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陵县令的指望不高,只要房陵能在他治下升格到上县,他就很满足了,在他看来,建安侯的能耐那是大没错,可房陵离着建安也有几千里路,建安侯再有能耐,这么远也是鞭长莫及,能帮他升格一级,可能建安侯就要费了许多的心思去,做人么,不能太贪哟,他又哪里知道,王况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王冼先到房陵来锻炼,等到经验和资历足够了,再入朝堂。这做官,也是和盖房子一样的,基础要不打好来,你平步青云,爬得越快,那么摔下来也就越惨。

什么地方最好锻炼人,当然是基层,如果王冼直接放到长安去,放到各部里,那么凭借着王况的威望,升官也会很快,但是他没有地方去施展自己的拳脚,而要是放到长安县和万年县,又是天子脚下,牵扯太多,也是不利的,所以,放到下面去,既能让王冼积累经验和资历,又能给他提供个舞台,这是上上之策,以后万一王况倒了,凭着王冼自己的资历,对王冼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一路上,王况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自己的手机,怎么会来到这里,肯定是和自己同时来的,绝对不可能是自己穿越来之后再来。所不同的是,自己算是灵魂穿越,到了建安,而手机则是实物穿越,到了房陵。两个地方相隔着几千里路,由此可见,这穿越过来的落地点是随机的也不一定,到目前为止,自己所知道的实体物件,有华容道、硬币和手机了,华容道不是自己的,硬币是不是自己的这个没准,但手机是自己的,这是一定的。

也就是说,自己的东西起码有一件是传送到了房陵,这个后世最神秘的神农架里,而华容道与自己的灵魂则是到了建安。这中间有什么关联呢?王况似乎抓住了一条线,但却又模模糊糊的,说不上什么原因。自己目前的地位,那是不大可能到房陵去了,要探查神农架这么广袤的山野,起码需要好几年,唯一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王冼去,幸好,幸好冥冥之中,让自己救下了máo人母子,这母子二人,今后就将是自己将神农架翻个底朝天的得力助手,许多地方,人上不去,但máo人可以上去,三白可以上去,有他们的帮助,王况这一刻充满了信心。

发现了硬币,发现了手机,那么说明存在着一个实体传送通道,或者说曾经存在过,现在需要确认的是,这个通道在哪里或者说曾经出现在哪里,通道有多大,能不能容人进去?是经常出现还是只出现了这么一次?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这些,都是未解之mi,都需要huā时间huā力气去探寻。这一刻,王况深深感觉到了他的官位给他带来的桎梏了,如今他已经是全天下瞩目的人物,一言一行都有人注意着,行事上很不方便,如果自己穿来是到了一个侠客,比如说像黄大这样的人身上,就可以独来独往,亲自去探查原因了。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王况不是穿越到现在的身体之上,可能就遇见不到林颖芝,可能就不会有画眉和尚给自己硬币,可能也不会和máo人母子结缘而得到手机,也就是说,如果王况不是现在的王况,那么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想着探查穿越真相了。所以说,凡事都有个因果关系,真真是造化nong人呢。

灵魂穿越的原因,王况心里也隐约的有了答案,他很早就看过一部关于未来人类生命的发展可能的记录片,片里提出一个观点,在未来,人类有希望可以做到长生不老,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具到多具的身体,每具身体都适应着不同的能力,比如说有专mén为运动而设计的身体,为适应长途太空旅途而设计的身体等等,只要有需要,可以将思维移植到所需要的身体上去,其他的身体则处于休眠假死状态,也就是“植物人”状态。

不过这也只是个猜想,能不能实现还是未知,但从理论上,确切说是在王况穿越而来时侯现有的理论上来推,没有任何相悖的地方,至于以后的理论怎么发展,那是谁也不知道的。

有没神灵这事,王况至今还是个无神论者,虽然因为自己的穿越而曾经有所动摇,但骨子里还是不相信神的,如果真有神灵在,那么自己这十年来做出的事情许多都已经超越了目前,也可以说是几乎打luàn了这个世界的秩序,早就该出手干预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对王况不利的因素出现。

当然也有可能是真有神灵,而王况的所作所为也符合了神灵所希望的方向,所以没有出手干预也是有那么一丝的可能的。在没有查明真相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现在王况唯一能确认的是,这个传送通道至少曾经存在过,而且是可以同时传送实体及思维或者说灵魂的,接下来需要做的,那就是探明它曾经出现在哪里,是不是一直存在,是不是可以双向传送,如果不存在,则要探明其产生的条件,这个比较难,在这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想要测量空间异动简直是痴人说梦,后世都很难做到,何况现在?

