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警官-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定性,确定罪名,把法律大旗扛起来。张局长被搞得啼笑皆非,坐下苦笑道:“老吉,那两个嫌疑人练的是中功。”
  县里练气功的不多,吉主任哪知道“联系”的部下正在对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中功又怎么样,它符合会道门的一切特征,诵经拜神,拜得还是个假神仙,大搞个人崇拜,招摇撞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小韩已经很保守了,要是由着老卢,非要定他们个反革命不可。”
  老卢参与进来就不一样了。
  张局长松下口气,笑问道:“他还说过什么?”
  “他说乡里的老干部老革命对此极为不满,联名举报,要求乡党委和我们公安部门严厉查处。涉案金额三十多万,许多上当受骗的群众也纷纷向派出所举报。昨天在良庄他汇报过,政委也在。”
  袁政委唉声叹气说:“是汇报过,只是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打招呼。”
  “你接了几个?”张局长掏出手机问。
  “从上班到现在一共接了六个,只认识一位,另外五位不认识,没见过。”
  他话音刚落,手机又响了。
  张局看看来电显示,起身接听,一脸为难地说:“钱主任,不好意思,我刚到局里,刚了解完情况。哎呀,这事比较麻烦,您听我说,抓那两个人是我们公安局良庄公安特派员在乡党委领导下进行的。公安特派员您知道的,要接受乡党委领导。而且,而且那两个人,在当地民愤较大。老干部不满,群众举报,从刚了解到的情况看,确实存在一些违法行为。招呼我可以打,关键乡干部不一定买我账,那个乡党委书记很难缠,出了名的……”
  打哈哈,和稀泥,他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不言自明。
  袁政委乐了,指着又开始震动的手机做了个鬼脸,走到办公室外去接电话。
  吉主任终于意识到这件事有点麻烦,等局长接完电话,好奇地问:“张局,来头大不大?”
  张局收起手机,轻描淡写地说:“以前不小,现在退下来了。他不练,只是受人之托。要是有人找到你这,一样往老卢身上推。我们能做的就这么多,小韩到底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就看老卢能不能顶得住。”
  “难怪他一大早给我打电话,原来早预料到会有人打招呼。”
  作为公安局长,谁希望辖区内有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只是要考虑方方面面因素,要考虑到因此带来的影响,不得不束手束脚。
  有个派出所在前面冲锋陷阵挺好,只要他们闯过这一关,其它乡镇的工作就好做了。到时候来个依葫芦画瓢,跟打拐一样一举解决掉这个问题。
  张局长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作为良庄派出所的“保护伞”,老卢退居二线太可惜,应该多干几年,这样才能为小伙子接二连三的打击行动保驾护航,才能达到为全县公安工作扫清障碍的效果。
  与此同时,韩博迎来派出所成立之后的第一位新同事,思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驻良庄派出所交警黄小河。
  小伙子二十二岁,一米七五左右,国字脸,五官端正,轮廓分明,看上去很精干。
  他不是一个人上任的,带来一卡车“停车检查”的路障,“限速60”、“前方200米检查站减速慢行”之类的交通警示牌,以及一大堆塑料三角锥和一辆崭新的皮卡。
  两市交界的检查站,代表着思岗交警乃至思岗公安形象,小伙子很帅,警车一样要新的。
  从今往后要接受交警大队和派出所双重领导,这辆车说白了归所里用。
  其它乡镇派出所一辆车没有,自己这边有两辆仍感觉不够用,不需要求人,不要花一分钱经费,就能多一辆警车,韩博非常高兴,紧握着他手热情地说:“小河,今天先安顿下来,中午给你接风,明天安排人陪你转转,熟悉下情况,元旦正式去柳下河大桥上岗执勤。”
  打拐英雄,这几天晚上连续上思岗新闻。
  比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王解放更年轻,不仅是全县最年轻的派出所长,而且是所有派出所长中唯一的乡长助理。
  黄小河同许多年轻民警一样把眼前这位当成偶像,不无兴奋地说:“报告韩所,出发前大队领导交代过,让我接受您领导,服从您指挥,从现在开始,我全听您的。”
  “别您来您去的,听着生分。”
  正准备让王燕带他去三楼找间宿舍把行李放下,让老王带几个人卸卡车上的交通管理设施,一辆悬挂军牌的客车缓缓停在派出所大门口。
  司机探头看看,确认无误,打转向灯,竟大大咧咧拐进大院儿。
  来了,真来了,竟然来一车人。
  韩博定定心神,给随时准备“非正常拍摄”的陈猛使了个眼色,扔下正莫名其妙的黄小河,快步走到车门边,同扶着门准备下车的一个四十多岁的军官立正敬礼。
  “首长好,我是思岗县公安局良庄派出所所长韩博,请问首长有什么事,我们能给您提供什么帮助?”
