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细川藤孝去攻丹后,以为呼应。不过丹波和丹后两地并不属毛利,也非毛利的盟友。他们是独立的小国,是无告的孤儿,在弱肉强食的时代中,他们是铁定被牺牲的一群。明智光秀奉命攻丹波,丹波国主秦秀法十分坚强,弟兄三人齐心合力共守危城,光秀兵寡,一时攻打不下。他改变了策略,好言劝降,保证归顺了信长之后,一样可以安享昔日的生活,并且还能得到织田方面的保障,免受毛利的欺凌。只要秦氏弟兄肯随同他去晋见信长,他情愿送他自己的老娘进入丹波城内为人质。约定之后,一同到了“安土”。见了信长,信长将秦氏弟兄押到安土的慈恩寺外,把他们统统杀死。消息传到了丹波,丹波人恨极,当人质的老娘也被处死,明智光秀就这样报了慈恩!信长不能忍受任何人替他决定作为,也不愿任何人揣度他的意向。同时由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与明智光秀之间,有很深的隔阂,对光秀无丝毫关怀与顾虑,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雠。光秀焉能不恨。荒木叛了信长之后,很不自安,虽然占据了伊丹,与本愿寺的显如,结成掎角之势。但是,和毛利还是联络不上。信长亲自领了大军,数度来到伊丹城前巡视。他没有攻城,只在城前摆开阵势,犒赏他的士卒,使得荒木不断受刺激,终于他吃不消这种神经战,逃到接近海岸的尼崎,向毛利求援。但是这时“三木”城已经被秀吉占领,海路断绝,毛利的军队无从飞渡。经过两个月的绝望日子之后,荒木一族终于被逮,送到京都枭首示众了。大阪现在真正是孤立了。天皇派了廷臣来劝降,信长也有使臣去游说。老和尚终于心动罢兵。信长送了很多钱过去,让他遣散他的僧兵。老和尚自己迁往纪伊。十一年来的争战,算是告了结束。天正九年,威镇关东八州的北条氏,忽然大献殷勤,遣使修好,并且赠送了大批珍物。这是因为上杉谦信死后,两子争立起了内讧。和北条氏政有手足之谊的上杉景虎,本来占上风,不但有北条方面的支持,武田胜赖是他的姊夫,受北条的怂恿派了大军去助战。哪知胜赖得了对方的重贿,突然倒戈,景虎大败自杀而亡。北条氏对胜赖的背信,恨如切骨,亟思报复,因此很想联合信长,俟机发动。而不自量力的胜赖,新结交了这位上杉景胜年轻战友之后,更形狂妄。他久想报长筱大败之辱,又惑于足利义昭东西夹击信长,信长必灭的谬说,只要上杉景胜与他连手,胜算可期。倘若在一年前,信长的羽翼未丰,而谦信、信玄二人还都在全盛时期,连手西上的话,可能所向无敌。但一年后的此时,两雄皆逝,而由他们的不肖后人来向信长挑战,等于飞蛾扑火,自寻死路。十一月武田胜赖突然将亡父信玄的养子胜长,由甲斐送了回来。胜长是信长的小儿子,很久以前信长为了表示对信玄的景仰,特遣子为人质而信玄也就认了为义子,这时由胜赖放逐还乡,这是对信长很大的侮辱,绝交的表示,比退婚、休妻还要严重。就在这时,胜赖的妹婿木曾义昌受不了他无厌的诛求,暗通信长,希望信长赶快来吊民伐罪。信长的行动向来神速,他通知了北条,通知了他的盟友德川家康,约期同时进攻武田。信长没有被夹击,被夹击的是胜赖。武田方面的士气异常低落,各路军几乎都遇不到抵抗。