一个买家了?”保尔森的食指轻敲着红木桌面,慢腾腾地问道,“鲍伯。戴蒙和雷门兄弟那边谈得怎么样了?迪克。富德是否愿意接受对方开出的条件?”

因为保尔森和盖特纳将迪克。富德、麦克达特等人排除在整个拯救团队当中,所以雷门兄弟的管理层感到特别愤怒。但是在愤怒之余,是深深的悲哀,包括迪克。富德在内的雷门人都感到了一种无力感。

在这个时候鲍伯。戴蒙带领他的谈判团队出现,和雷门兄弟的人商谈收购的各项事宜。一方面是受到保尔森的授意,主动和雷门兄弟接触。另外一方面自然是趁机压低收购价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