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保婴撮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8-保婴撮要-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x犀角饮x 治脾火眼疼。 
犀角(一两) 射干 草龙胆(炒) 黄芩(炒。各五钱) 人参(二两) 茯苓(二钱五分) 钩藤钩(七钱五 
分) 
上每服一钱,水煎。 
x牛黄丸x 治肝受惊,遂致患目。 
牛黄 白附子 肉桂 全蝎 芎 石膏(各三钱五分) 白芷 藿香(各五钱) 辰砂 麝香(各少 
上各另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临卧薄荷汤化下。乳母亦忌热物之类。 
x世传方地黄丸x 治肾虚,目睛多白。 
鹿茸(五钱) 泽泻 茯苓 山茱萸 熟地黄 牡丹皮 牛膝(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汤下。 
x罗氏煮肝丸x 治疳眼翳膜羞明,大人雀目,甚效。 
夜明砂 青蛤粉 谷精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以猪肝批开,摊药在内,麻缠定,米泔水半碗煮肝,熟取出汤,倾碗内 
熏眼,候汤温,分肝三服,嚼吃,就用肝汤下,一日二服。 
x龙胆饮子x 治疳眼流脓生翳,此湿热为病。 
青蛤粉(五钱) 羌活 草龙胆(各三钱) 炒黄芩(二钱) 蛇蜕(五分) 麻黄(二钱五分) 谷精草(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 
x东垣人参补胃汤x 治劳役,饮食不节,内瘴眼痛,神效。 
黄 根 人参(各一两) 炙甘草(八钱) 蔓荆子(一钱) 白芍药(炒) 黄柏(各三钱,酒拌炒四次) 
上每服二三钱,水煎,稍热服,临卧三五服。 
《千金方》治雀盲。 
地肤子(五两) 决明子(一升) 
上为末,以米饮和丸,每服二三十丸。 
《世传方》治雀盲。 
苍术(四两米泔浸切片,四两焙) 
上为末,猪肝二两,批开掺药在内,用麻系定,粟米一合,水一碗,砂锅内煮熟,熏眼,候 
效。 
《圣惠方》治雀盲不计时月,用苍术一两,为末,每服一钱。 
《本事方》治小儿赤热肿眼。 
大黄 白矾(各等分) 
上为末,冷水调作饼子贴眼,立效。 
x东垣广大重明汤x 治两睑或两 赤烂,热肿疼痛,及眼胞痒极,抓之至破烂赤肿,眼楞生疮 
涩难开。 
草龙胆 防风 生甘草根 细辛苗叶(各一钱) 
上水一碗半,煎龙胆至七分,入余药再煎,至半碗热洗,日五七次,洗毕合眼,须臾瘥。 
x东垣助阳和血补气汤x 治发后热壅,白睛红多,眵泪瘾涩,此过服凉药,而真气不能通九窍 
防风(七分) 黄 (一钱) 蔓荆子(三分) 白芷(二分) 升麻(七分) 甘草(炙) 柴胡 当归身(酒 
洗。各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临卧,避风处睡,忌风寒及食冷物。 
x洁古方x 治眼赤暴发肿。 
防风 羌活 黄芩(炒) 黄连(炒。各等分) 
上每服一钱,水煎服。如大便秘,加大黄二分,痛甚,加川归、地黄各二分。烦躁不得卧, 
x保命点眼药x 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当归 黄连(各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细辛(五分) 甘草(一钱) 
上水一大碗,文武火熬,滴水中不散为度,入熟蜜少许,点用。 
x千金补肝散x 治目失明。 
青羊肝(一,其去膜、薄切以新瓦炙干) 决明子 蓼香(一合,熬令香) 
上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二服,久而有验。 
x本事方x 治太阳寒水陷,翳膜遮睛。 
防风 白蒺藜(各一两) 羌活(一两半) 甘菊(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服。 
x保命羚羊角散x 治水翳久不去。 
羚羊角 升麻 细辛(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为末,一半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一半泔水煎,吞送丸子。 发陷翳,亦羚羊角 
散之类用之,在人消息。若阴虚有热者,兼服神仙退云丸。 
x东垣补阳汤x 治阳不胜其阴,乃阴盛阳虚,则九窍不通,令青白翳,见于大 ,乃足太阳少 
