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重生指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世重生指南-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在最前方的首辅见状,立刻躬身行了一礼,恳切说道:“陛下,这本子上虽然记录如此,但是真是假还需要再进行确定,如此贸然抓人,只恐会错判啊!”
老首辅年近耳顺,一生清廉无比,为官更是凭借一身铮铮傲骨,赢得了皇帝的信任。见到出口发言的人是他,老皇帝的脸色缓了缓,哑着嗓子说道:“爱卿忠心耿耿,用心良苦朕倍感欣慰。但对于胆敢谋逆的之人,无需求情。”
他之前喊起的时候众人心中惶惶,自然没有察觉到他声音的异常。眼下突然缓慢出声,朝臣们也都不是聋子,自然将他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再一结合他所说的话,傻子们都明白过来他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所以……太子殿下谋反弑君了?!
心中震惊仓皇之下,所有人的脸色都立刻发生了变化。弑君、弑父都是大罪,当场格杀都不足为奇,太子殿下居然做了?!糊涂啊!糊涂啊!
被这句话一激,老首辅的身体颤了颤。抿唇敛袖,不再说话了。
自古以来,谋逆都是大罪,无人能够求情。陛下的做法也只是铲除余孽,以防后患。这一做法,无可非议。
他一住嘴,其他的臣子们自然更不敢说什么了。一个个弓着背、低着头,佯装自己就是一根根木头桩子,不说话了。
而刘御史虽然心中也大为惊骇,却只是犹豫了一瞬间,就继续说道:“太子殿下在秋日的科考中伙同地方考官,对忽略的学子们提供试题和文章,助其成功上位。学子共计二十一人,收受贿赂二百三十万银子。这批人上任之后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令百姓怨声载道。百姓们不堪其扰,上万民书,却被太子殿下拦截压住。物证再此,人证已在外等待陛下的传唤。”
老皇帝疲惫的伸手捏了捏眉心,无力的摆了摆手,“刑部尚书何在?”
刘御史小心窥了他一眼,低声提醒道:“陛下,刑部尚书方才已经被侍卫们带下去了。”
压按着眉心的手指一顿,老皇帝扯了扯嘴角,“人老了,不中用了,才发生的事情转眼间就忘了。”
刘御史赔着笑,心中却也有些惶然。老皇帝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这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哀戚感。想想老皇帝凋零的子嗣,一众大臣心中不禁也有些戚戚然。
他们没有思考太久,老皇帝便已经又哑着嗓子道:“太子的事情,就交给三部共同审理吧。刘御史将这箱证据直接送到刑部去,散朝吧。”
直到脚步神渐渐远去了,一众大臣才小心翼翼地抬起了头。看着这位叱咤朝堂三十余年、气势威严的年迈帝王,朝臣们心中蓦然升起一种莫名的难过。
岁月不饶人,他们年轻伟岸的帝王已经变成垂垂老矣的老人。而一众皇子们……心也开始变得大了。谋逆之罪,纵然帝王有心,死罪可免,活罪也难逃了。


第二百零九章 夏家归京,贬为庶人
对于太子楚栎的十六条罪状,外加那不明前因后果的弑君一事,朝中大臣都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负责此事、并和太子罪状多有牵扯的户部、刑部和兵部主管官员更是焦头烂额。
老皇帝态度不明,是重判还是轻罚都没有一句话,他们根本不知道究竟如何处理。若按照当朝律法,太子此次定然逃不开被废、被斩的结局,偏偏老皇帝临走前那一句意味不明的感慨又好似提点了皇嗣稀少的现状。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皇帝本就在郑太医行刺那日受了惊,又兼之忧思深重,一时间竟然就此染上了风寒,好生调养起来。没了督促催促的人,审理此案的大臣们便也没了那么大的压力。
许是他们运气极好,老皇帝的风寒还没好,夏觅返京述职的消息就传了回来。
每到天寒地冻之时,匈奴就会为了物资而大举进犯,因着今年的天气更加寒冷,匈奴进犯的时间就也提前了不少。老皇帝忧思过虑的原因齐阿友这一条,原本为此事愁得几乎是睡不着觉,谁料夏将军早有预料,在匈奴探子探听的时候释放了假消息出去,并力挽狂澜,挽救了因为楚栎自负而造成的乱局一场。
至此,匈奴军队吃了一个瘪,大败而去,而夏觅此次就是回京来回禀此战的。
手上如同捧了一个烫手山芋、负责审理此案的一众大臣如同找到了主心骨。说起来,太子行为不端的事情之所以能被发现,还是因为在战场上擅自立下军令状而造成的。夏家的态度也就至关重要,他们或许可以依据这来进行量刑的参考。
三部官员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处去,夏觅方一抵达京都就齐齐登门拜访。
虽然远在边关,夏觅对京中发生的事情却是知之甚详。此刻见到众人登门造访,她倒是也并不奇怪。反倒是一众大臣因为她身上尚未完全消散的战场血腥之气,而生生被煞住了。
心中惴惴不安,手中的香茶几乎都成了催命的鸠毒。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对视了一眼,舌尖一抵牙根,询问道:“不知太子殿下一事,上将军可曾听说?”
