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强生,我想回国看一看!”杜萍突然对林强生说道。

林强生问道:“是给你儿子办理出国手续吗?”

杜萍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还是让他在国内上完小学和中学的好,美国的教育不太适合小孩的成长,我也不想他忘记母语!”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在国内上完高中课程再来美国上大学更好,毕竟国内的基础教育很扎实,我支持你!”

杜萍点了点头,她看着林强生微微的笑了笑,也许在这个男人身边最安心的就是他无条件的包容自己!

第六百八十三章AMX美式肌肉车

林强生没有等时代周刊把他的专访发行出来就离开了纽约到了洛杉矶,因为新开发的土星奥拉Aura车型已经开始了做等比例金属模型。

LS汽车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已经基本不采用油泥模造型了,利用大型的数控化精密切削加工中心,直接把车的外观切削出来,比油泥模省时省力,现在很多汽车生产商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式了。

除了奥拉Aura之外,另外又设立了性能汽车的研发项目,这是LS汽车研究所接到的第一个开发性能车的任务。

AMCAMX是美国汽车公司在1966年推出的一款双座GT跑车,或者更应该说是外观接近跑车的美式肌肉车,由于其短轴距的设计特点,它在当时庞大的肌肉车型中相当的独特。

在当年,AMCAMX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雪佛兰的克尔维特。最初它搭载了一台6。4升的AMCV8引擎,最大功率315马力,搭配4速手动变速器或3速自动变速器,百公里加速不到7秒,民间的实测速度甚至达到了324公里/小时,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相当强劲的一款小型肌肉车!

虽然有土星奥拉,但是AMC这个品牌也不能就此丢掉,于是林强生想起了复兴AMX品牌,当初这个名称来源于美国汽车公司的一个实验性质的概念车型,随后在74年又推出了四门车型取名为‘标枪’,但AMX就此流传开来,标枪也没有它前辈的成功。

为此,林强生专门请来了当初主持设计AMX的维克·锐维欧来参与这个品牌的复兴计划,以及新性能车的设计。

锐维欧60多岁,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有人聘请他来参与车型的开发他本人还是很高兴,更不要说这是当初自己曾经最自豪的一款车型。

在汽车试验车间,一辆短小精干的AMCAMX停放在场地中央,老头对林强生说道:“实际上,AMX的设计理念就是试图把肌肉车和跑车融合起来,以满足两方面受众的需求,没想到年轻人也很喜欢这个马力强劲的小家伙,可惜后来石油危机来了,人们渐渐抛弃了耗油大的车型!”

林强生疑惑的问道:“当时AMX对手是通用的克尔维特?”

维克点了点头,看了一眼AMX自豪的说道:“当时克尔维特已经很强大了,它是用英国车的外壳造的一款美式跑车,相当受市场上的欢迎,但是AMX也认准了跑车市场,在当时AMX对克尔维特在性能上和受众的喜爱度上都不落后!”

他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可惜,AMC的领导者们断送了这一款好车,美式肌肉车和跑车的受众是绝对不接受对方的理念的,这款车推出后,虽然由于其3200多美元的低售价吸引了很多喜爱跑车的年轻人,但是真正肌肉车的受众却很少接受它,相反都被对手,另一款真正的肌肉车福特的野马吸引去了,AMX没有完成两方面的真正整合最后失败了,在1979年AMC停产了这款车,之后雷诺收购AMC我也就辞去了副总裁的职务,离开了公司!”

看着老头落寞的神色,林强生安慰的说道:“所以我决定重新启用这个品牌,美国汽车公司要用这款车延续它在轿车界的地位,这种纯正血统的具有美式基因的车型AMC是不能丢弃的,我也有信心让它重新焕发生命力!”

维克欣慰的点了点头,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林强生看了看AMX,走上前去围着车子转了一圈,他看着汽车的长短摇了摇头说道:“新车将采用4。3LV8发动机,进行现代化改造,配置电子燃油喷射装置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新型发动机,增强马力!我计划把轴距加长,短轴距已经不适合美国市场,我认为石油价格下降,美国人民开始重新喜欢大车,2464毫米的轴距明显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了,最起码要再加长250毫米,这样2门车型的空间就会舒服很多了,内部不再拥挤,适合美国人民越来越大的体型!”

科迈罗的轴距是2852mm,可以说属于中大型车的范畴;而另一个福特野马的经典轴距也在2720mm,所以未来是长轴距的天下,短轴距已经到了该抛弃的地步了。

维克锐维欧惊讶的说道:“增加这么多!”

