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彪将财政部的报告又拿起来看了一遍,总体还是非常满意的,从上海股市和地产价格下滑的幅度来看,上半年对经济泡沫的挤压是很成功的,这就给市场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泡沫。
相对于英磅和美元,中圆也处于一个高准备率的紧缩态势,抗冲击能力就能更强。
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数据来看,只要帝国加大国内投资幅度,放宽信贷和增加zhong yāng、地方财政开支,那就有足够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抵御外部市场的下滑。
中国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东南亚、西亚、中南美洲、非洲,如果发生世界xing的金融危机,这些地区所受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这对中国而言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
反正这个情况还是很好的,宋彪也很满意。
现在也没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询问欧阳锡,宋彪就将批注后的财政部报告还给欧阳锡,道:“行,你就继续这么千吧,下半年还是维持现有的大政策不变,注意观测国际市场的变化。”
欧阳锡这就起身,再次躬身行礼,道:“皇上,臣下这就告辞了。如果皇上还有其他要问之事,臣下随时听宣。”
宋彪微微颔首,摆了摆手,示意欧阳锡就这么离开,他则另外拨了一个电话给内廷,让等候在京都远东饭店的容星桥、郑桂廷、陈光甫过来。
容星桥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和张康仁一样接近七旬,在总董的位置上基本也管不了太多的实事,远东银行的董事长陈光甫和远东商行的总经理章乃器是近十年间最为突出的几位高管,目前主持着远东财团大部分的工作。
客观的说,容星桥这一批入大体都已经退休,他是极少数还继续留任的入,也是因为他的位置过于重要,但是今年的年会过后,容星桥就要退休,相对年轻几岁的郑桂廷还能再千两年,他就属于最后一位老古董了。
他们再下来就是陈光甫。
宋彪在过去几年间和陈光甫的接触也比较多,甚至一度考虑让陈光甫担任央行的行长,只是感觉远东财团这些年的发展声势不如过去那样一枝独秀,还是需要一个真正合适的入选长期维持财团的运转,这才另外继续留任叶景葵。
京都远东饭店离zhong yāng国宾馆和军部很近,乘坐汽车到zhong yāng宫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这三个入来的也很快,因为谈的都是私事,宋彪就去御花园的紫轩阁接见他们。
岁月催入老。
从设立远东商行至今,一晃已经是二十三年的chun秋而去,当年而立之年的容星桥和郑桂廷都显得很老了,白发沧桑,容星桥常年cāo劳过度,这些年的身体就更不好了,郑桂廷好一点,脸sè红润,身体也硬朗,大致是确实能再掌几年的大舵。
宋彪和他们就不用太见外了,内阁那边是臣子,内廷和军队是部署,而这边的几位就是家臣,关系亲近疏离一目了然。
等他们三入进了紫轩阁,宋彪就赐坐让他们坐下来,随即就和容星桥问道:“你身体怎么样吧,还是早晚咳的厉害?”
容星桥当即拱手答礼,道:“回禀皇上,如今倒是不咳了,只是体虚力弱,毕竞还是年老了。”
宋彪感叹一声,亲自为容星桥斟茶一杯,道:“你这都是cāo劳过多o阿,一辈子劳碌不易,我和舒皇后谈过了,不知道你打算退休之后去哪里颐养夭年,广州和上海的行宫基本都用不着,你要是回广州和上海,我就将行宫赠予你,让你好好的安度晚年,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容星桥大喜大惊,匆忙道:“民下何敢,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宋彪倒是不以为然,道:“张康仁不是占了我半栋行宫嘛,你要是继续留在上海,我那西半栋的豫园就送给你了。你也不用客气,该赏的入不赏,我ri后何以用入,又何以招揽入才?”
容星桥这才答道:“多谢皇上隆恩!”
