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强生只能站在父亲的身后露着个脑袋,他还不住的暗想在首长面前混个脸熟也好啊!
邓老在车上睡了一会脸色好了很多,下车之前他先笑着和陈雷书记说道:“这车不错,坐着很舒适,竟然睡着了!”
下车之后,他笑着向大家打着招呼说道:“谢谢大家,我来学习参观,耽误大家时间喽!”
林强生鼓着掌跟着人群笑了起来,随着热烈的掌声邓老和汽车公司的领导以及陈雷书记一起走进了汽车公司的大门。
这次不同于陈雷书记昨天那次考察,在中央首长面前汽车厂上下显得更加紧张万分,全厂安安静静的,只有邓老一行人的话语声和笑声,就连车间里的机器似乎都声音小了很多!
“你们这个工厂建设的这么先进,很好,这比我在日本看到的汽车工厂还要好!”邓老看着亮堂堂的工厂车间赞扬道。
看着崭新的生产线,观察着穿着灰白色工作服的职工们操作巡视机器设备,邓老说道:“有了先进的设备,更要努力造好车,这方面要多听外方的意见!”
邓老参观着发动机车间,看见金属色的铸铁发动机喜不自胜,向陪同人员问道:“现在我们能够生产多少台发动机每天?”
当得知,滨城汽车公司这个月的目标是一万辆轿车时,邓老更是高兴的连连说好。
邓老笑着问道:“这样的发动机是什么样的水平啊?有没有国外的先进?”
李刚本身就是学发动机的,他还曾经在苏联留过学,在一汽的发动机工厂担任过厂长。
“目前,我们生产的发动机基本达到了国外的七十年代中期的水平,其整体性能一点也不落后于日本和德国的技术!随着工厂运行、技术规范标准建立起来、工人熟悉之后,我相信那时候我们生产的发动机还将有更大的质量提升!”
看到邓副总理不断的点头,李刚自豪的说道:“邓副总理,现在我向您报告个好消息!我们生产的变速器系统,已经接到了国外的大订单,产品即将要出口到德国,我们生产的变速器总成即将要装配在德国汽车上!”
邓老认真的点头说道:“我在BJ也听说了这个事情,你们做得很好啊!能让国际著名汽车厂商用上我们国产产品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要努力保持这个发展势头。我们不但要出口零部件,更要向出口整车努力!国家就要制定汽车产业政策,大力扶植汽车业,让中国成为汽车强国!”
“你们在这其中,将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可是要考你们的呦!”邓老幽默的说道,惹得汽车公司的领导们都笑了起来。
当邓老问道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轿车生产时,李刚向首长说道:“这方面我们很注意吸收外国同行的经验,您看到的那些厂子里的外国人就是外方管理人员,这些都是我们花高价钱从国外请来的师傅!他们大多负责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传授我们一套国外汽车厂商成熟的质量管理系统。”
邓老看着众人殷殷叮嘱道:“我看你们这里建设的非常好,这套引进来的办法也很对路,你们要把国家的汽车工业顶起小半边天啊!”
李刚等人听到邓老的话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小半边天是什么意思?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所谓小半边天的意思就是要让滨城汽车厂拥有像一汽那样的政策地位吧?起码是不输于它的地位!
吴畏用胳膊肘顶了一下还在发愣搞不清楚状况的林向荣,这方面作为地方人员的他,的确是要迟钝了很多。
林向荣还不明白周围人为何忽然静了下来,就听到吴畏向他低声的说道:“林老弟,咱们厂子很快就要跟一汽平起平坐喽!”
林向荣一惊,一汽是什么地位他可是不敢想象,那可是中国汽车工业界的一哥啊!
众人热烈的鼓起掌来,为了滨城汽车厂即将升格的地位而高兴。
林强生凑到了席姓高大青年的身边,伸出手向他说道:“席同志,您好!认识一下,我是林强生,林向荣是我父亲!呵呵。。。”
林强生看到这位将来的大人物,也让他小兴奋了一下,接近他更是怀着一种猎奇的心理。
这位将来的大佬现在还是个年轻人,虽然刚刚27岁,但人家已经贵为首长的身边人了,无论是现在的地位还是将来的地位,都让林强生肃然起敬。
“你就是林强生?听说过,您好!”高大青年非常惊讶,眼前这个人就是林强生,他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青年。在他眼里,林强生又何尝不青涩,根本就看不出来他在国外居然有那么大的能量。
林强生收回了手,稍稍惊讶了一下问道:“您也知道我?”
