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枭风-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漳州那里屯兵五万;以了一万饶州兵勇军和一万苏州军为主;收降的两万清源军和一万镇西军;打乱的归属了饶州兵勇军;一万苏州军没有用于掺杂闽地降卒;事实上是主要的震慑战力。

建州屯兵有十万;大部分是陆七带来的抚州兵勇;少部分是闽国降卒;号称十万军;可是真实的战力和稳定xing;实在是不堪重用。

处州屯兵了八万;六万是苏州军;两万是吸纳了降卒;如今西征的八万苏州军折损了一万;严峻的防御形势也难以调一半苏州军回去了;主要原因;是比计划多占了处州和温州。

辛琴儿言他应鱼华轩的建议;以晋国的名义派了使者去抚州;与楚国谈判;想定下互不侵犯的约定;但使者一直没回来;如今她只能尽快的整军和授田安抚人心。

陆七踌后;很快冷静的进入了思索;常州之事还得隐忍下去;晋国的事情才是胜败一线;不得不先顾虑了;他谨思良久;终于出门离开了鄱阳县;带了四个护卫赶去了余干县。

抵达余干县时;见到的是一片杂乱的驻军;李国主的拆军圣旨;让兴化军将士陷入了低落和混乱;尤其是将帅们;心情非常的不甘不爽;除了不愿意与亲近了多年的上官或下官分离;拆军后反而被削权的事实;让将帅们郁闷;但无人能够反对了拆军。

陆七独自一人;一身军甲的去打听寻见;很容易找到了燕魁山的营军;燕魁山乍一见到陆七;非常意外的怔了一下;随即笑了的迎前;习惯xing的轻擂了一下。

“陆兄弟;你怎么来了?”燕魁山笑问道。

“我有了极大的难事;所以过来见了哥哥;想问问哥哥;能不能够帮了我。”陆七微笑说明了来意。

燕魁山一怔;随即豪爽道:“说吧;我能够做到的;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陆七笑了;道:“听说哥哥要归属为南都军了。”

“是呀;这不在整军吗;我才向韩将军报到了一天;就等军令开拔去了洪州;你有什么事情为难的;说吧。”燕魁山回答道。

陆七正容看了燕魁山;道:“我想请哥哥;能够归属了公主府。”

燕魁山一怔;讶道:“归属公主府?”

陆七点头;道:“公主府需要统军的将才;如今兴化军制不存在了;我想哥哥能够去帮了我。”

燕魁山怔视了陆七;过了一会儿才道:“陆兄弟;你能够调我归属公主府?”

陆七摇头;道:“我不能够调归;只能哥哥自己去归属了。”

燕魁山愣了;继而道:“陆兄弟;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擅自离开这里;再去了你的公主府入军。”

陆七点头;道:“是的;我想请哥哥自愿离开了这里;去了我的军中。”

燕魁山皱眉了;想了一会儿;道:“陆兄弟;不成的;我去了你的公主府;那以后是瞒不得朝廷的;会有后患的。”

“如果朝廷不会知道;那哥哥愿意归属了我的军中吗?”陆七平和问道。

燕魁山迟疑了;过了一会儿才道:“陆兄弟;朝廷怎么会不知道呢?”

“哥哥回答了归属之愿;我才能告诉了哥哥;为什么朝廷能够不知道。”陆七微笑回应。

燕魁山迟疑的看着陆七;终于道:“陆兄弟;我是很愿意与你在一起的;可是这事情莽撞不得的。”

“既然哥哥愿意归属我的军中;那我可以告诉了哥哥;我在西南;占据了六州之地;其中有建州。”陆七平和告诉道。

燕魁山惊愕的看了陆七;看了数秒才不解道:“你说占据了建州?你之前说的是归属公主府呀。”

