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薛贞家丁交代,薛贞在皇上南征台湾时就有动作,后来大明在日本的统治逐渐稳固后,又和潜入京师的日本人有所勾结,原本打算在皇上南洋的时候借机行事”
“什么?那他和西班牙人爪哇人也有关联?”
“很多证据证明薛大人想立三皇子为帝所以这次行凶绝不是因为皇上想换相而临时起意”钱嘉征也很聪明,想尽一切办法要证明皇上不是自作自受,是薛贞等人早有预谋,只等皇上回宫而已钱嘉征得出这样的调查结论,朱显波既想不到又很开心,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在爪哇国被行刺的事情,那个相国的儿子那么大胆,难道真的得到了薛贞等人的暗示?这样也合情理啊,难怪他不怕大明大军压境要是他掌控了爪哇国,而朝灿做了皇帝,薛贞作为首辅岂不是一手遮天,那大明与爪哇还可以继续友好下去泣血求收藏、求红票
第一百七十八章 风平浪静
“暂且将薛贞一干人等收押,派人去爪哇看看他们是否有与爪哇的孔钱生等人勾结,如此出卖国家利益的人朕定当不饶”朱显波说得义愤填膺,但怎么处置薛贞一族还是没想好,也许私底下问问周涛和其他几个重臣朱显波说出了南洋事情,很多大臣并不知情,只是听说了,原本想爪哇人没那个胆子,但这前后一联系,纷纷交头接耳,唏嘘不已也许都在想这薛贞预谋已久,真是看不出来啊“皇上,臣等建议严查薛贞案”
“臣等附议”
这朱显波一个人这么想不要紧,要是满朝文武都这么想,那薛贞纵是有万分委屈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朱显波事先没想到这一招,只是钱嘉征这么一演绎,再加上皇上这么一分析,大臣们就纷纷朝着这个思维想下去了锦衣卫,刑部兵部通力合作,历时一个月,薛贞案基本查清,牵涉进去的朝廷官员全部被免朱显波通知吏部调阅历年官员考核成绩,递交候补名单“启禀皇上,薛贞行刺案现已查明,从犯等一一按大明律典刑,首犯薛贞父子如何发落请皇上定夺”其他人大的四品、五品官,小的就是些军士、家丁,刑部好办照律关的关,杀的杀这朝中一品大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就不那么好办了“念薛贞一家历代在朝中为官,为朝廷贡献颇多,朕以为这次行刺事件目标虽然是朕,但朕并无大碍,而且三皇子也已找回何况当中还受了日本人的蛊惑就”朱显波朝众臣看看,大家都仰头看着皇上,似乎并没有主意“皇上,薛贞结党营私多年,贪污朝廷银两,如今又勾结外国势力欲对皇上不利,不能轻饶啊”还是林国勇,听朱显波的口气似乎皇上要放过薛贞,所以他急了“皇上,薛贞罪孽深重,请皇上三思”有许多薛贞的死对头这个时候也开始落井下石多的人则是呆立堂上默不作声,不知道是装傻,还是真的漠不关心其实大家都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皇上要想保谁整谁也不是不可以,所以官场上还是少言慎言为妙朱显波自己则是另外一种想法,尽管自己一向主张仁政爱民,但如今登基十年有余,四海升平,却有人胆敢行刺皇上薛贞的事情再一次告诫朱显波想保持皇权、皇威,铁腕有时候必不可少他之所以停顿了下是想看看朝中大臣保薛贞的多不多,多的话再让钱嘉征继续搜集薛贞的罪行,要是他人缘不好那就当场定论经过朝堂上这么一试,朱显波心中有数了,薛贞看来仗着平时自己是国丈兼首辅没少得罪人,替他说好话的并不多一个想称霸四海的皇帝如果在国内政治*斗争中毫无霸气可言只怕难以指挥群臣,朱显波觉得自己该彰显下自己强硬的一面了,周涛和朱丹也同意,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三皇子朝灿,还希望将来不要怪自己才好“身为首辅,位高权重,却不思为朝廷为百姓谋福利,贪赃枉法身为国丈,至亲不认,竟然勾结浪人、爪哇贼子行刺女婿甚至绑架外甥做人质此等不忠、不仁、不义之徒,留不得来人啊,拟旨:着革去薛贞父子所有功名,三日后推出午门斩首薛贞勾结外族行刺圣上罪大滔天,诛灭三族”朱显波说得铿锵有力,字正腔圆堂下众臣听完一愣,皇上下狠手了啊随即有人反应过来;“吾皇圣明”
念不念旧情是皇上的事情,贪赃枉法皇上可以迁就,这行刺皇上,还是自己的女婿和妹夫的人确实容不得朱显波在自己登基十二年之后终于祭出了杀威棒,让朝野看到了皇上强硬的一面,以前那个为灾民流泪,对起义军网开一面的皇上正在变得成熟和强硬群臣们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紧接着朱显波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虽然大部分已由吏部通知到本人,但是由皇上在朝堂之上任命还是必要的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科技部尚书由