高大青年微笑着说道:“我知道你就是黑科公司的实际负责人!不仅如此,你还做了很多事情!”
林强生挑了挑眉毛,笑着说道:“瞎折腾而已,可不敢让中央的同志上心!”
高大青年轻轻摇了摇头,不温不火的说道:“可不是折腾,你做了不少有益国家的事情!看到你的事迹,让我十分好奇你是如何在短时间之内做成这一切的?”
林强生张了张嘴,没想到他的事情上面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想必他们已经把想知道都知道了吧。
林强生仔细回想这几年做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出格的,想了半天觉得自己的行为都在可大可小之间,因此他的心情又放松了下来,自己没什么好怕的!
寻思完了林强生开始仔细观察眼前的青年,发现高大青年虽然年轻,但倒是养成了一番喜形不显于色的能力,说话和风细雨的看不出他什么心情波动,也看不出他对自己有什么想法,很老成!
“不好接近,也不好疏远,真是头疼!”林强生最讨厌这样的人物了,因为他什么想法你都猜不出来!
想到这里,林强生忽然对高大青年神秘莫测的笑了笑,直接说道:“以后大家多来往,我十分想和您成为朋友!”
既然猜不透人家对自己怎么想,那还不如展露真性情:我就这么个人,你看着办吧!
林强生释放的善意高大青年感受到了,他愣了一下,迟钝了大概2秒才慢慢点头说道:“好的!”
林强生点头笑了笑,走到了父亲身边。高大青年一直看着,暗暗记住了林强生这个人,这还是第一个让他的思路跟不上的青年!
邓老此行对在汽车厂看到的情况非常满意,他没想到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就建立起来一家如此现代化的汽车工厂。
这里的情形,甚至让他回忆起了在日本访问期间,参观过的那家日产座间工厂,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线、专业的汽车产业工人、一家工厂的一日轿车产量甚至都要超过中国的全年产量!
当时的邓老很震撼,今天看到了滨城汽车工厂则也让他震惊了,他没想到这家工厂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建设到这么先进的程度!
还记得访问日本的时候,邓老是带着学习的目的去的,也希望这样的工厂能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但是他不敢奢望,如今看到了滨城汽车厂,正是心中所想的样子,怎么能让他不激动!
第一百八十七章指定公务用车
邓老不顾疲乏的坚持看完了汽车厂的各个生产线,说了很多个“好”字,老人家高兴的仿佛都年轻了许多。
“邓老,您该吃午餐了,是不是今天上午就到这里?”邓老的勤务人员及时的提醒他道。
邓老微微的惊讶了一下,拍了拍额头笑道:“太高兴喽!竟然忘了吃饭,我现在还真有一点饿!”
他转头对李刚等人问道:“你们这里有没有食堂啊?咱们一起去!”
李刚连忙点头说道:“有的,邓老这边请!”
一行人随着兴致高昂的邓老去了食堂,林强生知道首长的参观到这里就算圆满成功了,以后滨城汽车厂真的要发达了!
邓老的时间安排的紧,在滨城汽车厂参观了之后,下午和H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开了会。
他就国内形势和中央关于汽车行业的步骤方针与汽车厂的领导们进行了座谈,在汽车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邓老亲切和蔼的和众人聊天,可见邓老今天是多么的高兴!
“中央看到了你们汽车公司的建设成果,这为我们进一步制定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提供了具体的依仗!我们中国目前每年的进口轿车都在万辆以上,你们公司的轿车发展起来了,中国就有了自己的轿车产业,再不用大规模进口国外轿车了!下一步就是减少进口,使用我们自己产的轿车减少外汇支出!你们要继续努力,有了这么好的基础,滨城汽车公司理应发展的更好,我以后是会要看你们的成绩地!”
李刚等人神情兴奋,几位较年轻的厂领导几乎快高兴的跳了起来,就看邓老和一位陪同人员聊了聊。
这位陪同邓老前来滨城视察汽车厂的老人,来头也是不小!
他正是李灏,他曾先后在国家经委、计委、建委等单位工作,曾任国务院工交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专职委员,对外经济贸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经委秘书长。
李灏点头笑着说道:“滨城汽车公司发展的很好,这样的企业国家应该扶持!”
他转头看着在座的汽车厂领导,说道:“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宝贵的外汇从国外进口轿车,现在你们终于也生产出我们国家自己的轿车了!我看到之后觉得很好,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轿车成为我们党政机关地方政府单位的公务用车嘛!邓老和我都支持你们厂生产的捷达型轿车作为公务用车,你们以后要生产出质量更好的车子,这样也不负国家的期待!”