“是请哥哥归属公主府;不过我用公主府的军力;秘密由海路攻占了闽国;哥哥在衢州时应该听说过;闽国那里也发生了战事的。”陆七解释道。

“我是知道闽国发生了战事;听说是清源军进袭了闽国。”燕魁山神情凝重道。

启 蒙 书 网无 弹 窗 小 说 网

第43章 挖墙脚

陆七笑了;道:“事实上不是清源军进袭的闽国;而是我的常州军力进袭的;如今闽国已然被我占据了;可是我却缺少能够统领降卒的将帅;我信得过哥哥;所以兴化军这一不存;我就想请求了哥哥;悄悄的去了建州帮助我。”

燕魁山惊怔的点头;忽压声道:“陆兄弟;你是不是在造反了?”

“也是也不是;我还是唐国之臣;我进袭占据了闽国之后;就用清源军的名义立了晋国;又上书朝廷请封;如今朝廷已然承认了晋国为附属国;所以哥哥若是去了建州;那依旧会是唐国的将帅;只不过是归属于晋王麾下。”陆七平和回答道。

燕魁山明白的点头;眼睛流露了难以置信的看着陆七;陆七微笑道:“我告诉了哥哥实言;哥哥愿意帮了我吗?”

燕魁山一怔;但很快点头道:“能够为陆兄弟效力;我是愿意的;不过就我自己吗?宋都尉也应该是愿意去的;张戟也能够随了陆兄弟的。”

陆七点头;道:“老青暂时不能去了建州;张大哥若是愿意去;我当然愿意去请。”

燕魁山神情明白的点了头;立刻道:“好;我带你去见张戟。”

一起去了张戟的营中;张戟如今归属了马将军麾下;听了陆七的请求与解释;张戟愣了好一会儿;在燕魁山的催促下表示了愿意为陆七效力;不过他却是细致了解了一下晋国如今的情形;陆七一一实言了。

燕魁山和张戟听说所谓的晋国那里;竟然会有了二十多万大军;都惊的难以置信;陆七却是告诉了他们;去了晋国只能成为一万军的主帅;ri后才能论功而升;另外万不可泄露晋王就是他陆天风。

陆七悄然离开了余干县;只留下了两个护卫暗中听消息;他此次前来冒危的挖将才;是对晋国危机的一种积极应对;他主要是想挖了燕魁山去晋国;燕魁山是建州人;能够减少了建州本地人的敌视。

另外挖将才的另一目的;是想建立新的军将势力;陆七不可能愿意一再的提拔越国降卒领军;因为军中势力太容易抱团了;他需要形成一种互相顾忌的军势牵制。

以后在晋国的三大屯军之地;兴化军出身的将帅;苏州军出身的将帅;石埭县兵勇军兄弟出身的将帅;会穿插的形成军团;而不能数万将士都出身一个势力;李国主为什么要拆乱了兴化军;就是要打破了军势的抱团;抱团的军势;很容易反叛。

第二天午后;陆七的一个护卫飞马返回;告诉了陆七非常意外的消息;余干县的驻军;突然在昨夜发生了大规模兵变;在后半夜突然出走了一万多的将士;都是整营的开拔离开的;方向好像是去了信州。

陆七听了为之惊愕皱眉;他本想策动了燕魁山和张戟就知足;不想会闹出一万军出走的兵变;一万军去了晋国;那根本瞒不了唐国;后果还真不好说了;张戟和燕魁山;怎么能够策动了一万军叛离呢?

