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4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功能在1985年已经是相当吸引人了,远景2。0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允许用户同时执行多个程序,并在各个程序之间进行切换,这对于DOS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进步。

所以,在没有Windows的年代,远景系统受到了客户的热烈欢迎,让很多从没接触过计算机的人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轻易的了解电脑,迅速掌握一些简单的应用。

“应该注意微软什么时候推出windows,我们或许可以和比尔盖茨达成一个协议,大家不要恶意竞争!”林强生对李晶说道。

李晶点了点头,道:“我们是不是要把软体独立出来,另成立一家公司独立发展它比较好?”

林强生挠了挠头,说道:“唉,不知去哪里找人来领导这家公司,比尔盖茨可不是个省油灯,一般人我怕HOLD不住他!”

“林强生先生!”突然的一声普通话打断了林强生和李晶之间的交流,让他愣怔了一下。林强生转过头来,正看到身侧一名华人男子向他走来。

中年男子站定礼貌的说道:“林先生,我是中国科学院的,我叫钱华林!”

林强生哦了一声,上下打量了一下钱华林,笑道:“你们穿得太正式了,这让我都不好意思上前打招呼了!”

钱华林陪着笑了笑,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扎着板正的领带,戴了一副黑框眼镜,容貌上很是严肃,中国代表团的人员们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的。

而林强生却是一身休闲装,虽然会场里有不少人穿休闲装,但华裔面孔的倒是没几个。

钱华林向林强生说道:“林先生,我们中国代表团由胡启恒教授带队,您要不要见见她?”

见对方邀请,林强生高兴的点头说道:“好啊,胡启恒教授也来了,那走吧,我们一起去见她!”

“好的,这边请!”钱华林热情的给林强生和李晶引路,现场人非常多,这显然是一次计算机互联网界的盛会,现在已经是举办的第二天,基本上就是大家先谈一谈看法,畅想下未来,再搞个大型聚会什么的。

李晶问道:“这位胡启恒教授是什么人?”

林强生介绍道:“胡启恒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我们曾经见过两次,她也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理事长,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教授!”

“原来是这样,想不到大陆对自动化这么重视!”李晶点了点头说道。

“彼此彼此啊,台。湾的发展也不错啊,据我所知要比国内先进得多!”林强生道。

李晶笑了笑,说道:“毕竟我们没有限制,和世界可以保持同步,但关键技术外国人是不会给我们的,这方面还得靠自己研究!”

林强生点了点头,赞成了她的说法,两人跟着到了会场的另一边。

胡启恒教授正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相关人士,争论着什么。

钱华林和两人的到来也让这场争论告了一个段落,那个美国人赶紧趁这个机会闪到了一边,不一会就消失在人群中不见了。

胡启恒教授旁边还有着几个中科院的代表,他们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胡启恒见到了林强生眼睛一亮,说道:“小林同志我们又见面了,你也到这里来了!”

林强生哈哈的笑道:“是啊胡教授,知道你要来,我就去接机了!”

“有大使馆帮忙,不过你这份心意我领了!”胡启恒开朗的说道,一扫刚才与人争论的阴霾。

钱华林没想到胡教授认识林强生,难怪她刚才让自己把林强生拉过来。

胡启恒向旁边扫了一眼,那个白人已经不见了踪影,她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人说道:“你们去转转吧,争取找一些老朋友帮忙!”

代表们点了点头,包括钱华林也跟着众人走进了人群,他们知道胡教授或许有些话要跟这个年轻人说,不知道林强生何许人也的代表,还颇为奇怪这么个家伙突然冒出来。

林强生和李晶点了点头,后者也会意的走到了一边,找相熟的女性代表聊去了,她也想在这次大会上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接班人。

胡教授感叹的对林强生说道:“小林,这次我们参加互联网推广大会,就是想让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但来了之后让我太失望了,美国人真是防我之心不死啊!”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七百一十七章自己先干起来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听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教授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是真的把她逼急了,林强生奇怪的问道:“美国人怎么个防我之心?”

胡启恒显然是非常生气,她拉着林强生,两人用普通话低声的交流,教授有些气愤的说道:“强生,你知道互联网的重要****?”

