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醉一笑,收了阔剑,拉开架势,准备挨摔。早在和洪七公学功夫的时候,他就明白了个道理,要想把拳脚功夫学到家,不吃大苦头是不行的。所以这时明知道老顽童这么不怀好意的一笑,接下来,可能就是被对方象打沙包一样地对待,却还是不吭一声地来了。
周伯通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小心了,我要将你推向后方,”一言方毕,劲力已发,独孤求醉先经他说知,心中预有提防,以他最拿手的亢龙有悔,还了一掌,两人掌力相抵,独孤求醉掌的好几重力道,被一一抵消,直退出七八步去,方才拿桩站稳。
周伯通又道:“这一招我用的是刚劲,只不过将你推开,现下我劲不用足,你再试试。”独孤求醉再与他对了掌,突感他掌力陡发陡收,脚下再也站立不稳,向前直跌下去,蓬的一声,一跤摔倒在地。这一下,虽然他事先已经留神了,却还是摔了个不轻。
独孤求醉苦笑一声,站起身来,只听周伯通道:“这个道理,是我在洞里苦练十年后忽然参悟出来的。我师哥以前曾对我说过,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的妙旨。当日我只道是道家修心养性之道,听了也不在意。直到五年之前,才忽然在双手拆招时豁然贯通。其中精奥之处,只能意会,我却也说不明白。”
独孤求醉白了白眼,什么叫“只能意会,说不明白”,摆明了要让自己在被摔中体会领悟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顶级武功,多少人打破了头也要挤着去抢,自己被摔一顿实在的,倒也不算什么了。
周伯通见独孤求醉主动凑了来,也不客气,连换了几种手法,将独孤求醉连摔了好几下,这时见对方依然一声不吭地站起身来,继续向他请教,心下微觉歉然,拉着独孤求醉坐在一边,顺手拿起一只碗,开始讲述理论:“这只碗只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盛饭的功用,倘若它是实心的一块瓷土,还能装甚么饭?建造房屋,开设门窗,只因为有了四壁中间的空隙,房子才能住人。倘若房屋是实心的,倘若门窗不是有空,砖头木材四四方方的砌这么一大堆,那就一点用处也没有了。”独孤求醉点了点头,心中若有所悟。
周伯通又道:“我这全真派最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跟着将这四句话的意思解释了一遍,独孤求醉听着这种熟悉的语句,感觉倍加亲切!周伯通又将刚才使出的那几招空明拳,仔细述说如何出招使劲,如何运用内力。独孤求醉悟性惊人,听完之后,又试了几遍,很快就将这几招给掌握了。
周伯通见他学得快,也代他高兴,随后又叫道:“兄弟,这几手你已经彻底学会了,过来我再教你几招新的。”这空明拳,难度倒比那左右互搏要小许多,独孤求醉连续当了几天的沙袋,虽说他学得很快,不用经常重复教学,但也摔得全身好些地方都是乌青淤肿,总算他意志力很强,这才是咬牙挺住了。周伯通在洞中十五年悟出来的七十二手“空明拳”,就这么全部被独孤求醉给学了下来。
那空明拳和降龙十八掌一柔一刚,各有特色,独孤求醉领悟了空明拳的奥妙之后,拳法大进,和老顽童越打越是得心应手,支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再后来,独孤求醉左手空明拳,右手降龙十八掌,一刚一柔,互为补充,招式之间的衔接虽稍显滞塞,但以威力而言,居然非常罕见地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让周伯通见了也是心痒难挠,恨不得就地磕头,找独孤求醉求学这套降龙十八掌功夫了。
“小兄弟,你这学自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威力果然强劲,你看我都教了你这么多功夫了,要不,你也教教我。”周伯通一把抓住独孤求醉说道:“大不了我立即磕头,拜你为师!”