刚问出口,兵部尚书不禁就想扇自己一个耳光。夏觅身为夏家独女,和太子楚栎两情相悦的事情几乎是上层圈子中公开的事情。虽然在太子选妃的时候不知为何出了差错,但谁都无法确定夏觅心中对楚栎是否还留有余情。
若是有的话,他这冒冒失失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是将夏觅得罪了个彻底。
心头悔恨不已,他小心抬头窥视了夏觅一眼,却见袅袅茶烟间,夏觅脸上的神色不动,便是连一丝一毫的不虞都没有。
这是……斩断情丝了?
心中刚在迟疑间蹦出这个词语,兵部尚书就听到了夏觅清浅淡漠的回答:“已然听说过了。”
漠然,极致的漠然。
就好似,夏觅谈的不是昔日两情相悦的恋人,而是连路人都算不上的陌生人。兵部尚书心中想着这些有的没有,却突然转过了味来——太子现在是戴罪之身,人人都巴不得和他撇干净关系,哪里会有上赶着攀关系的人。
如此一来,倒是他想的太多了。
自觉想通关键之处,兵部尚书向着户部尚书和暂代刑部尚书一职的人使了一个眼色,这才缓声问道:“不知上将军对此案如何看?”
夏觅捧着茶将他们的神态动作一一收入眼底,闻言,不动声色地说道:“陛下现在还病着,不见外客。此事还需等我见过陛下之后,才能给几位大人一个回答。”
兵部尚书心中稍定。
他们自是不敢去碰触陛下的霉头,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人自动自发要求包揽这一艰巨的任务,他们自然也没有异议。与此同时,三人心中也不由生出了一种淡淡的优越感——都说军人铁骨铮铮,现在看来,还不是和他们一样,只是一株随风晃动的墙头草罢了。
想到这,兵部尚书借着茶杯的遮掩,露出一抹嗤笑。
夏觅自然注意到了他的神态,眼神冷淡的扫了他一眼。如同被冰雪做的剑弩钉在了原地,兵部尚书脸上的笑容几乎僵在了嘴角上。一时间,他心中竟然大不敬的觉得,即便是当今圣上在龙椅上坐了三十余年,竟还不如夏觅的气势更足。
心肝一颤,他讪讪笑着,想要补救,却见一身形略显瘦弱的小厮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小,小姐!宫中来人了!”
夏觅坐在椅子上,岿然不动,神态冷淡的应了一声。其余三人却都不安的盯着门口,生怕这“来人”会和他们车上一星半点的关系。
索性的是,这传旨的小太监明显直奔夏觅而来,连他们三人一眼都没多看。
“……宣上将军夏觅进宫觐见。”
夏觅利落的领了旨,借口换身衣服将三人逐出府外。刚一走到卧房处,她的贴身丫鬟紫苏就凑了上来:“小姐,要不要派人去教训一下那三个人。”
捕捉到她眼底的义愤填膺,夏觅好笑的摇了摇头,任由她为自己换好衣服,这才突然想起来什么一样问道:“对了,之前带来的那个叫青禾的人呢?”
紫苏撇了撇嘴,一脸厌烦:“整日和那侍卫泡在一起,两人好的和蜜里调油似的。”
闻言,夏觅心中立刻便有了计较,扬了扬下巴,她身上第一次出现了淡淡的倨傲感:“去,喊人把他们捆了,就当是我送给那三位大人的礼物了。”
紫苏立刻兴奋起来,没等她在吩咐,立刻蹦蹦跳跳的出门吩咐人去了。
夏觅看着她跑远的背影,心中却无端出现了一阵心酸。前一世,紫苏对青禾的态度也是敌视的,她当时没有多想,现在想想,说不定她当时就发现了什么。终归是,她错信了人啊。
垂着眼,将心中的情绪压下去,她提着朝服下摆,踏出了卧室房门。小太监见她出来,立刻浅笑盈盈地迎了上来:“上将军既然收拾好了,就出发吧?”


第二百一十章 一废再废,刘氏倾覆
身为外臣,夏觅是第一次踏进太极殿的偏殿。和正殿一般无二的,太极殿的偏殿布置得也是极为富丽堂皇。
夏觅不动声色的端着热茶打量了一圈,这才听到了沉重中又透出一丝虚浮的脚步声。只一听,她便知道这脚步声的主人定然是病重之人。
将手中的茶杯放到桌子上,夏觅低眉肃目地站了起来。
不过片刻,两个小太监就搀扶着老皇帝从后殿走了出来。借着行礼的动作,夏觅短促地打量了一番老皇帝的神态。却见他脸色隐隐发青,眼窝深陷,嘴唇更是红的异常。看着不像是风寒之态,反而像是中毒后濒临死亡的情状。
心头突突乱跳着,夏觅在老皇帝的叫起声中站了起来。
老皇帝抿了一口茶,将断未断的一口气好似借着这点热乎劲重新续上了一样,“胜仗的事情朕都听说了,辛苦你们了。”
惯例的嘉奖客套,夏觅早已经不知听过多少遍。好在她本意就不是为了这件事,倒是也并不怎么在乎皇帝的态度。
沉默听完赏赐旨意的宣读,她内心微皱,做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姿态。
老皇帝对她的态度一早就有预料,见状直接顺势问了出来:“丫头可是还有其他事情要和朕说?”