林强生点头说道:“当然知道,互联网能够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了它世界将发生天翻复地的变化,人们沟通将更方便!”

胡教授点头说道:“对,你知道中国科学界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研究的项目非常需要了解国外的实时动态,国内的科研人员迫切需要连入Internet,否则中国的科学界就要被世界隔绝。因为过去的科研成果出来以后,要等到在杂志上发表往往都是半年后,所以成果出来后往往要马上邮寄给国外同行预印件,这样比较快。

而有了Internet以后,国外同行把论文预印件直接放到网上,不再给我们寄了。这样的话,国内科研人员看到的,基本都是杂志上刊出的半年前的论文。我们国内的研究所做出了一个研究成果,比国外早做出来。国外方面马上在网上发表了,我们却要等预印件出来以后再寄出去,发表比他们晚了几天。这样的结果不仅对科学家本人是个打击,而且也让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林强生认同的说道:“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科技研发,时间都是很重要的,不但要在研究的过程中抢时间,还要在国际上发表和专利注册上争分夺秒才行!”

胡启恒点头说道:“对,所以国内就想着连入英特网,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利用网络了!”

胡教授沉重的说道:“可是美国人不愿意让中国连入英特网,死死的防备着我们,就连路由器都对中国禁运,他们认为一旦中国有了互联网将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这简直是没道理!”

美国对中国禁运路由器、网关等设备的政策林强生也知道,在美国人看来互联网属于二十一世纪重要的高新技术,他们害啪这么重要的技术让中国人掌握,所以连路由器都要对中国禁运。

林强生在国内的公司使用的网关、路由器等设备也都是偷偷摸摸运进中国的。

这时候胡启恒就对林强生说道:“小林,你在美国有着这么大的公司和产业,照理来说也有些影响力了,你可不可以帮忙呼吁一下?”

林强生点头答应道:“好的教授,我可以向白宫写信,但是有没有效果就不好说了!”

胡教授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我们理解,我们也联络了不少的老朋友帮忙和美国政府沟通,其中就有很多美国的科学家和美国友人,他们都在帮我们想办法,呼吁里根政府对中国解禁!”

林强生对这个事情不是很有信心,转而说道:“虽然现在中美两国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觉得国内还是做好被拒绝的准备,里根政府对中国是很防备的!”

胡启恒感慨的叹了口气,说道:“只能努力了,如果放弃一点可能都没有!”

这个说法林强生倒是同意,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反而向胡启恒说道:“胡教授,我提个意见,如果我们自己先把网络建立起来,美国人看到中国的网络发展起来,他们自己就要着急了!”

他向胡启恒教授问道:“国内是不是也可以成立一个互联网发展基金或者是协会一样的机构,专门推广这项事业,先把国内的互联网建立起来!我们自己有了技术比什么都强,美国再禁运我们就要自己先寻思寻思,他们就会反思自己的政策,那时候我们再申请接入因特网,就是另一番局面!”

胡启恒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对林强生说道:“你说得对小林,但是现在国内也有实际困难,中科院的互联网技术小组就是一个科室,人员和经费两两稀缺。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我们也考虑过,但是缺乏资金啊,确实有实际困难!”

胡启恒看向了林强生,眼中有些期待,林强生笑了笑说道:“胡教授,既然由我提议的,我自然可以出钱,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在先!”

胡启恒笑了,问道:“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说一说,但是可不能让我出卖组织原则啊!”

林强生摇头说道:“不会的,我怎么会让您做违背组织原则的事情!”

接着,他对胡启恒教授郑重的道:“我可以出资5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支持国内网络建设和推广。但我也有条件,那就是国内采购的网关、路由器等设备要用东星的产品;还有,在滨城建立国家级计算机网络中心,帮助滨城发展培育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人才,国家要抽出一些师资和资源;再有将来中国有连入国际internet的那一天,滨城要有一个接口!”