陆七皱眉不解;他却是不知道去挖墙角时候;正是兴化军将士心情愤懑不平的时候;如果李国主拆军用的是提拔之法;那对兴化军将士会是一种升官的喜事;可李国主用的却是京官外任之法;想要牢控了兴化军将士;后果却是造成了兴化军将士的不满;那种不满在军规下只能憋屈的忍了;可是一经了挑拨就容易激变。

燕魁山不善于游说;可是张戟却是一个交游很广的人物;与很多兴化军的矫健有过交往;张戟应了归属陆七;特意问过了晋国的现状;在知道晋国的军力不稳的现状后;他的想法自然是多拉一些人去;于是和燕魁山一通串联。

张戟的游说就是告诉唐国准封了晋国为附属;如今晋国据有了处州;那是毗邻衢州和婺州的富裕之地;只要去了就可以分得赏功良田;就可以成为统领降卒和募兵的将官;于是很多矫健动了心;再拉友好的串联;最后出走了一万两千多人;当然大半的人;都是随了将官命令开拔离开的。

一万多将士的出走;别的将士会不知道吗?当然会知道了;但却是早知道的保持沉默;后知道的偷偷冷笑看着热闹;等厩来的主帅知道时;一万多将士已然离开了;新任主帅惊怒至极;可是在夜里还不敢发兵去追;怕发兵去了再发生兵变逃走;更怕遇上了楚队。

陆七绝对想不到;他的这一次挖墙脚;不单是策反得到了一万多的善战将士;也对唐心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一万多将士的自发离开;比昭武军的反叛;对唐国的打击还严重;那反应了唐国将士;对李国主的一种离心的失望。

张戟和燕魁山带着策反的一万多将士;顺利的走过了信州;抵达了建州的晋安府;拿着陆七的手书进见了辛琴儿。

辛琴儿已然得斥候急报;说有一万多披甲整饬的大军进入了建州;却是吓的她芳心惶恐;就想去调处州的两万苏州军来救;在晋安府驻扎的所谓十万军;根本经不起战事的冲击;好在张戟先使人送递了陆七的举荐信;辛琴儿才由惊变喜。

进见后;辛琴儿根据陆七的手书和张戟的举荐;自我灵活的做主;让一万两千兴化军将士;与了十万建州屯军合组改制;燕魁山统领了三万晋安军;专职于镇守建州。

张戟也统领了三万彰武军;也先镇守建州;还有三万南平军;归为鱼华轩回来统帅;还有两万军调归了清源军;另外军制也发生了改变;三万军的主帅可直辖六千军;其他两万四千军分成八个团军;每个团军三千将士。

军制的改变;一是尽量让兴化军来的将士成为将官;二是照顾一下原本的将帅不降职;三是最重要的;分散了军权;在晋国也实行了军府治军;只不过王权军府名晋王军府;节制军府是处州的虎贲军府;和漳州的龙源军府。

辛琴儿依照陆七的大略指示;三天就完成了合军改制;接着就为一万多的来军发赏功田;全部都定在处州;并且向将士们保证;会尽快接了将士们的亲人来接收了军田。

军田的给予;军饷的到手;军食的丰足;还真的成为了领军将官;让忐忑而来的一万多兴化军将士安了心;军心安则士气振;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开始整治十万乌合之众。

十万乌合之众当然抵触外来人的接管;但很快就服管了;抚州来的迁民兵勇一知道了是兴化军将士入主;立刻就心敬的服了管制;兴化军在西部太有名气了;那是真正的善战大军;而能够来了晋国的兴化军将士;多数都是有真本事的军武;只有真本事的人;才会不安于现状;在兴化军郁郁不得志的将士;有很多。

不过五ri;十万乌合之众就军容大变;没有了散漫和混乱;虽然大半没有披甲;但军容的整饬;掩饰了不堪一击的内虚;辛琴儿看了军力的变化;自然是愉悦的;但随之而来的是将官们的抱怨;抱怨武备缺的太多了;很多的兵就是菜刀或竹枪;那种兵还不如打发了去种田。

辛琴儿也不想养这么多的军力;如今就是靠着苏州所出支撑着这里;晋国的六个州域;事实上就处州获得了丰收;建州粮食原本尚可自足;可是二十多万的移民和苏州军的进入;立刻让粮食供给紧张了数倍;好在有苏州米运来解急;而得了粮食救济的闽地人;多数是有nǎi便是娘的;很少出现了造反。

