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远庭笑了笑,点头说道:“是啊!有了钱,就好办事了!”
“你来看看我新画的厂房图纸。”郑永民搓了搓手,笑呵呵的拿起小本递给了常远庭。
常远庭接过,看了上面画的厂房简图,笑道:“老领导,你比我还要着急啊!”
郑永民笑着说道:“我看着市里那么多大厂,心里羡慕啊!”
常远庭笑了笑,说道:“彼此彼此。”
第九章我不紧张
林强生站在陈兵的旁边,看着他拿着笔在一块212前车盖上画线。
“排气格栅是不是这样?”陈兵看着桌子上的图纸,问道。
林强生笑着点头,说道:“差不多了,注意中间这些边条要留的宽一点,以后要往里窝进去才好看!”
陈兵大声笑道:“行!想不到这么简单,等我一会去拿切割机,把格栅做出来。”
林强生点了点头,转身走向车位,看看厂里还有什么修理的车。他不想别人说闲话,因此对于自己的工作还是很积极的。
林强生转了一圈,看到有的小年轻聚在一起聊天,他也凑了过去。
“你们说厂里真能造出车来?”有个年轻人问道。
“没准啊!别的厂不都送来配件了吗?咱们厂啥时候这么风光过!”另一个笑道。
“风光啥?以前自由自在的修车多好,这一天天的,紧忙乎!”古宏亮不满的说道。
林强生瞅了一眼古宏亮,换来了他略带敌意的目光。
他笑了笑,说道:“你不想忙乎,老老实实的修车呗。愿意忙乎的就去忙乎,不愿意忙乎的随便。”
“凭啥?活都让我干了,你们在里边玩?”古宏亮跳起来叫道。
林强生说道:“你可以向厂领导反应啊!”
古宏亮立刻蔫了,说道:“领导们还不是向着你们!我就不明白了,好好的汽修厂干吗要造车?”
其他人有的不愤古宏亮的话,又不知怎么反驳。
有部分人倒是赞成古宏亮,大声的叫道:“对,咱们就是汽修厂,造什么车?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有的人,成天闲逛,却拿着和我们一样的工资!”另一人小声的说道。
林强生笑着问道:“你说的是我?李政?我什么时候耽误活了?这两个月我自己修了多少车?你修了几个车?来的那几个卡车,你上都没上手,你怎么不说?”
李政被林强生说的无法反驳,他确实干活不主动,也没有林强生这个新来的干的多。
他脸色涨红的站了起来,叫道:“能干的自然得多干点,你不是挺会修车吗,自然要多干活!”
林强生哼了一声,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年轻们,说道:“你们知道现在卖一辆车多少钱吗?”
小年轻们都是16~7、8岁的年级,怎么可能知道这个,因此都看着林强生。
林强生继续说道:“现在一辆拉达,4700多元的价格!好好想想,要是咱们也能造车,那得卖多少钱?你们一个月有30块钱工资吗?不想着自己的工资再长一长?”
“啊?!一辆车能卖那么多钱?”小年轻们都震惊于汽车这么高的车价。有的心里盘算,几十块工资和4000多元车价之间的巨大差距。
陈兵惊讶的问道:“一辆拉达就能卖上4000多元?那我得攒多长时间才能买上一辆车啊!”
林强生看了一眼陈兵,笑了笑,说道:“以后咱们厂造车了,大家都有车开,没准人人都有一辆!”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古宏亮兴奋的叫道。
“强生说的对!咱们厂能造车了,咱们还需要买吗?人人都有的车开啊!”另一个年轻人大声的说道。
林强生看了一眼说话的年轻人叫高祁,他笑着点了点头。
林强生转头走进了车间,留下一帮议论纷纷的小年轻。
又过了半个多月,到了六月初。
汽修厂依然忙碌,只是在人们闲暇之时,总是谈论着厂里钣金车间的那辆黑色新车,和关于这辆车能值多少钱的话题。
“想不到还真能凑齐一辆新车!”一位老师傅感慨的说道。
“是啊!怎么也没想到,就这么容易,一辆车就出来了。”
“还没呢,现在还缺仪表盘和保险杠,我听说厂长和主任,正为这事着急呢。”
“唉!照相机厂的厂长还耍人玩啊!不会就因为他,咱们这辆新车就白费了吧!”
“那怎么可能,我听说省里领导们都要来参观,晾他也不敢!”
大家小声议论着,纷纷希望着照相机厂的厂长马上带着配件出现才好。
这天上午,林强生和陈兵正在给他们改装的吉普,添加翼子板、保险杠和车顶。
翼子板、保险杠都是薄铁皮做的,陈兵用黑色车漆过了一遍。车顶是用一块212的车顶板改造的,后边补了一块黑铁皮。这样看上去,顿时时髦了很多。
唯一的遗憾,就是212吉普的绿色车漆不够亮,忒土气。
“陈哥,等以后把这辆车的绿漆磨掉,喷上红漆试试,保证好看!”林强生按完一边的翼子板,站起来说道。
陈兵笑着点了点头,他欣喜的围着车子转了一遍,向围观的众人问道:“怎么样?我们造的这辆车还行吧?”
