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警官-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安排一位分局副局长专门协助镇里各项工作,比如安排副教导员老殷守在“西部大开发”工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又比如“多管闲事”提醒镇领导行政村撤并、村委会直选存在贿选隐患,与综治办(打拐办)、计生办、妇联及团委等单位的关系更不用说。
  换言之,以前所做的一切全为这一刻,有那么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意思。
  “同志们,坚持一下,辛苦一下,今晚是这个案子的最后一个行动,大家先去会议室待命,半小时后开始行动。”
  “韩局长,什么事,火急火燎的。”话音刚落,周正发和妇联许主席骑自行车匆匆赶了过来。
  具体要做什么等会儿统一部署,没时间一个一个解释。
  韩博跟他握握手,急切说:“周主任,许主席,什么事等会说。现在请二位帮帮忙,联系能联系上的打拐志愿者,动员所有能动员的良中良小教师、企事业单位干部和职工,晚上有大行动,我急需同志们协助。”
  “大行动!”
  “有两点请放心,一没有危险,二不会让同志们白帮忙。现在8点16,我们大概8点45左右开始行动,凌晨1点前结束。每人10元加班费,完了一人发两袋面包一瓶饮料垫垫肚子回家睡觉。”
  民警和联防队员全来了,分局一大半车全在这儿,周正发感觉晚上行动不简单,一口答应道:“半小时集合,时间来得及。”
  韩博正准备感谢一下,越野车到了,法制队长小徐跳下车:“报告韩局,建筑站、建材机械厂、榨油厂和西边工地上的车全已联系好,马上到。”
  “好,你安排一下,我和教导员上去向焦书记和陈镇长汇报。”
  “是!”
  ……
  从柳下回来的路上打过电话,摊上村委会选举极可能出现贿选这种事镇领导几乎全在家,正在三楼小会议室等候韩博和陈兴国,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立正敬礼,简单汇报情况,简明扼要汇报晚上的摸底行动部署。
  发现水漂把尸体捞上岸时是晚上,柳下河大桥附近的工地没加班,一个工人没有,只有几个看工地大门的。他们责任重大,必须坚守岗位,不能瞎走。
  命案,影响太恶劣,传出去会搞得人心惶惶。
  陈兴国第一时间又封锁过消息,不许联防队员乱说。镇领导个个忙,根本不会注意到认尸启事。以至于事情过去好几天,许多镇党委成员对4。19案一无所知。只有焦汉东和陈文兵知情,不过没想到小伙子晚上要搞这么大行动。
  “以打拐名义进行?”
  “是的,不提命案的事,只找人、只问人、只打听人。身高一米六左右,身材偏瘦,长头发,失踪时穿黄衣服,也可能穿其它衣服,左耳垂下有颗痣,体貌特征相对明显,如果在我们良庄丁湖永阳李庄出现过,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
  良庄这边群众基础好,老良庄的乡村两级干部也比较得力,好动员、好组织,丁湖李庄永阳不行,大晚上只能去找几个中学和小学的教师,包村干部都不一定能联系上。
  时间太急,焦汉东紧盯着他双眼问:“小韩,非要今天晚上,能不能放到明天?”
  韩博摇摇头,耐心解释道:“焦书记,陈镇长,各位领导,从发现尸体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天,今天在柳下河及两岸动静闹得又比较大,不能再延误战机。再就是晚上个个在家,请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及村民小组长帮帮忙,快刀斩乱麻,几个小时就能摸完。”
  大白天,个个有事,大门紧闭,你去找谁?
  想起去年打击收茧贩子的紧急行动,焦汉东也想看看新一届党委班子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拍拍桌子,同意道:“行,晚上行动就晚上行动。各位,我们分个工作,我和张健同志对良庄比较熟悉,我们负责老良庄几个村。老陈、老钱对丁湖非常熟悉,负责老丁湖几个村……”
  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镇党委成员包区包片。
  几个人跟车去动员中小学教师,去组织各村党员干部,几个人留在家里打电话联系已下班的镇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干部,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良中良小和“思岗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打拐志愿者最积极,跟镇领导们一起走下楼,住得近的十几个志愿者已经赶在工地拉土的卡车前面到了。
  联系上的许多同志已经上床休息,穿衣服、骑自行车过来耽误不少时间,直接到8点58分才集结完毕。
  镇政府大院里灯火通明,包括民警和联防队员在内两百多人。
  分局法制队长小徐和镇综治办主任周正发招呼众人排队,站整整齐齐,看上去蔚为壮观。
  韩博不是镇党委委员,不能发号施令,教导员陈兴国代表镇党委宣布行动部署,焦书记最后讲话。
  “同志们,我们良庄镇是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乡镇’,现在到场的有十几位县里评选的‘打拐工作先进个人’。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
  焦书记回头看看韩博二人,接着道:“陈兴国同志刚才说得很清楚,我们的工作就是与各村党员干部密切合作,挨家挨户敲门询问,搞清我们包干负责的各村各组群众,到底有没有见过那个妇女……”
  《认尸启事》作用真不大,不管你张贴多少,人根本没兴趣看,看一眼也记不住。
  紧急召集的一百多干部教师医生护士和企业职工,全以为是寻找被拐妇女下落,全以为即将开始的是解救被拐妇女行动,谁也没把它与到处张贴的《认尸启事》联系起来。
  “同志们,该交代的全交代了,现在正好9点,按刚才的部署,立即行动!”