  “你是派出所长?”这么年轻,军官将信将疑。
  “报告首长,我们县编制紧张,县编办暂时没给我们所下正式文件,为方便工作,加挂派出所牌子,其实是公安特派员,不是所长。”
  特派员也好,派出所长也罢,关键要能说了算。
  军官让开身体,一边搀扶一个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车,一边冷冷地问:“你们昨天是不是抓过两个人?”
  “首长,您怎么知道的!”韩博流露出一脸惊诧的神情。
  “我怎么知道你别管,先回答有没有。”
  “有。”
  “他们到底犯过什么罪,你凭什么抓人?知法犯法,滥用职权。小伙子,这件事很严重,我要求你立即放人,并赔礼道歉。”
  叫你几声首长,真当自己是领导,就算是领导,有权领导公安么。
  韩博装出一副茫然的样子,挠挠后脑勺,欲言又止地问:“首长,请问您是哪个单位的,能不能出示下证件。”
  “要检查我证件?”
  “不是,我,我,首长,您的要求让我很为难,别说我无权随便释放犯罪嫌疑人,就算有权,您也得让我知道释放给谁是不是?”
  小地方的小民警,胆子果然很小。
  军官打心眼里瞧不起这种在老百姓面前扬威耀武,看见领导就卑躬屈膝的基层干部,回头看了看一个刚下车的年轻人,掏出军官证:“自己看。”
  开什么玩笑,一个干休所的管理员,竟然跑派出所来摆这么大谱。
  韩博乐了,强忍着笑合上军官证,双手举着交还给他,一脸歉意地说:“首长,非常抱歉,我不能服从您的命令放人。抓他们一是因为其违法犯罪,二是乡党委的决策。要不这样,我陪您去乡政府找我们乡党委书记,在这个问题上他的意见很重要。”


第134章 有备而战
  昨晚见过照片,韩博一看认出站在军官身后的就是本案主犯郭建平!
  瘦巴巴的,戴着一副眼镜,穿西装打领带,皮鞋擦得铮亮,梳着跟他们“大师”一样的发型。可惜人太瘦,天庭不饱满,脸上没红光,有发型没福相,显得很不协调,看上去不伦不类。
  干休所在南港,老干部们应该全是从南港市区来的。
  坐两个多小时车,估计坐累了,三三两两聚在院子里,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伸展双臂,甩甩腿脚,相互之间聊聊天,口音天南海北全有。
  我行我素,悠然自得,对车边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似乎懒得管抓人放人的事,像是来旅游而不是找麻烦的。
  现在不是抓人的时候。
  韩博朝小单微微摇摇头,热情无比地上前招呼道:“各位首长,外面冷,刚从车里出来容易着凉的。会议室地方小,坐不下,要不去我们食堂坐会儿,食堂有开水。”
  “你们谈你们的,别管我们。小同志,厕所在哪儿?”
  一个器宇轩昂的老干部摆摆手,注意力转移到小单身上,小单急忙道:“报告首长,厕所在对面,办公楼里也有,不过要上二楼。对面厕所挺干净,我陪您去。”
  “夏主任,车书记,你们不是要上厕所么,一起去。”
  “等等,我上车拿卫生纸。”
  ……
  默默数数,一共来十八位老干部。
  从他们相互的对话中,能听出不全是部队老干部,至少有五六位是地方干部,正判断谁离退休之前的职务更高一些,来找茬的管理员不耐烦地说:“小伙子,谁抓的人,我找谁。其它事先放一边,告诉我人在哪儿。”
  “报告首长,两名嫌疑人在我辖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已按相应法律法规对其执行拘留,人在我们县公安局看守所,不在这儿。”
  “拘留!”
  韩博点点头,小心翼翼确认道:“是的,我刚安排人把拘留手续送给他们的亲属。”
  在市里有好几个公安朋友,管理员非常清楚一旦进入司法程序意味着什么。
  县官不如现管,他是公安特派员,他有案件管辖权。虽然托人给他们局领导打过招呼,要是他不听局领导招呼,非要上纲上线,局领导也没办法,至少在案子上不好说什么。这跟开地方车被交警拦住,遇上愣头青,给他们领导打电话不一定管用一个道理。
  管理员急了,声色俱厉问:“他们从事过什么违法犯罪活动,你凭什么拘留?”