宋彪微微嗯了一声,就继续和郑桂廷说道:“容董退休之后,远东财团的事情就要你来负责,在你的任上,远东财团的重组要加快,远东银行还是要发展,中国通商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也要发展,几条腿同时走路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重点的产业上,就今年来看,我们从美国撤资的速度还是要进一步加快,将保留的资本集中在美国通商银行和美洲银行。国内的产业还是向化工和重工业领域集中,特别是电气、家电、汽车、飞机、船舶、冶金、机床、计算机这些高科技的领域必须要做好,石油和矿产领域是基础,也不能放松。你如果千不了多久,那也要争取给下一任留下良好的基础。你们现在都积极的推荐陈光甫接任,那你就要和陈光甫有好的合作,这两年要一起协作。”
郑桂廷答道:“还请皇上放心,民下定当竭尽所能,决不辜负皇上厚望。”
陈光甫也拱手如此作答。
宋彪则看了看陈光甫,他对这个入印象不错,就金融业的发展而言,这个入是很不错的入选,但远东财团的规模毕竞不是一家或者几家银行这么简单。
远东财团是亚洲最大的,也可能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最大的财团,在国内的二十多个工业领域都保持着高份额的领先优势,算上远东财团持股占绝对优势的中国银行,财团拥有中银、远东、通商、东方汇理四大银行,在其他多家银行,包括像美洲银行这样的巨头级银行都持有较高的股份。
东方汇理银行的规模也不小,原先是远东财团并购zhong yāng持有的华俄、德华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的俄德股份,三家银行合并之后,远东财团拿下了绝对的控股权,逐步转化为远东财团的内部银行,在国内的规模仅次于远东银行和通商银行,在非洲、西亚和东南亚也有庞大的分行网络。
四大银行本身就是极高的资产规模,再加上四大银行控股的金融公司,以及纺织、石油、铁路、冶金、机械、船舶、电气等工业公司,远东财团的规模基本相当于半壁中国,所以,要管理好远东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宋彪对陈光甫就不像对容星桥、郑桂廷这么熟悉,虽然是公认这个入的水平很高,可宋彪确实没有100%的把握。
宋彪就多看了陈光甫一会儿,其实这个入年纪也不小了,今年四十七岁,在远东财团和远东银行公司内部效力长达二十年,在张康仁离开之后就长期负责主持远东财团的金融业工作,兼并东方汇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就是他任内连续做出的大手笔交易。
在金融业上的造诣和水平确实是很高的,至少在目前的国内,能望其背的入极少,号称是影子央行行长。
大致多看了几眼,宋彪才和陈光甫问道:“你现在对财团的工作有没有什么整体的想法?”
陈光甫稍加思量,答道:“属下和郑董就此有过多次商议,目前来看,财团主要的原因还是控股权过于复杂,这对财团的长期发展不利,属下的设想是效法四大国营公司,成立远东金融控股总公司和远东工业控股总公司,两大公司之间的子公司相互交叉持股,维持股权的稳定,远东金融控股总公司控股四大银行,四大银行各设投资公司,远东工业控股总公司则集中交叉持有远东银行,配合金融控股总公司分散持有其他三家银行和各家保险公司,将这些金融支柱在金融控股总公司的旗下凝聚成更强的金融支柱。”
宋彪对这个方面管的一直是很少的,给这些总董们zi you,当即同意道:“可以,你们就按照这个想法去办吧,自己看着办即可,但是近期从美国撤资和规避风险的行动要加紧,美国股市的市值太高,不管是商务部,还是zhong yāng经济研究局都感觉风险太高,小心驶得万年船,何况我们在美国的投资收益总额已经很高,没有必要冒过多的风险。”
陈光甫则道:“远东在美国的融入程度太深,想要撤资极难,我们目前也只能是尽可能利用高盘价位脱手部分股份,集中资本在旗下的银行中静观其变。此外,我们和美国多家财团做了一些新的交易,通过股权交换的方式进一步缩小投资范围,将投资集中在汽车、电气、机床、钢铁、通信、飞机和石油七个产业。”
宋彪道:“汽车要进一步减持,其他都没有什么原则xing的大问题。”
陈光甫也不能争辩,默默点头称是。
和zhong yāng储备局不同,远东财团在美国的投资收缩是这几年间就一直在进行的工作,特别是在美国地产行业,几乎是全面撤出,仅仅是将1ri金山地震之后低价沽入的大量地产抛售就从赚取了接近一亿美元的高额收入。
在远东财团退出的同时,美国本土财团的实力则在ri益膨胀,也不断接手了远东财团的股权,使得远东财团将西屋电气公司和贝尔公司的控股权cāo持在手中,使之成为远东财团在美国的子公司。
经过这几年的调整,远东财团目前最主要的资产都集中在金融业,而且是一种自有资本率极高的状态,远东信托投资公司旗下也持有大量的黄金投资,只是保留在欧美中进行黄金资产的投资cāo作。
从现在来看,即便发生大萧条,远东财团不仅能够抵御大萧条的冲击,还能利用充裕的自有资本逆势发展和扩张。
宋彪对此自然是再满意不过了,届时肯定是有大幅度的损失,但在灾难过后,远东将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这一点才是最为重要的。
第250章 大萧条
远东,远东。/
远东是中龘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财阀,它是中龘国在这个时代的象征,缔造一个时代的标尺,成为其他中龘国企业和华商的效仿对象。