不过他也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不错,这样整辆车就显得比现在更流畅,而且内部空间增加了不少,还能往里丰富很多新技术配置,好,就这么干!”

林强生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我们给这车去掉整体式制造的玻璃纤维外壳,采用平均值不超过1。3mm厚的新型合金钢板外壳,翼子板、前后保险杠都采用工程塑料材质,要加大新型材质的使用率,研究如何减重!”

他看着腰线和C柱的位置,对维克锐维欧说道:“前后翼子板和腰线上的黑色彩条不要弧度,要改成平直的两条设计,从头到尾,这样更显得利落干净!”

林强生在C柱上用手比划了一个拐角,然后说道:“C柱将采用霍夫迈斯特拐角的设计方式,这是宝马从1961年推出的宝马1500上采用并延续至今的经典设计元素!

C柱靠近后窗的位置上有一个小小的弯角,这个弯角设计可以让车辆看起来更具运动性。当然,除了外观好看外,用途也是巨大的,霍夫迈斯特拐角还能为第二排座上的乘客带来更加便捷的上下车方式。虽然现在有众多轿车都采用了雷同的设计,但毋庸置疑的是,宝马才是开创此设计先河的汽车厂商,这一点我要向他们致意!”

林强生又来到了车头,维克也绕了过来并且好奇的说道:“年轻人,这一款你要怎么改?”

林强生看着AMX的车头样式,向前倾斜的发动机盖,还有类似鲨鱼嘴的造型,他指着前面的镀铬装饰物,说道:“这种手工镀铬金属条的设计已经过时了,新车将采用一体式技术制造的翼子板和车头,我的意思是去掉镀铬金属条,保留十分有特色的鲨鱼嘴造型,再往里收一下圆滑一下就更好了,这样的外观显得压抑而低调,更富有冲击力,两边的圆形大灯要更突出,去掉外边方形的包围!”

他绕到车的后边说道:“尾部的两组方形尾灯造型。。。”不知道为什么,林强生看到AMX滑稽的尾灯感觉这个设计非常的傻气,他忍不住的笑着说道:“现在的这个尾灯造型,就好像是四颗红色的宝石装在四只碗里,我们要把宝石突出出来,去掉碗,这个造型太难看了!”

维克锐维欧耸了下肩膀,辩解的说道:“现在看来是这样,可是在当初,60年代末,这个车尾可是相当前卫时尚的!”

总体来说,新的AMX有些像科迈罗和野马汽车的综合体,不过它还是很有特点的,就是那个鲨鱼嘴造型,非常经典。当然,科迈罗和AMX几乎同时推出了肌肉车,也都有鲨鱼嘴造型,设计师不约而同的借鉴了彼此的一些设计。

实际上,后世的三大经典美式肌肉车通用的科迈罗大黄蜂、克莱斯勒的道奇挑战者、福特野马,已经不是纯正的美式肌肉车了,与石油危机之前的美肌相比它们都属于小一号的小马车,90年代开始复兴的美式肌肉车实际上已经被这些小马车取代。

方头楞臀,腰线笔直,比如经典车款,1965庞蒂克GTO。就像美国人对男子的评价一样,脸越方越man,最好国字脸,史泰龙或施瓦辛格那样的最好,连发际线都是平的,下巴也要平。

维克锐维欧联想了一下新车型,笑着向林强生伸出了大拇指,说道:“如果投入足够的资金,我保证能拿出一款让顾客满意的新车!”

林强生哈哈笑道:“维克,你这么大岁数了,还想着带领设计团队吗?”

维克锐维欧摇了摇头,说道:“年轻人,我虽然老了,但是体力还可以,同时我也很喜欢新东西,纽约车展和底特律车展我也时常参加,你的那款新车,雷克萨斯就很棒!”

林强生想了想,看到老头坚定的眼神,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吧,这个车型的复兴工作就由你来主持,过后我会给你我的设计方案和大致的数据。”

维克点了点头,说道:“我想新车还是在芝加哥的AMC总部进行开发的好,那里有这个车型的很多资料,还有着成熟的设计团队!”

林强生点头同意,芝加哥的实验室离着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新AMC工厂很近,况且那里本来就是AMC公司研发车型的大本营,没必要把项目都集中在LS汽车研究所,给两方面造成干扰。

“好吧,那新AMX就在芝加哥研发,我期待着在两年之内看到它的成型!”林强生说道。

维克点头说道:“只要你能尽快的提供车型外观和设计参数,以及充足的资金保障,我计划先进行内饰的改进工作,这样多头并行可以缩短研发时间!”

“两年,应该没有问题!”