阴经中,郁遏厥阴肝经之阳气,不得上通于目,故青翳内阻也。当归太阳少阴经中,是九泉 
之下,以益肝中阳气,冲天上行,此乃先补其阳,后于足太阴标中,泻足厥阴之火,下伏于 
阳中。《内经》曰∶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每日空心服升阳汤,临卧服泻阴 
丸。须预期调养,体气和平,天气晴明服之,补其阳,使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 
羌活 独活 当归身(酒洗,焙干) 甘草稍 熟地黄 人参 黄 白术(各一两) 泽泻 橘红 
(各半两) 生地黄(炒) 白茯苓 知母(炒黄色。各三钱) 柴胡(二两) 防风 白芍药(各五钱) 肉桂 
(一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服,候药力行尽,方可饮食。 
x东垣羌活退翳汤x 
柴胡 甘草 黄 (各三钱) 羌活 黄连 五味子 升麻 当归身(各二钱) 防风(一钱五分) 黄 
芩黄柏(酒浸) 芍药 草龙胆(酒洗。各五钱) 石膏(二钱五分) 
上分二服,水煎入酒少许,临卧热服,忌言语。 
x谦甫五秀重明丸x 治眼翳膜遮睛,隐涩昏花,常服清利头目。 
甘菊花(五百个) 荆芥(五百穗) 木贼(去节,五百根) 楮实(五百枚)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化下。 
x冲和养胃汤x 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岐,睹则成二, 
神水变淡白色,久则不睹,神水变纯白。 
柴胡(七钱) 人参 当归 炙甘草 干生姜 升麻 葛根 白术 羌活(各一两) 防风(五钱) 黄 
(一两五钱) 白茯苓(三钱) 白芍药(六钱) 五味子(二钱) 
上每服二钱,水煎。 
x滋阴肾气丸x 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视物二体,久则光不收, 
及内障神水淡白色者。 
熟地黄(三两) 当归尾 牡丹皮 五味子 干山药 柴胡(各五钱) 茯苓 泽泻(各二钱半) 生地 
黄(酒炒,四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十丸,空心滚汤化下。 
x泻热黄连汤x 治内障有眵泪 。 
黄芩 黄连 生地黄(并酒洗) 柴胡 
(各一两) 升麻(五钱) 龙胆草(三钱) 
上每服一钱,水煎,午前服。 
x柴胡复生汤x 治红赤羞明,泪多眵少,脑顶沉重,睛珠痛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久 
视则酸疼,翳陷下者。 
本 蔓荆子 川芎 羌活 独活 白芷(各二分半) 白芍药(炒) 炙甘草 薄荷 桔梗(各四分) 
苍术 茯苓 黄芩(炒。各五分) 柴胡(六分) 五味子(十二粒,杵) 
上每服二钱,水煎食后服。 
x黄连羊肝丸x 治目中赤,脉洪,甚眵泪。 
黄连(为末) 白羯羊肝(一具) 
先以羊肝竹刀刮下如糊,除去筋膜,再擂细入黄连,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茶清化下。 
x茯苓燥湿汤x 治小儿易饥而渴,腹胀生疮,目痛生翳不开,眵泪如脓,俗谓疳毒眼。 
白术 人参 甘草(炒) 枳壳(麸炒) 茯苓 蔓荆子 薄荷(各二分) 苍术 前胡 独活(各三分) 
川芎 羌活(各三分半) 柴胡(四分) 泽泻(一分半) 
上每服二钱,水煎。 
x局方菊睛丸x 治脾肾不足,眼花昏暗。 
枸杞子 苁蓉(酒浸炒) 巴戟(去心。各一两) 甘菊花(四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白汤化下。 
x抑青丸x(方见惊啼) 
x加味逍遥散x(方见内钓) 
x大芜荑汤x(方见疳症) 
x九味芦荟丸x(方见诸症) 
x异功散x(方见内钓) 
x小柴胡汤x(方见痉症) 
x柴胡栀子散x(方见发热) 
x蟾蜍丸x(方见诸疳) 

卷四
耳症
属性: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也。心肾主内症精血不足;肝胆主外症风热有余,或聋聩,或虚鸣 
者,禀赋虚也。或胀痛,或脓痒者,邪气客也。禀赋不足,宜用六味地黄丸。肝经风热,宜 
用柴胡清肝散。若因血燥,用栀子清肝散,未应,佐以六味丸,间服九味芦荟丸。若因肾肝 
疳热,朝用六味丸,夕用芦荟丸。若因食积内热,用四味肥儿丸。若因乳母膏粱积热而致者, 
宜加味清胃散;脾经郁结而致者,加味归脾汤;肝经怒火而致者,加味逍遥散,皆令乳母服之 
,兼与其儿少许。不可专于治外,不惟闭塞耳窍,抑亦变生他症,延留日久,遂成终身之聩 
矣。慎之! 