夏凛和老皇帝是君臣,更有一份朋友之谊,夏觅年幼的时候,老皇帝总是用“丫头”来喊她,随着她年纪的长大,这称呼便也销声匿迹了。此刻骤然听到,她心中不由一动。
老皇帝的态度很明显,这是在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想到这里,她无声叹了一口气,而后说道:“陛下,太子一事……”
刚听了一个开头,老皇帝的脸色立刻就发生了变化。之前的温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满是冷凝。有气无力地拍了拍桌子,他说道:“提那个逆子做什么。”
夏觅上前将茶杯递过去,见他情绪趋于稳定,这才复又说道:“臣在回京的一路上听了不少传闻,有些传得很是离谱。陛下还是早下决断为好。”
老皇帝的眼睛半眯着,看起来一副很是不虞的样子。夏觅却不躲不避,定定看着他。
二人对视了片刻,老皇帝这才又重新开口道:“既如此,你可有什么建议。”
对上他恍若看尽世事沧桑的眼睛,夏觅心中一凛——老皇帝的试探,来了!
楚栎和夏家交好的事情几乎百官皆知,楚栎犯上作乱蓄意行刺,夏家究竟有没有参与其中,谁都说不清,谁也都不知道。
夏觅此刻若是一力要求严加惩处的话,虽然可以洗清嫌疑,却难免会在老皇帝这里落下一个薄情寡义的印象。身为帝王,他自己薄情寡义便也罢了,对待其他薄情寡义的人却总是不喜的。
而若是求情的话,又难免会被怀疑夏家和楚栎有所勾结,不忠君爱国,只念一己之私。
如此一来,这个问题究竟该怎么回答,又该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就显得极为重要。
夏觅半抿着唇,佯装出慎重斟酌的样子,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这才轻缓答道:“禀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一事,当重判,同时也要讲究世俗礼法。”
听了她的话,老皇帝好似一瞬间提起了兴趣,微微挑着眉,他询问道:“讲究世俗礼法?怎么一个讲究法?”
夏觅再度躬身一行礼,打量着老皇帝,浅声回答道:“太子犯下大错,罪已致死,但百姓重视传承孝道,陛下不妨留下太子一命,贬起为庶民,令其感受民间疾苦。一来彰显陛下胸怀,二来可使他得到惩戒。”
即便没有抬头,夏觅也感觉到了老皇帝落到她头顶上的视线,带着严厉和满满的打量。纵然如此,她跪坐的姿势仍旧极为标准,连一丝晃动都没有。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夏觅的膝盖已经隐隐发麻,他这才淡淡开口道:“起来吧。”
夏觅心中一松,知道自己这是赌赢了。
直到重新站到宫门外,夏觅这才偏头向后看了一眼,巍峨高耸的城墙威严耸立,衬着天边的灰色乌云,显出一种厚重的压抑感来。她只是看了一眼,就淡淡收回了目光。
相送的小太监小心打量了她一眼,而后恭敬地说道:“上将军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回去后早些休息吧。”
夏觅勾着唇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有劳公公。”
翌日一早,拖了许久的对太子楚栎的裁决就落了下来。三部尚书心惊胆战的进宫,原本心有惴惴,出宫的时候却都是一副轻松的样子。
户部尚书摸了摸胡子,长长叹了一口气:“陛下对上将军仍是如此的信任倚重。”
刑部尚书扔掉了手中的烫手山芋,此刻也有了开玩笑的心情:“是啊,要是这场仗持续的时间再短些,我们也就不用提心吊胆这么久了。”
几人走到宫门处相视一笑,眉眼间皆是轻松,登上马车,直接向着天牢的方向而去。直到三位大人从天牢出来,身后押着楚栎,皇帝对太子的处置也就在宫中流传了起来。
“……太子楚栎,贬为庶人,婚约作废,良媛刘氏随同前往。”
夏觅看着低头禀报的小厮,淡淡偏头看向另一侧的青禾和侍卫,扬着唇曼声说道:“你们两人有什么话要说?说罢。”
紫苏站在夏觅的身后,眼神晶亮。她早就看出来了这两人的不怀好意,却一直苦于夏觅不在府中,只能任由这两人在背地里作妖。此刻看到这两人脸色苍白、嘴唇也发白的样子,即便知道不应该,此刻也不由心中快意。
夏觅却没再和他们继续纠缠下去的心情,摆了摆手就令人将他们两人带了下去。直到两人的身影都消失在了连廊拐角处,夏觅这才收回了目光。
顾不得旁边还有人在,紫苏就兴奋地跳到了夏觅的身边,看起来如同一只欢脱的小白兔,“小姐,小姐!您接下来要怎么做?”
夏觅面上浅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