等等,空间异动?那么就应该有磁场异常,或者说电磁bo异常,磁场异常可以探到,指南针早就有了,即便做不到强烈度的判定,但有没有变化,肯定可以通过指南针现在叫罗盘的工具来探查,而有没有电磁bo,则困难些,如果有而且强烈,那么可以做个简易线圈来探测,如果微弱,那就是一点办法也没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个传送通道真的能引发磁场或者电磁bo,如果不能,则难度要加大许多,可能比现在让王况登上世界第一高峰还难。

 第四0九章 各有心思

第四0九章各有心思

传送通道的事情急不来,就是找到了,会不会对王况有危险也是未知数,没有危险的话,也不能确定那一边是哪里,即便所有的事情都如王况所愿,一切条件具备了,那么可能跨一步过去,就到了白垩纪沦为霸王龙的点心也不一定。// 而即便能穿回去,那头,自己的身体还在不在?是不是成了一捧féi料?是不是穿到什么阿猫阿狗身上也不一定,一切,都是未知中的未知。因此,王况找通道是肯定要找的,但能不能找到,找到后该怎么做,那又是以后考虑的事了,如果按现有条件来评估,王况打死也不会去以身犯险的,更何况通道是否还在都是个未知呢?

所以,王况想通了这一层,就不再去考虑了,还是先将眼前要做的事情先做好再说,来一次不能白来,王况现在的理想又拔高了许多,他要确保以后不会有元méng,不会有满清,至于华夏是谁的天下,这不重要,只要是个汉人就成,即便是暴君昏君,那也坐不长,而且这个也不是王况所能控制的范围内。

要没元méng没满清,就必须将北方的威胁彻底铲除,那些所谓砖家说什么元méng和满清带来民族大融合的说法王况并不认同,这个代价太大了,北宋长江以北有四千多万人口,元méng到来后屠杀得只剩了不足七百万人,满清入关也同样带来大屠杀,这样血腥的融合不要也罢王况有时侯甚至会在心底里骂那些砖家,如果让你的老婆孩子也死在那些人的刀下,看你还能不能说出融合这个词来

对北方的战争王况不考虑,这是必胜无疑的,即便没有王况,历史上的李世民也没吃过败仗,李靖统领下的“联合**(李靖麾下有许多附属国派来的军队,统一听从大唐的调遣,绝对是名副其实的联合**)”向来是战无不胜的,唯一就是对高句丽会吃力些,许多年也没将其灭了,那主要还是因为气候变化带来的给养和兵士身体的不适应造成的,现在王况已经给大唐创造了那么好的机会,等于将许多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那么对付高句丽也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更长远的什么一战二战,那跟王况就没关系了,一战是欧洲人的事,一战对中原来说,那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上不得台面;二战的话,没有了倭奴那也很有可能烧不到中土来,而二战之所以惨烈,这和老máo子不无关系,老máo子的卫国战争为什么打得那么辛苦,米国不提供任何支援?那是因为当初老máo子并不是红朝宣传所说的那样只是简单的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么简单,而是他们是和德国同时出兵bo兰,德国占了bo兰西部,他们则占领东部并实行清洗,德国人当初称老máo子为“最亲密的战友”。书mi群2所以在米国这些盟国看来,老máo子和法西斯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所以,二战后就是冷战,因为盟国不相信老máo子。也可以说,二战的挑起者里,有老máo子的一份也幸好德国后来背叛了老máo子,让老máo子元气大伤,否则,最后东三省落谁手里都不一定。

如果没有了元méng和满清让中华元气大伤,中土之强大绝对不是欧洲任何一个弹丸小国敢觊觎的,当初那个只会shè雕的粗鲁人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横扫了欧亚大陆,但在集结了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大的军队后和南宋的战争竟然打了五十年之久,可见中华儿nv的战力,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弱的,李世民在前些时间和朝中大臣们商议的时候的一句话,给了王况很大的印象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可以说,如果元méng是先打宋的话,失败的八成是他们而不是宋朝。尤其是王况现在已经正在进行的建东战略,则等于是给中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后院,以中华航海技术之发达,在海上,那就是绝对的霸主,退一万步,真的到后来会有来自陆地上的威胁,那也足以让中华落于不败之地。而也正是建东战略的实施,中华的航海技术退步的可能xing也降到了最低,中华航海技术,在元méng时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退步,但到明朝还是迎头赶上,虽然没有达到唐宋时期的高峰,但当时只有楼船一半大的福船已经是世界超一流的了,可惜因为满清的禁海而真正退步了。