  “是!”
  分局民警和联防队员异口同声一阵吼,声势浩大的摸底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良庄、良东、柳中、柳西几个村近,不用坐汽车,骑自行车过去。一个村去一个小组,一组十二人,其中包括一名干警或两名联防队员。
  老良庄离得较远的村坐分局警车或临时征用的各企业面包车,去丁湖李庄永阳乘大卡车,民警、联防队员和其他同志们站在车厢里,带队的镇领导坐副驾驶。
  兵分十几路,同时出发。
  丁湖位于良庄镇的中心位置,韩博没跟焦书记一样在镇政府坐镇,开交警队皮卡给卡车队开道,亲自赶赴丁湖。
  刚到丁湖警务室,乔兴旺电话到了。打听这边摸排失踪失联人员行动进展,搞得跟专案总指挥似的。
  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一种“负责”的体现。
  韩博推开车门,跟下属一样汇报道:“乔局,我这边马上开始,主要是临近柳下河的几个乡镇,再往东没什么必要。我们警力不多人不少,镇党委镇政府全力支持,发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采用人海战术。最迟凌晨2点,我就能把东岸情况搞清楚。”


第252章 “死成这样怎么不拉去烧”
  “汪干事,我良庄分局王燕,良庄三组摸排完毕,无失踪失联人员,没人见过与被拐妇女相似人员。”
  “好的好的,我记下了。”
  “云主任云主任,我章庆军,湖西七组摸排结束,没发现异常!”
  “钱干事,是钱干事么,我段山贵,凤凰五组查完了,有一个傻子三年前走失,男的,四十多岁,不是女的,没其他失踪失联人员,一样没人见过跟被拐妇女相似人员。”
  ……
  9点24分,丁湖警务室里电话声、对讲机呼叫声开始此起彼伏。
  摸排失踪失联人员行动分为两个指挥部,一个在镇党政办公室,一个设在丁湖警务室。
  镇里的指挥部负责调配参与摸排人员,负责总体摸排部署。
  焦书记和几位副书记副镇长经常下村,熟悉情况。正在摸排的大多是镇干部、中学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全是他们的手下,干这个他们比分局在行。
  哪儿缺人,让刚联系上的干部去哪儿报到。
  哪一组摸排任务完成,立即给哪一组布置新的摸排任务。
  老良庄派出所去年搞“治安防控网”建设,先后添置四十多部对讲机,几个派出所和刑警四中队撤并过来之后全分局共有一百多部,形成良庄、丁湖、李庄及永阳四个无线通信网。
  丁湖李庄永阳三个派出所撤销,人并没有全撤,留有三个警务室。
  镇政府和三个警务室有电话,几部电话把四个无线通信网“连结”到一块,指挥起来很畅通。
  丁湖警务室既是无线与有线通信的“中转站”,也是良庄公安分局的临时指挥部,确切地说应该是“信息中心”,四个片区的摸排结果第一时间汇总到这儿。
  既要承担“命令中转传达”任务,又要负责统计摸排结果,匆匆赶来的四位镇干部很忙,电话总是占线。
  作为摸排行动的实际总指挥,韩博反而成了一个“闲人”。
  插不上手,只能看着镇工办云主任、计生办吴干事和民政办汪干事,以及春节之后从永阳并入良庄却一直没见过面的老朋友、老单位同事杨小梅的爱人、良庄镇组织干事钱朋忙碌。
  乡镇撤并之前他们分属四个不同乡镇,熟悉各自负责区域的情况。
  要负责记录几个村,一个村有几个村民小组,该村该组的确切位置,该村该组大概有多少人口,他们真了若指掌。
  尽管非常了解,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仍手绘了几张表格。趁接电话和回对讲机呼叫的空档,在前面一栏填上各村各组,前线摸排完一个,顺手拿起笔在相应的村组后面打上一个勾。
  全镇总动员,如假包换的人海战术!