信长的嫡子信忠,由木曾为向导,从山路进攻,只在“高远城”──一个环山急流中的要塞 ── 被挡住了去路,接战之后,斩了守将,便长驱直入,逼近了胜赖的大本营诹访。另一路由德川家康率领的,也突破了武田军的阵线,胜赖的姊夫“穴山信君”在雨夜中,将家小偷偷接出都城投降了。在土崩瓦解的形势下,胜赖走投无路,慌得六神无主的时候,又被奸人所骗,最后落荒而走,逃到天目山下的民家投宿,这时他的随从只剩下四十一人。他的嫡子信胜,十六岁,很识大体,劝他自裁,他的续弦妻是北条氏康的女儿,氏政的妹妹,结褵才得几年,胜赖让她赶快逃,投奔到氏政营里去,她流泪说:“现在还有什么颜面再见阿哥!”胜赖又命他儿子逃,信胜也不肯,他说;“我是长孙,是武田氏的冢嗣,国破家亡我应当死。您去逃吧。”胜赖于是请了同在的武士,为信胜行了“环甲礼”,因为信胜年幼,还没有披过甲冑,不能算是正正当当的武士。礼刚行完,四面喊声大起,已经被敌军包围,弹如雨下,胜赖夫人首先中弹,受了重伤,她从容地拔出匕首,自刎而亡。胜赖拔刀混战,在掩护他的忠友时,被枪刺中咽喉,也一命呜呼。行年三十七岁。他十六岁的儿子也死于乱军之中。武田氏亡了。这次的大捷,最使得信长喜悦兴奋的,是他嫡子“信忠”的英勇机智。他以为从此信忠必然能承继他的事业,接到信忠所送来的胜赖父子的首级时,他不禁流露出他内心的骄矜,说道;“出师三十天,就能平定四国。杀了他们的头子,我这儿子真不赖!”不过,乐之极矣,悲将至,几个月后大难临头了。德川家康这时也占领了骏河,信长就将骏河划归给了家康。北条氏政献了黄金和米粮来祝捷,并且愿意臣服受节制。信长于是大封诸将后,高高兴兴地凯旋回到竣工不到四年的安土城去暂时休息。在兴高采烈当中,信长却表现出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实际上他已经是所向无敌的霸主,剩下来的强弩之末的毛利氏,还在顽抗,辽远的九州岛尚未宾服外,其他地区都在他治下。而毛利氏在木下秀吉的蚕食下,假以时日,应该可以就范,无须再去烦神,然而信长还是动不动就要发肝火,众将躲着他深怕触犯他的逆鳞。到了五月,大捷后的复员工作十分顺利。战功最高的嫡子信忠,由信浓凯旋归来。翌日德川家康带领了几位出力的将佐,也亲来叩谒,除祝捷之外,并申谢赏赐。信长对家康从来没有拿他当部属看待,总是敬之以上宾之礼,这时相见甚欢,邀他在安土多住几天,然后计划亲自导游,让家康观光京畿一带的名胜。并且特地点名要明智光秀做接待长,使得起居供应无缺。他又特地请来当时名舞蹈家前来献技,以娱嘉宾,是一出“能”舞。但是舞后,他已经露出火暴脾气来,当着贵客面前,大骂两位舞师匠,认为他们没有尽心表演。他又亲自去考察客人的膳食,让他发现晚餐的生鱼片已经变味了。他大怒,把明智光秀叫了来,痛责了一顿之后,免去他接待长的任务,改派他即刻领兵去接应木下秀吉,受木下的节制,征伐毛利氏。这件事对明智光秀的打击,真是极其严重。本来当一名接待长,既非官爵,又无厚赏,算不上是什么大职重任,只不过在众将佐中特别膺选来侍奉贵宾,也可以算是难得的殊荣。而忽然受到了申斥,使他下不了台,更难堪的是被左迁,要他到猴子脸的木下秀吉麾下去当先锋!木下秀吉怎么能跟他比。秀吉出身微贱,以军功才慢慢爬上来,而他本人早就是有头有脸的武士。