治验 
一小儿耳内出脓,秽不可近,连年不愈,口渴足热,或面色微黑,余谓肾疳症也。用六味 
地黄丸,令母服加味逍遥散而愈。后因别服伐肝之药,耳症复作,寒热面青,小便频数,此 
肝火血燥也。用柴胡栀子散以清肝,六味地黄丸以滋肾,遂痊。 
一小儿耳内出脓,久不愈。视其母,两脸青黄,属乳母郁怒致之也,遂朝用加味归脾汤,夕 
用加味逍遥散,母子皆愈。 
一小儿十二岁,素虚羸,耳出脓水,或痛或痒,至十四,稍加用心,即发热倦怠,两腿乏力 
八年矣,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稍愈。毕姻后,朝寒暮热,形气倦怠,两足心热,气 
喘唾痰,仍用前二药,佐以六君子汤而愈。因后不守禁忌,恶寒发热,头晕唾痰,余谓肾虚 
不能摄水而似痰,清气不能上升而头晕,阳气不能护守肌肤而寒热。遂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 
、附子一钱,四剂不应,遂用人参一两,附子一钱,二剂而应,乃用十全大补汤,百余剂而 
痊。又因大劳入房,喉喑痰涌,两腿不遂,用地黄饮子顿愈,仍用十全大补汤而安。后又起 
居失宜,朝寒暮热,四肢逆冷,气短痰盛,两寸脉短,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一钱,数剂而愈 
,乃去附子,用人参三钱,常服始安。 
一小儿耳中流脓,项中结核,眼目或札或赤痛,小便或痒或赤涩,皆肝胆经风热之症也,用 
四味肥儿丸悉愈。 
一小儿因乳母恚怒,兼经行之后,多食炙 ,儿遂耳内作痛出脓,余先用加味小柴胡汤,次 
用加味逍遥散,令其母服之,子母并愈。 
一小儿耳出秽水,属肝肾不足,先用九味芦荟丸而痊。毕姻后,面黄发热多病,又用黄柏、 
知母等药,更胸膈痞满,饮食少思,痰涎上壅,又利气化痰,加噫气下气,余用六君子、补中益 
气二汤,干姜、木香等味,治之寻愈。 
x田氏红玉散x 治小儿 耳。 
枯矾 麝香 干胭脂(各等分) 
上为末研匀,先以绵杖子捻脓净,掺入少许。 
x汤氏龙黄散x 治如前。 
枯矾 龙骨 黄丹(各半两) 麝香(一钱) 
上制法同前。 
愚按∶前二方可以治腑症之轻者,若系肝经风热血燥等症,必根据前方论内,服合宜之药,外 
用此以收脓湿,亦无不可。若专泥外攻,而失内治,谬矣。 
x六味地黄丸x(方见肾脏) 
x柴胡清肝散x(方见胁痈) 
x栀子清肝散x(方见热症) 
x九味芦荟丸x(方见疳症) 
x四味肥儿丸x(方见呕吐) 
x加味清胃散x 
x加味归脾汤x 
x加味逍遥散x(三方见内钓) 
x加味栀子散x 
x加味小柴胡汤x(方见痉症) 
x六君子汤x 
x四君子汤x(二方见内钓) 
x地黄丸x(方见肾脏) 
x七味白术散x(方见积滞) 
x补中益气汤x(方见虚羸) 
x二陈汤x(方见寒吐) 

卷四
鼻塞鼻衄
属性:巢氏云∶鼻乃肺之窍,皮毛腠理,乃肺之主。此因风邪客于肺,而鼻塞不利者,宜用消风散 