500万美元,那就是2000万人民币。如果按照国内汇市来算,就是1:8、1:10的价格,那就是5000万人民币,足够支持这个项目很长时间了。

胡启恒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将来中国连入internet,让滨城有一个接口没有问题,谁投资谁受益,到时候你可以在这方面投资,国内的政策不限制你。但是在滨城建立国家级计算机网络中心,这个是要国家审批的,而且现在国内懂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人很少。”

林强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其实建立计算机网络中心培育人才什么的只是个幌子,要培育人才他可以招些人出国留学专门来美国学习一流技术,他也打算这么干了。

实际上,林强生最深的目的是,在滨城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的摇篮,一个国内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地,这将创造难以估量的价值!

“采购网关路由器等设备的问题,这个还不能现在就答复你,我们中科院也搞了路由器的仿制工作,效果也不错的!”胡启恒教授犹豫的说道,牵涉到经济利益问题她也不敢打这个保票。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可以一起来做路由器和网关设备,共同成立一家股份制公司,你们的科室可以入股进来,现在国内都在搞股份制改造,我们可以共同创立一家企业!”

胡启恒对林强生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了!”

她对林强生这个提议很感兴趣,说道:“创立企业这个办法好,我回去之后马上就向领导汇报你的提议,可以建立一家高新技术的互联网企业来推动这个事业!”

会后,胡启恒与代表团成员们说起林强生的提议,大家都纷纷的点头赞成,有政府的鼓励,还需要企业来做些实际的事情。

钱华林就是路由器仿制的带头人,他也觉得有一家企业参与进来能够更好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尤其在现在的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来专门做互联网技术。

胡启恒也对钱华林说道:“华林,以后如果这个公司真的建立起来,你要代表中科院计算机和网络领导小组,参与到公司的建设上来!”

“如果公司建立起来了,你们也会参与其中,希望你们努力开拓中国的互联网事业,争取把中国的internet建设的与美国的一样好!”接着她转头看向另外几个人殷切的嘱咐道。

这些人分别是何德全、曲成义、吴建平、刘韵洁、马如山、张兴华,他们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开拓者和奠基人。当然,在国内还有一些人默默的努力着,比如五机部计算机研究所的钱天白教授,他和钱华林被同时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

大家看胡启恒教授把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钱华林,非常羡慕,接着胡教授又把这个重担放在了大家伙的肩上,他们又高兴又振奋,中国的互联网终于要前进一大步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七百一十八章捐款斯坦福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林强生在会场转悠着,却很快被一个人给缠住了,这个人让他相当的头疼,因为这位就是来管他要钱的!

他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肯尼迪。这个肯尼迪跟那个政治家族一点关系都没有,“林先生,我诚挚的邀请您参观斯坦福大学,这是座有百年历史的学府,您会看到斯坦福大学一代代人努力所创建了一所世界上最优秀最伟大的私立高等院校,我们大学为硅谷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从斯坦福大学走出去的很多精英,都成为了计算机、半导体和互联网等高新科技领域的重要人物!”

林强生谨慎的向肯尼迪问道:“校长,您是来向我筹款的吗?”

肯尼迪满脸笑容,丝毫不尴尬的说道:“哈,林先生,您真是太聪明了,竟然被你猜到了!”

林强生也陪着笑了笑,美国的私立大学校长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筹集建设大学的资金。社会捐款和校友捐助占私立高校资金中相当大的比例,筹款是个很现实的需要,因为私立大学没有国家拨款,也是校董事会考核校长能力的重要手段。

上一任的斯坦福大学校长莱曼,在任时期积极筹款积极扩建,到了肯尼迪这一任,他比莱曼更积极,五年内肯尼迪共筹集了11亿美元,他对斯坦福大学的贡献相当大,在他的任内使得斯坦福大学一度排名全美高校的第二名。

肯尼迪向林强生说道:“林先生,我向您坦诚一些实质的东西,或许能让您更了解斯坦福!您捐款给斯坦福大学,绝对有超乎想象的好处,第一,您会获得崇高的荣誉,人们会称赞您的慷慨和赞扬您对教育事业的帮助,您目前在硅谷已经有很好的地位了,但是您的名誉却和您的地位不相匹配,这是非常令人遗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