虽然年轻时怀才不遇,流寓四方,但投到织田帐下后,信长也擢任他为坂下城主,其后又升他为方面主将,授以经营丹波之权,论资格称得上是重要老干部。如今忽然藉题发挥,当着宾客,羞辱了他一顿之后,还要受贬谪,在秀吉节制下受折磨,其中必有缘故。他想起最近几年来两件不痛快事。一件是在酒宴上。光秀素来不饮酒,这天他依然逃席,不料被信长看见,亲自将他追了回来,按在地上,骑在他身上拔出刀来,强迫他喝一大盅,“不喝就杀了你!”另一件是信长特别喜欢一个小娈童,名叫兰丸,有一天信长要赏件东西给兰丸,兰丸不要,他却说:“如果您有奖赐的话,希望您把‘志贺’赏给我,那是我父亲的旧领。”“好!”信长想了想之后说道:“三年以后,我会赏给你。”这一段话,无巧不巧都被光秀在屏风后听到,而“志贺”正是光秀的领地!因此光秀心里有病,总以为三年以后,便是信长向他下手的日子,而这时似乎经过了三年。本来信长对部属就有颐指气使的习惯,诸将佐都不太在意,唯独自视甚高、以僚友自居的光秀,不惯于卑躬屈膝的忍受。而在信长这一方面,对光秀也没有加意关怀。“丹波”事件,信长根本没有理会到光秀母亲的安危,在光秀心里却留下了无时或忘的创痕。光秀奉命后,满腔愤慨离开了“安土”,为接待贵宾而准备好了的各式各样的器皿,统统扔进湖里去。“丹波”,是他的基地,他征集了万余士兵之后,向京都进发,路过爱宕山,有个庙,光秀进去礼拜后祷告拈阄,当晚就在庙里安息,但是睡不着,从者听他在夜中频频长叹。翌晨有位诗人来谒,黑村绍巴,是他的老友,二人吟诗联句,作了一百首。其中光秀的第一首“五月甘霖在今朝!”是个双关语。“今朝”的发音在日文为“土岐”,而光秀是“土岐”人。表示他想君临日本,成为五月的甘霖。这时信长也移节到了京都。木下秀吉的大军围攻毛利氏的“备中城”,毛利氏发动了倾国之兵来救。信长闻讯,认为这是歼灭毛利氏的最好机会,所以决定亲自指挥作战,飞檄各路兵丁齐集,听候遣调。信长本人则会集了他嫡子信忠以及亲信百余人先到了京都,住宿在本能寺,他的嫡子另有所好,挑选了有数里之遥的妙觉寺去落脚。光秀反意已决,召集了心腹五人前来计议。他劈头说道:“你们能不能为我死!”大家一惊,不敢作声,“现在有一事,”他继续道:“谁若不赞成,就请立刻砍我的头!”这时他的侄儿光春说道:“您请吩咐吧,我们都唯命是从。”光秀于是列叙信长几次都有杀他的意向,“此时若不先下手,后必遭殃。”大家看他如此坚决,知道谏阻无方,只好跟着他走。在过大江山时,应该向右转,才是往“备中”奉命与秀吉大军会集之路,他却拨转马头,向左直驰,士卒惊异,渡涉“桂”川后,光秀扬鞭遥指,大叫道:“敌人在本能寺!”大家方才明白他是反了!这时是天正十年阴历的六月初一。次晨,天刚亮,本能寺被光秀的军士团团围住。信长被外面的喧哗声所惊醒,初以为是他的卫士们打架,听到有枪弹声,才警觉到是有人谋反。他命兰丸去看,兰丸回报道:“是明智光秀的旗帜。”“管他是谁!”他说着就走到大殿里,指挥仅有的士卒去抵抗,但寡不敌众,光秀的兵丁四处窜入。信长拿起弓箭见敌就射,三四发后,不幸弦断,只好改用长枪,而在他身旁还有些女眷,他大叫哄她们走,在混乱中大殿起了火,一时信长没有了踪影。据传教士“佛罗依斯”上教皇的报告中,将当时的情况叙得相当详细,像是个目击者。