,或用葱白七茎入油,腻粉少许,擂摊绢帛上,掌中护温贴囟门。因惊仆气散,血无所羁而 
鼻衄者,用异功散加柴胡、山栀。左脸青而兼赤者,先用柴胡清肝散;后用地黄丸。右脸赤 
,乃肺大肠实热也,用泻白散。鼻色赤,乃脾胃实热也,用泻黄散;微赤,乃脾经虚热也, 
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色深黄,用济生犀角地黄汤,后用杨氏地黄丸;淡白色,用六君子 
汤。颏间色赤,用四物汤加山栀;赤甚,用五淋散;小便赤色,用六味丸、补中益气汤。唇 
色白,用六君子汤;久不愈,用麦门冬饮子。若初病元气未亏,乳食如常,发热壮热,二便 
秘结,作渴饮水,卧不露睛者,悉属形病俱实,当治邪气。若病久元气以亏,食少发热,口 
干饮汤,呕吐泄泻,肢体畏寒,卧而露睛者,悉属形病俱虚,当补正气为要。 
治验 
一小儿咳嗽,恶心,鼻塞流涕,右腮青白,此乃脾肺气虚,而外邪所乘也,先用惺惺散,咳 
嗽顿愈。但饮食不思,手足指冷,用六君子少加升麻,一剂而痊。 
一小儿潮热鼻衄,烦渴便秘,气促咳嗽,右腮色赤,此肺与大肠有热也,用柴胡饮子,一服 
诸症顿退。后因惊复作,微搐顿闷,此肝脾气血虚也,用四君子加芎、归、钩藤钩而愈。 
一小儿遍身生疥,挖鼻出血,因肝脾有热,用四味肥儿丸而愈。后食炙 ,鼻血复出,疮疥 
复发,先用清胃散二剂,又用四味肥儿丸,月余而痊。 
一小儿鼻衄滞颐,作渴时汗,乃胃经实热也,先用泻黄散,二服而滞颐止,又用四味肥儿丸 
,数服而鼻血愈。后鼻不时作痒,发渴便血,用圣济犀角地黄汤四剂,母子并服,别令儿童 
更服四味肥儿丸,月余而愈。 
一小儿鼻衄,发热作渴,右腮色青。余谓肝火乘脾。先用加味逍遥散,母子并服,热渴渐止 
。另用五味异功散少加柴胡、升麻,与子服之而愈。 
一小儿鼻衄,服止血之剂,反见便血,右腮色黄或赤,此脾气虚热,不能统血也,用补中 
益气汤,又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 
一小儿鼻衄,久不愈,四肢倦怠,饮食少思,恶风寒,此脾肺虚也,先用五味异功散,而鼻 
血止,又用补中益气汤,而不畏风寒,继用四君,少加柴胡、升麻而痊愈。 
一小儿鼻衄,两颏赤。余谓∶禀赋肾气不足,虚火上炎也。不信。别服清热凉血之药,病益 
甚。余用地黄丸果效。毕姻后,虚症悉至,用八珍渴、地黄丸料寻愈。 
一小儿鼻衄作渴,喘嗽面赤,此心火刑肺金也。用人参平肺散及地黄丸料加五味子、麦门冬 
煎服,而痊。 
x杨氏地黄散x 治荣中有热,肺壅鼻衄。 
生地黄 赤芍药 当归身 川芎(各等分) 
上每服二、三钱,水煎熟,入蒲黄少许;春夏衄入地黄汁、蒲黄各少许;秋冬衄,用车前草 
汁少许。 
x麦门冬饮子x 治吐血久不愈者。 
五味子(十粒) 麦门冬(去心) 黄 (各一钱) 当归身 人参 生地黄(各五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