  平时看似人浮于事的党员干部,只要组织起来就能发挥出巨大威力。要在短短5个小时内摸排完12万6千人,如果没镇党委镇政府,如果没那么多党员干部,光凭良庄公安分局近百号民警和联防队员无异于痴人说梦。
  集中力量好办事,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韩博感慨万千,又有那么点患得患失。
  从破案角度出发,希望能摸排出线索。
  可有线索不等于就能破案,就能将凶手绳之以法,又有些担心摸排出什么。潜意识里希望自己辖区没事,希望问题出在新庵。
  正胡思乱想,教导员打来电话,他今晚负责后勤。
  “韩局,镇里刚统计过,李庄164人,丁湖183人,永阳155人,良庄221人,包括镇政府指挥部人员在内,一共759名同志参与行动。我现在让永亮把加班费和干粮一起送过去,丁湖那边可以委托云主任和钱干事代为发放。”
  “送过来了,好好好。”
  “韩局,那我就去永阳了。”
  “去吧去吧,路上让小颜开慢点。”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局里总共批5万专案经费,晚上的摸排行动光加班费就要7590,把参战人员的干粮和征用车辆的费用算上,1万不一定够。
  水上派出所的四条汽艇在柳下河里执行任务,十七个师傅在柳下河两岸连夜打捞,这些全要花钱。
  并且这才是刚刚开始,摸排出线索要往下查,摸排不出线索要想其它办法,总之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别说5万,或许50万也不一定够。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不知不觉已深夜11点56分,良庄摸排行动进行的最早,汪干事在他的表格上打下最后一个勾,如释重负地瘫坐在椅子上,笑问道:“韩局长,良庄的试考完了,这份答卷满不满意?”
  “这有什么满不满意的,现在就看丁湖李庄永阳的。”
  云主任回头道:“我这还有21个村民小组,最多一个半小时。”
  “我这边19个,也快了。”钱朋放下对讲机,忍不住问:“韩局,折腾一晚上,花那么多经费,值得吗?”
  韩博苦笑道:“值不值得,这个也不好说。干我们这一行跟其它行业不一样,明知道是大海捞针一样得去捞。”
  与此同时,分局治安中队民警李会斌在一个村干部带领下,敲开花甸村六组一户靠路口人家的门。
  老两口和孙子在家,儿子儿媳在外务工。
  明天正好星期六,这么晚小朋友仍在看电视,门是他开的,二老也是他叫醒的。
  说明来意,老爷爷摇摇头,一边招呼二人坐,一边哈欠连天说:“没有没有,没见过没见过,我们花甸多偏,没外人来,平时卖货的都很少。”
  “大爷,你再帮我想想,这段时间周围有没有哪家姑娘媳妇出去没回来,没消息,家里很着急的。”
  “出去人多了,种田不赚钱,年轻人谁在家?没消息的没有,不找好工作谁出去,出去要花路费。更没有你说的那个长头发,耳朵底下有痣的。”
  这一个村民小组已经询问过七八户,谁也没见过,家里都没人失踪失联。
  其实想了解这些情况用不着挨家挨户问,只需要请村干部打听打听就行。
  李会斌感觉这是在做无用功,这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经费。正准备起身告辞,小朋友突然回头道:“我见过耳朵下有痣的女的,爷爷,你见过,奶奶也见过!”
  不会这么巧吧!
  李会斌一愣,急忙问:“小朋友,告诉警察叔叔,你什么时候见过,在什么地方见到的,痣是在左耳朵下面还是在右耳朵下面?”
  “去年,就在这儿,她在我家住了好几天,左右左,左右左。”
  小家伙跑到客厅中央做了个怪异的动作,突然指着左耳笑道:“这边,左边。她是长头发,不过没穿黄衣服。”
  天底下没那么多巧合,李会斌欣喜若狂,紧拉着他双手问:“她个子有多高?”
  “比我奶奶高,跟我妈差不多。”
  “你妈妈多高。”
  “不知道。”
  有些小孩连母亲的生日都记不得,怎么会去记身高,再说农村人谁又闲着没事干去量身高,李会斌松开双手,在门框上比划道:“有没有这么高?”
  小家伙眨了眨眼,左看看右看看,朝上指了指:“高一点,一点点。”
  尸体长163厘米,穿上鞋,如果头发再梳起来就不止了,李会斌追问道:“小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