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牌农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牌农女-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主,王妃,可算找着你们了。”碧莲正在焦急张望,看到她们眼睛一亮,快步迎上来见礼。
    高华莲将繁文缛节都省了,上来就说最重要的,“方才太医给定亲王妃诊过脉,说是有小产的迹象。”
    “小产?!”叶知秋和凤玥齐齐变了脸色。
    高华莲明白她们吃惊的是什么,给她们解释道:“刚刚诊出来的喜脉,日子还浅,只有月余。若不是摔倒动了胎气,只怕还诊不出来呢。”
    叶知秋和凤玥对视一眼,神色都很严峻。
    如果只是打一巴掌,求求情就能过去。偏偏事情这般凑巧,太医一诊就诊出了喜脉。宣宝锦没事还好,万一有事,莎娜搞不好会背上残害皇家血脉的重罪。
    叶知秋很了解莎娜,那丫头虽然率性活泼了一些,可绝不是鲁莽之人,心知她不会无缘无故对宣宝锦动手,便问高华莲,“那两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我也不是很清楚……”高华莲说完这一句,见有两个宫女经过,便住了口。待人走远了,才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原来她们离开重景宫没多久,诗会就进入高~潮阶段了。
    宁妃娘家侄女霍小姐很争气地中了状元,榜眼是季家长房嫡孙女,沈家小姐占了探花。
    高华莲被人拉去友情参赛。不肯抢了未出阁小姐们的风头,拿捏着分寸写了一首不甚出彩的,屈居第四。
    梁太后和穆皇后将那三位才女重重地夸赞了一番。并封了赏。
    一位将军夫人见霍小姐娴静大方,又颇有才气。透露出想要结亲的意愿。除她之外的夫人、老夫人们虽然没有挂在嘴上来说,不过心里也都有中意之人。
    总之,皆大欢喜。
    趁着兴致大好,一起出门放灯许愿,顺便观看难得一见的美景。
    高华莲原本是跟莎娜在一起的,被人拉住说话的工夫,就听见莎娜怒气冲冲地嚷道:“别以为你是女人我就不敢揍你!”
    然后听见“啪”地一声脆响,回头看时。就见宣宝锦嘴角流血地倒在地上。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得到消息,将两人叫过去问话,定亲王妃只说是误会,求太后娘娘不要深究。长谊郡主却说没有误会,是定亲王妃先骂人,她才动手打人的。
    之后宣了太医,便诊出喜脉来了……”
    这个时候最怕乌鸦嘴,“小产”两个字不好反复挂在嘴上来说,高华莲便隐了半句,“太后娘娘知道了大发脾气。把长谊郡主带到后殿去审了。”
    碧莲补充道:“太后娘娘正在气头上,郡主又不肯服软,娘娘事情闹大不好收拾。叫奴婢派人去寻公主和王妃回来,帮忙劝劝郡主……”
    高华莲和碧莲句句点到为止,然叶知秋和凤玥都能想象得出宣宝锦楚楚可怜,又强忍痛苦和委屈,尽显善良大度的模样。
    她这惯用的伎俩当真男女通吃,屡试不爽。若不是她明着求情,暗中火上浇油,梁太后再怎么心疼自己养大的人,也要顾及莎娜的身份。能掩则掩,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审讯。
    “这次莎娜怕是要吃亏了。”凤玥面上带着冷笑。“除了我们,谁会相信宣宝锦会骂人?”
    对于这件事。叶知秋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便招呼她和高华莲,“走吧,先进去看看情况再说。”
    后殿的正堂里只有梁太后、穆皇后、芸妃和宁妃,肇事双方的莎娜和宣宝锦,以及刚刚进去的太医。其他人大多聚集在重景宫后殿的院子里,三五成群,低声地议论着。
    不能现场围观,却能从敞开的大门清楚地听到里面的声音。
    叶知秋一踏进院子,就听见了梁太后中气十足的喝问声:“说,是不是有人唆使你对锦儿动手的?”
    喝问的对象显然是莎娜,至于那个“有人”指的是谁,只要不是傻子,心里都有数。
    饶是早有心理准备,叶知秋还是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果然是冲她来的吗?
    也是,在外人看来,莎娜跟宣宝锦无冤无仇,甚至还在亲事上承过那夫妻二人的情,若没人唆使,怎么会对娇弱如花,人见人怜的定王妃下手呢?
    外面早有传言,说她安排莎娜住进雪亲王府,装得跟亲姐妹一样,是准备将来开脸收房,给凤康做妾,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有人都知道莎娜是异族女子,不懂中原规矩,单纯好骗,对她可谓言听计从。这个唆使之人,除了她还能有谁?