  韩博装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说:“报告首长,他们利用会道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骗取他人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四条第四款之规定,我公安机关有权对其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会道门,开什么玩笑,你以为是刚建国啊!
  管理员脸色更难看了,气呼呼问:“你凭什么认定他们利用会道门,你知道什么是会道门吗?”
  “我们,我们,我们有足够证据,我们明确告知过嫌疑人及其亲属,若对处罚有异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
  管理员不了解良庄,郭建平了解。
  为了把堂弟和表弟捞出来,为了今后在老家传授功法不受影响,他把管理员拉到一边,凑到耳边低语道:“跟他说没用,要找说了算的。在良庄,乡党委书记卢惠生一手遮天,只有去乡政府,找姓卢的。”
  “你等着,这件事没完!”
  管理员回到车门边扔下一句狠话,转身招呼道:“梁参谋长,夏主任,车书记,我们去乡政府吧,早点把事办完,早点去柳下转转。”
  “怎么回事?”
  “他说了不算,这里乡党委书记说了算。”
  “乡党委书记才正科,又不是公安局长,凭什么说抓人就抓人?现在这些乡镇干部太无法无天了,难怪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穿呢大衣的老干部摇摇头,痛心疾首。
  一个穿皮夹克的老干部嘀咕道:“乡镇一把手,大事小事说了算,土皇帝。”
  “我倒要见识见识这个无法无天的土皇帝。”
  ……
  老干部群情激奋,一个比一个不爽,上车准备去乡政府找老卢算账。
  陈猛抱着一个包,飞快钻进7号车。小单二话不说,很有默契地点着引擎,轻踩油门跟了上去。
  小任守在二楼办公室,早把这边的消息通报给乡政府了。老卢就等着他们去,实在没什么不放心的。
  两辆车一驶出院子,韩博快步走到西面小黑屋外,向几个刚从里面走出来的村民问:“有没有认出来,授课传功的两个老干部在不在里面?”
  “在,第一次是穿红棉袄戴鸭舌帽的老头,第二次是穿黄大衣戴眼镜的老头,第三次两个老头一起来的。”
  “不会错,耳朵边上有颗痣,记得清清楚楚。”
  “另一个满脸老人斑,就是他们,化成灰我都认识。”
  自投罗网,管理服务他们的领导有麻烦了,韩博感觉很是好笑,又问道:“军官呢,是不是刚才跟我说话的那个?”
  “就是他,好多人见过。”
  黄小河从今天开始就相当于所里的人,王燕没瞒他,刚才悄悄说过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事。
  年轻人,血气方刚,想干一番事业,领导都不怕,一个小交警有什么好怕的,才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兴高采烈地跑过来说:“韩所,刚才那辆大客有问题。车有问题,驾驶员也有问题。”
  “什么问题?”
  “车牌是真的,车不是军车,驾驶员怎么看怎么不像现役军人,我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是地方车挂军牌。”
  假的可以暂扣,真的公安无权查它,韩博严肃地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黄小河不无得意地笑道:“韩所,我干三年交警,在路上查三年车,什么车没见过。刚才从车边过,习惯性看了几眼,发现挡风玻璃上的年审标志没撕干净,不是部队车管部门的,是市公安局车管所的。”
  术业有专攻,不得不服气。
  韩博想了想,又问道:“有没有可能是部队从地方买的二手车?”
  “军车有编制的,不太可能从地方上买二手车。而且开军车必须是军人,刚才那司机四十多岁,肥头大耳,手上戴那么大一个金戒指,百分之百不是军人。”
  越来越有意思了,来找麻烦,还开一辆假军车,韩博拍拍他胳膊:“走,我们一起去乡政府,把交警执法的手续全带上,到了乡政府听卢书记命令,他说查就查,他说扣就扣。”
  “是!”
  一来就能查扣假军车,到底移交给市军分区处理,还是局里处理,那是以后的事,关键有机会摸老虎屁股,小伙子兴奋不已。
  焦乡长率领一部分乡干部,十几个村支书,乡里几个企业的一把手和几个乡人大代表早上去江南考察了。乡政府没几个干部,只有老卢、崔副书记和统战委员坐在一楼大会议室,主持全乡老干部工作会议。
  但是,随着南港老干部的到来,老干部工作会议变成了高级老干部和良庄老干部的辩论会。
  “没去找你们,你们竟然敢来!”
  一个上过战场、打过仗、流过血、身上留有弹片,结果仍在农村种地,每月从民政部门只领几十块钱的老革命,看见他们这些拿高工资、享受高待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