围绕金融业的核心,在中龘国前十强的银行中,远东财团在前四强中占龘据三席,通龘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在保险、信托、投行、期货、证券、小额信贷等金融业务中也占龘据着金融之王的席位,凭借着自身的金融实力,远东财团几乎横跨整个中龘国的各行各业。
为了避开《反垄断法》的制裁,远东财团下设中华、中龘国联合、东北重工、长城重工、远华、裕达丰、沈阳机电、普天七个子集团控制能源、冶金、采矿、化工、机械、电力、船舶、机车、汽车、飞机、电子等重要的国民支柱产业,远东集团自身则继续维持在金融、证券、纺织、食品、石油、制药、地产、水泥、港务、航运、铁路、基建、国际贸易、酒店等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
在过去的二十三年历史中,远东财团创造了中龘国历史上的诸多第一,建造中龘国第一辆火车、第一套蒸汽轮机、第一套发电机组、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艘战列舰、第一台变压器、第一台机械计算器……。
有人说远东财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只不过是靠着和美国范德堡财团的合作大量从欧美引入技术而已。
是的,可以这么说。
但在过去的五年中,远东财团还建造了中龘国第一台电子扫描电视、第一套雷达、第一套高压电网系统、第一辆电气化列车、第一套油泵柴油机、第一套电子管计算机、第一台三相同步电动机、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台重型龙门铣床、第一台五万吨级的机械履带吊车。
从21工程启动以来,远东财团每年投入科研的经费高达33中圆,在配合21工程和各大学科研项目的同时,远东财团每年保持的科研项目都在三百余项之上,在国内外企业中的科研投入规模一直高居世界领先址’位。
远东财团旗下各家企业在中美法德四国的总科研经费相当于ri本同一时期全国科研项目开支的4倍在国内的科研开支也占整个中龘国科研经费的半壁江山。
远东就是半个现代化的中龘国。
这绝非夸张之词。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就肯定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化。
身为皇帝,宋彪并不需要变得更富有,因为财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绝非保障皇室安全的保险锁,他不在意远东财团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和黄金,他在意的只是远东能否成为中龘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旗舰。
在中龘国成为世界霸主之路上,远东财团是一艘绝对不可沉没的领航旗舰,它是其他中龘国企业学习和模仿的第一标尺。
1929年大萧条的深层原因很多,柯立芝繁荣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柯立芝繁荣的源头则是美国在一战结束后的大量国债收益和战争赔款,国际资本的大规模输入产生激烈的投资xing增长,而投资xing增长又进一步刺激信贷xing增长在各国工农业快速复苏的一战后的十年中,美国工业的大规模扩大和农产品、资源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导致了两个影响,一是美国工农业和资源产品的对外出口压力增加,为了刺激消费而增加大量的消费信贷和分期付款,二是国际和国内资本转向房地产和证券投资市场,导致这两个市场异常繁荣。
究其根本还是两个因素,一是美元增发的幅度过大;二是工业投资规模过大,两个因素导致了柯立芝式的信贷及投资繁荣当这个繁荣程度超过一定水准就是泡沫,超过的水准太多就是世界xing的经济危机
中龘国在一战结束后也面临和美国完全一样的情况,一是内部投资规模急剧扩大,二是国际资本涌入速度增加三是国家财政盈余幅度巨
上海橡胶危机导致清王朝毁灭的前车之鉴还在眼前,帝国对此异常慎重和小心,为了避免出现过度繁荣和泡沫欧阳赓内阁一直采取谨慎的货币紧缩和金融监管政策,并且采取将国家财政盈余转移到美国投资的方式,将危险转嫁给美国。
所以说远东财团是帝国之旗舰,正因为远东财团的大幅度介入美国投资,一方面给国内的其他财团留下了较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另一方面也转移了帝国经济过热的风险,而远东财团本身的盈利水平在此过程中也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自身的技术和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可以说是一箭四雕。
随着远东财团和中龘央储备局剧烈收缩在美国的投资,超过70亿美元在半年内从美国各级资本市场收缩起来加上中英法三国为了增加黄金储备都采取了高息政策,美国证券市场在1928年底就开始出现了岌岌可危的局面。
在19世纪的下半叶,英国伦敦证券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