    梁太后这一问,无异是把她当成首号嫌疑犯了。
    为了自家兄弟,这老太太对她忍耐想必早就达到极限了。于是在今天这个大好的日子里,出了这等事,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新账旧账一起清算了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是冲她来的,她当然不能做缩头乌龟。
    心念转动间,已来到门前站定,故意拔高了声音,对守在门边的宫人道:“雪亲王府叶氏知秋求见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劳烦两位帮我通报一声。”
    大殿内外同时安静下来。
    一瞬之后,里面传出梁太后染着冷怒的吩咐声:“叫她进来。”
    宫人应了声“是”,侧身相请。
    凤玥觉出气氛不同寻常,跨上一步,低声地道:“九嫂,我陪你进去。”
    “不用。”叶知秋冲她安抚地一笑,“放心。没事。”
    凤玥也知道自己进去帮不上什么忙,还有被迁怒的危险。有芸妃在,当能护她几分。梁太后或许不给别人面子,但芸妃的面子总会顾念一二。
    这么想着。仍不放心,赶在她进门之前飞快地叮嘱道:“太后娘娘吃软不吃硬,进去先服个软,其它的慢慢说。”
    叶知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理了理衣裙,迈步进门。
    皇室女眷和朝臣家的夫人小姐们都觉得她这是傻了,太后正等着捉她的短。她不避着就罢了,怎么还主动送上门去了?有同情的,有不屑的,有等着看好戏的,神色不一而足。
    里面的气氛比想象的更沉肃,梁太后在上首正襟危坐,面色寒厉。穆皇后坐在她旁边,依然是那副端庄和善的模样。
    宁妃和芸妃分左右陪坐在下首,一个毫不掩饰幸灾乐祸的神情,一个忧心忡忡。
    莎娜站在地上。腰挺得笔直,浑身都散发着“不服气”的信号。
    宣宝锦被安置在用屏风临时隔出来的半开放式隔间里,泪眼迷离。惶恐不安地倚在一张软榻上。对面坐着一位年近五旬的太医,隔着纱帘,手指搭在她覆了帕子的手腕上,闭目把脉。
    旁边有两个宫女,正轮流用浸了冷水的帕子为她敷脸。
    看到叶知秋进来,明显地瑟缩了一下。梁太后瞧见这一幕,脸色又阴沉了两分。
    叶知秋连冷笑都懒得,心里只觉腻歪得紧。走上前来,正要福身见礼。梁太后就当头冷喝道:“跪下。”
    自己跪那是尊敬,被人喝令下跪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叶知秋原想遵照凤玥的叮嘱。先服个软的,被梁太后吼了一嗓子。便改了主意。
    照旧福身见礼,“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宁妃娘娘,芸妃娘娘。”
    梁太后没想到她会无视自己的命令,一双眼睛几乎喷出火来,“你好大的胆子,连哀家都不放在眼里……”
    “太后娘娘。”没人说平身,叶知秋便自己直起身子,“孙媳妇不敢不将您放在眼里,只是不能跪得不明不白的。等事情搞清楚了,孙媳妇给您跪一年都成。”
    梁太后气极而笑,“哀家说一句,她就有十句顶过来,雪亲王当真给哀家娶了个孝顺的孙媳妇!”
    “太后娘娘可是咱们皇家辈分最高的,怎么敬着都不为过,只叫跪一下倒成不明不白了。”宁妃在一旁接起话茬,“要不怎么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呢?
    门户低了,缺少教养,就是不行。”
    与宁妃相比,芸妃的处境就尴尬多了。
    一边是嫡亲的儿媳妇,纵然不怎么待见,却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何况那肚子里还怀着她的孙子,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另一边也是儿媳妇,虽然不是亲的,可打心眼里喜欢,根本不信这件事是那孩子唆使的。
    总之不管偏向哪个,心里都不会痛快,只能两不相帮,静观其变。
    见宁妃看热闹不怕事大,这会儿了还要煽风点火,心下气恼,却不好发作,按捺着性子平声静气地道:“宁妃姐姐,凡事有太后娘娘做主呢,咱们只管听着记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不要跟着搅和了。”
    宁妃把嘴一撇,“说两句实话怎么了?”
    穆皇后感觉此事有可乘之机,打定主意不做和事老,改当渔翁,从开始到现在一句话都没有说。
    莎娜大概也觉出自己这边这般势单力薄了,往叶知秋身边靠了靠,“叶姐姐,是她先骂我……”
    “住口。”梁太后怒声喝断她,“哀家没让你说话,你乱叫个什么?
    不要以为你是雪亲王带回来的贵客,又是群岛的储君,有恃无恐,哀家便奈何不得你。
    皇上封了你郡主,你就是我华楚国的人,更何况你犯下这么大的错误,哀家就是一顿板子打死你,也没人敢说什么。”
    莎娜柳眉倒竖,正要说话,外面便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有人高声通报,“定亲王驾到,雪亲王驾到……”
    ——L

☆、第425章 她骂了你什么?