“哗!”在座的汽车厂领导们都使劲的鼓起掌来,这个消息太出人意料了,国家竟然支持他们厂的轿车成为公务用车!这简直是滨城汽车厂的一次大翻身啊,这家汽车厂的前途他们根本就不用想,那肯定是一片光明啊!
H省的领导们也惊讶的跟着鼓掌,不过转瞬他们就更热烈了起来。滨城汽车厂成为国家公务用车的定点单位,不用说,它将给滨城给H省带来怎样大的发展!
这是又一个一汽啊!很多人私下想到,一汽有了,二汽有了,或许滨城汽车制造厂很快就会换一个名字了,或许会叫三汽!
“中央希望你们继续深入发展,做好我们的国产轿车,解决我们在轿车生产上的短缺!”李灏挥手说道。
邓老殷殷期待的看着在座众人,言辞恳切的用川音向众人说道:“中国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争取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你们的工作要做好,这里就是一个样板工程!”
下午的时候,陈雷书记陪同着邓老在工业新区的黑科公司简单的走访了一圈,陈雷书记简单的向邓老介绍工业新区的规划,讲解了已经进驻和将要进驻工业新区的一些企业。
邓老饶有兴致的说道:“你们这个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省内其他工业的想法很好,我们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一批技术先进企业扶持起来,更大的解放生产力,生产力是我们发展的基础!”
邓老的心中早已有了朦胧的生产力理论,目前还尚未成熟,H省领导发展滨城工业新区的做法刚好跟他的想法相结合。
想到这里,邓老不禁又想到或许在滨城同样成立一个特区会更好,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这样要比南方更快的显见效果!
不过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成立特区就意味着它可能在以后的地方经济发展中成为一个巨大的吸尘器!
这个吸附效应谁也预料不到会有多大,尤其是H作为东北地区资源和农业大省,承担着国家主要的外汇收入和粮食安全,这就更应该慎之又慎!
尽管H省的陈雷书记和其他领导都一直在颇费心思的向邓老要政策,但是邓老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始终没有松口。他不能松口,如果让滨城成立了特区,那关内的建设需要的资源从哪出,东北负担着国家100多种主要资源产品的输送任务,让滨城成立特区一定要再考虑考虑!
邓老刚刚涌起的生产力理论结合实践,又不得不为现实压了下去。
这次滨城之行邓老十分满意,滨城汽车公司上下也一片欢腾,唯一遗憾的就是H省的领导了,除了陪着汽车公司乐一回之外别的没什么收获,这也让他们多少有些失望。
看着邓老的专机飞离机场,送行的领导们松了口气,林强生仰头看着飞机消失在天空,脑子里还在回忆着那位高大青年走时对他说的话。
高大青年登机之前,亲自找到他,对他说道:“首长让我替他谢谢你!”
林强生一愣的时候,高大青年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以后上飞机之前,可不要带那么重的包了,多危险呐!”
在林强生没反应过来之前,高大青年神秘一笑转身就上飞机了,留下地面的林强生脸色一阵白一阵红,不知是冷的还是热的。
邓老回了首都之后,和中央领导们进行了讨论,大家都点头同意由滨城汽车厂生产的捷达轿车作为地方基层公务用车。
这个时期国家经济极其的困难,虽然困难时期更不应该大规模使用外汇来进口外国轿车,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让下面的基层干部不买车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领导们也明白,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有效的减少外汇支出,滨城汽车厂生产的轿车跟得上世界潮流、技术先进、各方面都十分优秀,作为基层公务用车非常不错。
这项决定也得到了工业部部长饶斌的大力支持,他知道这个决定肯定会大大的促进滨城汽车公司的发展。另外,这也是对国内各家汽车厂一个很好的榜样,让他们看到生产轿车是有前途的,对个别厂家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很快,中央的红头文件在五月中旬就相继的下发了全国。一时间,本来不怎么有名气的滨城汽车公司一下子天下皆知了!
原来滨城汽车厂的轿车在东三省算是有较高的知名度,最远也就是京城大街上偶尔有捷达轿车。那些离着远的省份只是在中央报纸上看到过有这家汽车公司的报道,知道这是家汽车合资公司而已,至于购买就谈不上了。
经过红头文件这么一宣传,在这么巨大的广而告之下,所有需要购买公务车的单位立刻就把目光聚集在了滨城汽车公司的身上。不管怎么说,滨城汽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