王况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可能全部扼杀在摇篮中,能走到哪一步他不敢下结论,但是既然来了,总归是要去做,按自己的心愿去做,有李世民这个一代圣王给自己提供强力支持这么好的背景,再不做好,那也太对不起这一次机会难得的穿越了,多少人都在yy穿越后要如何如何而不得,自己得到了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要是真能回去,而被人知道自己没做什么,搞不好就要背上个某某jiān的名头,这可不好。

因为挂念着身怀六甲的小娘子,小疲к蛹岸罚蹩稣獯位亟ò驳乃俣群芸欤酥屑渥椒苛晖猓溆喽际茄≡褡罱詈米叩穆罚挥昧硕欤谑鲁蹙透匣亓私ò病6馐焙蛲蹩龇夂畹南⒁苍缇痛嘶乩矗虼舜尤闹菘迹宦飞隙加邪傩仗焯焓卦诼繁叩茸磐蹩龅牡嚼炊瞬杷退星嘧诚缬乱宦坊に偷较乱淮寤蛘呦乱徽颍缓笥质侵芏词嫉南袷墙恿āng一样的接力下去。

林明和长孙煜也都接到了新的任命,长孙煜对他自己的任命是早得到了长孙家的通知,所以并不觉得奇怪,对他来说,能任一州之主官,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想当初,自己不过是长孙家不得志的偏支子弟,也正是因为对建州的底不清,才让他捡了个便宜被派到当初在世人看来还是非常冷清落后贫困的建安来,如果建州一早就是现在的模样,或者说如果长孙家确信王况有能力将建州搞好的话,那么这个机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掉到他头上,来建安,当初可是被家族其他房视为流放的苦差事,你推他让的,最后还是自己不甘心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才接了下来,现在想想,真是后怕,若当初坚决不受派遣的话,哪里能有如今自己在长孙家不亚于嫡系继承人的话语权?

现在当了刺史了,可以说一切皆拜建安侯所赐,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在建安,只不过是竖起了耳朵,闭紧了嘴巴,收拢了手而已这么简单,如果论真正的功劳,或者说他到任何其他一州去,同样这么做的话,换来的极有可能是贬官,但在建州,随着建州的升格,自己等于搭上了顺风车,一路高升,所以,他不能不等王况来,他要当面对王况表达自己的感ji之情。

而林明呢,虽然得到自己当两州总管肯定是王况的意思,也肯定和建东有关,但具体要怎么做,今后要怎么开展工作,他还需要和王况做个jiāo流,确定了基调之后,才会和长孙煜一起北上长安述职,本来接到任命的时候他和长孙煜就想动身和王况在长安汇合的,但后来王况的来信说他很快回建安,是以,担心路上错过,所以两人也就留了下来等王况回来。

岑余子也在建安等王况,唐兴县令的工作他已经移jiāo了,朝廷的旨意是让岑余子和原唐兴县丞就地接任而不用到长安去以免影响当地的政令有断,但林明没走,所以,岑余子也就执意暂时不接工作,要等王况来了之后再进行,所以岑余子这段时间最是悠闲,悠闲得让林明羡慕不已,但人家不接任,那是表示对自己的尊重,林明也只能是羡慕。

林荃淼也在建安,他的假期还没结束,建东地方小,人口少,目前有王霖泊在,足以应付任何事情,一州一县的发展不是朝夕能成的,目前建东还是一张白纸,这第一笔该怎么画至关重要,如果画歪了,这张纸上再想画出高明的画来,那就很困难了,林荃淼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二郎小姑丈那样的大拿,没那么大的本事,所以,他也在等着和王况jiāo流探讨。

黄大也回来了,他只留了那个副将在东瀛,带领着三艘小楼船一千五百的兵士去收拾剩下的倭奴,对他而言,灭了近江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之所以会去灭了其他部族,那是顺手,反正不费什么力气,有那些倭奴打头阵,然后建州兵们一阵的箭雨狂shè,那些倭奴们几乎就乖乖的投降,尤其是到了后面,几乎自己的兵士还没杀到,对方就派了人举了白旗过来请降了,可以说,这一仗是越打越快,倭奴投降是一个比一个还迅速,仿佛投降是去吃大餐似的,个个争先恐后的,惟恐自己比别人落后了。

黄大不大关心功劳,是以,对于自己得了游击将军的职位却又没说让他去长安办理相关手续是无所谓,反而是黄良看了出来,朝廷这是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