范文程接任,户部郎中庞清广升任户部侍郎对于范文程接任科技部,朱显波和徐光启商量了很多次,徐光启现在是首辅,重点肯定是全国大小政务,当然也能借用身份在全国各行省衙门普及科技部门和从事科研项目对于徐光启推荐的范文程,朱显波也让吏部考察过,这人也和徐光启一样一根筋,喜欢钻研,不太喜欢政治当然朱显波的另外一个私心就是想让徐光启从繁重的科研工作解脱出来,好有时间教导几个皇子科学知识钱嘉征那一套虽然管用,但是全部是儒家理论也不行而调穷小子庞清广任户部侍郎也是让穷人的孩子来当家,知道点柴米油盐贵,替朱显波省着点花张瑞图退居二线是早晚的事情,这个和朱显波有一面之缘之后就奋发读书的年轻人对皇上的敬仰也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宣布完一系列任命之后,朱显波同时告知众臣们,未来的一个月,中央将军唐宁波将留在京师整顿治安,肃清奸党和外国奸细,同时为可靠营造好的科考环境一棵大树倒下去了,没掀起一点风浪,锦衣卫、刑部按部就班很快就将薛贞案的涉案人员处理干净由于朱显波在朝堂上争取了主动,虽然对待薛贞一家是有点残忍,但朝中大臣似乎又说不出什么关键是薛贞勾结日本人,还勾结爪哇人,这让朝廷大臣毫不犹豫的站在了朱显波的一边而唐宁波的京军也不是吃素的,一万人和锦衣卫合作在京师捣鼓了一个月,虽说有点扰民,但布告贴出之后,京师民众倒也理解,有外国人勾结奸臣行刺皇上个个纷纷举报可疑人物,一个月得时间清理出近五千人,大部分遣返原籍,少数是朝廷嫌犯,还有几百号无证潜入大明的都被收押,然后由礼部与各国交涉别以为大明情报落后,潜入我大明京师都不知道如果说薛贞的行刺事件也有一定的好处的话,第一次彰显朱显波的强势之外,就是有借口整肃京师治安这是打造一个稳定政局的基础“唐宁波,这个阶段情况怎么样?”
“回皇上,京师有京军把守城门,城中锦衣卫和刑部共同努力,应该基本肃清微臣下一步准备在直隶周边扩大整肃范围,请皇上定夺”
“整肃治安,当然可以,朕也支持但是不能扰民行动之前各州县,各乡镇务必提前出公告,并专门有人负责宣传解释最重要得是联合各省同时进行严打这一点锦衣卫和兵部要配合,对治安混乱的区域要进行重点清查”
“臣等遵旨”王拓对于这次薛贞的事情其实也是深怀歉意,就算朱显波不说,他也会安排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重点排查这回有了兵部的协助,行动起来方便了于是一场大的治安整顿工作在大明境内轰轰烈烈的展开,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朱显波也要冒险试一次了,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地方官员能够妥善处理好,不要闹出太大的民怨才是常年的在外征战,冷落了自己后宫的女人,也冷落孩子们尤其是孩子们,朱显波内心总是有点不安尤其是男孩子,父亲对他们的影响不言而喻朱显波下定决心只要自己留在京师就尽可能的夺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们尤其是三皇子朝灿,虽然孩子还小,如果自己多关心就免得宫里的太监宫女冷落他这一天,朱显波又把几个稍微大一点的皇子叫到一起,一来检查下学业,二来也是听孩子们唠叨唠叨这后宫里的孩子还真是像娘,只要看看他娘什么性格,这孩子八九不离十而十岁的公主爱萍却不像薛美琳,不但人长得水灵,而且性格有点像朱丹整个一男孩子,也许是整天跟着朝阳玩的缘故“父皇,你教朝阳哥哥射箭和武艺也教教我”
“呵呵,女孩子可要学会女红啊,学武艺会把皮肤晒黑,把手练粗糙的哦”
“我不管,父皇不能偏心啊”看着天真的孩子,朱显波和几位大人相视一笑“父皇不说话就是默认了”
“好,好父皇有空就教你,不过有空你还是跟朝光哥哥学学四书五经”
“学好武艺可以保护父皇,等萍儿学好了武艺再学四书五经”
“那可不行啊,我们的萍儿可要严格要求自己啊,做个文武双全的长公主”
“行,不过父皇你不许耍赖哦,一定要记得教我武功”
看着这群嘻嘻哈哈的孩子们,朱显波感慨万千,不长大多好啊父辈们正经历惊涛骇浪的政治*斗争,孩子们却安享这后宫的风平浪静也算是自己和周涛等人的一大功劳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姚启圣
解除了薛贞案的警报,京城人心开始稳定,朱显波终于也有闲暇时间陪陪皇子和公主们,顺便视察各部衙门,看看大臣们的工作环境和努力情况皇上不督工,难免有懈怠的这日朱显波在王永胜的陪同下来到刑部,车到门前也不见钱嘉征出来迎驾“王公公,去看看钱大人在忙什么?”说完自己下轿向里屋走去不一会王永胜带着慌慌张张的钱嘉征出来了:“微臣迎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书生,你一向以勤政著称的,今日又为何事犯愁啊?连朕都请不动你啊?”