通报声听起来有些仓促,不用问,定是那两人关心则乱,顾不上避嫌,一路闯了进来。
    果然,那边话音刚落,凤况和凤康便一前一后进了大殿。一面向前走一面放眼疾扫,各自搜寻着自己关心的人。
    看到叶知秋背影的刹那,凤康便知道她没事了。再看莎娜,肩背线条紧绷,不似她那般放松,可也不像是吃了亏的样子,于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凤况与他正相反,看到宣宝锦一脸凄楚又强自忍耐的神色,又心疼又愤怒。若不是长辈在场,顾着礼数,只怕早就冲过去找叶知秋算账了。
    梁太后是这个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循规蹈矩,恪守礼教,以夫为天,从不过问和插手男人的事。同样的,她也认为男人应以国家天下事为重,过问和插手后院的事有*份。
    身为当家主母不该觊觎后院以外的广阔天地,然在自家后院这狭小的领土内却要完全自主,干脆利落地处理好一切家务事,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惊动丈夫,劳烦男人为后宅琐事费心。
    否则,这个主母就是不合格的。
    虽然后宫不是普通的后院,可在先皇驾崩前,她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先皇曾经在家宴上,当着所有人的面称赞她为“华楚国第一贤内助”。
    她引以为傲,也引以为戒,时时刻刻用这个称号来勉励自己,以便做得更好。
    她对别人严厉,对自己更严厉。早年嚣张跋扈的穆皇后进化成今天这个样子,亦不乏她的调~教之功。
    对这个压制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婆婆,穆皇后由衷憎恨,也由衷敬畏。
    放手家务事。是一个男人对妻子最大的信任和尊重,这种观念在梁太后心中根深蒂固,是以对男人动不动就搅和进女人之间的事情半点看不惯。
    此时瞧见两个孙子火急火燎地进了门。脸色阴沉得几乎滴出水来,不等两人见礼。便冷声呵斥道:“身为皇子,居然在如此重要的场合置皇上和满朝文武不顾,中途离席,闯到这后宫来了,成何体统?!
    在你们眼里,哀家和皇后就这般无能,连这么点子小事都处理不好?还是说,你们把哀家当成猛虎悍兽。怕哀家会一口吞了你们的媳妇不成?”
    凤况惦记着宣宝锦和孩子的情况,对旁的一概没心情,自是没法子虚心接受她这劈头盖脸的一通训斥。心里不快,眉头便不自觉地拧起来了。
    因为叶知秋和莎娜都好好的,凤康心平气和得很。唯恐十一说出冲撞长辈的话,便抢在他前面开了口,“皇祖母,孙儿绝没有信不过您和皇后娘娘的意思,更不敢心存不敬的想法。
    未经传召就离席来到后宫,确是孙儿莽撞了。孙儿定当谨记皇祖母的教训。不会再做这等失礼之事。
    不过孙儿已经来了,此事又牵涉到我雪亲王府的人,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即便立时掉头回去,也无法安心赴宴。还请皇祖母网开一面,准许孙儿在此旁听。”
    他认错态度良好,又把姿态放得很低,梁太后心里再怎么反对,也不能把他赶出去。毕竟外面站着不少朝臣女眷,怎么着也要给皇家的人留些体面。
    却不愿助长这种歪风,于是疾言厉色地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待凤康和凤况齐声应了“是”。又吩咐侍立在一旁的宫人,“给雪亲王和定亲王看座。”
    皇家和某些门第高贵的府里有很多具有隐含意义的用语。比如“看茶”,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主人第一次说看茶是客气,第二次说就是话不投机,打算送客了。
    再比如看座。
    梁太后此时给他们看座并非优待,而是变相敲打,让他们记着自己是来旁听的。
    凤康没打算真的旁听,而且叶知秋站着,不愿独坐,便装作没听懂,“谢皇祖母恩典,孙儿站着受教便好。”
    凤况现在坐什么都如坐针毡,也拒绝了她的“好意”,“孙儿也不坐了”
    梁太后目光凌厉地扫过这两个不识好歹的人,对让皇家男儿变得这般没出息的女人愈发恼恨了。当然,这个女人包含的仅仅是叶知秋。
    宣宝锦是她一手带大的,她自觉方方面面都教得很好。纵然宣宝锦嫁了两次,她也不觉得是宣宝锦的过失。当初若不是她极力拦着,宣宝锦早就一死以证忠贞了。
    在这件事上也一样,她不认为也不会承认宣宝锦有错,因为宣宝锦有错,就等于是她没有教育好。
    所以她把全部的罪责都归到了叶知秋的头上。
    在她看来,这农家女是个扫把星,还没进京,就搅得皇家家宅不宁了。
    先有凤康不顾皇家脸面,跑去抢亲;又有凤帝放下国事,亲去清阳府提亲;梁国舅的案子,宣宝锦几次三番被欺辱,以及前不久的出题风波,哪一件没有这农家女从中作怪?
    她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不安分的女子。这一次若不好好教训,下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