林强生看了看眼前的AMX,拍了拍它的车身,说道:“现在其他厂家都依靠日本技术来制造美式肌肉车,那些已经不是真正美国风格的车了,所以我希望我们的AMX能够再次的一鸣惊人!”

第六百八十四章争论

林强生与维克锐维欧谈完了车型的改进,之后就与他道了别,他准备返回旧金山,到硅谷去看一看自己的几家公司。

“先生,请带上墨镜,外面有很多记者堵在门口!”出门之前保镖递给了林强生一个墨镜,其他的保镖也把他保护在了中间。

自从时代周刊发行了他的专访之后,猛然间林强生的话题就在美国掀起了轰动,人们都在热议着这个华裔年轻人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其中讨论最多的还是他的一些关于美国和苏联的奇怪的言论!

林强生成为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被这个世界性的杂志赞誉为了“最神奇的华裔富豪”的名号。

时代周刊全文报道了,林强生少年时期在中国的一些创业经历,同时又介绍了他如何在美国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他不是首位登上《时代》封面的华人企业家,但他是如此的年轻,且在短短几年间就走完了大多数富豪的成功之路!

尤其是林强生在中国白手起家,以及初到美国短短时间就在金融界抓住了难得的发财契机。

上面详细的介绍了林强生的几次金融界的操作,以及后来投资电脑公司的发展轨迹,难得的是克格鲁曼还搜集到了一些关于林强生在中国的新闻报道和他的一些投资项目。

林强生的发家史吸引不少美国民众的关注,由于他今年也才刚刚满21岁,在这个年纪就名列福布斯等各大富豪排行榜的前列,时代周刊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消息报道出来后顿时在美国引发了轰动,甚至于带动了周刊的扩大发行!

美国人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还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华裔富翁,他的故事是如此的让人难以接受,这个年轻人短短几年间就成就了很多大富豪一生的财富,这样的故事要不是时代周刊的报道恐怕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同时人们也对这个年轻华裔越发好奇起来!

而周刊也刊登了林强生关于中美和美苏的一些话题,尤其是他关于苏联将要解体、美国将独霸全球的言论,当很多人看到这样的言论后全都惊讶的目瞪口呆。

美国的很多政治观察家也震惊不已,等他们反应过来之后就立即的发表了各种反驳意见,美国的新闻媒体一时间被林强生引出的苏联崩溃论搞的天翻地覆热闹非凡!

当然,新闻媒体关于这些言论的报道,也给林强生造成了一些困扰,美国各大电视台纷纷邀请他出席访谈节目,为了请到这个年轻人,很多媒体挖空心思的联络到了他,林强生顿时成了名人。

他的出行变得不方便起来,美国的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们纷纷出动,试图接近林强生,只要他随便的对他们说几句话,也许马上就会公诸报端,林强生也着实体验了一把被记者围追堵截的恼火。

当然,这些还不算什么,自从林强生发表了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之后,中美关系就似乎变得微妙了起来,以前美国媒体上关于中国的正面和负面新闻始终处于一边倒的状态,但是他的言论发表了之后,一下子仿佛中国的新闻变多了。

而后,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这几年来的一些举措又被人重提并且着重的进行了报道,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一下多了起来,甚至一些政界人士也出来发表谈话,表示欢迎中国越来越自由的国策,以及赞扬中国积极接触国际社会的努力,但也不缺乏一些担忧的声音,但是这些声音已经形成不了主流。

但是另一方面,林强生关于苏联的一些负面言论报道出来后,在美国本土也引发了大量的关于苏联前途,以及苏美关系的一些讨论。虽然他早已经预料到了会这样,但是仍然没有想到美国社会反应得这么快,这么猛烈!

现在美苏之间的国际争端与冲突十分激烈,80年代也是中情局最活跃的时期,林强生的言论多多少少的算是支持了一把中央情报局的工作,美国人民对CIA的肯定有所上升,对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也有了更多的肯定,一些乐观的美国人甚至十分积极的评价林强生的预言。

美国出现了这样的态势和言论,一下子就让国际社会变得热闹了起来,苏联马上获悉了美国的新态势,并且知晓了一切都是一个叫林强生的华裔惹出的祸端,他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林强生不得不增加了自己的保镖人数,出门都穿着防弹衣,他更是恨不得顶着个头盔出门。

《红星报》是苏联国防部机关报,在莫斯科出版,它与原苏共中央机关的《真理报》和苏联政府机关的《消息报》,并列为苏联三大中央机关报。

在时代周刊报道了林强生的预言,苏联将最终解体的文章之后,《真理报》在第二天就急急忙忙的发表一大通反驳林强生的言论,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强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