“是啊,挺好看的!”邹雪和几个姐妹在一边笑着说道。
“你们这哪是造车,这不就是把吉普改了一下样子吗?”古宏亮在一边说道。
陈兵笑道:“改下样子,瞅着也不错啊!”
常远庭从办公室里走了过来,他来到车前,围着这辆改装吉普看了看,笑着说道:“这么一改,还真挺好看的。”
林强生说道:“厂长,你看咱们这辆车刷上红漆,也让领导们来的时候一起参观参观,怎么样?”
常远庭笑道:“行,我正有这个意思呢,怎么的这也算咱们厂的集体成果啊!”
“就这个架势,我看领导们肯定喜欢。”
常远庭看了看林强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准备一下吧,一会领导们来了。我和郑主任,就把你介绍给领导们,到时候可千万别紧张!”
众人纷纷看着林强生,他们都惊讶于林强生刚来不几个月,这就要和大领导们,说上话了!他们一年当中,都和厂领导说不上一句完整的对话。人家林强生直接就到了省级了!
陈兵和邹雪等人羡慕的看着林强生,对这个新来的小师弟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行,我到时候肯定不紧张。”林强生笑了笑说道。
常远庭点了点头,问道:“到时候知道怎么说不?你先说一遍我看看,大家伙也听听。”
林强生挺了挺胸,咳嗽了一下,大声的说道:“尊敬的领导们,我是江岸汽修厂的汽修工人,我叫不紧张。”
“哈哈哈。。。。。。”
一句话,顿时把众人逗乐了。他们笑得前仰后合,纷纷指着林强生,有的眼泪都飚了出来。
常远庭笑道:“这领导没来呢,你就先紧张上了,这不行啊!”
林强生挠了挠头,呵呵笑道:“刚才说错了,领导们来的时候,我肯定不紧张。”
常远庭笑了笑,他拍了下林强生的肩膀,把他拉在一边,从兜里掏出了张纸,递给了他。
常远庭说道:“把这个看看,背一背,到时候领导们来了,你按这个背一遍就行了。”
林强生拿着纸,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个我行,厂长放心吧。”
常远庭摇了摇头,说道:“唉!以前你叫我常伯伯多好,咋不叫了呢。”
林强生呵呵的笑着,说道:“其他人都叫您厂长,我怎么好意思还叫您伯伯。”
常远庭笑了下,点了点头,背着手走回了办公室。
第十章二把手参观新车
“哎呀,常厂长你在啊!哈哈。。。。。。”赵红波坐着车打老远进了厂子,看到常远庭就大声的笑道。
“哎呦,赵厂长你来了!”常远庭一转头,就看到赵红波下了车,快步走近的身影,还满脸都是笑容。
赵红波紧走几步,双手抓住常远庭的手,就是一顿大力的猛摇,笑道:“我来给你们送配件啊!没晚吧?”
他回头对着身后的两人叫道:“快,快把带来的东西卸下来!”
“哎!”两位年轻人原本就在从车里往外搬东西,这下听到喊声速度又加快了很多。
常远庭看见厂里所需要的仪表盘、保险杠等东西都被赵红波带来了,立刻笑道:“没想到赵厂长这么及时!领导们要来了,那我们快把配件装上吧。”
赵红波一拍手掌,连连说道:“对对,快点装,不能让领导们看见车还没装仪表盘啊!”
常远庭大声的笑了笑,他挥了下手,招呼着众人说道:“抬东西了,把这些都装上新车!”
“哦!好啊!”小年轻们笑着叫着,抢着拿了地上的配件跑向钣金车间。
常远庭笑了笑,向赵红波问道:“赵厂长怎么送来的这么晚,赶着领导前面才把配件送来?”
赵红波尴尬的笑了笑,向常远庭抱歉的说道:“没想到领导们,这么重视你们的小轿车,要第一个来参观你们厂。我这不听到消息,就紧赶着出了模子,给你们做了嘛。常厂长可千万别在意啊!我们的任务,也是很急的!”
常远庭爽朗的笑道:“好,送来就好。咱们一起去看车?”