“皇上,实不相瞒通州知县上折请示处决一犯人”
“这不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吗?为何书生你在刑部十几年还未此等事情困扰啊?”
“皇上,臣看这犯人似有侠义之心,只是略觉可惜啊”
“哦,什么情况?说来听听”
“皇上,此人名叫姚启圣”
“姚启圣?他所犯何事啊?”
“此人少任侠自喜,为诸生年初,游通州时,为一乡绅所侮,乃到军前乞求自效任通州典史时,执乡绅杖杀之,弃官而归郊外行途中,遇两兵卒劫掠女子,先以好言相劝,继而夺刀杀死兵卒,护送女子还家”
“胆子不小啊,倒是确实有点侠义之心啊这姚启圣是何方人士啊?”
“绍兴马山姚家埭人”
“绍兴人?”朱显波觉得很意外,难道是康熙朝收复台湾的那个福建总督?施琅的师傅?“犯人现在何处?”
“正押在通州大牢,等候刑部核准,秋后处斩”
“不可,你立即着人将姚启圣押到京师来,朕要面见”
“皇上,这姚启圣可是有三条人命在身的要犯啊”
“他要是果真十恶不赦,你如何犹豫不决?”
“这个”
“快去,好生派人看护,不得让人动了手脚”
“是”这钱嘉征也是只是对姚启圣的事情略感遗憾,稍加考虑之后应该还是会核准死刑的没想到这皇上前番处决薛贞时十分果断,今天怎么发起善心来了朱显波也不确定这个姚启圣是谁,匆忙回宫找到周涛,让她仔细查询电脑,看看是不是难得人才姚启圣,要真是他可就别随便砍了“什么姚启圣?是康熙朝那个吗?”
“我也不确定啊,你帮我查差姚启圣的资料”
“姚启圣1624-1683,浙江会稽人,字熙止,号忧庵,从小就有豪侠之气有一次他游萧山,遇见两个兵卒抢掠一双女子,姚怒夺佩刀杀了那些健儿,把受害女子放走康熙二年他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被授以广东香山县知县性爽朗,视钱如粪土关心故乡绍兴建设,曾修郡邑庠及三江闸、西江塘”周涛逐字念出了电脑上又关姚启圣的简介“电脑资料显示姚启圣为明朝诸生清顺治初年,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求自效任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而归顺治二年,便官居福建巡抚之职,郑成功收台时,因资助粮草,颇有微功康熙二年1663中举,八旗乡试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前任因负课数万下狱,启圣代为偿还后以擅开海禁,被劾罢官”
“应该就是他了,想不到这个姚启圣年轻时十分莽撞,居然还能得乡试第一,也算是有文有武啊”
“那他犯了三条人命,杀还是不杀啊?”
“真要是姚启圣,当然舍不得杀啊得想办法降服他,我大明帝国缺人才呢”
“但是此人如此滥杀,说不定凶恶成性,很难驯服啊”
“狮子凶猛,驯服了还能给人表演节目呢何况是这种清廉又有能力的南方人怎么说我们都是浙江老乡哈”
“亏你还记得,张蕾就是怪你没心没肺,就知道当皇帝”
“那是她不了解我啊,你就好多了,这么多年来,你看我是那种人吗?我想先试试姚启圣有没有货,要是真像电视剧里说的那样,你出面保他怎么样?”
“我怎么保啊?”周涛以为朱显波会以为皇上天威特赦姚启圣,没想到还要费周折“就说你娘家亲戚啊,什么煽情说什么”
“那我不是徇私枉法了”
“你是我老婆啊,徇私枉法的事情不能总我一个人做啊有难同当嘛”朱显波说完阴阴的笑了下“真卑鄙啊,那是我什么亲戚好呢?”
“光是亲戚还不行,还得是他父亲曾经救过你的命这样你再三恳求皇上,皇上将他流三千里先送到李承宗的总督府去当差,要是真有本事,过个一两年再将其调回京师你看如何?”
“好是好,只是我周皇后这一世英名”
“声名如浮云啊”
这皇帝两口子商量好怎么救姚启圣了,那边姚启圣还被关在通州大牢,这回他自己也知道死期不远了,谁让自己这么嫉恶如仇,冲动行事呢。
“快走”
“这位官爷,你们这是要押我去哪里啊?”
“废话少说,你这厮罪大恶极,押刑部尚书大人要亲审”
“官爷,我这小小犯人何须刑部尚书大人亲审,是不是弄错了啊?”抱定必死的信念,姚启圣似乎也不见了平日的火气“这回你算是载了,自己没命不说,估计要连累家人了杀什么人不好,偏杀当差的”
姚启圣也不再争辩,仔细想想自己是有点过了,兵卒欺侮良家,你就把人给杀了,这不还是强奸未遂吗?不过看这情形,这押自己的官爷倒不凶,自己能活几天算几天这一路上有吃有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