“一个光秀的兵,到了一扇门前,踌躇了一下,踢开了门,正看见信长刚洗完手脸,用巾布抹干手的时候,背朝着门,那兵取箭对他的脊背射了过去,信长转身过来,拔出那支箭,挺刀来战,又被一子弹打伤了手腕,他于是退到了内室,关起房门,在里面切腹自杀了。”他所有的近侍,兰丸以下,无一不殉难。信长这时四十九岁,应了他田乐狭间之战时所唱的诗:“人生五十年,乃如梦与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所憾!”他像彗星一样,放了耀眼的光芒后陨落了。
继承统一大业的丰臣秀吉(1)
和几十名随从住宿在妙觉寺里的信忠,被人由梦中唤醒,想去救援时,已来不及。本能寺已经成为一片火海。信忠的随从建议驰回到安土去,信忠说:“光秀的叛变,早有预谋,他焉能不在通安土的中途设下埋伏,我们这时只有回到京都内的二条城里去!”二条城是他父亲亲身替足利义昭策画的半堡垒式的大邸宅,虽然经过战乱的破坏,但仍然不失为一个可以防身的处所。这时由正亲町天皇的皇太子诚仁亲王居住。皇太子闻悉叛变的噩耗,情愿将二条城让给信忠,自己马上迁移了出去。信忠在仓皇中居然还能招募到一千多名兵丁共同守城,毕竟众寡悬殊,终于被明智光秀的大军攻破,正殿起火,信忠见大势已去,切腹自杀了。人世无常,织田信长认为赖以传宗接代、旷世奇才的嫡嗣,竟以二十六岁的英年死于非命。光秀杀了信长父子之后,得意非凡,他写了一封信给毛利,振振有词地替他弒主的行为做了辩护,文曰:此次木下秀吉领军侵入备中,骚扰贵境,足下建“将军”旗鼓,予以痛击,忠行义举将永垂不朽。光秀亦久憾信长父子之专横僭越,经于本月二日,得行天讨,诛织田信长父子于本能寺,完成“将军”夙愿,实亦本人毕生之大庆,谨此奉达。
名义上算是替将军足利义昭除了十恶不赦的叛徒。由上述的信,可以测知明智光秀的本意,是在希望毛利一族,继续他们对木下秀吉的战斗,吸住秀吉所拥有的数万精兵。杀信长父子,除了得意的丑表功之外,更说明了他也是拥护足利将军的同路人。他这封信来得太晚。木下秀吉已经与毛利氏罢兵言和了。毛利氏不但没有吸住秀吉的大军,反而拨出了一部分弓矢、粮饷,赠送给秀吉。在本能寺之变前,秀吉与毛利在备中对峙,毛利已经遣使请和,秀吉不肯擅专,请信长决定,不料噩耗传来,秀吉知道这样重大的凶讯绝对瞒不住,不如爽爽快快地通知毛利。问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愿不愿言和,如果决心不和而战,则现时最好”。毛利发觉秀吉十分有骨气,是个爽朗可交的汉子,情愿交他这样的朋友,于是化敌为盟。光秀绝没有料到会有这样大的转变,不但没有吸住秀吉的几万大军,反而增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敌人!在本能寺得手后,光秀便挥军攻“安土”,三天后占领,将信长存储的财宝掠夺一空。正想如何策划他新得来的天地时,得到急报,木下秀吉已经回师北向,举起了讨逆的大纛,宣称要为信长父子复雠。光秀这时已经胆寒,本能寺变后,各方的反应极为冷淡,没有任何有利的共鸣,只有怀念织田氏恩德的嗟叹。秀吉的登高一呼,四面八方都响应了起来。但是光秀强作镇定,对好意来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