赵红波点了点头,说道:“好,我也想看看你们厂造的车是啥样。”
“好,走!”常远庭笑呵呵的领着赵红波来到车间。
此时林强生正坐在驾驶室里,把方向盘卸了下来,然后再把仪表台装上。
“啪啪”几声轻响,林强生拍了拍仪表台。
硬塑料的黑色材质,表面还有些光滑的感觉。这让看惯了铁包皮仪表台的师傅徒弟们,发出一阵阵赞叹声。
“瞅着,挺亮堂的样子啊!”师傅们找不到什么形容词,只好赞一声亮堂。
“可不,比以前那些零零碎碎的凑一起的,好看多了!”其他师傅说道。
林强生把仪表台按上,拧上几个隐秘的螺丝,然后又按上了方向盘。
他瞅了瞅整体效果,还算不错。最起码,跟这时代的轿车内饰比,是有明显不同了,这是划时代的产品设计思想。
“强生,你来看保险杠是不是这么装?”陈兵在车前说道。
林强生下了车,来到车头,看着黑色保险杠被安装到位,笑着说道:“没错,就是这么装。”
陈兵笑了一声说道:“你还别说,这塑料保险杠,瞅着还真像那么回事。”
林强生用手掰了掰,保险杠分毫未动,点头说道:“嗯,还挺结实的,要的就是这个感觉。这塑料保险杠,在撞上物体之时,容易变形,还容易回弹。这是它的一个优点!它不像金属那样,变形后不回弹,只能是回汽修厂修理。”
陈兵点了点头。
常远庭这时在边上说道:“强生,这车都搞齐了吧?”
林强生回头,看是厂长、主任和赵红波在一边看着呢。
他笑着说道:“除了空调、收音机外,差不多是齐了。”
常远庭笑道:“你还想装收音机,空调?”
林强生点头道:“那当然,没有这两样的车,不是好车!”
赵红波在旁边看得不明所以,他先前围着这辆轿车越开越喜欢,现在看到常远庭很重视这个小年轻,他疑惑的问道:“常厂长,这是谁?”
常远庭笑道:“这就是我们这个车的设计者,林强生小同志,哈哈。。。。”
赵红波惊讶的看向眼前的年轻人,这还是个孩子吧?!
“这车是你设计的?”赵红波不信的问道。
林强生点点头,说道:“算我设计的吧,厂子的两位领导,常厂长和郑主任,都给了很大的帮助!还有赵厂长您厂的仪表台,这车是集众家之长才能造的出来!”
“哎呦,小子真会说话!”赵红波大声的笑了笑,看了看常远庭和郑永民两人。
郑永民笑着说道:“林强生的父亲是我们这的工人,平时也负责出个图什么的,这算是继承了他爸的好传统了吧。”几人一起点头。
赵红波看着眼前的轿车,眼前一亮,说道:“这车叫什么名?你们以后还生产车不了?”
常远庭笑着说道:“这车的名字,我们取名叫,捷达。以后当然还要生产的!”
赵红波点点头,高兴的说道:“那好,以后你们要是生产出了第一批车,一定要记得给我们照相机厂留一辆啊!”
常远庭和郑永民,相视一笑。已经有好多家企业单位,要预定第一批车了,看来他们是不用发愁轿车的销路了。
也是,现在的上海牌轿车,全年产销5000辆,仍然供不应求!好多想买车的单位,还要排队等待。
常远庭笑着说道:“没问题!”
“厂长,领导们来了,还有几百米的距离。”一位上了岁数的师傅,跑进来向着几位厂长主任叫道。
“哎呦,快点吧。出去,都出去,迎接领导们,站门口欢迎!”常远庭赶紧招呼着众人出外迎接。
离着厂门几百米的路上,三四辆吉普车,后面还跟着一辆伏尔加轿车,正在向这边的厂子开来。
前头已经安排了厂里的人,举着小红旗,看着领导的车来了,就赶紧摇旗。
这边厂里,还有人拿着老式望远镜在看着。
林强生瞅了这人一眼,盯上了他手上的老式日军望远镜。这玩意不知是从哪来的,一会问问,方便的话,就以后买来玩玩。
汽车不一会就开到了厂门前,咔哧咔哧的老式吉普刹车音。。。。。。
一片热烈的欢迎声中,工业局的领导和伏尔加轿车上的领导都下了车。
工业局的领导穿着一身灰色的毛式中山装,戴着一副大框眼镜。他下了车来双手抱拳,冲着几位厂领导笑了笑,然后走到伏尔加轿车旁边。
一位穿着浅色中山装的老干部,从轿车上下了来。
这人60多岁的年级了,穿着一身深色的中山装,同样戴着一副大黑框眼镜。
“这是省革委杨书记,咱们省的二当家,大家欢迎!”工业局的领导站在这位老人家的身后,向大家介绍道。
“哦?”郑永民和常远庭十分惊讶,居然把省里的二把手给招来了。
他们赶紧带头鼓掌,郑永民走上前去,向杨书记敬了个军礼。他笑着说道:“首长好!”
杨书记惊讶的看了看他,笑道:“你是郑永民,汽修厂的革委会主任?”
郑永民笑道:“是啊!老首长,没想到您还认识我!”
杨书记笑道:“不要叫什么老首长,咱们都是主任,没什么不同嘛!”
杨书记小小的开了个玩笑,大家纷纷凑趣的哈哈大笑了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