独孤求醉看着周伯通那猴急的样子,忍不住笑着道:“我自己也才被洪七公传授了四招而已,精通都谈不,如何传授给你。”
“唉。那也是。”周伯通摇了摇头,说道:“那你再把这几掌跟我多玩一下好了。”
“那没问题!”独孤求醉舞动双掌,再度冲了来。耳中听到那老顽童自言自语地道:“啥时候再碰到那洪老叫花子,我也得拜他为师,让他教我这套降龙十八掌!”独孤求醉听了这话,差点一个趔趄。这老顽童,还真是嗜武成痴,为了一门让他心动的武功,简直是让他干啥都行。
第五卷 第十一章 武学新境界
。独孤求醉是那种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而且还能从那枯燥的日复一日的切磋比试中,找到乐趣!那一套空明拳,是被关在岛的周伯通,穷极无聊之下,花费了十数年的时间自创而出,符合道家冲虚圆通之道,以至柔克至刚,招式精妙。独孤求醉以这套武功,配合降龙十八掌,和那老顽童整日里打来打去,玩那四国混战之戏,老顽童固然玩得兴高采烈,独孤求醉对这空明拳的拳意,领悟得也越加精深,同时,触类旁通之下,自身的拳法武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这段时间,独孤求醉除了很累的时候在洞外的空地搭个帐篷休息之外,其他的时间,几乎就赖在了老顽童的山洞里。每次切磋之时,老顽童始终保持在和他同样的内力水平,在老顽童那强大压力之下,独孤求醉内力消耗非常迅速,即便在他全套师门套装的支撑之下,也顶不住太长的时间。独孤求醉也是狠人,内力消耗完了,马就地打做修炼,状态恢复之后,再次开打,如此勤练不辍。不仅武功招式越发纯熟,内力的进境也是非常迅猛。
那老顽童也是个极品人物,这么多年一直被关在桃花岛,不仅不以为苦,反而能苦中作乐,创出左右互搏和空明拳这等强悍的武功出来,委实让人惊叹!无聊的老顽童,有独孤求醉送门来陪他玩,而且还是同样以左右互搏之术跟他对打,或四人混战,或二对二配合,当然是玩得不亦乐乎。所以这半个多月下来,老顽童这陪练玩得比收获颇多的独孤求醉还要高兴!
有这么强大的陪练存在,独孤求醉尝到了甜头,自然不肯离开,继续留在那里和老顽童过招。
又过了好几天的时间,独孤求醉变化了花样,将自己所学的那些功夫全抖了出来,强如降龙十八掌,空明拳,弹指神通,擒龙功,还有普通一些的武当长拳,绵掌,震山掌等等,全部都用了好多遍,将这些武功招式都练得得心应手,熟极而流。
独孤求醉悟性惊人,每多摔一跤,他都会将老顽童的手法硬记下来,慢慢体悟,于是对那空明拳的领悟便会多一分,再加有老顽童这个创始人可以随时请教,对于空明拳的领悟越来越多。两人打到后来,随着独孤求醉拳法造诣的提升,在老顽童手下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有时候只守不攻之下,老顽童想再摔他几跤,也已经非常困难了。
“唉。不好玩啊不好玩!”山洞里头,又响起了老顽童发牢骚的声音。独孤求醉丝毫不以为意,这老顽童对那些新奇的武功招式,热情很高,一见之下,恨不得拜你为师,也要尽情施展给他看。可再新鲜的武功,用多了也不新鲜了,那股劲头一过,老顽童的兴致也没了。独孤求醉身所有的拳脚功夫,全部都用了百八十遍了,那老顽童还能一边喊着不好玩一边陪他练,已经让他心中感激不已了。
独孤求醉不禁想起了当初自己玩单机版的金庸群侠传游戏的情形,那里面的周伯通,也是修炼武功冲等级的最佳选择!跟他对练,没有生命危险,这是最关键的。同时,每次切磋,收获也是非常之大。当然,前提是你要能顶住这家伙猛烈的攻击才行。
“我,你也太没劲了。就这么些拳法,翻来覆去的用,你不烦,我老人家都嫌烦!”周伯通这天终于忍耐不住了,抓着自己的胡子,胡乱扯着,对独孤求醉说道。
独孤求醉心念转动,难怪这么多天过去了,老顽童这个山洞,却是罕有人至。按说桃花岛的门人,大都知道他这个所在,有这么一个免费的高级陪练在,怎么就没人过来找他练功。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想找老顽童练功,一是要皮厚,能挨得摔,要不被那老顽童三两下子就摔趴地起不来了,那肯定没戏;二是要新鲜玩意多,否则这老顽童肯定也不干。桃花岛的那些功夫,倒也有好几门比较强悍的,落英神剑掌,兰花拂穴手,旋风扫叶腿,玉萧剑法等等,无奈门人众多,只要有人施展过了,后面来的人,自然就讨不到什么便宜。
象独孤求醉这样的,既非桃花岛门人,所学又比较驳杂,再加很对老顽童的胃口,所以才能勾得对方当了他好些天的陪练。
我就只会这些功夫了呀。”独孤求醉眼珠一转,说道:“要不,你再教点新鲜的功夫,我好陪你玩。”
“臭小子,你想得倒是美!”周伯通笑骂了一句,突然又道:“对了,你那根烧火棍呢,再拿出来玩一玩嘛。”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那不是烧火棍,是阔剑!”独孤求醉见老顽童确实收手不再陪他练拳法,反手拔出阔剑瑶光,抖手向着老顽童攻了去。这么好的陪练不拿来好好练练剑法,独孤求醉就不是独孤求醉,而是特立独行。。。的猪了。
“嘿嘿,这才象样嘛。”老顽童又来了兴致,陪着练了起来。独孤求醉单手用剑,他便也以一只手应战。