虽然应该裁军去做民生;可是辛琴儿那里敢了裁军;她告诉将帅们;很快会有三万兵甲运来的;而之前辛琴儿是没有打算将兵甲运来晋国的;原因是她对晋国能否立住不败;很是缺少信心;所以只愿意运来粮食安抚人心归治。

承诺了会运来兵甲;辛琴儿也接受建议的成立了军器监;挑出了会制军器的将士聚在一起;开始了冶炼制造兵器;六州之域;还真不缺矿藏;不久;萧府举荐的一大批官吏;乘运粮的船抵达了晋国;继军府分治之后;让晋国的政权治理也步入了正轨。

启 蒙 书 网无 弹 窗 小 说 网

第44章 亡羊不补

一万多的兴化军跑路;让周正风勃然大怒;归属于他的将士也跑了三千多;他气的要率军追杀;却是被周锋苦苦劝住了;劝告周正风;若是去追杀;只怕会引得更多的将士离心跑路;如今就是不要有了什么动作;能够顺利的接管了没跑的将士;就是最好的结果。

周正风被劝左;旗军的主帅们却是来见他了;在一起商量后;共同具名上书;他们不知道有个晋国建立了;所以认为一万多兴化军是叛投了楚国。

周正风上书时;陆七的信使也从晋国返回了;带回了被策反将官的直属家眷名单;陆七交给了王仲良;让王仲良立刻予以找到接聚一起;好送入信州;让晋队接去。

事实上;信州也被楚军占据了;但因为信州实在是残败;楚军只驻扎了很少的军队在信州;楚军也缺粮;半靠了就地而食。

陆七谨思后;又给王勇写了封密信;言明了此次兵变的缘由和晋国的真相;说他只是想策动燕魁山去建州;却是没有想到燕魁山会进而策动了一万多的将士跑路。

给王勇写信;一是为了避免王勇误会;进一步表明他与王勇是亲近的;为ri后布局一个暗势。二是一万多的将士跑去了晋国;王勇知道真相后;只要念着情谊和后路;就会暗中帮了他反驳将士是跑去了晋国。

王勇接到陆七的密信后;只是愉悦的笑了笑;事实上;他已然猜知了将士兵变与陆七有关;因为将士兵变的发起者是张戟和燕魁山;那两个人能够去了厩;如今兴化军知道是陆七举荐的;有很多。

王勇对于兵变没有做什么;与别的将帅一样;就是默然的观望纵容;兴化军的军魂还没有散;没人愿意此时用出卖了战友;而去讨好了厩来的主帅;也是不敢了出卖即将兵变出走的将士;几乎所有没有跑路的将士;都存了幸灾乐祸的看热闹心态。

既然陆七来信解释了;王勇当然会做点什么;他写了一封举荐信;然后唤来了二十三位营中将才人物;让为首者拿着陆七的密信和他的举荐信;继一万多将士之后;也悄然跑路去了晋国;却是及时的赶上了合军;辛琴儿一看是陆七的军中大哥;当然不能怠慢了举荐;让为首者成为了三千将士的团军主帅;其余的也依次在那个团军成为了将官。

王勇的回应可以说高明之极;即表明了对陆七的亲近;也实实在在的支持了陆七;ri后陆七真的成就了帝业时;他今ri的举荐;就成为了获得高位的基石;反之陆七若是失败;则他也不会受了牵连;而他举荐走了的将士;ri后可以在对楚国战事中;会自然的依了失踪上报。

在厩皇宫;排云阁内;李国主的脸sè很难看;容颜也明显的憔悴了很多;周国的强霸威迫;楚国的造反进袭;让他的心头承受了很大的打击;如今西面竟然又来了让他极为意外的上书;他的眼睛看着老臣右相;有些尴尬。

“韩卿;是朕急功了;悔不该不听你的劝谏。”李国主苦涩的道歉。

他先前执意而为的拆军之法;右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