独孤求醉陷入了苦战,他的剑法造诣本也不差,可这时用剑和老顽童对打,对手的实力没有任何变化,可他却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了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招式被老顽童制得死死地,和用拳法时的感觉相差太多。偶尔能用出一次剑芒,人老成精的老顽童,却总能提前避开,一点效果都没有。
这种一边倒地被虐,从独孤求醉拿阔剑过招以后,就再也没有改变过!刚开始的时候,独孤求醉还以为,是因为招式不够熟练造成的。可是,连续被虐了几天,连换了好几套剑法,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形。
嘭的一声,独孤求醉再次被老顽童以空明拳摔了个跟头,趴在地半天爬不起来。这几天下来,他的身体再次被摔得淤肿不堪。好在老顽童出手的力道恰好,只将他摔的很疼痛,却并没有伤筋动骨,尚有再战之力。
“再来!”不信邪的独孤求醉,深吸一口气,再次爬起身来,挥动阔剑,出手进攻。
没过多久,随着嘭的一声大响,独孤求醉再次被摔,大字型地躺在了地。
“哈哈哈哈!”老顽童乐不可支,在独孤求醉的身边窜来窜去,等着独孤求醉起来再战。
独孤求醉这一次却没有急着起身,而是陷入了沉思。他似乎隐约想到了些什么,可总有种雾里看花不够真切的感觉。又想了一会,还是不得其法,独孤求醉甩了甩头,正要起身,抬眼一看,却刚好捕捉到老顽童眼中那一丝戏谑的表情。
“靠!我怎么这么笨!有现成的人在边不问,自己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独孤求醉突然醒悟过来,不再起身,反而翻了个身,仰躺在地,还伸了个大懒腰,对周伯通说道:“快告诉我,为什么用剑法和用拳法,和你对打的效果差这么多!”
“哈哈,笨蛋小子,你终于想起来要问我了啊。哈哈哈。”老顽童笑得更得意了:“你要早点问,也不至于被摔得这么惨了!”老顽童说着就坐在了独孤求醉的身边,解释道:“本来呢,你的剑法使得还有点样子,不过我搞不明白,你拿着个烧火棍,来使这些剑法,有些不伦不类!”
“啊?”独孤求醉大惑不解。
“你用阔剑做兵器,是打得举重若轻的主义。可你现在的内功修为,早就超过这个层次,可以举轻若重了。”周伯通用手指敲了敲那把阔剑,顿了一顿,又道:“收发自如,讲究的是需要速度的时候轻,需要力量的时候重。你拿着这个破烧火棍,需要力量的时候自然能重起来,可是,需要速度的时候,这,终究还是个累赘。”
看着独孤求醉似乎还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老顽童挠了挠头,略一思索,又道:“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又有语,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夕,讲得都是这个道理。武学之道,在于刚柔并济,可刚可柔,方为正道。一味地追求刚,或者一味地追求柔,那就都落了下乘。”
周伯通的这番话,听在独孤求醉的耳中,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他豁然开朗!独孤求醉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说道:“高,实在是高!”独孤求醉没想到,这个马屁拍过去,却一点效果都没有,老顽童听了,不仅一点反应都没有,反而扭扭捏捏地道:实,这些话,都是以前我师哥讲给我听的,我当时也是似懂非懂,后来和黄老邪打架打多了,这才慢慢领悟。”
独孤求醉肃然起敬,原来这些话,是周伯通的师兄王重阳所说。重阳真人一身武功修为,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时,便已力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后来读了九阴真经,武功见识当然更是不凡。这番阴阳之道的论述,由浅入深,让独孤求醉受益菲浅。
独孤求醉不由得开始回忆自己平日里以阔剑对敌的情形,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老顽童却不管他在想什么,拽着独孤求醉的胳膊,还在那里絮絮叨叨地道:“就比如老叫化的降龙十八掌,到最后几掌,也有了些阳极生阴的意味,刚中有柔,威力更增。可惜你才学了四掌,离那威力最大的几掌还差很多。再比如我这空明拳,以柔为主,但也不全是柔,阴极阳生,最后也有一些招式柔中带刚。这些,都要你自己慢慢体悟了。”
独孤求醉慢慢回过神来,老顽童还在那叫嚷:“就象你现在的拳法,就已经有那么点味道了。可剑法嘛,就差了不少,看看你用的这把烧火棍,刚是刚了,柔呢,你怎么柔得了?莫非你能在打架的时候,以内力强行将这阔剑给弄得柔软了?”
第五卷 第十二章 内功境界
。“臭小子,老顽童我在指点你武功呢,你这家伙居然不理不睬的,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周伯通一边自顾自地说着话,一边偷眼看了看独孤求醉,却发现这家伙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